零零电子书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272章 闽地游神,只杀不渡

第272章 闽地游神,只杀不渡


糯圆跳回杨青鸾的竹篮里,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似乎准备补个回笼觉。

    林还真等人对此早已习惯,这位前辈的脾气,他们再清楚不过。

    只见林还真看向杨青鸾,语气缓和下来:“青鸾,你也受惊了,先随我们回山好好休息。此地后续,交由门下弟子处理便可。”

    杨青鸾点了点头,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篮子里仿佛已经睡着的糯圆,心中百感交集。

    回山的路上,气氛有些沉默。

    快到山门时,竹篮里传来糯圆慵懒的传音,只有杨青鸾能听见:

    “丫头,今天的事,尤其是关于林灵素那老小子的那段,就别往外说了。”

    杨青鸾忍不住嘴角微翘,也用传音回道:“前辈放心,弟子晓得轻重。”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前辈,您当年真的把灵素祖师给……”

    “哼,那是他自找的。”

    糯圆的传音带着一丝得意,“谁让他当初牛皮吹得震天响,说什么要降服我当坐骑,结果本事不济,被雷劈了也是活该。”

    “不过那老小子后来倒也光棍,认赌服输,这千年来,你们神霄派的香火供奉,倒也还算诚心。”

    它的语气中,少了几分平日的玩世不恭,多了一丝淡淡的、历经岁月沉淀的怅然。

    “那前辈您会一直留在神霄派吗?”杨青鸾轻声问。

    糯圆在篮子里翻了个身,传音模糊传来:“唔,这里的鱼干味道还不错,太阳也挺暖和,再看吧,再看吧。”

    声音渐低,似乎又睡着了。

    而实际上,随着现代社会人道的昌盛,科技越来越发达,即便是瑞兽也不愿意显露世间,毕竟其身份本就是众矢之的,本就意味着麻烦。

    糯圆和神霄派的关系,更像是糯圆借助神霄派这些信得过的“徒子徒孙”,藏了起来,有个栖息之地。

    要不是今日被人盯上,它恐怕会一直沉寂下去,当个猫咪也说不定。

    而糯圆之所以愿意守着杨青鸾,也是因为其红鸾星童子命和龙德护命的气运和命格。

    龙德星,乃是紫微斗数中的吉星,具有贵人相助与逢凶化吉之意,象征道德成就。

    在神话溯源封神演义中,为商朝将领洪锦战死后受封的神职,掌管英魂转生与姻缘,其妻龙吉公主同期被封为红鸾星。

    异人界有一传说,洪锦原本是赤红锦鲤化形为人身。

    有龙德星护佑的不一定有红鸾星童子命,但有红鸾星童子命的,一定有龙德星护佑,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杨青鸾,凤凰山……青鸾斗阙……”

    “似她不是她。”

    糯圆“喵喵”嘟囔了几声,因为是猫语,声音又极低,所以其他人并没有听清楚。

    杨青鸾看着篮子里那团胖乎乎、懒洋洋、毛茸茸的身影,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不管怎么样,糯圆还是那个糯圆。

    ———————

    闽地,某游神盛会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长长的游神队伍宛如一条色彩斑斓的巨龙,蜿蜒穿行在街巷中。

    烟雾缭绕,檀香弥漫,空气中充满了节日的喧嚣,与普通人看不见的虔诚愿力。

    高大的“塔骨”神像由壮汉们撑起,在人群中稳健前行。

    开路神威严赫赫,孩儿弟活泼可爱,各路神祇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信众们手持香火,簇拥在队伍两旁,或默默祈祷,或高声呐喊,气氛极为热烈。

    虽然每次游神祭典仪式的主角是神明,但吸引人们看热闹的焦点往往是各类艺阵的表演。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或高大威严可怖,或活泼可爱矮小、可由人肩扛或头顶的神偶。

