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激荡1979! > 第503章 让香港观众吃点好的

第503章 让香港观众吃点好的


第503章  让香港观众吃点好的

    魏红刚一起床,第一时间去摸身边。

    阿敏呢!?

    「完了,肯定是梦游了,这会儿估计在哥哥房间吧,不会被吃干抹净了吧?」

    她既担心又好奇地蹑手蹑脚起来,然后就看见阿敏在厨房里,正在熬粥呢。

    「我哥呢?还没起啊?」魏红问。

    周惠敏边忙边答:「我起来的时候他正好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出去了,让我们先自己玩,晚上再陪我们看电影。」

    「谁的电话啊?丽智的?」

    「不是,好像是新华分社的,说是来了一个大领导。」阿敏道。

    是刚刚接替廖公担任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的那位姬老来香港视察,这位老先生想要跟香港当地能够团结的人见个面,基本都是香港富商和名流,比如霍老、

    邱德根、金庸、夏梦之类的人物。

    不过新华分社的人提到魏明这时也在香港,于是就把他也叫上了,群策群力嘛。

    这些人里魏明最年轻,所以他一开始想的只是带耳朵过去就行,没想著发言。

    然而他国际声名在外,虽然年纪轻,资历浅,但成绩斐然,没有人会忽视他,姬老亲自点名让魏明说一说为和平收回香港他们能做些什么。

    不想说也不行了,魏明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和夏梦女士,傅奇先生都算是文艺战线的,最近在香港也是为了新电影在忙,那我就从这方面说一说吧。

    台湾在香港弄了一个自由总会,设立了一些条款,杜绝了香港影坛跟大陆的联系,甚至就连李瀚祥导演这种在大陆拍了电影的大导都要动辄封杀。

    香港影人对此深恶痛绝,可又无可奈何,因为台湾有市场,而且比香港本土还要大,所以除了少部分硬骨头外,面对自由总会的规矩都得低头。

    对于这部分人,当然可以斥责他们是墙头草,但墙头草也不是全无用处,不能任由完全向著对方倒————」

    听魏明说的有趣,几位领导微微颔首。

    「所以,我想著,能不能适当放开大陆部分市场,允许一些品质优秀,思想过关的香港电影进入大陆市场,以利诱之,同时也能丰富大陆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当然,这都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说完,魏明还腼腆地挠挠头,演技相当在线。

    其中一位在大陆工作的领导发言道:「也不是没有香港电影进大陆啊,前些年《三笑》不就很受欢迎吗。」

    《三笑》是六十年代长城公司的电影,79年获准进入大陆,引起相当大的轰动,也让长城三公主陈思思在大陆家喻户晓。

    魏明摇摇头:「无论是过去的长凤新,还是现在的银都机构,本质上我其实都把他们视作咱们大陆自己的电影厂,他们的电影制作基本是按照大陆的标准制作的,都是自家人,进入大陆本就无可厚非,我说的电影就是银都之外的电影,是邵氏、嘉禾还有新艺城这些。」

    而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催化国内制片厂的改革,香港那些勾人的电影进来了,你们还是老一套,那就注定会被观众抛弃。

    当然,魏明虽然提出了建议,却也没指望就能被采纳,毕竟大陆对电影的看法一直不是娱乐,甚至不是艺术,而是宣传工具,既然是工具,自然不容外人掌握。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香港电影进入大陆会不会影响到国人的思想,这才是大事。

