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出口订单来了
第472章 出口订单来了
有些凌乱的办公室里,区景泰站在办公桌旁,手里拿著从日本发来的传真文件。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日本人这是故意挑刺啊!」
「区总,客户说修订【食品卫生法】的目的是限制山东菠菜,其它叶菜只是被连累了,我们能不能活动一下?」
「你去找日本厚生省?」区泰记叹道:「没用的,既然出了规定,就只能按规定来。」
他在原地挪动两步,又说:「给我联系李继勇他们几个,尽快把氯氰菊酯类残留给压下去。」
很快,办公室里就响起了电话声,区景泰一次次咆哮著。
「我最多给你一个月时间!」
「做不到?!做不到你就别干了!」
「减少叶菜的种植面积,种其它菜?可是可以,但叶菜才是我们的主打,不能放弃!」
「而且,除了叶菜,能往日本市场出口的蔬菜还有多少?」
区泰记经营日本市场至少有五六年了,这个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依赖进口,但内部却很排外。
除了叶菜、根茎类等蔬菜,其它蔬菜限制都挺多,有些国内蔬菜出口还面临著禁令。
比如,日本【植物检疫法】规定禁止从中国进口黄瓜、番茄鲜菜,只能进口蘸黄瓜、番茄酱等加工品,当然,同样会有鲜菜出口,只是门槛高,量较少,更多时候还是以加工品出口。
同样的还有韩国。
目前这些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内容。
所以,对区景泰来说,除了叶菜,留给他的也只有荷兰豆、萝卜、胡萝卜等品类不多或者不擅长种植的蔬菜。
日本也是区泰记目前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有批发,前两个月又打通了百货商超的渠道,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如今【食品卫生法】一改,日本渠道的叶菜至少短期内废了,可农场的生产不会停下,尤其现在10月了,正是出菜高峰期。
深城、东莞、番禺、从化……区泰记这两年在内地投资了不少的菜场,本来因香江市场衰退、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导致销售压力过大,最近国家出台鼓励出口政策才又有所恢复~
然而,日本的反击也来得很犀利。
一共接近5000亩的菜场面积,这菜可怎么卖啊!
…
从玉,杨健尊瘦了,看上去有点憔悴,此时也在关注日本情况,默然无语。
同样受益于出口退税和各种补贴,从玉在东南亚的出口业务有所恢复。
其在日本也有部分业务,这两三个月增长也挺迅速。
另外,在越秀市场租的档口也渐渐有了起色。
这些都让从玉慢慢缓过来了一些。
「氯氰菊酯…」杨健尊喃喃自语,又对等著的常浩说:「靠谱鲜生受影响了么,我记得他们也有日本业务。」
常浩愣了愣,没想到董事长知道消息后会先关注靠谱鲜生的情况。
杨健尊又问:「没了解么?」
「我已经安排人去打听了,只是没那么快。」常浩说,近几个月靠谱鲜生快成了从玉的心魔,常浩自然知道上司关心什么。
「董事长,我们现在要怎么应对?」
杨健尊揉了揉脑门,道:「让生产上尽快控制住氯氰菊酯残留,日本市场方面先减少发货吧~」
遭受的挫折多了,杨健尊已经变得不悲不喜,而且,日本市场占从玉的市场比例较少。
现在从玉也是出口、供港、内地多渠道同时发展,日子不好过,但也得咬牙坚持。
…
与此同时,除了珠三角,更多往日本出口的国内叶菜都因氯氰菊酯残留问题频遭退货。
这对国内蔬菜出口基地是打击,对日本有进口需求的企业同样是打击,许多买家找不到合适的货了。
上田康夫所在的永进株式会社便是如此,其原本主要从中国进口油麦菜、小白菜、生菜、菜心等叶菜。
如今因入关检疫加强,几批货都没成功入关,让永进株式会社快要面临无菜可卖的境地。
上田康夫走在东京大田市场里,市场里仍旧很繁忙。
不过做进口叶菜生意的企业普遍都稍显冷清,转过一个路口时,上田康夫停了下来,前方一家门面的生意很火热。
青果株式会社,他记得也是做进口生意的,今年的西兰花很出众,叶菜供应也一直很稳定。
今天也又来了两柜叶菜…咦,上田康夫瞪大了眼,青果怎么还有叶菜?
他们不也从中国进口的么?
