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班途中猝死
推荐阅读: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谷梁高的复仇 长安剑客萧书生 家有天才驭兽师 九龙夺嫡:我做个梦,怎成皇帝了 万界龙神:我以凡躯弑神 寡嫂拒嫁小叔子,嫁绝嗣首长怀双胎 凡人修仙,开局人造灵根 繁华背后是险峰 拒嫁太子后,她恃美行凶,颠覆朝野
凌晨四点五十分,林夏的手机在枕边疯狂震动。黑暗中,他摸索着按下闹钟,金属外壳传来的凉意让他打了个寒颤。窗帘缝隙里漏进几缕路灯昏黄的光,照着墙上贴满的技术海报,《Java 核心技术》的封面在微光中泛着冷白。
这是他连续第 137 天在这个时间起床。从合租屋到云雀软件公司需要转两趟地铁,再步行 15 分钟,单程耗时 1 小时 20 分钟。为避开早高峰,他必须赶在五点半前坐上首班地铁。
摸黑穿衣服时,林夏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床头柜上的药瓶。三个月前体检,医生皱着眉在报告单上画圈:“年轻人,血压高得离谱,再这么熬夜,迟早出大事。” 他当时笑着把报告塞进抽屉:“项目上线后一定好好休息。” 可上线日期一延再延,如今新版本已经是第三次推迟了。
厨房传来微波炉 “叮” 的一声。合租室友小吴揉着眼睛出来,看见林夏正在啃速冻包子:“夏哥,这么早就走?”
“产品部说今天必须完成支付模块的联调。” 林夏含糊不清地回答,顺手把凉透的豆浆灌进喉咙。胃里翻涌着酸水,他强忍着不适,抓起电脑包冲出门。
楼道感应灯忽明忽暗,林夏在台阶上绊了一下,膝盖重重磕在水泥地上。剧痛让他眼前炸开一片金星,缓了好一会儿才撑着墙站起来。手机在这时震动,工作群弹出消息:“@全体成员 晨会提前到 7 点,讨论支付模块紧急需求。”
地铁站的冷风裹着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林夏刷卡进站时,电子屏显示 5:17。站台空无一人,远处隧道深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轰鸣声。他靠着不锈钢立柱坐下,眼皮不受控制地往下坠。
梦里全是代码。无数行 Java 语句像黑色的潮水,将他往深海里拽。“NullPointerException” 的报错信息在头顶闪烁,他拼命伸手去够屏幕上的 “修复” 按钮,却怎么也抓不到。
“叮 ——” 地铁进站的提示音刺破梦境。林夏踉跄着站起来,太阳穴突突直跳。车厢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乘客,他找了个角落站定,双手死死攥住吊环。车载电视正在播放早间新闻:“近日,我市连续发生多起年轻人猝死事件,医生提醒...” 声音很快被地铁行驶的轰鸣声吞没。
第二趟地铁换乘时,林夏感觉心脏突然抽痛了一下。他扶着墙壁大口喘气,冷汗顺着脊梁往下淌。眼前的指示牌开始扭曲变形,“2 号线” 的绿色箭头分裂成无数个虚影。
“先生,您没事吧?” 站务员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林夏强撑着挤出笑容:“老毛病了,休息会儿就好。” 他摸出手机看时间,6:23。晨会还有 37 分钟,要是迟到,这个月的全勤奖又泡汤了。
出了地铁站,北京初秋的风卷着银杏叶打在脸上。林夏加快脚步,公文包的肩带勒得锁骨生疼。经过十字路口时,绿灯开始闪烁,他小跑着冲过去,胸口的压迫感越来越强烈,像是有人用铁钳紧紧攥住心脏。
云雀软件所在的写字楼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林夏在旋转门前停下,弯腰撑着膝盖大口喘气。手机再次震动,工作群里王薇的头像在疯狂跳动:“@林夏 支付模块的接口文档怎么还没发?晨会马上开始!”
