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1994:菜农逆袭 > 第448章 市长请喝茶

第448章 市长请喝茶


第448章  市长请喝茶

    从彭村基地离开后,陈家志又去了江心菜场。

    去年六月的暴雨让戚永锋谨慎了些,但也还保留著冲劲,在雨后及时追了一茬空心菜,挽回了些损失。

    而整个下半年,江心菜场就突出了一个稳字。

    出菜稳,品质稳,下半年的销售额也刚好过千万元,利润普通,但这钱赚得很舒心。

    陈家志看了后也很舒心。

    这种管理风格在未来十几二干年叶菜的整体形势下,会偶有起伏,但不影响长期盈利。

    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都可以完全放养了。

    陈家志有时觉得自己运气好,或者是眼光好,选的几个场长都还比较靠谱。

    他愿意培养是一个原因,但这些人也都有种菜天赋。

    在路上时,陈家志时常和薛军聊这些话题。

    薛军有一句话让他挺有感触,「跟著靠谱的人做事,自己也会逐渐变得靠谱。」

    薛军仿佛是在暗喻自身,也有点像是在说易定干,又或者是戚永锋~

    这三个人在陈家志的印象里其实都有不靠谱』的事迹。

    薛军前世打架把自己弄没了;

    易定干前世上班天天带他摸鱼,现在只打窝不钓鱼;

    戚永锋也没那么莽』了;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有改变,包括李秀也有了很大不同,可能没前世那么操心,李秀至今仍是全方位的信任他,甚至更黏著他。

    飞机直插云霄,陈家志闭眼还在回味著人』的变化,做菜场,做果蔬生意都离不开人。

    最需要的特质就是靠谱。

    陈家志嘀咕道:「以后谁还敢说我取名不行,我得好生和他理论理论。「

    他觉得靠谱鲜生这个名取得很好,它逐渐在形成一种风气,或者说企业特质、企业文化。

    每个人都靠谱或者正在变得靠谱。

    这种精神财富带来的价值对企业的成长也十分重要。

    1月20日,大寒。

    陈家志到了繁荣菜场,寒风凛冽,露地种植的蔬菜叶片表面都凝上了一层冰晶,蔬菜生长明显放缓。

    菜场的生产进入了淡季。

    不过附近的罗南园艺场还很火热,大棚里的宝杨黄瓜、番茄结得正好,也能卖上还不错的价钱。

    但相比投入,整体的投资性价比不高。

    这就是如今沪市集体和国有园艺场的现状。

    来繁荣后,陈家志做的第一件事是巡田,其次就是去拜访垂直领域的地方干部。

    从村、镇,到宝山蔬菜办公室的主任廖明,皆有所交流。

    也从中了解到了很多信息,不仅集体园艺场不赚钱,沪市蔬菜集团的经营也十分挣扎,两三百家国营菜店大面积亏损。

    而今年在宝山地界上出了个很耀眼的异类』-—繁荣菜场。

    1995年成立,1996年就创汇284万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也达到了126万元。

    如此业绩,引人瞩目,论单产更是吊打全市所有园艺场。

    南边来了条过江龙,自然也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团队。

    于是,有更多人把目标市场瞄准了出口,宝杨黄瓜、番茄,包括西兰花都成了许多人的研究目标。

    陈家志也从廖明口中得知宝山区将投资4500万元改建一座现代化蔬菜园艺场。

    其说得很高大上,全面引进以色列的温室滴灌技术等等。

    陈家志前世在宝山呆了好几年,也知道这座现代化蔬菜园艺场,种菜几年后经营不下去,又改成种花了。

    很显然,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已经定下了的事,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问了下滴灌供货厂家,又是以色列的。

