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热烈反响 挑剔和遥远的来信
推荐阅读:港片:暗夜刑警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兼程1995 队魂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历史病了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海贼:开局收藏妮可罗宾
第266章 热烈反响 挑剔和遥远的来信
关于米哈伊尔将在伦敦举办好几场慈善文学朗诵活动这件事,伦敦的报纸上前些天便出现了有关这件事的报导和GG,很多人对这一活动抱有很大兴趣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怀著一种颇为微妙的心情在关注著这件事。
如果说此前举办的面向上流社会的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的影响力,那么在伦敦的广大民众们这里呢?他是否还会受到同样的欢迎?可他一个外国作家,他在英国这么成功干什么?
而且我们伦敦文化界的其他人难道不要面子的吗?!还是说他真的已经决定在英国定居了?
可这样一来,难道英国文学真的有可能被一个外国作家统治了吗....
光是想想这种可能性,伦敦的许多文学家便都觉得心里堵得慌,也是由衷的想来上一句:「我们的英国文学,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甚至说,有些文学家早就跟身边的人埋怨了起来:「看他这个架势,难不成他真想留在英国发展?可以他的才华,去法国也一样能够成名,为什么偏偏是我们英国?!
我由衷的希望他能去法国文化界发展,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我愿意承认有他在的法国文学或许比英国文学要高出一些......」
而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有人出于审视的目的去了现场,但更多的人主要还是通过报纸来了解这一慈善活动的具体动向。
当他们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相关的报导的时候,尽管他们干分希望报纸能报导出一些令他们感到非常惊喜的内容,但惊喜确实是有了,就是跟他们想要看到的差的有点多....
'
..昨晚举行的文学朗诵会,成为本季社交与文学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O
这位来自俄国的作家,他的朗诵会所引发的公众热情,几乎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自傍晚六时起,便已有观众在大厅外排队,众多市民在微寒的夜风中等候。
七点钟入场时,场面一度混乱:票券早早售,迟到者苦苦哀求管理员进入,有人甚至提出以三倍票价从其他观众手中购买席位...
大厅座无虚席,连过道也站满了听众,许多人宁愿站立两小时也不肯离开。
朗诵途中数度爆发掌声,有人激动地敲击拐杖,有女士因过度兴奋而扇扇子平复心情。
活动结束时,门口如同剧院散场一般拥挤,许多听众争相上前与作者握手、
索要签名,剧院外更是聚集了大量听众迟迟不肯散去..
」
看到这则报导的众多文学界人士:「?」
就算我们知道他的朗诵活动会吸引到不少听众,可他究竟是怎么做到受这么多人的欢迎的?
整个伦敦都没有几个能受到这样的欢迎的作家..
一定是他花了钱的缘故!
他又是自己捐了几笔钱,又是号召更多的人来为真正底层的人民捐钱..
他花钱买声望的目的说不定已经达到了!
真卑鄙!为了一个好名声竟然连钱都不想要了!
除却这类消息让有些人感到愤愤不平以外,米哈伊尔最新拿出的那一则童话故事也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专业人士的关注,并且还专门撰写了一些文章。
有人称这样的故事作为一个童话故事堪称完美,结构清晰,从「反感儿童」到「接受儿童」再到「被儿童救赎」,「自私的巨人」从「自私」走向了「博爱」,情节虽然简单,但却一种纯真和古朴的美感。
也有人则认为这样的故事未免过于浅薄,作为童话故事用来激发民众的同情、募集善款或许还不错,但不应该给予过高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这些评论家们对于这样的故事有著怎样的评价,事到如今,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提这位俄国作家不懂英语的美感,只会用粗陋的语言写一些通俗故事。
只因这两篇故事反应出来的运用语言制造美感的能力,在当今的英国似乎还真没多少作家能比他还要好.....