他直起腰,刚迈出一步,眼前突然炸开一片刺目的白光。太阳穴传来撕裂般的剧痛,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最后一刻,他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呜咽,看见手机屏幕碎裂的裂纹像蛛网状蔓延,而工作群里,新的消息还在不断弹出。
林夏倒下的瞬间,旋转门里走出的保安老张最先反应过来。他冲过去时,看见年轻人嘴角溢出白沫,身体剧烈抽搐。“快叫救护车!” 老张的吼声在清晨的广场上回荡,几个早起的上班族围拢过来,有人举起手机拍摄,有人慌乱地拨打 120。
急救车呼啸而来时,林夏的身体已经渐渐冷却。医生摘下听诊器摇头的动作,被某个路人完整录下,视频很快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画面里,林夏的电脑包侧翻在地,散落的文件上印着 “云雀软件” 的 logo,旁边还躺着半瓶没喝完的功能饮料。
云雀软件的公关部在事故发生两小时后启动应急预案。CEO 在高层会议上脸色铁青:“必须把影响降到最低,马上准备官方声明,强调这是员工个人健康问题。” 法务总监快速翻阅劳动法条款:“按规定支付抚恤金,再给家属一笔封口费。”
当林夏的父母从老家赶来时,看到的是公司精心布置的接待室。HR 总监递上赔偿协议,语气充满同情:“林先生为公司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母亲颤抖着抚摸协议上的数字,突然将文件撕成碎片:“我要我的儿子!你们还我儿子!”
匿名论坛上,一篇题为《揭露云雀软件的吃人加班文化》的帖子悄然走红。发帖人自称是林夏的同事,详细列出项目组的加班记录:连续三个月无休、日均工作 14 小时、凌晨三点的工作群消息轰炸... 帖子附带的聊天记录截图里,王薇的那句 “完不成任务别想下班” 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媒体开始深挖事件背后的真相。有记者拍到云雀软件凌晨两点依然灯火通明的照片,采访到因加班住院的前员工。# 程序员上班途中猝死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打工人” 们纷纷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加班记录,声援林夏的家人。
林夏的房间还保持着离开时的模样。书桌上摊开的技术笔记停留在 “分布式系统优化” 那一页,显示器待机画面是他和父母去年旅游时的合影。母亲每天坐在床边,抚摸儿子留下的每件物品,喃喃自语:“夏夏最喜欢吃我包的饺子,等他回来...”
父亲则踏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跑劳动监察部门、找律师咨询,在公司楼下举着写有 “还我儿子公道” 的纸牌。面对公司的威胁利诱,他红着眼睛说:“我不要钱,我要他们承认错误,要所有孩子不用拿命换钱!”
林夏的事件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程序员站出来揭露加班乱象,工会组织介入调查,政府部门开始修订劳动法规。云雀软件被迫公开道歉,宣布取消强制加班制度,但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已难以挽回。
半年后,林夏父母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里夹着全国各地程序员寄来的体检报告,每张报告上都写着同一句话:“我们会好好活着,替林夏看看这个世界。” 信纸末尾,是某个程序员写的代码注释:“愿所有的加班,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林夏倒下的那方地砖,在救护车离去后仍残留着淡青色的碘伏痕迹。早高峰的人流匆匆掠过警戒线,有人驻足拍照,有人低声议论,更多人只是机械地刷着手机,继续赶向各自的工位。保安老张蹲在角落,手抖得点不着烟 —— 他干了二十年保安,第一次直面这样年轻的生命消逝。
云雀软件的危机公关比想象中更快。事故发生三小时后,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对员工林某的意外离世深表哀悼,初步调查显示其生前患有未告知公司的基础疾病,公司将积极配合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配图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区,工位上摆着绿萝与 “健康工作,快乐生活” 的标语。
这条声明像点燃火药桶的火星。匿名论坛里,ID 为 “代码搬运工” 的用户甩出林夏生前的聊天记录截图:连续 72 小时的工作消息、凌晨三点的紧急会议通知、“不完成就滚蛋” 的语音消息。帖子末尾附上一段颤抖的文字:“他不是死于疾病,是死于你们画的饼!”