    对靠种菜赚钱的菜农来说,完全没有性价比,却是近几年各地农业科技园区最常引进的技术。

    从廖明办公室出来后,陈家志叹道:「希望绿藤公司能早点做起来,就算干不死这些外国货,也能把价格打下来。「

    繁荣菜场也会改造微喷灌,绿藤公司也派了人来设计。

    敖德海感慨道:「我也感觉4500万元太贵了,面积也不大,想靠种黄瓜、番茄回本,难啊。「

    车窗外寒风,陈家志想抽支烟,被冷风吹得缩了缩脖子,赶紧把窗关上。

    这样的天气抢早种西兰花会很有挑战性。

    不过敖德海有过成功经验后,也显得更得心应手,育苗的西兰花出芽情况很好。

    用的也是耐寒优秀』种子,更抗寒,采收后保鲜期也更长,更适合出口。

    现在这年代,大部分人主动寻找好种子的意识都不高。

    且耐寒优秀还得靠进口,铺货量很小,这也是门槛。

    即使有竞争,繁荣菜场也是有恃无恐。

    陈家志并没有在沪市呆太久,巡田,见人,再安排一下年底奖金,跟著就赶去了元谋。

    元谋今年的表现也不错,完成了既定目标。  

    黄瓜园镇的100亩大棚基地正在丰产丰收中,赚钱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成为了标杆项目,利于种苗的推广宣传。

    同时今年购买种苗的菜农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尤其是中途有一阵爆发了黄瓜霜霉病,嫁接苗的抗病性得到了认可。

    这些都有利于今年种苗工作的开展。

    在种子方面,除了各个菜场的种子自给自足外,育种这一块还处于花钱养著的阶段。

    1月末的元谋阳光依然温暖而明亮,天上还偶尔飘过几朵洁白的云朵。

    大棚里黄瓜、番茄、茄子的果实挂满枝头,露天种植的白菜、萝卜也长势良好,一片绿意盎然。

    连续两天晚饭后,陈家志都喜欢在菜田里走走,一阵微风拂过,会很自然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让人周身通泰,不舍离去。

    「这里适合过冬,我打算以后在这边买套房子,每年冬天就带家人过来住。

    '

    李明坤说道:「现在也可以来过冬,这里房间多,住得下。「

    想著老爹老娘还在小楼镇忍受湿冷的天气,陈家志确实有这个想法。

    」明年吧,今年没空折腾了,得赶著回去。「

    连续在外跑了几千公里,中途几乎是连轴转,巡田、见人、聊天、喝酒、开会—几乎没有休息。

    所幸没有糟心事,每到一地都有很好或过得去的成果。

    李明坤又说:「要不再多呆两天,这边住著舒服,离过年也还有时间。

    '

    「不了。」

    这时,薛军也小跑了过来,道:「易定干来电话了,陈观叶市长两天后要去小楼镇,他原本还想和你电话先聊几句。「

    陈家志颔首,又看向李明坤,道:「不是我不愿意留,是真的忙。「

    「理解理解。「

    见市长啊,李明坤有些感慨,他接待本地的县长都还很忐忑。

    从温暖的元谋回到花城,湿冷的空气仿佛魔法攻击一样,总是让人瑟瑟发抖下午,陈家志站在楼下,仰望著靠谱鲜生的招牌。

    这招牌是越看越小,办公室也是越看越窄。

    他想换新的了。

    这两天看新闻,国家似乎也有放宽房地产市场的征兆。

    不过,陈家志知道还得等,等他预测中的那场经济危机到来,靠谱鲜生也还要继续积攒资金。

    下午办公室里的人并不多,陈家志找来最近的报表审阅了起来。

    蔬菜市场热度不减,业绩也是稳中有升,1月份的业绩有点炸裂,直愣的冲过了两千万元大关。

    而且,整个过程很丝滑,顺理成章就跨过去了。

    薛军去了南北水果批发市场,陈家志则在办公室看报表,等陈正旭和李才来了后,又一起商量了下年底如何发奖金。

    陈家志把这事看得很重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公司每一个付出了的人都应该有所奖励。