除此之外,当天真正参加了这场文学朗诵活动的人在回去之后更是热情洋溢的跟家人和朋友谈起了这件事:
「这几乎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文学朗诵了!特别是那位米哈伊尔先生,他的风度是很难用语言描绘出来的,只有亲眼见过他你们才能明白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上帝啊!他就是福尔摩斯本人!难怪他能写出这样一位神奇的侦探,因为他本人就是如此的神奇!就在他念完《血字的研究》之后,在我们热烈的欢呼和邀请下,他竟然真的现场随机选择了几名观众,然后邀请他们上台,接著他就真的说出了他们的职业和一些习惯!
甚至连他们的性格和爱好都能猜出一部分!就算他反复说这没有那么神奇,
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人人都认为他谦逊的有些过了头...
「我握到了他的手!他跟在场的许多人都握了手,无论他们究竟是何身份,
就连剧场外的那些乞丐一样的人们也不例外。尽管这不够体面,但当时我还是被深深地打动了。「
「太棒了!他的演讲很有感染力,我忍不住现场多捐了一些钱,很多人都跟我是一样的反应.....
'
「您问他有关新作品的事情了吗?」
「糟糕!跟他握手的那一刻我什么都没想起来!」
就在伦敦许多人都议论著这场最新的文学朗诵的活动的时候,被这场活动累惨了的米哈伊尔却是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才终于缓过了劲。
只能说所谓的大人物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米哈伊尔在这场活动的当天可谓是又念又跳,还要不停地动脑以及尽可能的跟听众们打招呼,一晚上下来确实是把米哈伊尔给累了个够呛。
不得不说,就连米哈伊尔自己都没想到现场的听众们竟然如此热情,而更让米哈伊尔欣慰的是,他的这些读者们在跟他握手的时候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反而表现的相当受宠若惊和激动,甚至还有人颇为体谅的对米哈伊尔说道:
「您真是太辛苦了,请不要太过著急,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您的作品我会一直等下去的......」
果然,虽然这些读者们没跟米哈伊尔见面的时候,一个个可能都只想要米哈伊尔的命,但等真见了面,说不定还真得一人来上一句米哥牛逼...
咳咳.....
而等米哈伊尔逐渐缓过劲了之后,距离最新一期的《小说旬刊》发行便只剩下了三四天的时间,而就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最新的福尔摩斯的故事的时候,很多人无疑也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便是米哈伊尔大力推荐过的三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艾格妮丝·格雷》和《简·爱》已经即将先一步出版,出于对米哈伊尔的信任以及对这三部小说的好奇,在这三部小说售卖的当关,伦敦便有许多读者接二连三地走进了书店。
在这其中,评论家查理斯则是抱著极为挑剔的目光和心态走进了书店。
作为一位在伦敦文学界具有一定话语权的资深评论家,查理斯相当相信自己的文学眼光且真的认为评价一部作品究竟是好是坏,是只有评论家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出于对自身身份和话语权的看重,查理斯刚进书店,他便被眼前的场景给刺痛到了。
全是来买新书的人!
还是三位新人作家的作品!
正常来说,除非拥有极佳的运气和很强的实力,亦或者是早早地就博取到了伦敦许多评论家们的欢心,否则新人作品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而且必须要说的是,新人作家的作品大多都不值得一读,他们每一个人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可他眼前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仅仅因为一个年轻作家的推荐,此时此刻竟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围在新人作家的作品面前,还时不时发出一些议论:
「买哪本呢?三本全买可不便宜,我可要好好挑选一下...
「那位米哈伊尔先生不是说了吗?最为好读的是那部《简·爱》,至于另外两部作品或许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那我就先买这个好了。「
「我对这本书要更感兴趣一些..
」
明明除了那个年轻作家的推荐,评论家们对于这三本书的评价和是否选择推荐给读者的文章压根还没写出来,在这样一种不确定的情况下,竟然真招来了这么多读者?
对于看过这三兄弟的诗集并且给出了较低的评价的查理斯来说,他就更加无法接受眼前的场景。
这三兄弟的诗集写的相当一般,那个俄国作家却是一顿夸赞,而当他们突然转向小说后,这个俄国作家又是一番不留余力的称赞,这实在是让查理斯无法认同对方的专业水平。
就借著这次的失败让他以后直接闭嘴好了!