林夏父母的世界彻底崩塌。母亲每天守在儿子的电脑前,反复播放他生前录制的编程教学视频。屏幕里的林夏神采飞扬,讲解着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而现实中,骨灰盒上的照片永远定格在二十八岁。父亲把维权资料塞满行李箱,从劳动监察大队到法院,每个部门的门槛都快被他踏破。
媒体的长枪短炮很快包围了云雀软件。CEO 在镜头前痛心疾首:“我们已启动内部调查,将深刻反思管理漏洞。” 转身却在高管会议上拍桌:“法务部立刻联系律师,务必把赔偿压到最低!”HR 开始连夜修改员工手册,将 “自愿加班” 改为 “弹性工作”,但茶水间的咖啡机依旧 24 小时运转,凌晨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
网络世界的战火愈演愈烈。# 林夏事件真相 #的话题阅读量突破 10 亿,程序员们自发组织 “健康打卡” 活动,在社交平台晒出下班时间、体检报告。有人发起联署,要求立法限制加班时长;也有人挖出云雀软件三年前就因超时加班被警告的黑历史。更有匿名者在暗网曝光公司的 “996 福报论” 培训课件,其中 “年轻人不加班就是没追求” 的言论引发全网声讨。
然而,资本的力量远比想象中顽固。水军开始带节奏,称林夏是 “个人身体原因”“不适应职场竞争”。某知名财经博主在节目中轻描淡写:“互联网行业本就高压,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 这些言论激怒了无数打工人,他们涌入直播间刷屏,逼得博主匆匆关播。
维权之路布满荆棘。劳动监察大队以 “证据不足” 为由拖延调查,律师事务所因忌惮云雀的影响力婉拒代理。林夏父亲在暴雨中抱着材料四处奔走,皮鞋磨破了底,嗓子喊得说不出话。直到某天,一位戴着口罩的年轻律师找上门:“伯父,我免费帮您。”
开庭那天,旁听席座无虚席。律师呈上的证据触目惊心:林夏手机里 18000 多条工作消息、考勤系统显示日均工作 15 小时的记录、同事们匿名录制的证言。云雀软件的法务团队却坚称:“所有工作安排均符合劳动合同约定。” 法庭外,数百名程序员举着 “拒绝血汗工厂” 的标语游行,警车的红蓝灯光与手机闪光灯交织成一片。
判决结果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当法官宣布 “云雀软件存在违法用工行为,需支付赔偿金及公开道歉” 时,法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林夏母亲泣不成声,父亲颤抖着抚摸判决书:“儿子,爸给你讨回公道了...”
这场风波过后,互联网行业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小公司纷纷修改考勤制度,大厂则将加班文化转入 “地下”—— 取消打卡,却要求 “主动奋斗”;不强制加班,绩效却与工作时长挂钩。但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拒绝 “内卷”,选择慢节奏的生活;劳动监察部门加大巡查力度,违法企业陆续被曝光。
一年后的清明,林夏父母收到一个神秘包裹。拆开层层包装,里面是一本《程序员健康手册》,扉页写着:“夏哥,我们替你活着。” 手册里夹着全国各地寄来的照片:程序员们在公园跑步、陪家人吃饭、看日出日落。最后一页,是用代码写成的墓志铭:“while (生命!= null) { if (健康){ 快乐生活 (); } else { break; } }”
某个加班的深夜,云雀软件新入职的实习生看着凌晨三点的工作消息,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动。他想起入职培训时 HR 特意强调的 “弹性工作制”,又想起论坛里流传的林夏故事,终于关掉电脑,走出了写字楼。月光洒在空荡的街道上,远处传来末班地铁的报站声,这一次,他没有奔跑追赶。
(https://www.635book.com/dzs/77708/4949923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