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第262章 在历史上留名与福尔摩斯短篇故事(6k)

第262章 在历史上留名与福尔摩斯短篇故事(6k)


第262章  在历史上留名与福尔摩斯短篇故事(6k)

    关于勃朗特三姐妹的这一举动,她们此前并没有跟米哈伊尔提过这件事,因此在看到这一行字的时候,米哈伊尔确实体验了一把惊喜到底是什么滋味。

    不过米哈伊尔的反应在艾略特眼中却是让他有些费解,毕竟在他看来,这三位不算知名的作家的作品中能够出现米哈伊尔先生的名字,这反倒是他们的荣耀才对。

    虽然他们的诗集在伦敦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但相较米哈伊尔那只用了《未选择的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和《当你老了》这三首诗歌就能轰动小半个诗坛的表现来看,他们差的还是有点多的,更别说米哈伊尔还有小说这方面的表现。

    哦对,还要再添上一首《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了,英国再没有哪位诗人是能像米哈伊尔先生这样既写最少的作品,同时又能引起最大的轰动了。

    在稍稍猜测了一下米哈伊尔同这三兄弟的关系后,艾略特总归是没有问太多,而是跟米哈伊尔转述起了这三位作者的话:

    「他们说在您的帮助下,他们已经顺利地完成了这些作品,如果您愿意的话,您可以看一看再给他们提一提建议,如果您觉得有修改的地方他们一定会认真听取并采纳的,他们现在已经完全信任您了.

    ,'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他最多就说一些大方向基本上不会错的东西,过多的指手画脚那才是真的在犯罪了,不过伟大的作家们往往都有一种伟大的直觉,即便有些东西发生改变了,他们似乎依旧能根据自己的艺术直觉来寻找到最合适的文字。

    「您要是觉得没有问题的话,那接下来我便跟他们商讨这三本书在什么时候出版了。

    不瞒您说,我已经阅读过这三本小说并且找人来看过了,《简·爱》这部小说有畅销的潜力,但《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则完全不行,我估计这两本书会让我稍微赔点钱..—」

    按理说这种买卖不能做,但谁让他们有这样一位推荐人呢?

    「我之前看过这些小说的片段,请相信我,《简·爱》会让您赚上一大笔钱的,《艾格妮丝·格雷》也很不错,至于说《呼啸山庄》,」」

    米哈伊尔露出了一个多少有些神秘的微笑:「它会让您在历史上留名的。」

    要不是这三部小说我还真不一定能找到您.

    「我相信您,但像我这种普通的出版商又怎么可能在历史上留名呢?那都是大人物们的待遇。」

    虽然米哈伊尔说的比较认真,但艾略特终究还是笑著摇了摇头。

    见此米哈伊尔并未过多解释,而是接著说道:「那您跟他们在确定出版日期的时候就跟我说一声吧,我将在《血字的研究》结束的感言和预告中专门提到这件事,这或许能够帮助他们的作品快速打开销路。「

    艾略特:「!」

    什么或许?是一定会让他们的作品被很多伦敦人知晓的!

    更何况还是在《血字的研究》完结时提到这件事!

    虽然艾略特已经有所预料,但在听到米哈伊尔真的准备这么做之后,艾略特还是既震惊又欣喜,这下子可是能省下好大一笔GG费了。

    不过在听到米哈伊尔提《血字的研究》完结的事情的时候,艾略特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听您的意思,这部小说似乎已经快完结了?这是否太短了一些?而且这样的话,这部说也并不能帮您赚到更多的钱,我建议您还是适当地拉长些。」

    艾略特在劝米哈伊尔的同时,也是想到了最近有关《血字的研究》的风评问题,由于在犯人的故事上花费了不少的篇幅,这部小说近来自然是引起了部分读者和部分评论家的不满,米哈伊尔先生准备适当调整一下?

    「这个故事再来一期应该就可以了,至于接下来我更多的还是会写一系列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短篇推理故事,等到连载多了以后便出版一个合集吧。」

    米哈伊尔说出了自己接下来的规划。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中篇小说并非柯南·道尔的强项,他的四部中长篇小说中,《血字的研究》割裂比较严重,其它两部《恐怖谷》和《四签名》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唯有《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相对来说最为完整、质量也最高,但这部小说改编起来的话难度就比较大了。

    那么真正让福尔摩斯系列爆火的是什么呢?那自然就是柯南·道尔的几十篇短篇小说O

    而米哈伊尔接下来要是抛开那些质量一般的短篇,集中呈现最为精彩的十几个故事,那这无疑能在短时间内就将侦探小说推向一个顶峰,也多半能让许多伦敦读者都念念不忘..

