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没钱赛什么车? > 第197章 赛道策略是数学题

第197章 赛道策略是数学题


“这个洞口能引导气流通过尾翼下放,可以让贝尔总监多关注下。”

    陈向北尽量用着淡定的语气回了一句,他相信只要略微提醒一下,按照鲍伯·贝尔的能力跟才华,绝对可以快速弄明白F导管的工作原理,从而下一步试装到赛车中期升级。

    “这你也懂?”

    布里亚托利语气十分惊艳,哪怕陈向北从加入本田铃鹿赛车学院算起,至今也没有超过两年时间。

    他的汽车工程专业知识,能做到凭借一张照片,就判断出赛车座舱洞口的作用,天才恐怕都没有这么夸张吧?

    “嗯。”

    非常简单的点点头,陈向北就转身朝着车手休息室走去。

    解释越多,漏洞就越多。

    布里亚托利的性格,只要不涉及到利益这种核心问题,其他压根就不重要,很快就会被忽略。

    洗了个澡换身衣服出来,陈向北看到特鲁利正坐在沙发面前,观看着自己的排位赛第一视角录像。

    同样是用一套红软胎跑Q3,特鲁利没有冒险去推两个飞驰圈,亦或者他觉得推不出来更快的速度,就没必要去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举动。

    结果他没有想到,陈向北最终提升了一个名次。

    特鲁利很好奇,陈向北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双方答应过数据共享,只是特鲁利碍于老将的颜面跟尊严,没有去查看陈向北的调校反馈,以及第一视角车载录像。

    现在面对一次次的落后,特鲁利已经意识到中国新秀,可能要远远比自己预料的更强,他并不是靠着中国资本收购车队股份,才得以获得正式车手的合同。

    陈向北,真有可能凭借的是实力。

    面对特鲁利这个举动,陈向北没有声张,默默走出车手休息室,返回了下榻的酒店休息。

    整个下午跟晚上期间,陈向北都没有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更多是在房间里面看着排位赛的电视转播,试图学习四大车队“强者”的开法跟走线。

    他很清楚F1领域里面的落后,看似差距微乎其乎,实际上可能是一道越不过去的天堑。

    速度再提升那么一点点,同样的走线就会有失控的风险!

    上辈子陈向北天赋有限,说实话只能算个中庸的车手,就算最终能靠着赞助跨越F1赛车的门槛,上限估计也就是在十五名左右徘徊。

    保守的风格不会出现太多车损,成为马泽平跟拉提菲这样的导演。

    同样也开不出什么突破自己的“神之一圈”,让世人为之侧目。

    天赋决定上限,这种水平就算去学习其他车手,都感受不出操控细节的精妙之处。

    就好比维斯塔潘这么多队友,诸如阿尔本、劳森、角田裕毅等等,他们开不好红牛极致偏向的“特调车”,难道不会去模仿跟学习吗?

    答案就是学了也没用。

    同样的走线,维斯塔潘车感能控制住赛车甩尾,你去模仿复制绝对会失控。

    现在的陈向北不同了,他能感知到赛车的动态平衡变化,知道某些走线操控的极限在哪里。

    再去看其他车手比赛视频,就有着别样的领悟。

    特别是现在处于上升期的维特尔、汉密尔顿,罗斯伯格,以及处于巅峰期的阿隆索、巴顿等等,都能给陈向北带来进步。

    酒店的夜晚很平静,外界却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F1揭幕战排位赛成绩各路媒体都报道了出去。

    观众们惊讶的发现,赛前名不见经传还被暗示靠付费获取席位的中国车手,居然拿到了全场第七的排名,力压了一众知名车手!

    特别是BBC趁着热度,还专门给陈向北写了一篇专题。

    《最强新人已经出现,中国车手北能成为赛季黑马吗?》

    这篇文章标题看似称赞,实则内容充斥着明褒暗贬,并且还拉踩了一众车手,强调陈向北出站期间对苏蒂尔的冒犯动作,突出英国传统的拱火跟搅屎棍风范。

    第二天早上早餐会,布里亚托利叼着一个雪茄,看着手中关于对陈向北描写的报纸,脸上充斥着满意的笑容。

    “北,BBC报道里面,你真像是一个恶霸。”

    “插队不是你下达的指令吗?”

    陈向北没好气的回应一句。

    “NO,NO,NO,我仅仅是暗示。”

    布里亚托利摇晃着手指,当即否认了陈向北的“指控”。

    紧接着花布脸上浮现出“诱惑”笑容道:“承认吧北,其实你内心跟外表存在着很大反差,骨子里面充斥着桀骜不驯跟叛逆。”

    “我只是让你释放天性,成为真正的自己!”

