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1994:菜农逆袭 > 第469章 选址;证书

第469章 选址;证书


第469章  选址;证书

    即使要求变得更严,当陈家志找来戚永锋时,其也一口答应。

    江心菜场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符合企业标准,有个别指标在临界线上,但与农残无关,而是选址原因。

    不过这两三年长期坚持土壤改良,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

    从江心菜场离开后,陈家志又去了休耕中的彭村,呆了半天,便又赶向沪市繁荣菜场。

    行程匆匆,结果尚且满意。

    虽然因为少用药,导致各个菜场都有损失,但现在品质为先。

    除开云岭农业的几个基地里,农残最低的是合利,其次是江心菜场和彭村基地,最差的是繁荣。

    繁荣菜场首要原因也是选址,离大城市太近,周边又有很多工厂,难免会受到影响。

    不过繁荣各项检测指标也基本符合日本的要求。

    至于国标,只要正常种菜,基本都不会超标。

    八月的沪市也很热,陈家志和方学林、房少华、敖德海在下午三点时绕场看了一圈后,尽皆是满头大汗。

    站在一棵榕树下,穿著短袖短裤的陈家志叉著腰,对敖德海说道:「菜场环境变好了,有精心打理过。」

    「要控制农残嘛,周边沟渠必须得打理干净,塑料垃圾也要及时清理,不然很难控。」

    周边工厂多就是这个坏处,不及时清理检测出来的数据肯定不好看。

    另外,敖德海也知道老板喜欢巡田,自然更应该把面子工作做好。

    「老方。」

    陈家志喊了一声,「现在看完了,你有什么想法没?」

    方学林抿了抿有些干涸的嘴唇,道:「目前的数据应对当前的局面足够了,如果要达到老板的要求,还需要有其它防控病虫害的手段辅助。」

    国内的农残检测项少,但西方国家要求检测的项目可能高达几百项,这也是陈家志要引进高端设备的原因。

    而对于目前国内没有明确要求的指标项,陈家志定的靠谱鲜生企业标准全都是0.01ppm以下,要求极高。

    陈家志沉吟道:「那就再深入研究一下防虫网、杀虫灯、粘虫板等防控技术,一些新型的低毒农药也要实时关注。

    另外,就是基地的长期改造,德海,这方面你还得长期坚持。」

    敖德海:「我会的,老板。」

    「走吧,先回办公室,这会儿没太阳了。」

    歇了片刻,趁著太阳被云层遮挡时,众人又往回走,走到一半时,太阳又出来了,大热天的巡田确实很酸爽。

    也正是因为长期锻炼,菜场很难有胖子,刚开始来时可能胖,但菜场减肥的效果谁来谁知道。

    到了办公室后,工人也还才陆续出工干活。

    敖德海开了风扇,又去买了一袋老冰棍回来,陈家志拿了一根舔了口,瞬间就感觉血条在复活。

    「德海,西兰花基地选址你去看了么?」

    「看了。」敖德海沉吟片刻,道:「我感觉盐城的响水最合适。」

    「嗯?」陈家志有些惊讶:「怎么选了那里,响水离沪市挺远啊!」

    敖德海说:「老板你推荐的几个地方我也都去看过,所有地区中就响水种植西兰花的农户稍微多一些。

    这利于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等建加工厂后,货源也可以更有保障。

    另外,我咨询了农科院的专家,响水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让它每年春夏、秋冬交替的季节都极为适合种植西兰花————」

    陈家志静静听著,敖德海说的很详细,也说明工作做得很扎实。

    只是他没想到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响水这个点位。

    那他何不一开始就选这里?

    但也再一次说明,每一个能被他记住的蔬菜产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鸡心芥如此,增城迟菜心如此,响水西兰花可能也是如此。

    只是陈家志对西兰花的接触比较多,在未来10年内,响水西兰花的知名度并不高。

    浙江、福建、沪市等地的规模化和知名程度都超过响水。

    而响水西兰花是因为供应奥运会,此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正因为了解得够深,陈家志一开始对响水西兰花才并没有那么感冒。

