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好话先说在前面
推荐阅读:大秦镇天司 雾海帆影 美漫:武德充沛的我最爱与人为善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送我上了龙床,九千岁才又争又抢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 华娱从顶流到影帝 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第966章 好话先说在前面
后勤部门的几人顺著山里两三座疗养院住宿考察一番,第二天下午才收获满满的回来。
却惊闻整片区域,位置最好的疗养院已经是自家的了!
准确的说是招投局兼并了长航重工集团。
之前还在山下船厂围绕上岸的高速飞艇拿皮尺做各种测量的工程师们,纷纷被邀请上来跟招投局领导谈论各自船厂的实际情况。
从沪海回江州的全程,沿途停靠船厂被这艘先进的水翼艇吸引,派了工程师、技术人员上船跟随学习考察。
结果现在全都成了提前给领导打小报告的积极分子。
等各厂领导大多都是搭乘列车,在三四天后抵达江州,让卫东已经对各厂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第一手讯息了解。
当然,从厂里的角度,所有厂领导都是希望能有新领导新局面,带领陷入困境的造船业绝地求生。
毕竟长航造船厂这种重型工业核心大厂,不可能出现什么厂长就竞聘承包全厂,然后偷偷私有化吞并国有资产的情况。
念头都不会有。
船台、龙门吊、塔机等等各种重资产,都导致这类大厂的价值非常高。
而且本身承担的也是国家脊梁类任务,容不得闪失。
眼前的局面,都是江州这边造船厂的领导,直接汇报给上级,要求促成的结果。
对正在频繁改制,各种尝试探索的船舶总公司,拿出一部分来解决问题、分担压力也不会抗拒。
所以前后脚抵达的厂领导们,比工程师更热烈积极,沪海厂还能热情感叹:「缘分啊缘分,百年前在沪海成立时,就叫轮船招投局,前年让董联络我们探讨新船型,去年开建巴拿马级货柜船,就已经指明了方向!」
相比其他船厂还有些忐忑,这归属领导改革到底会怎么样,沪海厂就跟提前划了考试重点一样。
前年让卫东拉著钟震华找沪海厂,打探制造超巴拿马型大货柜船时,他确实是个十足外行。
巴拿马型都没搞清楚,超什么超。
但去年六月赴美前,订购的巴拿马级货轮现在已经生产到了后半程,沪海厂已经很有底气的说基本掌握了这种船型生产能力。
哪怕核心的发动机、传动轴等几个环节还需要依赖进口,但确实能实打实的造,那就是挤上了这张餐台。
结果这一年下来让卫东从客户变成直属上级领导,那还不大造特造这种巴拿马级货柜船啊。
全国现在唯一具备这种生产能力的大厂!
绝对的长航重工七龙珠之首。
按说接了让卫东去年的造船单,沪海厂也不至于穷得揭不开锅,但造完了没有持续订单咋办,还是很有居安思危的感觉。
现在笑呵了。
热烈拥护!
还把钟震华邀约过来联络感情。
其实让卫东本来打的主意就是拉钟震华来当沪海船厂老总,能把震华港机带到后来那样的高度,从能力到眼光都绝对超绝。
这就能保证沪海造船厂走上国际舞台的战斗力。
而且就像老程、老耿这些嫡系大军团将领,相识相知更熟稔的关系也能更好掌控调动。
结果这位厂领导如此知情知趣,让卫东反而不好下手。
更主要是震华港机那边还不属于长航重工,算是跟沪海厂并列的国资单位,一起归属交通部,平级。
要他来就属于招投局划了长航重工走,还要转头要人,有点吃干抹净,要了还要的感觉。
所以让卫东跟老钟私下聊过,让他先返回后。
决定暂时不动整个七龙珠的管理架构。
没错,就这么儿戏,才八八年估摸著资产已经价值百多亿的长航重工第一次高层会议,领导层去留决策,就是让卫东这么个二十四岁年轻人自己决定了!
