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重生九零霸王花 > 第312章 盖个仓库

第312章 盖个仓库


“秋水,你说咱们要不要也买个车……”晚饭过后,柴米突然提起来这个茬了:“我最近手里攒了一些钱,约摸有一万五了。我正在纠结……”

    宋秋水倒吸一口凉气,脑瓜子嗡嗡的:“不是,我才攒了不到八百块钱,你攒了一万五。还让不让人活了。买车是挺好的,不过我觉得应该盖个仓库。”

    “盖那玩意干啥?”苏婉吃过晚饭,自己哄孩子,听得柴米和宋秋水说话,便也过来凑热闹。

    “放东西呗。眼瞅着秋天了,过段时间冷了。咱们也不可能和夏天一样,天天出去买菜吧。”宋秋水可不想这么受罪了。

    夏天早起出去买点菜还好,但是冬天那么冷,买菜显然不太合适。

    “我家没地方了。”柴米指了指院子。

    东边有一群羊,西边还是牛棚和菜园子。

    随后由于主房不大,房子后边有点地方,但是盖仓库盖后边去,那真是特别难受的事。

    干啥都不会方便的。

    再说,当地风俗上来说,也没有往房子后边盖棚子的说法。

    于理不合。

    这边讲究的是主房压厢房,厢房压牛棚,牛棚压仓房。

    压就是压一头,高一些的意思。

    “我们家院子大……”宋秋水撇撇嘴说道:“你总不能把仓库给盖我家吧。”

    柴米翻着眼睛想了想:“还真行。反正咱俩谁跟谁啊。”

    宋秋水:“额……”

    苏婉有些皱眉,不过没说什么。

    不过把仓库盖宋秋水家里,多少有点不太合理了。

    那生意,到底算谁的?

    不过宋秋水家里地方是真大,她家那个院子,很明显的比柴米家的更大。而且院子前边的路,也更宽。

    那边是主街,所以路都是十几米宽的。反观柴米家前边的路,是八米宽的。院子也小一些。

    “正经的,明天我去你家一趟。和你爸妈说说这事,到时候盖库房的钱我出,用你家的地方,之后你们自己也能用。不过还是以咱俩干活摆摊的东西为主。”

    柴米既然这么说了,宋秋水也就不拒绝了:“成呗。这事我不管,我同意。剩下的你自己去和我妈说吧。对了,你想整个多大的库房?”

    “四米乘八米的就行。不用太大,日后把车子放里边,之后还能放一些菜什么的。”

    柴米现在纯属露天营生呢,一旦下雨,家伙事什么的,就只能用塑料布遮住。

    麻烦的要死。

    不过家里地方有限,又是牛羊,还特么整了两条狗子。

    而且柴米家位置其实不太好。

    前边是老宅那条街,东西邻居也都不太熟悉,日常走动很少。

    至于后边,就是地了,啥也没有。

    那基本农田是不太可能让柴米盖房子什么的。

    而且本身苏婉和柴有庆过来的时候,这地方就不是很大,就很麻烦。

    宋秋水家院子,足足有柴米家两个大,而且全空着呢,啥也没干,就养了四条狗。

    不过柴米也知道,这事得去和宋青山说好了,要不然不太行。

    当然柴米还是有把握的,主要这事对宋秋水也好。以后两个人做买卖,她总也得出点啥,这样她拿钱,才仗义一些。

    要不然,现在宋秋水其实能做的不多。

    每天就是陪着去,陪着回来。

    干活,她不行。

    吃饭,她太行。

    晚饭过后,宋秋水便回家了。

    柴米本想问问柴有庆这盖仓房什么的需要多少材料一类的,不过还没等柴米开口,柴有庆便主动问了:“柴米啊,你妈说你要跑宋秋水家里盖个库房?这把房子搁别人家里,用起来不方便啊……”

    “你这样……外边羊叫唤呢?是不是又忘了喂了?去喂羊吧。”柴米不等柴有庆废话过多,便催着柴有庆喂羊去了。

    柴米可不想已经定了的事情,再听柴有庆搁这逼逼叨叨的讲道理。

    不过柴有庆极就这样,又没得什么好办法。

    柴有庆还想墨迹两句,却被苏婉说道:“那都几点了?你还忘了喂羊了?半夜三更的叫唤,那不吵吵的睡不着觉。你快去看看。”

