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我退出
推荐阅读: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请叫我大道祖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抽象派影帝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第592章 我退出
郝逢春一个箭步冲过去,急道:「名单上有咱们吗?咱们真的过了?」
「这不是必须的必么!」于岸山轻描淡写,完全没有半点刚刚紧张的样子。
语气就像是在说今晚上吃酸菜炖粉条一样平常。
「今晚上等回招待所了,咱们借他们电话,给王厂长报告这个好消息。」
正说著,旁边几家同样过了初审的参会代表笑著迎了上来。
互相恭喜之后,一群代表勾肩搭背,当场就抽起了「胜利烟」。
不高兴不行啊!
初审通过,就意味著他们厂的样车不用再等覆审、补料、试车,能直接作为「出口样品」被编入广交会总展册。
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那些单位,总算能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可那些被列入覆审和暂缓列展名单的厂子,就没这么轻松了。
有人垂头丧气,有人拎著图纸跑上跑下找专家签字,还有人直接蹲在地上摊开材料核对。
列印室门口排起长队,走廊上全是夹著文件奔跑的身影,连会场的广播都被人声盖住了。
「别慌。」
一位会务人员站在台阶上喊,「明天上午补全资料,覆审合格的照样能进广交会!」
这句话像一针强心剂,各展台的代表又忙作一团。
而在机械车辆馆的东侧,东州汽车修造厂的展位前,几个参会代表正围成一团,神情焦急。
「别的资料都好说,可是底盘载荷应力实测报告」真没法弄!」
工程师段越湖急得声音都变了。
他们这次带来的是一辆轻型载货车,车身小巧、外形漂亮,原本是冲著「出口轻型车辆」去的。
按理说,这回该是稳了。
谁想到,偏偏卡在最后一项。
动态强度测试数据不全!
其实那份报告他们也不是不想补。
按原计划,他们出发前在厂里再做一轮测试,把最新数据更新上去。
可当时设备正被总装车间占用,工期又赶,临时决定先交上上次的样本数据。
没想到,这次评审偏偏盯上了这一项。
要补那份报告,就得重新做一遍「满载升举静压测试」。
而测试时必须把整车顶起来,检验底盘焊缝和纵梁的受力形变。
说起来简单,操作也不难。
难的是,整个展区根本没有一家是做千斤顶的!
千斤顶又笨又重,大多数型号里都有液压油缸,一不小心就可能渗油、压坏地面。
平时这种设备只摆在车间工位上用,展会上没人敢带。
真要临时调一个进来,还得经过布展处审批、安全员签字,一来一回少说得半天。
更要命的是,会场有明文规定:「不得在展区内启用任何液压、气动设备,以防地面滑油、压伤人员或破坏布展。」
换句话说:就算有人肯借,会场也不同意用。
段越湖急得团团转。
「做个满载升举静压」实验,也就是五分钟的事。可这车一吨多重,光靠人抬,连缝都钻不进去!」
厂领导许铁成脸色也铁青,狠狠咬了咬牙,「先把其他材料递上去,到时候求评审组通融半天时间,看能不能临时补测。」
很遗憾。
沟通失败。
下午,他们带著一大摞文件去评审办公室。
几个人轮番上阵,反复说明车的结构、图纸、数据来源,还特意强调底盘在厂里做过满载测试,只是报告没随车带来。
评审组那边的几位专家也不算蛮横,只是摇头叹气。
「同志们,我们理解你们的情况。」
「可没有实测数据,我们就不能对底盘的强度指标进行确认。」
「没有确认,就不能给出出口级认证。」
「没有出口认证,你们这辆车,就没法进入广交会。」
段越湖和厂领导百般解释,好话歹话说尽,但无奈,专家就是咬死了标准,毫无转圜。
眼看辛辛苦苦几年的成果,就要因为一纸报告而无缘广交会。
段越湖愤怒之下,「咣当」将一只搪瓷缸猛地甩在地上,瞬间,白缸子碎成几瓣,热水泼得满地都是。
声音在走廊里炸开。
「啥动静?」
隔壁的翻译工作间,陈露阳被吓了一大跳。
几个年轻口译员伸头往外瞧,脸上全是抑不住的八卦神色。
会务组的人也跟著闻声赶来,会议楼走廊里一时人头攒动。
「出事了?哪个单位的?」
「不会是打起来了吧?」
一瞬间,大家内心澎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而起!
