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435章 导弹跟远程火箭炮共用发射系统?

第435章 导弹跟远程火箭炮共用发射系统?


“这事情必须保密,另外,跟中国人商量,寻求一条安全的运输线路。如此庞大数量的黄金,哪怕是苏联跟美帝都会动心……”

    傻大木叹了口气。

    如果中国拥有庞大的海军力量,可以护航,根本就不担心。

    这可是280吨黄金!

    在运输途中要是被人抢了,到时候怕是连哭都没地方哭。

    “交易就由你们负责。消息必须高度保密,一旦泄露,我拿你们是问!”

    傻大木黑着脸对几人严厉地说道。

    这是伊拉克国库内的大部分黄金储备了。

    用来换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可以提升巴格达的防空力量,同样也能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部队,让伊拉克这个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实力的国家可以名符其实。

    更重要的是,傻大木可以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武装基础。

    “陛下,苏联人那边?”

    特克里特急忙询问傻大木。

    “同样严格保密!苏联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他们也不会向我们提供武器装备……现在的法老都已经全面倒向西方了……只有中国人才是真的做生意!”

    此刻,总统对中国人的评价上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我这就去中国,催促他们加快交付,同时商量支付的是事情。尤其是固体燃料生产配方跟生产线。”

    提克里特开口说道。

    “唉,可惜了冯珂!要是这位中国年轻人还在,我们的完全可以设计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中程弹道导弹。”

    傻大木有些失落。

    阿巴斯导弹经过冯珂的修改,射程可以达到1300多公里,还保持着很高的精度。

    当初冯珂可是说过,可以利用这些基础,完善伊拉克导弹工业的生产制造基础,重新设计制造射程达到3000公里甚至更远的洲际弹道导弹。

    现在,配套齐活了。

    最重要的专家没了。

    “陛下,即使没有冯珂,我们也的导弹设计团队也可以的……我们有苏联专家、也有高卢专家……”

    “放屁!苏联专家?高卢专家?这么多年,我们给了多少黄金跟钞票?结果呢?”

    傻大木粗暴地打断了提克里特的话。

    就因为冯珂的存在,才衬托出苏联跟高卢的导弹专家的“无能”。

    “是他们无能么?苏联跟高卢专家无论经验还是基础,都远比中国的一个尚未毕业的导弹专业学生强,为什么?他们根本就不是诚心来帮我们的!”

    傻大木气急败坏地说道。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什么人,傻大木直接就把那些苏联跟高卢来的专家给赶走了。

    “陛下,我该死……”

    提克里特此刻终于意识到,不是总统因为获得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就忘记了让他跟中国人谈的更重要的事情,而是留到最后。

    “中国方面拒绝导弹研发的合作,另外,也拒绝接受帮我们培养中远程导弹设计人才的合作……”

    提克里特急忙解释,不是他们疏忽,而是中国人不愿意。

    “难道就不能再找几个冯珂那样的?”

    傻大木很生气,手下的人连这么点事情都办不好。

    “陛下,冯珂是自己偷偷跑出来的……即使我们有大规模的采购,可中方派出的技术人员都没有冯珂那样的技术水平……”

    阿卜杜拉急忙帮忙解释,“这是当初伊扎克跟对方搞好了关系,说我们可以提供实现他理想的各种基础……”

    “或许是因为冯珂的‘失踪’,他们已经不愿意让我们接触他们的专家……”

    伊扎克也急忙解释。

    伊扎克以10公斤黄金作为冯珂的补偿,谢威就说得很明确:冯珂不只是他同学,也是非常具有天赋的导弹设计师,当初他本来是反对冯珂到伊拉克的,冯珂非得坚持……结果,伊拉克人没有保护好冯珂……

    此刻。

    冯珂正在发愁。

    哪怕他已经说得口干舌燥,方鹏举都不同意给YH-300的火箭弹加上简易制导系统。

    “冯珂,你的想法是没错的,可我们得考虑现实。火箭炮跟导弹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比导弹更低廉的成本、更凶猛的饱和打击……加上了简易制导系统,精度没法跟导弹比,再用于火力覆盖跟饱和打击,成本也不知道会增加多少。要不然,你以为部队为什么提出要搞M7战术导弹?只是为了出口吗?”