    正常情况下面对布里亚托利的各种蛊惑跟PUA,陈向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这个意大利老流氓十分警觉,避免出现被他卖了还帮着数钱的场景出现。

    但是他这句话,陈向北却沉默了。

    赛道上的各种激烈对抗,反倒能让自己血液沸腾,甚至可以说享受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外表的谦虚,隐藏不住骨子的“叛逆”。

    就如同很多人常说的那样,陈向北不像是传统的亚洲车手,更不像是一个标准的中国运动员。

    就在陈向北愣神的时候,奥德托已经领着团队成员进来。

    “北,现在商定一下首发策略吧。”

    新赛季FIA取消的加油政策,意味着现在策略组仅剩下轮胎策略。

    主要决策方向,就是确定正赛进站次数,简称“几停”。

    正常情况下,F1轮胎寿命放在工程师眼中,其实远比大众认知的要更短。

    就拿最常用的软红胎来例,理论寿命只有八圈!

    对,你没有看错,红胎只能跑四十公里。

    第一圈就是车队策略组眼中的“黄金圈”,抓地力能达到峰值。

    第三圈胎面橡胶颗粒化开始,速度过了峰值每圈能下降0.3到0.5秒。

    第八圈的时候橡胶层熔融过度,抓地力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旧胎能比新胎慢单圈慢1秒以上。

    超过十二圈,胎体结构疲劳,存在着瞬间爆胎的高风险!

    当然,如果车手提前做好轮胎管理,再加上保胎能力极其出色,红胎跑到二十圈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可以这么说,现代F1规则限制之下,轮胎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车手强弱的最重要指标!

    单圈速度只能代表天赋,轮胎管理却能保证成绩。

    “我认为向北君身为一名新人,并且排位赛成绩优秀的情况下,保住排名就是最大的胜利,可以偏向保守采用常规的二停战术。”

    泽野弘树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FIA赛事规则里面,明确在一场比赛中必须要使用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这就意味着一停是底线,无论如何都要进站换胎一次。

    后世看F1比赛,有些胎耗不高的赛道,再碰上一位超级保胎高手,硬白胎起步能做到跑完全程。

    明明最后阶段通过不进站,排名已经上升到积分区,却不得不进站换胎浪费二十多秒。

    这就是受限于FIA规则,必须进站换一次胎。

    另外减少进站次数,对于陈向北这样的新人,以及HRT这样的新车队而言,还有一种好处。

    那便是能避免进站带来的失误跟节奏打乱,提高车组团队协作之间的容错率。

    HRT技师组成员,无论怎么极强进站换胎训练,时长都不可能比肩大车队。

    原因很简单,实车训练成本惊人,HRT车队维持不起。

    同时技师组成员,为了节省开支都是车队工程师兼职,他们还有着维修赛车以及操控各种设备的本职工作,不可能无限制的转型成为专职换胎工。

    别说HRT车队不行,就算法拉利、梅奔这样的豪门,也养不起两位车手五十多位专职轮胎工。

    泽野弘树的话语,让策略组成员纷纷下意识点头。

    保守并不一定就是错误,激进也不一定意味着正确。

    对与错,更多是看结合当下条件是否合理。

    “奥德托,你怎么看?”

    布里亚托利朝着奥德托询问了一句。

    面对花布这不怀好意的询问,奥德托神情有些冷漠。

    思索片刻,给出了自己回答:“二停。”

    “奥德托,你真是老了,越来越保守,也跟不上时代。”

    果然不出所料,曾经的“红蓝大战”老对头,又开始阴阳了起来。

    面对布里亚托利的嘲讽,哪怕对方是车队经理的身份,奥德托依旧按捺不住心中怒火。

    就在他打算“回敬”的时候,花布却转而朝着陈向北说道:“北,你记住时代跟规则变了,轮胎策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战术,而是一道数学题!”

    说罢,布里亚托再度把目光望向水谷翔。

    “水谷,该你说了。”

    听到布里亚托利的指示,一向不怎么参与决策的水谷翔,这次却罕见主动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最佳进站方案是三停。”

    “说说你的理由。”

    奥德托当即反问了一句,布里亚托利会胡说八道,水谷翔绝对会给出让人信服的论证。

    “巴林大奖赛全程要跑57圈,按照传统的二停红黄红,亦或者红白红战术,意味着每套红胎至少要跑十五圈以上,才能保证黄胎或者白胎寿命跑完全程。”

    “可是通过我的计算,这种跑法就算保胎十分出色,整体速度损失依旧会大于一次标准进站的22秒,只要能把握好窗口期以及不出现特殊情况。”

    “三停战术理论上,能比二停快2.531秒。”

    布里亚托利的话语没错,随着时代进步跟规则改变,进站次数的战术选择,已经能通过精密计算得出最优结果。

    甚至还有一个标准化公式:窗口期=(旧胎圈速×剩余圈数)vs(新胎圈速×剩余圈数+22秒)

    一旦通过计算得出后者用时更短,那么就会触发进站指令。

    不过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数字,天气变化、对手策略、赛道事故,乃至于换胎过程中的失误,都将影响最终的结果。

    答案某种程度上回到原点,到底是选择保守减少变数,还是面临无法预测的风险?