    哪怕是《少林寺》这样各方面都没挑的优质电影,也因为太火,被认为对男性观众有不良引导,更不用说更早一些的《加里森敢死队》了。

    姬老听后还是非常认同地点了点头,并询问了银都老总廖一原对此的看法。

    魏明跟廖一原关系还可以,他并没有呛魏明的面子,但表示审核工作一定要严格严谨,一定要给大陆观众最优质且无毒害的电影体验。

    「还有就是利益该怎么分配呢,这些香港电影公司可是非常看重利益的。」言下之意,他们可不是国内制片厂和银都,仨瓜俩枣可打发不了。

    在大陆,像《少林寺》《妈妈再爱上我一次》,都是票房过亿的典范,而且是那种在正规电影院卖票卖出了上亿票房,但落到制片厂的就是固定的收购费用。

    而制片厂能够落得一个无论成片好赖都有中影兜底,不至于赔钱,但也不会赚太多,生产积极性自然不会太高。

    姬老点点头,做沉思状,片刻后他转移了话题:「小魏的那部《放羊班的春天》要在香港上映了吧。」

    廖一原忙道:「是的,就是今天,香港观众们早就翘首以盼了,这可是咱们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最高荣誉。」

    姬老:「现场应该还有人没看过,都建议看看,我是看过了,还看了两遍呢,拍的真好,有笑有泪,发人深省。」

    魏明忙表示感谢,关于电影的话题就到此为止了,继续下一议题。

    中午魏明也是跟大家一起吃的饭,好在这个会下午总算结束了,魏明终于可以跟女朋友去约会了。

    但他没想到约会的时候会有小红这个电灯泡。

    「小红你晚上没有其他重要的事吗?」

    魏红跟周惠敏挽著手道:「没有啊。」

    「可这部电影你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那么经典的电影看一遍怎么够呢。」魏红道,「而且距离上一次看都一个多月了,我早就想重温了。」  

    行吧,带著她也好掩人耳目,阿敏现在毕竟还小,魏明也不想他们的关系被宣传的人尽皆知。

    而且要是知道了女神已经有男友了,她那些心灵脆弱的粉丝们怕是要不好过了。

    在香港,电影类杂志大概有六本,如邵氏的《南国电影》,嘉禾的《嘉禾电影》,这些杂志背后基本都有大公司。

    另外《电影双周刊》是唐书璇女士投资,由《大特写》杂志改组而来,凭借专业性和金像奖名气暴增。

    而《中外影画》则靠著中外电影资讯和图文并茂拥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影响力甚至渗透到了广东,是广东人了解香港乃至国际娱乐圈重要的刊物。

    创始人之一叫列孚,是70年代从深镇游到香港的知青,对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他记忆深刻,也看过魏明的《放羊班》原著。

    他在电影上映第一天就带著妻子一起来观影,两人当年是一起游过来的,到了香港一年后就结了婚。

    之前关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如《牧马人》《天云山传奇》,只要是在香港上映的他们都会看,不过看《放羊班》之前的期待值最高。

    本来不应该这么高的,毕竟电影质量由导演负责,魏明是大作家不假,音乐创作也是一绝,但只是导演新人,实在难以想像他在电影这门手艺上能比谢进做得更好。

    结果人家拿了坎城金棕榈,这下子由不得他们不重视了。

    然而今天看过之后,列孚表示一定要给《放羊班》做一期专题,而且他还想亲自采访魏明。

    即便自己已经把预期调的那么高,这部电影依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甚至还能超过一些。

    「这部电影实在太丝滑了,对,丝滑,无论音乐还是画面,亦或是剧情以及演员们的表演,丝滑的让人浑然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走出电影院,他立即找了个地方写了起来。

    列孚正是以影评人起家,并创立《中外影画》的。

    而另一边,《电影双周刊》的主编舒琪和另一位同事刘志华怀著忐忑的心情来到电影院,他其实已经想好了对丽智的回复。

    「虽然《放羊班的春天》有香港投资,但是从导演到演员,包括摄影、美工、灯光等工种,全都出自大陆,而且故事也是讲的大陆,所以不符合香港金像奖参评标准。」

    然而看过电影之后,他好遗憾,如果这部电影的头衔上能有一个金像最佳影片的话,那该是金像奖的荣幸吧。

    一旁的刘志华道:「老舒,我想再看一遍。」

    舒琪:「好,赶紧买票,外面观众有些多啊。」

    到了晚上黄金场,观众越来越多,左派影院在地段和座次上不占优,去晚了可能就没座了。

    许安华去的时候只有特角旮旯的位置了。

    拍完《投奔怒海》后,她又开始筹备《倾城之恋》,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邵氏兄弟投资。

    如果文艺片有段位的话,此时的《放羊班的春天》已经站在了所有华语电影的顶峰,所以她肯定不能错过。

    而看完电影,她第一感受就是:好美的电影!