    柴有庆无奈,这才去了。

    柴米溜达到了西屋,把偷摸看“天命之子”的柴秀给逮住了:“哎哎哎,别整天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你算算,要盖个四米乘八米的库房,得多少材料,多少钱。”

    柴秀正看得入迷,冷不丁被柴米抓包,吓得手一抖,那本薄薄的、封面模糊不清的“天命之子”小人书差点掉地上。她赶紧把书往身后藏,小脸涨得通红:“姐!还没到睡觉的点,你这么早过来干啥!”

    柴米没好气地伸手:“少废话!书没收!整天看这些神神叨叨的,能当饭吃还是能帮你读清华?赶紧的,给我算算盖仓库的事!”

    柴秀不情不愿地把小人书交出来,嘴里嘟囔着:“……我特么学都没上,上什么清华,我还上哈佛呢我……又算啥啊?我又不是瓦匠。”

    “算用料!”柴米戳了戳妹妹的脑门,“四米宽,八米长,墙起来多高?棚顶是起脊的还是平的?得多少砖、多少瓦、多少根檩子、多少根椽子、多少水泥沙子?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我看你平时小嘴叭叭的挺溜的。”

    柴秀被姐姐戳得往后缩了缩,揉着额头,眼珠滴溜溜转:“哎呀,这谁记得那么清啊……让我想想……”她其实心里门儿清,只是不想被当成免费劳力。但看柴米那不不耐烦的眼神,只得认命地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墙……按两米五高算吧,省点料。起脊的棚顶好,不过如果库房还是平的,类似平房,前高后低下雨不存水……砖的话,普通红砖,算上损耗,得……得五千块左右?不过可以底下用石头的,之后用水泥溜缝,也就用两千多砖。檩子……不用了,四米的话,中间别留跨度了,直接用小杆,这种破木头到处都是,随便偷点就行。顶上房盖咱们放一层油毡纸,这样就不漏水了,而且可以把房盖弄薄一些,省钱省事,三个或者四个窗户。前边两个,留一个大门的位子,侧边山墙放一个或者不放,看实际情况,后边全墙……”她一边算一边报,语速飞快,显然是熟门熟路。

    柴米认真听着,心里默默记下。她知道柴秀虽然皮,但这种实打实算账的活计,比柴有庆靠谱多了。“行,算得差不多。水泥沙子呢?打地基、抹墙缝都得用。房顶用水泥打还是用瓦?”

    “地基不用太深吧?又不是住人……有个半米深,宽半米差不多,不行底下扔几根八号的铁丝,这样就结实了……沙子得……三车?水泥……二十袋可能够?”柴秀不太确定,“这得看师傅咋弄了。最好找个明白人问问。”

    “嗯,我心里有数了。”柴米点点头,把柴秀报的数字记在心里,“你这脑子,用对地方还是好使的。以后少看这些没用的。”她扬了扬手里的“天命之子”,“没收了!回头我给你找本正经的算术书看。”

    柴秀哀嚎一声:“姐!那是我借的!”

    “借的也不行!再让我看见你看这个,我不削你!”柴米斩钉截铁,把册子揣进兜里,转身出了西屋。留下柴秀对着门口做了个白眼,小声嘀咕:“呵呵,看刘秀传都不行了,真特么没有天理了。不过这刘秀也真够呛,把曹女王坑够呛”

    柴米走到外屋,正碰上喂完羊回来的柴有庆。柴有庆搓着手,试探着问:“柴米啊,那仓库……真盖秋水家去啊?这……这以后用起来多不方便,咱家……”

    “咱家没地方。”柴米打断他,语气不容商量,“放宋家院子里,离得也近,秋水干活也方便。盖房子的钱我出,料我买,到时候他们家用着也方便,是好事。明天我就去跟他俩说这事。”

    柴有庆还想说什么,柴米已经摆摆手:“爸,这事就这么定了。你早点歇着吧,明天还得操心牛呢,我看老牛肚子更沉了,就这两天的事,你得警醒点。”一句话把柴有庆的注意力又拉回了牛身上,他“哦”了一声,忧心忡忡地看了眼牛棚方向,也不再纠结仓库的事了。