注意到青果株式会社异常的远不止上田康夫一个,很多人意识到还有中国蔬菜企业能满足【食品卫生法】修订后的要求。
…
随著『氯氰菊酯』的影响逐渐发酵,靠谱鲜生在东京的办事处也陆续迎来了客人。
上田康夫就是最早前来的人之一,房少华听了他的介绍后,道:「抱歉,我们在大田市场已经有了合作对象。」
上田康夫急道:「先生,先别忙著拒绝,我们可以给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你可以先听听。」
「这不是价格的问题,我们和青果的合作很稳固。」
「油麦菜1500美元/吨!」
「只要油麦菜么?」
见对方松口,上田康夫略微放松了些,只要有得谈就好说。
「生菜我们也有需要,同样是1500美元/吨!」
房少华觉得这个价格就很有诚意,而且青果会社油麦菜一向拿得比较少,至于生菜,菜场最近以及未来货都会比较多,同样可以吃下。
「行,我们可以试著合作。」
「好!」
上田康夫激动的鞠了一躬,他几经寻找,最终在市场附近找到了这里。
从聊天中,他知道对方便是青果的上家,同时也看了其完善的检测记录和证明,明白对方是靠硬指标通过了进出口检疫部门的检疫。
也代表对方不是侥幸过关,后续的供应会十分稳定。
在眼下,这就是赚钱的机会。
为此,他不惜报出高价。
房少华只想说这样的客户最好多来点,然后就真来了,办事处几乎每天都有客人上门咨询。
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想买菜,并报出一个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有的房少华答应了,有的坚决拒绝,手里的客户订单也在源源不断的发回国内。
繁荣菜场。
敖德海走在菜场的一角,十余名工人正忙著采收上海青,采摘、去根、装箱,工人手脚麻利,一箱箱上海青很快装满出货。
他又走往下一个点,几名男工正将叶菜种子混合著有机肥,均匀播撒在土地上。
从9月开始,沪市高温天气就逐渐退却,进入了绿叶菜生长的黄金期。
采收和播种工作每天都在同步进行。
为了保障生产进度,敖德海还调整了作息时间,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推迟下班,就是想多抢点时间播种采收。
目前1000亩种植基地早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空档期,菜心、上海青、生菜、小白菜、生菜等绿叶菜均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
有的已长成一片浓绿,叶片舒展、长势喜人;有的刚刚冒出星星点点的嫩芽。
从播种到收割普遍控制在30天以内,一茬接一茬衔接紧密。
然而,就算这样,敖德海也感觉菜快不够卖了。
「敖场长,又来单了!」
「还来?!」敖德海问道:「这次有多少?」
「一共6柜货,3柜要求大后天发货,还有3柜要求周六发货。」
「忙不过来了。」
「呃…我怎么回房经理呢?」
「等我先去呼叫外援。」
敖德海骑上自行车往办公室而去,他明白老板又做对了,就像以往很多次一样。
他能学会老板种菜的本领,即使农药使用越来越苛刻,他也能把菜种得漂亮,茬口衔接紧密,产量恢复到巅峰期。
但老板的市场嗅觉可能是他永远也学不会的东西。
「喂,老板,日本的订单太多了,繁荣菜场顶不住了。」敖德海生怕老板再来一句『顶不住也要顶』,那他就没招了。
陈家志说:「这么久没见你转单子过来,我还以为你多牛逼呢,总算知道把单子让出来了,自己吃肉,也得让其它菜场喝点汤嘛~」
被教育了,敖德海却松了口气,他确实贪了点,把计划内销的部分都全用来出口了。
「这几天单子确实太多了。」
「嗯,传真发过来,我来安排分配。」
「行。」
沪市离日本更近,能省一笔运输费,陈家志其实也更愿意从繁荣菜场发货。
只是在浦东新区、MH区的两个基地还在建设中,离出菜还有段时间,单靠一个繁荣菜场可支撑不起偌大的日本市场。
幸而,合利农场和江心菜场可以发力了。
合利农场2500亩叶菜基地,再加上1500亩水稻收割后播种的叶菜,此外还有江心菜场的900亩地,一共4900亩基地正如饥似渴的嗷嗷待哺。
另外,合利也在扩张。
日本的针对来得稍微早了些,订单也来得略早,如今由繁荣转移到珠三角却恰到好处。
陈家志出了办公室,对工位上的叶俊飞说道:「注意来自沪市的传真,有日本的订单来了及时给我打电话,我下乡去了。」
「好的,老板。」
叶俊飞抬头回道,没等多久,他就等到了沪市来的文件。
「卧艹,这么多!」
「怎么了,俊飞,出口单很多么?」
叶俊飞的国骂相继引起了文员温蓉和会计江晓艳的注意,两人都凑了过来。
「一共6单120吨菜,是不少哦~」
「嘶~你们看单价,1500美元/吨,俊飞,这大概得多少钱一斤?」
「六七块钱了!」
叶俊飞很惊讶,这订单来得太突然了,而且价格很高很高,是档口价的10倍以上,扣除各项成本都还有丰厚利润。
他赶紧打电话给老板汇报了情况。
然而,这只是开始,一个下午,他就陆续打了好几次。
第二天、第三天也在打……出口业务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突然就爆发出了极强的活力。
此时许多人都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陈家志开车到了派潭镇,正是丰收的季节,水稻金黄,水果也让人垂涎欲滴,合利2场也变得一片浓绿。
他按了几下喇叭,戴著草帽的易定干与伍勇就回头看来,眼神中略带不解,似是在想为什么他今天会来菜场?