    看完之后感觉心灵都被净化了一遍,虽然里面有些很残忍的东西,但要看完之后才会回味过来,叫人更加难以割舍,高明!

    还有这些小演员表现都好棒啊,那个石头不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里的大丈夫吗。

    小演员里皮皮表现的最好,尺寸拿捏的非常好,皮孩子演的稍有过火真的会让人讨厌的。

    许安华突然觉得自己三十好几的人了,跟年轻的魏明导演竟然有著这么大的差距,是不是自己其实没什么导演天赋啊?

    好挫败啊。

    另一个叫陈勋奇的电影人也很挫败。

    听说这部电影里的配乐有一半是魏明亲自完成的,只听到前面几首,他就觉得太牛了。

    陈勋奇是演员,是导演,是制片人,但其实他最早是以配乐师入行的,他的老师是王福龄先生,《我的中国心》的作曲人。

    最近陈勋奇刚刚完成了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空心大少爷》,旁边跟著的是他的马仔,本片的联合编剧王佳卫。

    电影看完之后,陈勋奇抹了抹眼角的眼泪,然后问还没开始戴墨镜的王佳卫:「小王你觉得怎么样。」

    王佳卫抱著胳膊:「嗯,电影很棒,但其实我更好奇,他和周惠敏的绯闻是不是真的啊?如果是真的,他们是不是已经上过床了?」

    陈勋奇一阵无语:「你一个大男人能不能不要这么八婆。」

    「好吧,说回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画面表现力,非常有张力,他的画面是可以叙事的,哪怕没有那些多余的台词也不影响理解剧情。」王佳卫道。

    陈勋奇:「我真的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配乐,太神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听到原声大碟,我肯定买来收藏。」

    除了这些喜欢艺术电影的电影人外,哪怕把电影视作商品的黄柏鸣在拍完今天《小鬼当家》的戏份后也来到了附近的电影院。

    而且是一群人,不仅他和徒弟高志森,部分工作人员,以及在剧组客串的甄紫丹。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一部纯大陆电影的观影现场看到几乎满座的情况,而且年轻人这么多。

    魏明估摸著,票房说不定能破千万,这对银都可以算是老大一个便宜了。

    当他们看完电影出来的时候,阿敏眼角的泪水还没干,看来她是看进去了。

    魏明赶紧搂著女朋友拍一拍,魏红紧张地把两人护在身后,防止被人认出来。

    周惠敏对这部电影给出了最高评价:「如果你这辈子只拍这一部电影,那简直就是对电影业的损失。」

    「你少来,拍一部电影,几个月的精力都放在剧组里,都没空陪女朋友了,这种事我才不干呢。」魏明道。

    阿敏还以为他说的是没空陪自己呢,一边流泪一边笑,心情似蜜甜。

    魏红也感慨:「我看观众们好像特别喜欢,是不是之前没看过这么好的文艺片啊,今天总算吃了点好的。」

    魏明揉了揉她的脑袋,亲妹也不能这么吹啊。

    之后三人找店吃饭,今晚他把两个女孩送了回去,自己独守空房。

    后来魏明真的接到了《中外映画》的采访邀请,包括《电影双周刊》,虽然没打算让这部电影入围,但他们觉得这是规则所限,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推崇是丝毫不减的。

    魏明全都拒绝了,因为他要把独家采访给《YES!》。

    《YES!》并不是专门的影视娱乐类刊物,但面向青少年,如果能发动这些观众,对电影的票房肯定有好处。

    (今日保底)

    >


  (https://www.635book.com/dzs/78080/6733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