    苏婉抱着睡着的孩子,听着父女俩的对话,轻轻叹了口气,没再发表意见。她知道大闺女主意正,现在家里能支棱起来,全指着她呢。

    第二天一早,柴米和宋秋水照常出摊。今天生意依旧红火,曲麻菜饺子尤其受欢迎,三十块一份也有人抢着买,看得宋秋水直咂舌。收摊后,柴米没直接回家,而是跟着宋秋水去了她家。

    宋青山正在院子里修他那辆破自行车,这两天宋秋水说:自行车得有个自行车的样子,她喜欢粉色的,要把自行车染成粉色的。

    问题,这年头自行车都是黑漆的多。

    上色这个事,宋青山不在行。

    问题,他还反对不了。一说整不了,孟氏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啥也不是,连个自行车都不会染色,白活六十来岁……

    宋青山:……

    没办法,宋青山只好去集市上,买了一大包粉布,之后缠到自行车上。

    还别说,挺好看……

    柴米过来就瞅着了:“哎哟,你这个手艺好。改天给我那个自行车也缠上,贼带劲。拉风……”

    宋青山老脸一红:“行呗,你到时候推过来,我给你缠上。”

    “嘿嘿嘿。”柴米嘿嘿嘿的笑着:“我就说着玩的,粉的我可不喜欢。不过我建议你还是多买点别的布条,过两天秋水没准又喜欢红色绿色的了。”

    宋青山叹了口气:那是自然,他这次都已经集齐了七彩色了……

    柴米进了屋子,孟氏在灶台前忙活。见到柴米来了,热情的迎着。

    “婶,忙着呢?”柴米笑着打招呼。

    “哎呀,米来了!快进屋坐!”孟氏在围裙上擦着手迎出来。

    宋青山也跟着进来了。

    柴米开门见山,“叔,婶,有个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我这不跟秋水摆摊做点小买卖嘛,家伙什越来越多,刮风下雨的没个地方放,放露天也不是个事儿。我就寻思着,能不能在咱家院子里靠边的地方,盖个小仓房?不用太大,就四米宽八米长,放放车子、炉子、锅碗瓢盆啥的。盖房子的钱,砖瓦木料水泥沙子我全出,人工我也找。盖好了,咱两家共用,你们放点农具柴火啥的也方便。你看……叔,婶,你们觉得成不?”

    宋青山和孟氏对视了一眼。宋青山沉吟了一下:“盖仓房是好事啊,咱家这院子空着也是空着。不过,米啊,这钱都你出……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用起来不太得劲啊。”

    “叔,这你就别跟我客气了。”柴米赶紧说,“用咱家地方呢,我出钱出力是应该的。再说秋水跟着我干,这库房主要也是放咱们做买卖的东西。你们能同意就行!当然了,在你家盖房子,忙忙活活的,你还得管饭。管饭你们出……也不是白用,还得出饭钱。”

    孟氏是个爽快人,笑着拍了板:“那有啥不行的!盖!柴米这孩子敞亮!盖好了咱都方便!”

    宋青山也点头笑了:“成!这事包叔身上!下午我就去打听打听。砖瓦啥的,你看是我先去问个价,还是你……”

    “叔,你帮我问问价就行,最后我去拉。”柴米心里一块石头落地,“那就这么说定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孟氏拉着柴米的手,“中午就在这吃!婶给你烙饼!”

    “不了不了婶,家里还有事呢,我妈一个人弄不过来。”柴米婉拒了,又跟宋家两口子寒暄了几句,便告辞出来。宋秋水送她到门口,挤眉弄眼:“咋样,我就说我爸妈肯定同意吧!你多余来这趟。”

    正常确实是这样的。

    宋秋水在家里做啥,家里都不会反对。

    不过这毕竟要用人家院子,还是和宋青山说好了才行,免得日后,人家心里有隔阂。

    农村人把宅基地看得很重,你看吃点喝点没事,用他一块地,那就不太行了。

    毕竟“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事,是小概率事件。


  (https://www.635book.com/dzs/77766/6752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