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两桌菜里的山河·六六大顺国运昌
推荐阅读: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 洪荒杀敌就变强 能看到官运的我,狂飙进部! 三国:抢先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绝品上门女婿 沧州有座慈航宫 镇诡域,斩邪祟,你说我是天灾? 佣兵之狙霸天下 盖世武魂 绝对猛,富婆圈沸腾了
石家的车队刚拐过长安街,就被人潮堵在了路口。
黑色的轿车像被潮水围住的礁石,车窗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却挡不住玻璃上印出的涌动人影——那是宋家一家人,正被裹挟在攒动的人头里,艰难地往地铁站挪。
宋思远的拐杖早没了章法,杖头的绒布磨掉了一角,露出里面的木头茬,在人群里磕磕绊绊。
李楠盛的帆布包彻底变了形,刚才为了护着父亲,包带被扯断了一根,她只能用胳膊夹着,里面的面包渣顺着破口往下掉,混着鞋底的尘土。
宋融的羽绒服被挤得皱成一团,肩膀上沾着片别人掉落的红叶,是刚才从广场带出来的,此刻像枚狼狈的勋章。
宋婉柔的头发乱得像团草,早上精心梳的马尾早就散了,几缕碎发粘在汗湿的额头上。她手里的小国旗杆断了半截,塑料碴硌着掌心,却还是紧紧攥着——旗面被踩出了好几个脚印,红色褪成了浅粉,可那五角星的轮廓,在夕阳下依然看得清。
宋子谦的运动鞋彻底成了“拖鞋”,鞋带断了一根,他干脆把鞋跟踩在脚下,光着半截脚踝在人群里蹚,脚后跟磨出的红印子,隔着袜子都看得真切。
“往这边!”宋融突然喊了一声,拽着父亲往路边的公交站牌挤。那里的人稍稀些,李楠盛赶紧把父亲往广告牌后护,自己背对着人流,像堵单薄的墙。
宋婉柔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撞在站牌上,后腰传来一阵钝痛,可她第一反应是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早被挤碎了,裂纹像张蛛网,却还存着刚才拍的方阵视频,画面抖得厉害,声音里混着她自己的哽咽。
隔着不到十米的距离,石家的车队里,林燕青正对着镜子拢头发。保镖刚把发簪擦干净,递过来时还带着白手套,她小心翼翼地插回发髻,对着车窗理了理红旗袍的下摆——袍子上连个褶皱都没有,金丝线绣的五角星在夕阳下闪着光。
石无痕靠在椅背上,指尖转着那枚纪念币,苏晴正用湿巾擦着他皮鞋上的浮尘,擦得锃亮,连鞋跟的棱角都透着规整。
“前面好像堵死了。”司机低声汇报。石世峰透过车窗看了眼外面,宋家人正挤在站牌下喝水,李楠盛从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矿泉水瓶,给父亲喂水时,瓶口的水珠顺着老人的下巴往下滴,宋融赶紧掏出纸巾去擦,动作慌乱却仔细。他收回目光,对司机说:“不急,让他们先过。”
宋婉柔突然抬头,正好对上石家车窗里的视线。她下意识想把断了的国旗藏到身后,手却顿住了——石无痕对着她微微点头,苏晴甚至朝她举了举手里的纪念币,阳光从车窗缝里漏出来,在币面上晃出一道光,刚好落在她攥着国旗的手上。
人群又往前涌了涌,宋家姐弟被挤得撞在一起,宋子谦的胳膊肘顶在姐姐后腰的疼处,宋婉柔“嘶”了一声,却笑了出来。