    至于长篇小说这一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其实要更加具有冲击力,当然,米哈伊尔之后不一定有时间拿出来,毕竟算算时间的话,连载上七八个短篇就已经1848年了?

    眼见米哈伊尔有自己的打算,艾略特便不再多说些什么,在又跟米哈伊尔谈论了一些事情后,他很快就向准备继续工作的米哈伊尔告辞。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米哈伊尔确实是处于连轴转的状态,既要应付一下榜一大姐,又要监管一下筹集到的捐款的具体动向,规划接下来的朗诵活动,还经常去自己的厂子里看看员工们的状况以及产品的生产情况。

    该说不说,榜一大姐人不错,就是太热情了一点....

    经过这些琐事之后,转眼间,最后一期的《血字的研究》的发售日便即将到来。  

    而就在即将发售的前一天,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忧虑的桑德斯便找上了米哈伊尔,然后向米哈伊尔汇报了近期的一些情况:

    「米哈伊尔先生,我知道您最近很忙,不过您有没有关注到市面上出现的那些侦探小说?我之前跟您提过这件事,如今他们已经进入宣传阶段了,据我观察,他们GG的效果相当不错,据我在出版界的朋友们说,这些侦探小说的质量相当不错,足以媲美您的福尔摩斯..

    您说我们接下来还能保持住现在的销量呢?」

    毫无疑问,《血字的研究》连载期间给桑德斯的《小说旬刊》带来了非常多的用户,甚至说足以让桑德斯的杂志从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学杂志跻身伦敦销量最好的那一批杂志之列!

    事实证明,桑德斯绝对是赌对了,而且是大赚特赚!

    这果然就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

    但正因为享受过这种辉煌,桑德斯才更担心《血字的研究》完结后杂志的发展,要是真如他的那些朋友们所说,已经出现了能够媲美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那他和米哈伊尔的努力岂不是为别人搭了架子?

    不过...

    听到了媲美福尔摩斯这句话的米哈伊尔:「?」

    别逗你米哥笑了!

    而且就算是真的又能如何?

    接下来我这些拳头可是足足有一百多年的功力,真有人能挡得住?

    「放心吧桑德斯先生。」

    一念至此,面对桑德斯的忧虑,米哈伊尔只是微微一笑道:

    「我们会成功的。接下来就让我来教教伦敦的作家们到底什么才是侦探说吧。」

    桑德斯:「?!」

    桑德斯可谓是难得从米哈伊尔口中听到如此自信甚至接近狂妄的话语,但是不知为何,桑德斯确实一下子就有了满满的安全感.

    关于米哈伊尔为何这么自信,说白了就是纯文学作品可能还会被暂时埋没和冷落,但像侦探小说这样的商业化作品,只要宣传到位,基本上就不太可能被市场和广大读者无视。

    在这种情况下,米哈伊尔只想对伦敦这些跟风侦探小说的作家们说:你们就学吧,接下来有的是你们学的。

    桑德斯从米哈伊尔这里重新找回了勇气和信心之后,很快便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工作当中。

    于是在1846年9月1日这一天,尽管这个日子跟其它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伦敦的许多个地方,许许多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只能用亢奋来形容。

    订购了《小说旬刊》这本杂志的人早早的就在家中等待,觉得等报童送上门的速度实在是太慢的人更是直接走上了街头,走向了《小说旬刊》杂志社所在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多的人竞是直接跟陌生人讨论起了剧情:

    「您看福尔摩斯?」

    「您也看福尔摩斯?」

    「当然!总算是让我给等到了!我得承认,前几期关于那位犯人复仇的故事称得上精彩,但我更想看福尔摩斯和他那神奇的推理!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内容了!」

    「我也是!可我听人家说,今天这一期似乎就是《血字的研究》的最后一期?」

    「上帝啊!您说什么?只有这一期了?那位米哈伊尔先生为什么不再多写一点呢?!

    我知道他最近在忙慈善活动的事情,非常辛苦,但他完全可以缩短自己睡觉的时间然后用来写作!