    方鹏举被冯珂磨得很无奈。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可想法不切实际,就有些不行了。

    早知道,他就不应该让冯珂参与到他的团队中来:现在的冯珂,完全可以自己独立主持项目。

    “导,现在部队穷,可不代表将来穷啊;现在不需要,也不代表将来不需要……咱们要用简易制导系统来实现精确的打击,并且降低成本,这一切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嘛。”

    冯珂陪着笑脸。

    这也不能怪他刚回到团队就对导师的项目指手画脚——射程300公里的YH-300目前来说虽然还没有定型,基本上也算研制成功。

    方鹏举团队后续研制方案就出现了分歧:是提升远程火箭炮的打击精度,还是继续提升射程。

    方鹏举的意思是继续增加射程,把射程增加到750公里。

    而冯珂则是希望提升精度。

    “迎刃而解?连现在射程300公里的火箭弹,部队都无法接受。”

    方鹏举无奈地看着冯珂,“冯珂啊,要不,你还是按照谢主任的意思,自己组建团队?”

    他明显不想跟冯珂争论下去了。

    冯珂的想法,已经影响到他团队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一些的骨干。

    拥有火箭炮的低廉成本,又有导弹的精度……

    谁不想呢?

    讨论室里气氛瞬间凝固。

    “哟?讨论得如此激烈啊!”

    正在这时,一脸笑意的谢威推门而入。

    “谢威,你来得正好。冯珂不适合留在我这边的团队……”

    方鹏举也没绕圈子。

    直接就明确表示不让冯珂留在自己的远程火箭炮研发团队了。

    “这,不至于吧?”

    谢威意外地看向冯珂。

    狗东西,这刚回来就跟方鹏举两人因为想法不同而争论,就不怕以后方教授不带他了么?

    “班长,我不是这意思。我就想着目前火箭炮射程再提升,短时间也没有什么意义。300公里的射程,对部队未来二十年内的建设发展需求足够了……提升打击精度,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冯珂急忙解释着。

    他可没有想跟方鹏举争夺项目主导权的意思。

    “要是按照他的想法,咱们让火箭弹拥有了导弹的精度,还搞导弹干什么?”

    方鹏举满脸不悦地说道。

    火箭炮是火箭炮,导弹是导弹。

    搞火箭炮,就为了火力覆盖、饱和打击。虽然带着火箭二字,火箭只是修饰词,关键在于炮!

    说到底,火箭炮依然是炮。

    而导弹,是用于精准打击目标的武器,一发入魂的那种。

    “这不简单嘛。咱们可以分成两个方向啊。火箭弹射程继续提升;另外,专门开发一款导弹,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采用相同的发射系统,根据任务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弹药啊。”

    谢威没想到双方的分歧如此简单。

    “啊?”

    讨论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谢威。

    用火箭炮发射系统来发射导弹?

    闹呢!

    “谢威,你是认真的?”

    方鹏举嘴角抽搐了一下,无奈地看着谢威。

    谢威的话,他觉得是玩笑;而谢威的神态,让他感觉谢威是认真的。

    “班长,导弹发射系统跟火箭炮发射系统不一样的,火箭炮即使加简易制导系统,也不用制导雷达啥的……”

    冯科提醒谢威。

    班长不应该不了解啊。

    一旦共用一套系统,火箭炮不得也配备导弹发射所需的各种设备,如此一来,成本将会大规模上涨。

    “是啊,一旦真的如此,火箭炮的优势就没了。”

    “导弹跟火箭炮本就是不同的,非得这样搞,那还分什么火箭炮跟导弹?”

    “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射程远一些的火箭炮,都没有……”

    众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是反驳谢威这种不负责任的提议。

    在他们看来,用火箭炮发射系统发射导弹,那是浪费;用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火箭炮,同样也是如此。

    谢威没有急着反驳众人,一直等到众人把意见说完,没人吭声了,才站起来,双手撑在桌子上,扫视一圈后开口:

    “诸位,大家的担忧我理解。从一开始咱们就说过,武器设计、研发,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而是放到未来。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如此一来,成本确实会增加不少……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部队在这一轮裁军结束后,再进行几次大规模裁军呢?”