这不是他能够过多涉足的领域...
怀著这样的想法,查理斯便直接将这三本书全部买了下来,准备等看过之后便一一写上一篇批评文章。
尽管查理斯有些肉疼,但为了能让自己的文章有理有据,查理斯终究还是付了钱,然后他便急匆匆地朝家中走去。
等到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坐定后,他拿起的第一本书正是《简·爱》,而在这本书的第一页,他并未看到作者的自序,而是只有这么一句话:
「谨以此书献给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先生。「
我就知道!
露出了一个略带一些恶意的笑容后,查理斯便看向了这本书的开头:「那天,再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
'
尽管是抱著挑刺的心态来看这本书,但看著看著,查理斯便不由自主地投入了进去。
孤女的心酸、长相平凡的家庭教师的苦楚、男主人罗切斯特...
等到查理斯回过神的时候,时间竟然已经来到了半夜,而他却还是在回味这个相当精彩的故事。
一位新人作家竟然能有这样的水平吗?
所以那个俄国作家竟然真的发掘出了一部不错的作品?
怀著这种颇为懊恼的心情,查理斯最终决定先睡觉,明天起来再看别的作品,而等到第二天,当查理斯再次坐到自己的书桌面前时,他拿起的小说正是《呼啸山庄》。
而相较那部《简·爱》,这部作品的献词似乎还要更热烈一点,查理斯怀著有些复杂的心情略过这行献词后,很快就看起了正文:
「一八零一年。那一天,我刚去拜访了我的房东回来...
跟上次一样,查理斯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这部作品,不过不同于昨天那本书的回味,这一次看完后...
查理斯:「???」
粗野、黑暗、充满恶意,人物性格上的极端,缺乏道德规范,过于狂暴的情感,充满怪异的疯狂..
我竟然还将这样一本书给看完了?!
可以说,就这么短短一会儿功夫,查理斯便已经想好了许多批评这部小说以及批评推荐这本小说的人的话,但是不知为何,一种难以形容的力量感将查理斯束缚在了原地,以至于他竟然又读起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
就在评论家查理斯继续他的阅读的时候,出版商艾略特则是已经准备跑去找米哈伊尔向他报喜:
「在您的影响力的帮助下,短短三四天的时间,他们每个人的新书就都已经卖出好几百册了!」
与此同时,艾略特的朋友桑德斯也是跟他一同前往米哈伊尔家中。
不过跟他不同的是,桑德斯则是要跟米哈伊尔商量即将连载的那篇小说的事情。
而在去往米哈伊尔家的路上,两人也是忍不住同对方说起了话:
「艾略特,我要提前恭喜你了,你的出版社似乎又要有三本畅销书了!「
「我要恭喜你才是!我听人说,你的《小说旬刊》已经增长了恐怖的好几千订户......简直不可思议!「
「这全都要靠米哈伊尔先生...
'
「是啊。」
在相互客套和感慨了一番后,两人很快便来到了米哈伊尔的家中,只不过这一次的话,让他们格外惊讶的是,那位向来从容冷静的米哈伊尔先生竟是拿著一封信,一边读一边在客厅急促地来回走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能让这位先生如此动容的会是什么大事?
无论如何,艾略特和桑德斯两人都老老实实地站在了那里,准备等米哈伊尔平复好了情绪再说。
等到米哈伊尔终于渐渐恢复到了平日里的样子的时候,桑德斯这才谨慎地开口问道:「米哈伊尔先生,这封信是...
」
」是来自俄国的一位将军和一位姑娘的信。「
确实很想跟人讲一讲自己的心情的米哈伊尔忍不住又看了看手上的信,接著便露出了一种艾略特和桑德斯从未见过的神情道:
「我的一部分生活和一小部分生命要来找我了。」
>
(https://www.635book.com/dzs/78608/6754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