她看见父亲正对着石家的车挥手,拐杖举得老高,杖头的木头茬在夕阳下闪着光,像举着什么了不起的宝贝。
李楠盛也看见了,赶紧帮丈夫把歪了的围巾系好,动作里带着点不好意思,却又挺直了背,仿佛刚才那个在人群里狼狈护着家人的女人,突然有了种说不出的体面。
石家的车缓缓启动时,宋婉柔突然对着车窗挥了挥手里的半截国旗。林燕青看见那面磨破的旗子,突然把自己的发簪摘下来,对着窗外晃了晃——珍珠缺口的地方,正对着那面褪色的红,像两团不一样的光,在晚高峰的车流里,轻轻碰了一下。
宋融终于把父亲护上了地铁台阶,李楠盛数着台阶上的裂纹,念叨着“回家得用热水泡泡脚”。
宋子谦突然说:“姐,你看,石家的车在等红灯呢。”
宋婉柔抬头望去,黑色的轿车在车流里很显眼,却没了刚才的疏离感,倒像和他们一样,正慢慢融进这带着烟火气的黄昏里。
当石家众人回到别墅时,一股浓郁的菜香扑鼻而来。佣人已经准备好了一桌66道菜,寓意着国家事事大顺,国强民富。
红木长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精致无比,仿佛一件艺术品。
正中央是一道“龙腾四海”,整尾东星斑卧在青花瓷盘里,鱼身上的鳞被片成龙鳞状,浇着金红色的鲍汁,鱼头高昂,仿佛要一飞冲天,象征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66道菜,每一道都饱含着我们对国家的祝福。”张妈笑着揭开最后一个砂锅,里面的佛跳墙冒着热气,海参、鲍鱼、鱼翅在浓汤里若隐若现,“这锅汤熬了三天三夜,用的是老鸡、火腿、瑶柱吊的底,就等大家回来品尝了。”
林海霸走到桌边,看到一道名为“万国来朝”的冷盘,不禁眼前一亮。盘子中央用三文鱼、北极贝、金枪鱼拼成了一个地球仪,四周摆着十二道不同国家的风味小菜,日本的芥末章鱼、法国的鹅肝酱、俄罗斯的酸黄瓜等,最外围还用胡萝卜雕了一圈五角星。
“这摆盘太绝了,简直就是把世界都摆在了我们面前。”他夹起一块鹅肝酱,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嗯,味道也不错,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鹅肝酱。”
石明皇被扶到主位坐下,他的目光扫过一桌菜,最后停留在一道“忆苦思甜”上。糙米饭团旁边摆着窝窝头、咸菜疙瘩,还有一个迷你铜鼎,里面盛着野菜粥,鼎耳上挂着一个小纸牌,写着“1949”。
“看到这道菜,就想起了当年的艰苦岁月。”石明皇感慨地说道,“那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如今,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石世峰帮父亲盛了一碗粥,“爸,您尝尝,这是张师傅特意为您做的,让您回忆回忆过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石明皇接过粥,喝了一口,眼中闪烁着泪光,“这粥的味道,跟当年一模一样,但是心情却截然不同了。”
林燕青早就被那道“坦克酥”吸引住了目光。用黄油面捏成的变形坦克,履带是巧克力做的,炮管插着一根草莓棒,栩栩如生。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举着跟石无败碰了碰,“你看这坦克,跟阅兵式上的一模一样,太酷了!”