    想要人人靠谱,收入首先就得靠谱。

    忙到天黑,李才急急忙忙去了档口,陈正旭却还悠哉悠哉的在办公室泡茶。

    陈家志品茗了下他泡的红茶,有股淡淡的焦香味。

    陈正旭泡起茶来像模像样,说道:「红茶暖胃驱寒,还可以解腻,最适合冬天喝。」

    陈家志笑了笑,说:「喝了确实舒服,你这茶艺功夫也不错,找人学过?「

    「不学不行。」陈正旭又品茗了一杯,说:「在广东与客户谈生意,茶叶几乎是每次必谈的话题,所以我就找了个茶室,有空就去学了学。「

    陈家志很难得见他这么悠闲,「挺好,要能娶个茶艺师回去也不错。「

    陈正旭忽的嘶了一下,茶具也磕碜了一下,「没事,烫著了。「

    陈家志面上不以为意,心里却有了八卦之心,估计有可能被他说中了。

    「这两天不用去跑客户了?」

    陈正旭连连摇头,「暂时不去了,菜现在完全不愁卖,而且去了就问我要迟菜心,遭不住。「

    陈家志颔首道:「可以抽时间多去学学茶艺,你这手艺还得练,烫著客户可不好。」

    陈正旭笑了笑,「是还得多去练。「

    陈家志看那笑容,感觉他的猜测八九不离十,挺好,挺好,过年肯定要给顺哥打电话拜年,这下有得说了。

    」对了,过年我不回去,正旭,你可以回去陪你爸妈过年。「

    「行,那我回去看看。」陈正旭沉吟道:「我哥和嫂子今年也不回去。

    11

    」我前几天去的时候见著正彦和周萍了,除了晒黑了点,都还挺好。「

    」嗯,那就好,他们也是想多挣点钱,菜场过年也需要人手。「

    闲聊了会儿家事,又提到了堂哥陈家顺在老家养鱼。

    去年陈家志提了在大田里养鱼后,陈家顺就真找村里谈了,利用冬闲时养半年鱼。

    陈家顺在电话里曾说过年高低也得拉一网鱼起来,但就怕吃不完。

    言语里也透露著陈家顺其实也希望他们一起回去。  

    不过就今年春节这市场热度,陈家志很难走得开。

    翌日一早,陈家志就赶回了增城,他前脚刚到,陈观叶的车跟著也到了。

    此时的小楼镇还笼罩在寒冷当中,和菜田里忙碌的割菜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观叶看得很细,从小楼的合利一场,又到派潭的二场,正果的三场,每到一处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企业的发展,到给村民支付的租金和工资,事无巨细的都在了解。

    就像是还在百色做扶贫调研一样。

    随后,他才知道陈观叶还真是昨晚才刚从百色回来,周末一有空陈观叶就喜欢往百色跑。

    陈家志觉得这样的领导人值得他尊敬,合利农场在增城的发展也让陈观叶很满意。

    中午是县里准备的饭菜,陈家志也出席了,席上也摆了几道经典的迟菜心菜品。

    陈观叶吃得也很满意,迟菜心的清甜也让他连连点头。

    」这菜的确好吃,难怪能在香江大受欢迎。「

    入席的除了陈家志和易定干,基本都是地方上的人,陈观叶对众人说道:「这样好的产品更应该大力推广,巩固扶贫成果。「

    一众人连连应道,表示接下来会全力推广。

    陈家志不合时宜的泼了瓢冷水:「推广是必然,但我们也要保护好这个品牌。」

    增城迟菜心至少比原本历史要提前了好几年火起来。

    陈家志有点担心历史因为他而出现了偏差,一窝蜂的种植只会迅速让口碑垮塌。

    可能原本能达到十亿产值的迟菜心在他的影响下大幅缩水。

    这是他想要的,他击仅想让原本有的蔬菜提前出名,也想让其发展更好。

    陈家志谈到了生产技术标准的建立,提及如何才能种出口感最好的迟菜心,

    要能有序的引导农户按标准执行。

    合利农场可能一家独大,后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迟菜心种植户。

    陈家志并排斥,也早有预期。

    他只希望参与进来的人都能自主维护好这个品牌。

    也愿意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像增城迟菜心等区域性产品,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面对众多的领导人,陈家志也忍不住画了一块饼。

    「这颗菜,很可能价值十亿。「

    包间里瞬间就静了静。

    陈观叶开口道:「小陈总很有局,我们政府部门是该从整体上做好把控。

    '

    他的随从也说道:「国家工商总局从1995年就开始受理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登记,也许以后增城迟菜心也可以走这一条路。「

    地方部门官员也纷纷响,表示会做好统筹引导工作。

    陈家志以为调研就这么结束了,但宴会后陈观叶请他去喝茶。

    其随口提到会再配套一些产业相关毫目,给些资金扶持。

    这些属于锦上添花。

    同时又给他画了先前提过一次的饼:以合利农场为主体建设农业产业园区。

    陈家志喝盼茶,安静听盼,时时点头,且提钱多钱少,这市长请喝茶,

    感觉确实一样。


  (https://www.635book.com/dzs/78838/6738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