    这些由人肩扛或头顶的神偶,头筒多用樟木雕刻制作,身体骨架则由竹篾编织而成,在福州地区俗称为塔骨,意为套进去。

    并将其尊称为摆爷,意为边走边摆动手臂的神爷。不过现在较普遍称为神将,或神将阵。

    而闽地游神,究其本质,其实是傩舞的一种,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者“跳鬼脸”。

    傩舞一般是指戴上鬼神形象面具或通过面部化妆,装神扮鬼以驱瘟避疫、表示吉祥平安的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

    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巫术”。

    傩舞驱鬼邪思想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人将福祉归于神灵,而将灾难归于邪鬼。

    商周时代傩舞就存在于国家祭典与民间鬼神活动中,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便有傩祭的记载,当时最著名的就是异人方相氏驱傩。

    其表演动作古朴悍猛、庄重威猛,配以激烈的鼓点节奏而进行队列变化,如踏卦、对陈、互扑、游行等。

    到了汉末,便有十二傩神兽的吃鬼歌,讲的是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

    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

    到了北宋时期,驱傩活动进一步向娱乐形式转化,出现了集沿门逐疫、沿门乞讨、沿门卖艺为一体的“打夜胡”。

    “打夜胡”在岁末腊月举行,由三五个贫者化装成妇女、神鬼,敲锣击鼓,为人驱祟,沿门乞钱。

    打夜胡显示出驱鬼必借助声音的威力,即大声喊叫或发出咒语、歌声。

    经历过历史的沉浮,傩不断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到了现代,则多以表演形式居多。

    在异人界,傩,可以说是圈子里极为庞大的一支,更是古代戏剧的源头。

    戏剧一般都经历了“傩舞—傩戏—戏剧”的发展历程,“巫”“舞”“武”三字更是同源,是求战斗或驱邪逐恶的巫术活动的合称,也是戏剧的原始形态。

    就比如说神格面具,这一巫优之术,其实也和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都是利用了香火愿力的巫术。

    就像是一颗种子开百样花,历史中的种种变故,所发生的故事,不断影响着异人们的一代代传承,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诸般模样。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除了这些神将之外,还有就是乩童所扮演的神明。

    只见那白鹤童子,面敷白粉,剑眉星目,唇点朱红,头戴嵌有明珠的童子冠,身着雪白羽衣,衣袂飘飘,仙气凛然。

    手持拂尘,步伐轻盈,眼神却锐利如电,扫视着周遭,仿佛真能涤荡妖氛。

    其形象源自道教中侍奉真人的仙童,在此地信仰中,更增添了巡游四方、辨识邪祟的职责。

    而紧随其后的官将首,则更是威猛慑人,为三人一组,增损二将军与一位化身。

    他们面戴青、红、蓝浓重彩绘的脸谱,图案狰狞夸张,怒目圆睁,獠牙外露,象征着对邪魔的极度忿怒。

    头戴将军盔,身披绣有龙纹、云海的重彩战甲,手持三股叉、枷锁、火签等刑具法器,步伐沉重而统一,踏地有声,驱散不祥。

    官将首源于佛教护法神,在被地藏王菩萨渡化后,成为专门擒拿恶鬼、只杀不渡的凶悍神将。

    在闽地特有的游神文化与信众庞大愿力的加持下,撑起神像的“挺神将”们,也就是负重塔骨者。

    以自身先天一炁为引,接引、承载着一丝微弱的神明意念,使得神像仿佛活了过来,一举一动皆带有不凡的炁息与神韵。

    而在游神队伍边缘,一位身着旗袍、容颜绝美、气质妖异的女子,正冷冷地看着手中一串勾玉。

    那勾玉原本光泽流转,此刻却接连发出细微的“咔嚓”声,一颗接一颗地黯淡、碎裂,最终化为齑粉从她指缝间滑落。

    转眼间,一整串勾玉,竟只剩下最后一颗尚且完好。

    这女子,正是变化形貌、潜入神州查探情况的十二神主之一,玉藻前!

    她绝美的脸上此刻布满了寒霜,狭长的凤眸中闪过一丝压抑不住的怒火与鄙夷。

    “废物!一群不成器的废物!”

