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721章 莫名其妙的留学热!(求月票)

第721章 莫名其妙的留学热!(求月票)


“说吧,究竟怎么回事?”

    “就是,最近递条子的人实在太多,我这边实在有些吃不消了!”

    “哦,额外的那部分才能,不顶事么?”

    “根本就不够,有的条子直接就能将额外的库存包圆,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这事你不用管,我来想办法解决!”

    “那再好不过!”

    从家电厂区出来,原本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武志也真是无语了,不明白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

    “厂长,最近咱们的自行车修理铺,出现了一桩很有意思的怪事!”

    跟在旁边的厂办工作人员,急忙开口笑道:“咱们的自行车修理铺里的二手零部件,全都被买走了!”

    “哦,买走这些二手零部件的,都是什么人?”

    武志果然来了兴趣,好奇开口:“莫不是,有人想通过购买二手零部件,私下组装自行车售卖?”

    说话的时候,脸上还不由自主闪过一丝怀念。

    “厂长就是厂长,一下子就猜中了关要!”

    厂办工作人员笑道:“七八月的时候,好些位在南华那边读书的学生放暑假。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强,竟然利用从废品收购站以及修车铺淘换到的零部件,自行组装二手自行车以及收音机,厉害得很!”

    “据说,他们利用这样的手段,在暑假可是赚了不少,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

    “顺便,教导家里人学会了组装自行车的技术,这不把主意都打到修车铺身上了!”

    “要不是知道你不会胡乱开玩笑,我还以为你在述说电影里的情节!”

    武志好笑道:“这和南华那部电影的情节,简直一模一样!”

    此时,他的心情已经缓过来了。

    虽然知道工作人员是什么心思,可他此时的心情确实相当不错。

    “哎呀我倒是忘了!”

    厂办工作人员一拍巴掌,好像才反应过来,尴尬道:“按照电影里的情节,这些都是武大统领多年前,就玩剩下的赚钱手段!”

    “也不能这么说!”

    武志感叹道:“电影都放映这么久了,真正敢动手下功夫模仿的,还得是南华那边过来的学生!”

    没错,武爱国的那部自传体电影《我在京城的奋斗生活》,里头有不少情节都值得借鉴。

    他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里头,通过组装二手自行车赚钱,还有其它的一些手段,只要愿意模仿多少都是能赚到钱的。

    就比如蜂窝煤以及蜂窝煤炉子,在京城或许没了销路,可全国众多的小县城,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甚至,就是到了二零二零年后,都有家庭使用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

    家庭制作赚得不多,可绝对是一门相当稳定的来钱生意。

    起码在八十年代中期,还是很有钱景的。

    但凡有些手艺,或者找到当地的手艺人帮忙,都是能够自己制作出来的。

    还有,帮助老家种植的蔬菜水果找出货渠道。

    在国内,就算再穷都有几个混得不错的亲戚。

    只要拉得下脸,想要找到一个稳定的蔬菜,或者其它农产品的出货渠道,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但凡愿意琢磨研究,都是能够寻到出路的。

    只能说,有执行力的更加吃得开罢了。

    “是啊,也就是他们还要上学读书!”

    厂办工作人员感叹道:“不然,就冲他们的头脑和技术,就是开个修理铺子都能发财!”

    “呵呵,对于想要折腾,有本事折腾的南华学生,又或者咱们工厂子弟,还是要给于一定支持的!”

    武志轻笑道:“起码,不要动不动给他们扣帽子!”

    “还有,和修车铺以及废品收购站,还有供销社的同志提醒一下,态度不要太差!”

    说到这里,语气淡然道:“要是有什么不好的传言,传到了我耳中,那就只能对不起他们了!”

    “农场下面的分厂也是需要足够人手的,他们过去正好增强他们的力量!”

    跟在旁边的数位厂办工作人员,闻言都不由自主打了个冷战:这也太狠了!

    别看武志说得轻巧,他们可是知道,这样的家伙往往会被派去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当然,该有的工资福利一点都不少!

    可人啊,就怕对比。

    同事们的日子过得轻松写意,难免不会出现心里问题,到时候就只有被开除一条路了。

    事实上,因为鼓楼厂和武爱国的关系,子弟学校里不少毕业生,都跑去南华读书。

    他们在南华开拓了眼界,放假回来的时候,折腾出来的力度可不小。

    组装二手自行车和收音机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而已,有的还能修理电视机。

    像是三蹦子以及摩托车修理,那也是手到擒来。

    实在不行,制作组装电视机天线总会吧?

    整个暑假,那帮在南华读书的鼓楼厂子弟,可是闹腾出了不小动静。

    那条已经开业的电子一条街,可是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的最好平台。

    他们之中不少人的家人亲戚,就被他们莫名其妙给带进了圈子,成为了京城商业圈子里的弄潮儿。

    这些,武志并不是很清楚。

    他只要知道,工厂子弟表现不错,就已经很满意了。

    事实上,鼓楼厂的子弟学校,也是众多工厂子弟学校里,最成功的一家。

    每年,考上京城这边大学和大专的数量倒是不多。

    可前往南华读书的工厂子弟,数量倒是不少。

    这是武爱国刻意开的后门,同样也是给鼓楼厂特殊的福利,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甚至,都有一些关系户,跑来鼓楼厂的内部子弟学校读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冲着南华留学的机会去的。

    眼下的国内,就跟疯魔了一样。

    只要能够出国,什么手段都能使得出来,而且也不挑出国的目标,好像国外一切都比国内好一样。

    说起来也是好笑!

    有不少高中毕业生,通过某些渠道跑去东南亚的大学留学,好像这样就能跳出国内顺利在国外站稳脚跟。

    不用说,南华也是某些国内学生的留学目标之一。

    只是,他们并不清楚南华大专院校的具体举措,不然就不敢这么玩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8858/6711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