陈家志下了车,嘴角上扬。
易定干也往他走来,试探道:「日本的订单来了?」
「来了。」
「来了多少?」
「很多,可能一天就要几十上百吨,且还在增加。」
「多少钱一斤?」
「油麦菜和生菜1500美元/吨,算上出口退税和补贴,一斤可以折合到六块八毛钱,其它的菜心、芥兰、上海青、小白菜也大致都是这个价上下。」
易定干微微张了张嘴,下意识从包里摸出了烟盒,拿烟时手都有点哆嗦,另一只手还在摸打火机。
「用我的。」
陈家志给易定干和伍勇点上了烟,笑了笑,道:「这个月应该不用亏本了。」
猛抽了两口烟,易定干才缓过了劲,他眺望著地里一片又一片的菜,开口道:「你知道我们有多少菜么?」
陈家志也靠著车眺望延绵的菜田,道:「我最近虽然来得少,但菜有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
易定干又说:「如果能按这个价格出口,一亩生菜能卖两万七千块,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么?」
陈家志说:「意味著一亩地30来天就能卖两万七,意味著一亩地生菜产量能有4000斤…咦,生菜产量这么高了?」
「嗯啊,生菜翻心整形在夏天行不通,但这个月情况好起来了,每一株菜长得都很大。」易定干喃喃道:「这下又要赚大了啊!」
这倒又多了一喜,陈家志笑道:「前几个月费尽心机的控农残,不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么?就像喝茶一样,先有苦涩,才有回甘。」
「是这个道理。」
一支烟才抽了大半,易定干就踩灭了,道:「伍勇,要调整作息,开始加班了,播种和采收都要同时抓起来。
只要出口日本的利好还在,我们生产就不能拉胯!」
伍勇也大声回道:「是,我马上就去通知调整!」
这激情一下就起来了。
伍勇走后,易定干又回头看著陈家志,道:「我说你怎么突然一声不吭的来菜场了,原来是看要吃肉了,所以就来露脸了是吧,前两个月你怎么不多来?」
陈家志笑著说:「来沾沾喜气嘛,再说市场问题解决了,现在自然是保生产更重要。」
「这不用你说,我肯定全力以赴,这四千多亩地,绝不会多留一天的空窗期。」
「迟菜心的生产也不能耽搁了哦~」
「放心,憋了两个月了,就等著出这口气!」
从3月份开始就在『苦练内功』,随后又是质量标准体系,减农药减化肥提质量,期间又遇金融危机,一系列事情下来,菜场管理人员憋的这口气急需一个宣泄口。
从下午到天黑,陈家志开车带易定干把派潭、正果、小楼三个场都跑了一遍。
各个场在傍晚收工时都宣布了调整作息时间,以及全力播种收菜。
翌日,合利农场仿佛大变了样,阳光下的菜场上布满了星星点点弯腰收菜的工人,割菜、装箱、搬运……一辆辆三轮车源源不断的开向冷库。
此等繁忙的场景让人看了就很振奋。
陈家志开著切诺基,将这个画面记在脑海中,随后才又前往江心菜场。
番禺的地形地势更低,江心菜场也更靠近海,在7~8月时更容易遭受台风和暴雨影响。
连续两年江心菜场都遭了灾,今年更是多了病虫害的洗礼。
陈家志感觉戚永锋成长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如今的戚永锋可能是几个场长里最『沉稳』的一个了。
陈家志和其他几人交流时,好歹还会联想到博行情等等词语。
戚永锋没有,一次没提,他眼里现在只有怎么在控制农残的情况下长久稳定的出菜。
江心菜场也是几个菜场里尝试新技术最多的菜场。
有盖了国产防虫网的菜心,有在菜畦里插上黄色粘虫板的油麦菜,在每块地的边缘也陆续安装了杀虫灯,还有各个品种抗病虫害的对比种植实验……
可以说质量标准体系里提到的方法他都试过了,没提到的他也在尝试。
随著气候的转变,如今的效果很明显。
江心菜场种植最多的是菜心,主要供应配送和档口。
陈家志开车绕场了一圈,挑不出毛病,换他来种可能也做不到这么好,他虽说对用什么农药很讲究,但也习惯了用农药解决问题。
要让他用这么大面积的使用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他也不一定有这份耐心。
巡完田,陈家志和戚永锋又进了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拿来了最近两周的检测记录。
「不止氯氰菊酯,江心菜场现在有过半检测指标都能控制在0.01ppm以下,有部分检测项可能还需要两三年时间针对性改良。」
「嗯,很不错。」
陈家志不吝赞赏,能在广东做到这种地步已是不易,高温高湿的天气减量使用农药不仅难,还折磨人的心态。
这在现在有点大材小用,但在应对未来的局势变化上,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同样,陈家志也给江心菜场分配了出口日本的订单任务,让这个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老菜场也爆发了新活力。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8838/6735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