    水谷翔的话语,让在场众人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在脑海中权衡利弊,唯独布里亚托利翘着二郎腿非常轻松。

    能在F1围场里面立足的车队经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两把刷子。

    不仅能立足,还能成为顶级经理,更是有着突出的能力。

    毫无疑问,布里亚托利就是后者。

    看似玩世不恭没用心工作的样子,实则拍摄其他车队赛车气动外形,以及联系水谷翔这个数据工程师进行计算,都预示着花布提前一步熟悉了FIA新规。

    “北,二停战术在轮胎过了抓地力峰值情况下,圈速确实会慢下来,不过却能更好稳住目前排名拿到积分。”

    “三停战术意味着你要追回进站的理论22秒损失,并且进站用时可能更高,同时还存在着赛道超车拿回名次的问题。”

    “到时候有可能跌出积分区,甚至是倒数退赛,你能接受这个心理预期吗?”

    奥德托用更直接的语言,把利弊分析告知了陈向北。

    他打算把决定权,交给陈向北自己。

    “奥德托,我的赛前预期是多少?”

    陈向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赛前预期?】

    如果认可赛季发布会的“豪言壮语”,那么陈向北的赛前预期是正赛前六。

    只不过别说是其他车队,哪怕HRT车组成员,其实内心里面都没有当真。

    “仅仅是保住第七的排名,达不到我的心理预期。”

    “我选最快的赛道策略!”

    陈向北简单粗暴的给出自己的答案。

    他不纠结什么“几停”利弊,哪个快就选择哪个!

    “北,你要考虑清楚,除了排名积分区别之外,还存在着场外因素的影响。”

    “舆论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

    泽野弘树提醒了一句,他算是过来人,很清楚方程式领域隐藏的歧视跟傲慢。

    陈向北目前风头,已经超越了历代日本车手。

    拥有多少赞美,就会出现多少诋毁!

    陈向北如果没能前六,只要拿到积分的话,整体舆论氛围其实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首秀拿分,其实对于新人而言,是相当优秀的表现。

    无非就是赛前吹牛没做到而已,嘲讽也不会太激烈。

    首秀要没拿分,陈向北有可能会成为围场内的“小丑”,遭受各方的嘲笑跟谩骂。

    就如同后世劳森一样。

    他还仅仅是嘲讽了佩雷兹,陈向北可是碰瓷了莱科宁!

    再加上陈向北过往“狂妄”程度,还要远胜劳森……

    “泽野,心理素质,同样是成为顶尖F1车手的必备标准。”

    “扛不住压,还当什么F1车手?”

    陈向北面带笑容的回了一句,泽野有些太小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经历过后世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舆论仅仅是小儿科。

    无非就是赢了狂,输了扛罢了。

    “NICE,就这样决定了,三停战术!”

    布里亚托利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兴趣,陈向北的话语让他直接下达了决策。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中国小子骨子里面,充斥着桀骜不驯!

    巴林大奖赛正赛下午三点正式开始,不过车手们大多数中午时分就抵达了赛道,进行着各项赛前宣传跟准备,比如说抽出几名车手赛前采访,以及赛前的花车巡游等等。

    揭幕战正赛的隆重,再加上车王舒马赫的回归,车手的赛前采访自然轮不到陈向北这样的新人。

    他抵达车队P房之后,直接就呆在车手休息室里面,看着屏幕上的转播画面,以及在脑海中不断回忆赛道走线。

    当时间来到两点的时候,奥德托通知了一声,让陈向北前往赛道集合区,然后再跟其他二十三名车手一同登上花车巡游,接受全场数万名观众的欢呼!

    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赛车服,陈向北便跟随着奥德托从P房后门走向出场通道。

    这里就跟足球运动员出场时候的场景一样,两旁已经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狂热车迷,正在用欢呼跟口哨声音,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激动跟兴奋。

    望着眼前“深邃”的通道,以及无数双挥舞的手臂,陈向北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他站上过F1赛道无数次,却第一次以正式车手的身份,去走这条专用通道接受全场的欢呼跟致敬。

    曾几何时,陈向北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羡慕。

    这一刻,他自己就是万众期待的主角!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9102/6763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