    如今看敖德海的意思,很想把基地定在响水。

    「当地的民风和经商环境有了解么?」

    「响水估计还行,它旁边的滨海就有点糟糕了,我派了个人过去,结果坐的班车到滨海就不走了,钱还被人抢了,最后还是打电话回来才脱身。」

    」...——」

    「再了解一下吧,到不熟悉的地界投资,还是要多一点谨慎。」

    陈家志对响水的情况确实不熟,散装江苏他还稍微熟一点。

    花城和沪市都是他比较了解的城市,也不用特别担心营商环境。

    元谋县城周边由于中国种子集团和京城蔬菜公司早年的投资建设,有关产业各方面条件也相对成熟,而且语言大致能听懂。

    甚至水东彭村他都略微了解点,在传统的冬种蔬菜基地范围内,每年都有天南地北的收购商前来,这些也都是促使他去投资鸡心芥的因素。  

    只有响水,除了知道这个地方的西兰花,其它信息都是一片空白。

    敖德海也清楚一旦选址确定,至少就是几百万的投资,谨慎一点也没错。

    「嗯~好,经商环境这块我确实考虑欠妥,光想著地理因素了。」

    「这点其实很重要,所以我才更倾向于在沪市周边找地。」

    「好。」

    敖德海感觉基地选址也不容易。

    本来陈家志还想让繁荣基地也再扩大叶菜种植规模,做出口。

    只是这里的区位因素限制太多,除了工厂和居民区多,地也越来越少,想扩张都不容易连片。

    他也就放弃原地扩张,计划重新选址。

    这次他决定自己来选址。

    目标首选还是在沪市范围内,同时也一并挑选西兰花出口种植基地。

    除了黄浦江以西,陈家志还把目光放到了浦东的新区、闵行、奉贤等地。

    而在陈家志忙著巡视和基地选址时,珠三角受台风登陆影响,连降了两天雨,不少地区受了灾。

    江心菜场也遭受了损失。

    蔬菜行情也回暖了一点,只是好景很短。

    在国际上,一向稳定的新加坡元也突然暴跌,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加剧,各国汇率大幅受挫。

    而国内选择了保汇率,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这对国内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蔬菜也是如此。

    尤其是近两年面积大幅增加的瓜类、茄果类、根茎类蔬菜受影响比较大。

    出口量增长缓慢,但产量却大幅增加,多出来的菜只能内销,导致多个产区出现了蔬菜滞销现象。

    如芹菜,部分产地收购价低至2分钱/斤。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还能撑一撑的叶菜也没法独善其身,因台风而挺起来的行情仿佛只坚挺了3秒就软了下去。

    靠谱鲜生也同样深受影响,尤其是还在刻意控制和减少农药用量,时不时就会有一批菜毁于病虫害。

    像夏天这种病虫害一爆发,基本上一晚上几十上百亩地叶菜就毁了。

    又减产、又降价,靠谱鲜生在8月有可能将迎来成立以来第一次单月亏损。

    不过陈家志始终不动如山,仍然忙著在沪市寻找合适的建场基地,每次接到各个场长汇报失利时都只有八个字。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八月末,浦东新区宣桥镇,天气仍带著夏日的余温,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菜田上。