真的就像老方说的,当年战争初期才会有上万红军交给个二十岁上下军团长、军长、师长去战斗的情况。
也唯有在改革初期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还恰恰是转制节骨眼儿,理论上后来招投局好歹也该有个书记制约下的局面,都没有。
常务副董事长自己一言堂了。
当然,还是让卫东之前的战绩太好,而且现在他获得招投局这个真正的「国资民营」大筐以后,彻底放开手脚。
就在风景如画的峡江口山地疗养院坝子里,让董开口:
「官话套话我就不说了,现在大家都算是招投局下属的民营国企,那么民营就不可能吃大锅饭,所有单位都将遵循开源节流这四个字来展开工作……」
其实一点都不豪华,五六十年代灰砖砌成的两三层小楼,都是标准的苏式专家楼风格,现在还有点斑驳陈旧了。
院落更是简单的水泥院坝,繁枝茂叶的几棵大树下,拼了几张方桌盖著白布,放了些瓜子花生柑橘,就是白色茶杯了。
跟很多博物馆挂著的那些历史意义会议的造型差不多,史称「峡江会议」。
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厂领导们纷纷低头记录,随时保持目光跟随。
让卫东都忍不住叉腰了:「先说开源,沪海厂的理解没错,长航重工七家船厂都会展开以货柜船为核心的建设工程,有技术的开工,没技术的学技术,目前预计有两种模式,从沪海到江州,沿途生产吨位也从五万吨级的巴拿马型到万吨级,五千吨、千吨级递减,差不多就是一个货柜十吨的简单换算,订单不会缺。」
掌声马上就起来。
哪怕就三四十个人,近半数还是之前跟过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坐在外围旁听。
这下肯定觉得心头大石头落地。
找了新领导就是有了新爹!
而且是按照实际能力情况分配产能,那就肥的瘦的都能吃到饭,舒心!
千吨级的货柜船也就百把个箱,江州厂都能造。
这下彻底激活了生存产能。
都发自内心的热烈鼓掌。
可让卫东有天眼,刷小视频的网友都知道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
「但这部分订单只是让各家不饿著,不会开太多,有能力有闯劲的应该琢磨另一条新路子,分段造船,小厂产自己能做的分段,利用长江传送到最后的沪海厂合拢成大船,提高效率全力制造巴拿马级五万吨大船!」
所有人都惊得手掌凝固起来。
分段造船……你真敢想啊!
那可是造船行业皇冠上的明珠,难度很大的!
八八年,有些内陆的厂可能都没听过这种技术!
包括沪海厂都是知道你会下重注在巴拿马级货柜船上,却没想到这么狠。
之前他们给国远造巴拿马级散货船两三年才完工,这第二条巴拿马级就造货柜船,已经可以提高到十八个月。
让卫东显然觉得还是慢了!
而且分段造船,确实能激发内部潜力。
譬如江州厂,造两百多米长的巴拿马整船不可能,造分段,造船楼总行吧。
等于是七家船厂合力造船,卯足劲的只造某个分段,流水线似的重复简单集中火力。
有人还在说从没搞过分段造船,有人接触过外国文献提出分段造船的难度。
沪海厂已经敢请缨:「让董的思路的确代表了现代造船的前沿方向,我们沪海厂有信心带领好分段造船工程计划的龙头!」
其实聪明人应该能想到,这就是个两步走战略。
一边先各自造著能造的船,满足各种阶段的需求,一边合力攻关,把整条巴拿马货柜船合理的分成一段段,大家分工协作。
后者这个活儿肯定不是一蹴而就,有个技术获取、消化、分配、研发的过程。
于是从沪海往金陵这段上的两家厂也举手:「我们也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再带领推进分段造船工程,沪海厂肯定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实力跟信息来源,但厂区短板也是很明显的,你们河道太小太繁忙了。」
沪海厂顿时有点语塞。
所有七家厂里,只有沪海厂其实不在长江上,而是在卢家嘴隔壁的浦江江畔。
处于沪海市的闹市区,虽然是市民嘴里嫌弃的「下只角」,但现在也都是繁华热闹的拥挤居民区。
江面船只多得很。
和下游几家船厂都在长江边,起码一公里宽度的江面相比,沪海厂门口的「大马路」只有四五百米宽。
造好船下水,都得由「交通艇」截住两头穿梭的船舶,让两三百米的新船掉头转弯入水,再转移到十几公里外的长江。
就这段最要命。
沪海发展几十上百年,以前为了接近市区,码头、船厂都在浦江上,包括现在仅有的货柜码头都在里面,已经证明无论是江面宽度、水深都不适合。
所以才有那个让卫东去视察过马上就要完工的货柜码头,所以才有深水港码头。
论雄心壮志和资讯便捷,江浙沪从来都在一条起跑线上。
现在有了金主爸爸的支持,那就说不得要争一争。
七家厂从行政上本来就是平级的。
凭什么你沪海厂就从此占据了龙头霸主地位呢。
让卫东内心嘿嘿嘿,争起来就好,真要七家厂相互一团和气联手对付金主,他反而觉得掌控不足呢。
但铡刀到最后才举起来。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8890/6686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