    我感觉我才刚看这部说不久它就已经要完结了!」

    「谁说不是呢?何止是睡觉的时间,我觉得他吃饭的时间也可以少一些..

    ,」

    由于最后一期这一消息的传播,本就迫切想看到新一期的内容的读者们顿时就更加急躁,甚至说一些平日里最在平自己体面的绅士们都难免有些失态。

    面对这种紧张的氛围,被《小说旬刊》雇佣的报童们还未正式开始工作脸色就已经有些苍白了,一些机灵的孩子更是大著胆子对分配杂志的人说道:

    「请多给我一些吧!我还得给那些订阅了这本杂志的先生们送去,可我十分害怕我还未到这些先生们的家门口,我手上的这些杂志就会被人一抢而空!街上的那些先生们是真的会抢的!」

    对于报童们来说,很多时候能将手头上的东西卖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像今天这种情况实在是非常罕见。

    而听到这样的诉求,由于桑德斯早就提前印好了一大批杂志,于是很快一个个报童便带著数量众多的杂志离去,可即便如此,他们才刚刚开始自己的工作不久,便一下子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给我一份!」

    「先给我一份!我已经等不及了!」

    「我多给你点钱,先把这一份给我吧!」

    在这种乱哄哄的状况下,乔纳森·威彻保持住了冷静,不动声色地挤进了人群,很快又不动声色地拿著一本杂志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跟在场众多读者不同的是,乔纳森是正儿八经的出身於伦敦侦探局的成员,作为伦敦警察当中的佼佼者,乔纳森最开始的时候是出于兴趣才读的这本小说,但读著读著,乔纳森便愈发的为这部小说以及它的作者感到心惊。

    作者似平真有两下子,并非纯粹的幻想,正因如此,在苏格兰场普遍反对这部小说的情况下,乔纳森才会期期不落,甚至说越来越期待新一期小说的出现。

    当然,据乔纳森所知,苏格兰场有不少警员虽然表面上反对这部小说,但私下里似乎真的读过好几遍..  

    只能说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很多人还是能分清这一点的。

    乔纳森想著这些事情的同时,也是很快就看起了这一期的内容,而这一期开篇的一行字顿时就让乔纳森的身子颤了颤:「凡有接触,必留痕迹!」

    像这句话的话,本应由法国法医学家埃德蒙·罗卡于1910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法证学领域的核心理论。大致来说就是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微量物质转移现象,即犯罪嫌疑人会在犯罪现场留下或带走毛发、纤维、血迹等物证.:.

    但现在的话,无疑是被米哈伊尔拿来当做一段引言了。

    而对于乔纳森这个真的有大量实操经验的侦探来说,他几乎是很快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并且发自内心地点了点头。

    光是这点内容就足以概括很多老警察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办案经验了!而且要比有些野蛮、粗鲁的警察要高明太多太多了。

    莫非这位俄国作家真的从事过这一行?

    乔纳森浮想联翩之际,也是继续看向了后面的内容。

    在之前那几期的话,那位凶手杰弗逊·侯波被逮捕后便讲述了他的故事,但他的身体非常不好,就在他被捕的当天晚上,他就因动脉血瘤进裂而死。

    而在这一期,福尔摩斯和华生便谈到了这件事:

    第二天傍晚,当我们闲谈著这件事情的时候,福尔摩斯说道:「葛莱森和雷斯垂德知道这个死了,他们定要得发疯。这样来,他们吹擂的本钱不就完蛋了吗?「

    我回答说:「我看不出,他们两个人在捉拿凶手这件事上,究竟干了多少工作。」

    我的伙伴尖酸地说道:「在这个世界上,你到底做了些什么,这倒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你如何能够使人相信你做了些什么。

    ,看到这里,尽管福尔摩斯讽刺的正是伦敦的侦探,但乔纳森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毕竞警察这一职业很多时候就是如此,他并非是真的在保护民众,而是要让民众真的相信自己受到了保护.