    她心中怒骂,一股精纯而阴冷的妖炁,因情绪的剧烈波动,不受控制地从她周身泄露出了一丝。

    “土蜘蛛、鵺、五条部连……还有那些连消息都没能传回就魂玉俱碎的蠢货,连牵制、探查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果然是从那个弹丸小国、寡民之地出来的劣等货色,难堪大用!白白浪费我凝聚魂玉的心力!”

    她这缕妖炁虽然微弱,且一闪而逝,混在喧嚣的人炁和浓郁的香火愿力中,寻常异人根本难以察觉。

    然而——

    游神队伍中央,那位正踏着玄妙步法、巡行向前的白鹤童子,其纯净无暇、对妖邪之炁极为敏感的神念,却猛地一颤。

    他原本平和巡视的目光骤然一凝,如同最精准的雷达,瞬间锁定了妖炁传来的方向,人群边缘,那个身着华美服饰、容颜过份妖艳的女子。

    第一眼,是疑惑。

    那妖炁极其隐晦,且与寻常所见的精怪有所不同,带着一种诡谲的怨念,和某种神圣的意味。

    第二眼,是确认。

    他身为白鹤童子,对“非人之炁”的辨识乃神明赋予,那女子周身萦绕的、与此地祥和愿力格格不入的晦暗炁场,绝非凡俗,更非善类。

    第三眼,是决断!

    无需多言,职责所在,邪祟必除!

    “嗯?!”

    白鹤童子口中发出一声蕴含道韵的清叱,手中拂尘猛地向前一挥。

    他不再维持巡游的匀速,脚下步伐陡然一变,踏起玄奥的“三步赞”天罡步。

    一步天罡镇乾坤!

    步伐落下,地面微震,一股无形的清正炁场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将周围嘈杂的人声与愿力暂时排开,清出一条通路。

    二步雷火诛妖氛!

    第二步踏出,他周身白色羽衣无风自动,眼眸中隐隐有电光火花跳跃,凛冽的杀机锁定玉藻前。

    三步神威破邪障!

    第三步,他身形如电,已然脱离了原本的巡游路线,径直朝着玉藻前所在的方向踏去。

    每踏出一步,其身上的神性威压便强盛一分,那属于道教护法仙童的凛然正气,如同出鞘利剑,直指目标。

    “官将首!随我擒邪!”

    几乎在他动作的同时,身后那三位一直沉默肃立、如同雕塑般的官将首,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

    青面损将军发出一声低沉如闷雷的咆哮,红面增将军眼中凶光爆射,蓝面化身则咧开满是獠牙的巨口,露出一个令人胆寒的狞笑。

    “咚!咚!咚!”

    三位官将首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不再是巡游时的庄重,而是充满了征战杀伐的暴烈。

    他们脚踏天罡步,虽不如白鹤童子灵动,却更显势大力沉,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人心跳的节拍上,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在香火愿力的加持下。

    三股叉扬起,寒光闪闪,锁定妖气;枷锁晃动,发出哗啦啦的金属碰撞声,似要锁拿魂魄;火签挥舞,亮起烁烁赤色明光,仿佛能焚烧一切污秽。

    白鹤童子的仙灵正气,与官将首的凶煞杀伐之气,在这一刻完美融合,形成一股庞大、刚正、专克邪魔的恐怖威压,如同无形的浪潮,朝着人群边缘的玉藻前汹涌压去。

    他们所过之处,周围喧闹的人群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不由自主地让开一条通道。

    人们脸上带着惊愕与敬畏,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些混迹在游客中,观看这场游神的异人更是脸色大变,感受到了那针锋相对、一触即发的可怕炁息。

    玉藻前亦是脸色剧变。

    她没想到自己仅仅泄露出的一丝妖气,竟会引来如此迅速而猛烈的反应。

    而且对方并非寻常异人,而是这游神盛会中、受万民愿力加持的“神明”化身,携带这游神的滚滚大势,即便是玉藻前这种千年大妖,都能感受到一丝威胁。

    “该死,暴露了!”

    这时候,一名年轻后生见白鹤童子和官将首突然偏离队伍,气势汹汹朝人群边缘冲去,不由得好奇心大起,抬脚就想跟上去看个究竟。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7212/6755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