    “这不可能!我们如此辽阔的领土……”

    有人当即就反驳起来。

    中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470多万平方米的领海面积。

    继续裁军?

    怎么维护如此庞大的领土安全?

    “诸位,苏联的国土面积远胜于我们,可他们也只保留了不到200万陆军,加上海军跟空军、战略火箭军、边防跟内卫等等,也才430万出头;而美帝的常备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200多万……这是为什么?”

    谢威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

    “谢威,咱们是讨论武器装备技术,部队规模什么的,是部队高层临到需要考虑的啊!”

    方鹏举有些无语。

    谢威这小子的思维太过跳跃了,虽然他知道谢威说这些最后都是为了让众人信服他的说辞。

    直接说就行了,非得把大家绕晕。

    “我们之前为什么保持那么庞大的常规力量?”

    谢威没有理会方鹏举的问话,而是继续提自己的问题。

    “……”

    众人无语地看着谢威。

    为什么?

    不就是军事科技不够先进么。

    装备不够,人数来凑。

    巅峰时期,PLA的部队总数在75年达到650万。

    从75年开始,到78年底,裁军120万;部队规模降低到530万;82年到84年再次裁军100万,部队总数下降至430万;而这一轮裁军后,部队规模将会压缩到320万左右。

    这次的裁军跟之前可不一样,一次裁掉四分之一的兵力!

    “在过去的十年,相当于我们的部队规模削减了一半!而国防任务是没有太大变化的,难道是因为我们国防科技提升了一倍吗?”

    谢威的话,让众人沉默。

    “谁能保证,未来我们的部队不会继续裁军?”

    谢威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心脏上。

    裁军!

    还会继续裁军的。

    如果有美帝跟苏联那么先进的技术,部队甚至都不需要保持超过200万以上的规模。

    “远程火箭炮的战术支援,是地面部队进攻或防守所必须的;战术导弹精确打击敌人前线指挥部、雷达站等军事目标,也是需要的……要执行300公里距离的任务,难道部队调派一支远火部队,再调一支战术导弹部队?诸位,在部队编制不断削减的情况下,可能吗?”

    谢威声音越来越大。

    众人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愧色,低着头,不好意思跟谢威对视。

    谢威眼角余光把众人的反应都收入眼底,见没人反驳,才松了一口气。

    就怕为这些不断地去解释。

    到时候,部队自己不用,可以卖出去啊。

    谢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留了一点时间给众人消化。

    看到差不多,才继续开口,不过语气却有着很大变化: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眼前部队发展任务考虑军事技术发展……不只是研发即将装备的,预研下一代,还需要探索一代……探索,不只是技术……”

    “谢威,你的意思是发射系统整合导弹跟火箭炮的功能,火箭弹、简易制导火箭弹、导弹都成为这套系统的弹药?就如同部队要求为坦克开发炮射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炮弹那样?”

    方鹏举有些理解谢威的想法了。

    谢威点头。

    “成本呢?导弹跟火箭炮发射系统有着很大不同……”

    “发射系统成本增加是必然。诸位难道不觉得咱们的YH-300弹药成本跟发射系统价格不成比例么?”

    从当初卖给大户YH-300远程火箭炮时,谢威就很尴尬。

    一个远火营,包含18辆两联装2×2发射箱的发射车,以及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弹药补给车、运输车等一系列的配套车辆,报价6200万美元,谢威都已经绞尽脑汁了。

    不是他不想报更高。

    而是报太高了根本卖不出去——技术不够先进到让人听着名字都觉得高大上。

    “……”

    众人能说什么?

    “还有,整个远火营,其实还是太过臃肿了。我们最好是能把火箭炮的发射系统整合到发射车上。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至少一个连行动才能发挥大部分性能……”

    “……”

    众人无语地看着谢威。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8106/6739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