    当福尔摩斯和华生简单的对话过后,很快,小说便来到了乔纳森最为期待的推理部分==

    「我从头说起。正如你所知道的一样,我是步行到那座屋子去的——·我在街道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辆马车车轮的痕迹..··..由于车轮之间距离较窄,因此我断定这是一辆出租的四轮马车,而不是自用马车,因为伦敦市上通常所有出租的四轮马车都要比自用马车狭窄一些。

    —毫无疑问,在你看起来,这条小路只不过是一条被人践踏得一塌糊涂的烂泥路而已。

    可是,在我这双久经锻炼的眼睛看来,小路上每个痕迹都是有它的意义的。侦探学所有各个部门中,再没有比足迹学这一门艺术更重要而又最易被人忽略的了这样我的第二个环节就构成了。这个环节告诉我,夜间来客一共有两个,一个非常高大,这是我从他的步伐长度上推算出来的;另一个则是衣著入时,这是从他留下的小巧精致的靴印上判断出来的。」

    足迹学!

    在看到这部分的时候,遇事向来沉著冷静的乔纳森已经止不住地兴奋了起来,他既有一种学到了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自己曾经的实战经验如今正被人用清晰的理论讲出来的快感!

    毫无疑问,这一方法在部分案子里肯定是实用的。

    而在接下来的内容里,随著福尔摩斯条理清晰的将自己的推理过程讲述出来并串联起来,一种豁然开朗和破案的快感无疑也正席卷著伦敦一个又一个的读者,让他们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似乎全新的体验!

    小说里的华生同样为福尔摩斯的推理惊叹,可当华生想要发表这个案件的时候,福尔摩斯却是递给了华生一张报纸,只见上面赫然报导著:

    「破案神速之功完全归于苏格兰场知名官员雷斯垂德和葛莱森两位先生,这已经是一件公开的秘密。据悉,凶手是在一位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的家中被捕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作为一个私家侦探,在探案方面也表现了一定的才能,他在这样的两位导师教诲之下,想来必能获得一定的成就。一般估计,这两位官员将荣膺某种奖赏,作为对于他们劳绩的表扬云云。「

    到了最后都不忘讽刺苏格兰场一下吗?

    就在伦敦许许多多的读者会心一笑的时候,突然之间,很多人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紧接著他们的脸色便不自觉的有些发白,但终究,他们还是怀著一种格外沉痛的心情看向了最后面的内容:

    夏洛克·福尔摩斯大笑著说:「我开头不是这样对你说过吗?这就是咱们对血字研究的全部结果:给他们挣来了褒奖!」

    我回答说:「不要紧,全部事实经过都记在我的笔记本里,社会上一定会知道真情实况的。这个案子既已破了,你也就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就像罗马守财奴所说的那样:

    笑骂由你,我自为之;

    家藏万贯,唯我独赏。

    (完)」

    「结束了?真的就这样结束了?!他难道就不想多挣一点钱吗?无论他接下来写什么我都接受!」

    「传闻竟然是真的吗?真的是最后一期?!」

    「NO!!!」

    当许多读者看来这里开始哀豪的时候,一些人却是显得格外的兴奋:

    「他竟然真的就这样完结了吗?那接下来我们杂志推出我们的侦探小说岂不是刚刚好?」

    「他肯定是怕了!伦敦作家的侦探说定会他这个外国更加具有吸引!」

    「真是再好不过了,他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

    不过无论是惋惜的人还是兴奋的人似平都悲伤或者高兴的太早了点,等有些读者满是怨念地往后翻了几页后,他们很快就在最后一页看到了两行格外显眼的大字:

    「福尔摩斯的新故事将在下期正式连载!全新的案件与全新的故事!!」

    「Capital!!!」

    当欢呼声似乎正在伦敦四处响起的时候,一些高兴的似乎有点太早了的人也是如同喝了泰晤士河河水一般难受.

    虽然他们看上去和传出去的消息似平都很自信,可等真的要直面这位米哈伊尔先生的时候,那就真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就在伦敦的许多地方都因为这一期的《血字的研究》变得有些喧嚣的时候,乔纳森却是格外贪婪的将这一期的小说内容看了好几遍,甚至还忍不住将有些内容给记录了下来。

    等到乔纳森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杂志后,他在消化这些似乎真的有用的知识的同时,脑子里顿时就冒出了一个明确的想法:

    或许,苏格兰场侦探局真的应该请教一下这位作家。

    作为一个行动能力很强的人,乔纳森只是稍稍犹豫了一阵,接著很快便下定了决心,然后就开始打探起了消息,,


  (https://www.635book.com/dzs/78608/6755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