石无败也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嗯,巧克力的味道真不错,还是‘导弹山药’好吃。”那道“导弹山药”把山药切成导弹的形状,裹着蜂蜜,摆在用冬瓜雕成的发射架上,底座刻着“东风66”,十分有趣。
苏晴被石无痕拉到一道“海晏河清”前。青花瓷碗里,海参、鲍鱼、鲜贝柱炖成了奶白色的汤,碗边用番茄汁画了一条河,河上漂着一片荷叶,荷叶上卧着一颗鸽蛋,宛如一轮明月。
“师傅说这汤叫‘海晏河清’,取的是‘四海安定,天下太平’的意思。”石无痕帮她盛了一碗,“你尝尝,这汤的味道特别鲜美。”
苏晴喝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口中散开,她忽然看见碗底刻着一行小字:“2025,与君同庆”。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汤不仅味道好,还寓意深刻,真是太棒了。”
杨晓婷正对着一道“锦绣山河”微笑。用各色蔬菜雕成的长城蜿蜒在盘子里,烽火台是用豆腐做的,城墙刷着一层薄薄的蛋黄液,在灯光下泛着金光。
“这豆腐雕的烽火台,比我在恭王府见的石雕还精致。”她夹起一块“城砖”,放入口中,“张师傅说,每块‘砖’都切得方方正正,跟阅兵方阵的步伐一样整齐。”
满桌菜里最热闹的当属“五马攒营”。五只用面塑捏成的骏马围着一个鎏金托盘,托盘里盛着十二道硬菜,红烧肉、酱肘子、扒鸡、熏鱼等,都是当年行军打仗时难得一见的荤腥。林海霸指着其中一匹红马,说道:“这马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宋融在酒店旋转门前停了停,把父亲的拐杖往绒垫上蹭了蹭,鞋跟带进来的尘土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留下浅痕,他下意识想弯腰去擦,被门童笑着拦住:“先生放心,我们马上处理。”
李楠盛拽了拽宋婉柔的胳膊,让她把乱了的衣领理好。女儿今天特意换了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却在进门时被旋转门的铜框蹭了道灰印,李楠盛掏出湿巾想擦,宋婉柔却按住她的手:“妈,没事。”声音里带着点不自在,眼睛却被大堂中央的水晶灯晃得发亮——那灯像把倒挂的星星伞,光落在她磨毛的帆布鞋上,竟也镀了层细碎的亮。
宋子谦的运动鞋在地毯上踩出闷响,他紧紧盯着父亲的后背,生怕老人家被光滑的地面滑倒。
刚才在门口看见价目表时,他悄悄拽了拽姐姐的衣角,被宋婉柔瞪了一眼——来之前宋融说“今天破例,让爸尝尝好的”,李楠盛特意把攒了半年的信封揣在兜里,此刻那信封的棱角在帆布包里硌得她手心发紧。
服务生引着他们往靠窗的位置走,路过邻桌时,宋婉柔看见有人在用银质刀叉切牛排,刀叉碰撞的轻响像落在棉花上,和他们家平时用搪瓷碗吃饭的磕碰声完全不同。
她赶紧低下头,却撞见自己桌布上的暗纹——是和天安门城楼上相似的祥云图案,只是这里的更细腻,像用月光织的。
“几位喝点什么?”服务生的声音很轻。李楠盛捏着菜单的手微微发颤,上面的字都认识,凑在一起却像天书。
宋融接过菜单,指尖划过“酸梅汤”三个字,抬头时撞见服务生礼貌的目光,突然想起石家观礼席上的冰镇酸梅汤,喉结动了动:“来四杯酸梅汤,常温的就行。”
宋思远的拐杖斜靠在椅腿上,杖头的绒布磨破处对着窗外的长安街。他看见楼下有人举着小国旗走过,像刚才广场上的浪,突然对李楠盛说:“给我来碗阳春面,多加葱花。”李楠盛愣了愣,随即应道:“好,再给您加个荷包蛋。”
酸梅汤端上来时,玻璃杯壁上凝着水珠,宋婉柔小心地抿了一口,甜味里带着点涩,像刚才在人群里掉的眼泪。
她看见对面的宋子谦正对着窗外发呆,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石家的黑色轿车正缓缓驶过街角,车窗里的人影隐约在笑——那一刻,水晶灯的光、酸梅汤的凉、窗外的车影,突然和广场上的正步声、礼炮声融在了一起,让这杯普通的酸梅汤,也尝到了点胜利的甜。
阳春面端上来时,热气裹着葱花的香漫过来,宋思远的眼睛亮了亮。李楠盛赶紧拿起公筷,把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一半推到父亲碗里,一半给了宋子谦,“快吃,凉了就腥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77522/4949467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