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624章 密谋进行时

第624章 密谋进行时


抢单这种事,周浩然不陌生。

    以前当销售的时候,他就没少干虎口夺食的事。

    只不过这次的订单潜在利益很大。

    竞争对手很强。

    周浩然的策略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借着他在复旦的关系,推动跟校企复旦高技术合作,以国产自研芯片的名义把这个项目给申请下来!

    不过,只靠“复旦校友”这层关系,恐怕还不够。

    合作的建立,在于提供帮助。

    不能总索取,不付出。

    只有提供足够多的不可或缺的帮助,才能让这段合作关系稳定的建立起来。

    此前,周浩然的想法是取得米克朗射频芯片的独家代理权。

    想进口芯片就离不开他。

    从而成为智能卡相关项目里不可缺少的一环。

    没想到,形势变了。

    对方竟然不惜出5000万的违约金,也要把代理权给抢走。

    好在周浩然又有了新的发现。

    打发走了怒气冲冲的周正器,稽映阳、乔海、东方朗、宁元甲等人也都过来了。

    周浩然先从技术层面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射频芯片,从结构上来看,分成两个主要模块。一个是信息传递的射频功能,这是主要功能。另一个,是为主要功能供电的功能。”

    “这是主次两种功能,肯定是射频功能更重要。”

    “可是从技术的实现来说,还是供电功能更难。”

    “复旦的研发团队,目前已经把主要功能给做出来了。之所以国产芯片迟迟没推出,是因为他们在次要功能上遇到了瓶颈,迟迟无法突破。”

    “智能卡没有内置电源,只能依靠读卡器的电磁场来捕获微量的电能。而且,这是非接触式智能卡,要求射频芯片在距离读卡器一定距离的时候,就要感受磁场、转化电能。电能要稳定持续,确保整块芯片的运转。一旦供电不足,就会导致信息传递的错误……”

    很多事情,只有参与进去了,才会明白。

    就比如这个磁场供电。

    周浩然从高教授口中得知这个技术概念的时候,一度想笑。

    就觉得在技术领域,专业和大众,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遥想在十多年后,很多手机厂商,都推出了“黑科技”,号称可以无线充电。

    甚至有的手机,可以隔着一段距离来充电。

    充满了“科技感”。

    令人眼前一亮,感觉像是科幻电影。

    实际上,这技术早就实现了!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智能卡就已经采用上了这种无线供电的黑科技。

    宁元甲博士说道:“的确,供电模块的实现要更难,其实难点在于稳定性。电流的传输,会给元器件带来损伤。很多智能卡用了一段时间,就失效了,需要更换。破损的原因,大部分都在于射频芯片里供电模组的损耗。”

    “有损耗好啊,有损耗了,才需要不断更换,才能让交易持续不断的进行。灯泡的质量太好,谁还买灯泡?药品的药效太好,谁还会卖药?”

    这话这么无耻,不用看人都知道是来自东方朗之口。

    “那国产芯片用不了了?”

    稽映阳此前没听周浩然说过。

    “用!”周浩然当着这几个核心人物说了他的想法,“自研成功的,用自研。自研失败的,用进口。”

    稽映阳当即反应过来,“进口射频芯片的供电模组?”

    周浩然笑道:“对,组装起来就行。”

    科研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荒谬。

    看似高科技,其实跟小作坊没什么区别。

    马斯克直接用不锈钢去做火箭。

    直接就打破了只有航天材料才能做航天产品的认知误区。

    很多“国宝级”的芯片,也不过就是从国外买核心功能,然后组装起来,就变成了国产自研的国家荣耀。

    “所以……”稽映阳这下又有了一种师徒身份上的认同感,美眸雪亮,“所以我们现在要去申请,找到一家合作厂商,拿到供电模组的独家代理?”

    周浩然点了点头,“对,独家代理,越是不可或缺的垄断价值,就越有存在意义。米克朗芯片的代理权被抢走了,还可以有新的代理权!”

    乔海道:“我提议,去跟东京电子合作!”

    宁元甲分析着说:“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很落后,就算复旦这边开发出了国产自研的芯片,也只是设计层面。在生产工艺的层面,国内还做不到,需要拿到国外的晶圆厂去代工。欧美太远,成本也高。韩日都差不多……不如就选择日本。”

    “对,要减少物流成本。芯片可以交给日本的晶圆厂来代工生产,同时在那边完成组装,再运回国。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运输上的成本和时间消耗。”

    乔海又简单说了当下的现状。

    国内的IT产业,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电脑、手机、BP机的组装,国内都可以全产业链的组装了。

    这层技术已经突破了。

    不过,组装芯片不是一个概念。

    国内暂时还没这个水平,连海峡对岸都差了点,台积电才刚刚抬头,还是得找发达国家去合作。

    “好,我去跟他们谈!”

    稽映阳自告奋勇。

    中博软件不做代理,代理是贸易,都是由浩气阳光这边来做。

    周浩然做生意,不怎么关心业务。

    他做的是生态。

    “海哥,你辛苦下,你去找东京大学的那个什么教授,请他们帮忙牵头……”周浩然的语气斩钉截铁,“交通卡的项目能不能成,就看这次的代理运作了!”

    拿到一个代理权而已,很容易,稽映阳失笑道:“那不一定就成了?”

    东方朗迟疑着说:“就看学校这边会不会全力配合了。”

    “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这名气多大啊?尤其是北大方正,都成国内的科技之光了。北大可以,复旦为什么不可以?”

    周浩然此前找过校领导,就画过这样的大饼。

    没人能拒绝对“北大方正”的期待。

    东方朗道:“复旦高技术,这规模太小了。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整个团队窝在逸夫楼里,哪像是一家公司啊。”

    周浩然点了点头,“所以接下来,要推动复旦高技术公司的公司化运作,要正规的运作起来。北大方正的成功,可不仅仅是因为北大。”

    “嗯?你要怎么做?”

    东方朗要问清楚他的意思,这才好全力配合。

    周浩然道:“像复旦这样的高校,之所以在所属地有很多特权,因为管辖权不在本地。很多地方,校长比地方主管领导的级别还高,这地方要怎么管?哪怕这里是海港,市里也很难对复旦大学有太多干预。”

    “这就是名校。”稽映阳点了点头,“别说复旦了,连上戏这样的艺术院校,都有本地独立权。”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只有把权力交给海港当局,海港方面才会全力的积极配合,才会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周浩然又明确给交通卡的项目做了定性。

    交通卡是海港当局力推的项目。

    最重要的是获得海港方面的认可!

    “你是说……”东方朗眼睛一亮,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推动复旦和海港当局的合作?”

    周浩然道:“校企不能只是校企,尤其复旦远离中枢,就必须要加深跟地方的合作。要让这家校企不仅成为复旦的旗帜,也成为海港的旗帜。只有这样,复旦高技术公司才能发展起来,才有机会摸到北大方正的门槛。”

    “行!”

    东方朗这下任务又重了,得去找校领导,多多沟通。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8854/6720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