    鸡毛菜、毛豆、番茄、黄瓜——以及远处一片片金黄的稻谷。

    房少华开车在这附近转了快有两三个小时了,有的路也来回跑了两三次。

    老板似乎看上了这里。

    不过这里确实不错,土地平坦开阔,灌溉方便,与繁华的城区相距不远不近,浦东新区的政策条件和营商环境也很出众。

    无论哪一条都很符合老板的基地选址要求。

    房少华也挺喜欢这里,菜地边缘有几棵老树,老树下有几只母鸡带著小鸡在悠闲地觅食。

    这半个多月,他陪老板走了很多农村地方,很少看到这样和谐的场景。

    「老板,这里挺好的。」

    「我也觉得行。」

    陈家志从观察基地的沉浸中回过神来,不得不说,这周边的地给他的感官极好。

    他试图找出缺点,却每每都能往优点上想,大概就和李秀看他差不多,他也看上这块地了。

    「就它了。」

    陈家志再次强调,又对房少华说:「走,先回去吧。

    「好。」

    房少华笑了笑,半个多月了,第一次见老板这么果断的当场定下来。

    除了宣桥镇的这个点,陈家志还在MH区浦江镇看中了一个点位。

    一个作叶菜基地,一个作西兰花基地,抑或者轮种,好像都是不错的选择。

    连续解决了两件事,让陈家志心情不错,回了繁荣菜场就和敖德海等人谈起了今日的收获。

    隔天他又亲自开车,带敖德海、胡春梅、黄山一行四人去两个预选的基地,像个炫耀新玩具的小孩一样给三人作了介绍。

    土壤、水源、气候、交通、环境、政策、市场————三人仿佛又上了一堂关于基地选址的课。

    越听越有道理。

    胡春梅和黄山即将是两个新菜场的场长,此时看著生长著蔬菜和水稻的田地,却仿佛已看到了未来丰收的那一天。

    陈家志问:「还可以吧?」

    胡春梅和黄山纷纷附和。

    敖德海也说:「还得是老板,一出手就手到擒来。」

    他感觉此前有点魔怔了,选址一直在往西兰花速冻工厂方向靠。

    其实更应该考虑在种植环节就实现盈利,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肯定比不上已经较为熟悉的沪市。

    陈家志又说:「既然定了,就尽快约见相关部门拿地。」

    敖德海急忙道:「老板,可能也得你出下面,此前就有领导想和你聊聊。」  

    繁荣菜场目前在宝山或者说沪市都挺有名的。

    一家粤菜基地把一众本土园艺场都给压制了,出口创汇又厉害,很难不受重视。

    这也让陈家志谈新基地时格外好谈。

    在一次酒局上,有位浦东新区的领导为了尽快拿下投资,直接把农行的人也给叫了来,开口就是可提供一千万的免息贷款。

    这似乎和送钱没有区别?

    农业的特殊性有时候就是很容易获得优待。

    陈家志答应了下来,酒局结束后还有些许忐忑,担忧会不会有什么坑。

    然而,第二天一早,他才到办公室,房少华就拿著文件前来。

    「老板,两个好消息,国家宣布了多项鼓励出口的政策。」

    「嗯?」陈家志接过文件。

    房少华也在一旁做介绍,核心是加大了出口退税的力度和相关补贴。

    同时进一步放开了自主出口权的限制。

    陈家志问:「靠谱鲜生符合申请自主出口权的条件么?」

    「够,去年供港和繁荣菜场加起来的创汇金额达到了申请标准。」房少华激动了一阵,又说:「但可能也要适当的运作。」

    「好,符合标准就行,我去找人。」陈家志脑海里第一时间就浮现了陈大官慈祥的面容。

    随即联想到农行的免息贷款,估计也有顺便响应政策的意思。

    这些当官的都挺精,一件事能同时达成好几个目的。

    不过也让陈家志放下心来,农行的免息贷款可以大胆用,经过8月金融风暴的洗礼,靠谱鲜生帐上可支配资金也出现了下滑。

    后续还要新建两个蔬菜基地、一个砂糖橘基地,其它像国营菜店重新装修、

    综合植保防控等等也要花钱,他还想换办公室————

    这收入一开始下滑,陈家志感觉现金流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充沛。

    这笔千万级别的免息贷款来得正合适,也是靠谱鲜生的处女贷,感觉还不赖。

    「还有个好消息呢?」

    「我们的农残检测获得了日本出入境检疫部门的认可。」

    「大岛攸的动作还挺快。」

    房少华笑了笑,说:「主要美刀是硬通货,岛津制作所也是检测仪器方面顶级的厂商,和相关部门来往密切。」

    陈家志领首道:「后续还得继续跟进,其它有用的证书也要尽快进行认证。」

    「好。」

    又过了两天,陈家志代表靠谱鲜生与浦东新区宣桥镇、MH区浦江镇分别达成意向签约,在两地各投资一千亩蔬菜基地。

    拿地仍然得等水稻完成收割,还有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

    陈家志也没有著急离沪。

    在他忙著基地选址和签约的这段时间,繁荣菜场也一直有对日出口业务。

    且由于出口退税大幅提高,为了多出口,繁荣菜场主动降低了出口单价,效果很明显,来自日本的客户拿货量和频率都有了提高。

    这还仅仅只是繁荣菜场,如果放大到全国,又该有多少?

    再具体一点,如果是山东菠菜,又会增加多少对日出口?

    在山东,菠菜几乎全年可种,八九月份更是种植和上市的高峰期。

    这下小鬼子的菠菜种植户不得被打得嗷嗷叫才怪!

    陈家志在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喝著茶,时不时打量一眼裱在铁皮墙上的小日本出入境检疫认可证明,离发挥作用那天应当不远了。

    >


  (https://www.635book.com/dzs/78838/6735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