陈露阳更是一个箭步窜到门口,伸出个脑瓜往外瞅!
这一下午,他就听到隔壁屋里嗷嗷的,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砸缸子了!
「咋回事啊?」
陈露阳皱著眉,朝早早趴在墙角、正伸著脖子往里瞅的会务工作人员问。
那小伙子是大会会务组的,胸前别著一张红色工作证,一边低声嘀咕,一边悄悄往门里瞧:「东洲那边的工程师,发火了。」
「发火?」
「嗯,」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听说他们车子覆审不过,被卡在底盘强度报告上。专家组不给签字,说他们没做现场静压测试。」
现场静压测试————
陈露阳一愣。
这测试很简单啊!
用千斤顶把车顶起来,架稳之后,测一下底盘的变形量、焊缝有没有拉裂,就行了。
可随即他就反应过来了。
工业机械厅哪有千斤顶啊!
这两天他几乎把整个展区都跑了个遍,从大型工具机到数控冲压,从车桥总成到柴油机样机,连拧螺丝的扳手都有,可偏偏就是没见过一台千斤顶。
毕竟这里展出的都是整机设备和成套工艺,讲的是技术水平和产品线规模,不是修车用的小型工具。
这种东西,哪怕有,也是汽修展区或配件分馆的活儿。
想到这,他忍不住替那家厂子惋惜。
他自己就是机械厂出来的,太清楚那背后的辛苦了。
一辆样车,从设计、配件、组装到能跑上展会,至少得忙上几个月。
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夜画图、加班焊接、试车试到冒火星子。
能从全国层层选拔出来,送到进出口预展的,全都是一个厂的看家本领。
如今却因为缺了一个千斤顶,就被卡在覆审外。
这换谁,谁都得憋得发疯。
想到千斤顶————陈露阳瞳孔缩了缩。
严格说起来,修理厂的小型千斤顶尺寸、承重、稳定性全都合适,要真拿来,准能派上用场。
但问题是————他没法拿啊!
大会的安全制度死得比铁还硬。
进场的每一件设备、每一台机器,全都提前报了清单、贴了封条。
外来的器材想调进来,要先写申请,再找展区负责人签字,最后还得报安全组批准。
没手续,你连大门都过不去。
而且会场规定写的清清楚楚:「严禁在展区内启用任何机械、液压设备。若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坏或事故,追责至单位与个人。」
哪怕只是试一下、顶一下,都是违规操作。
这地方可不是修理厂。
展馆的地面是打磨得程亮的水磨石,下面全是钢筋混凝土。
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油。
液压油一旦渗进去,半个月都擦不干净,滑一点儿,人就得摔跟头。
再说了,这里可是国家展。
出了哪怕一点儿安全问题,不光展位要封,整个工业机械厅都得被通报批评。
更要命的,是他的身份。
大会对岗位划分死得要命,哪怕是同一个展区,身份不同,权限也天差地别。
厂方代表能碰设备,评审专家能提问题,技术员能协助复检,翻译的职责就是审核外文资料、单位和说明书。
陈露阳是以技术翻译的身份出现在工业机械厅的。
他既不是参展厂代表,也不是工程师。
一个翻译跑出去调设备?
别人一句话,就能把他定成「越权干涉展务」「扰乱会场秩序」。
轻则停职,重则直接取消翻译资格,还要写检讨、报批工业部,留备案。
陈露阳眉宇间露出犹豫纠结之色,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回到了翻译间。
没过多久,东洲汽车修造厂的消息就在整个工业机械厅传开了。
大家都是造车的,都知道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多不容易。
「咱们大家伙要不去帮帮忙,把车抬起来?」
不知道谁招呼了一声,下一刻,展区里的参会代表们全都自发的围到东洲厂的小货车旁。
一时间,几十来个穿蓝工装、卡其衫的身影全蹲下了身。
「来,垫块木头,别滑!」
「这边角度不对,杠杆靠后点,再往下压!」
有人从隔壁工具机厂展台搬来木垫,有人拆下展示支架上的钢管当撬杠,甚至还有人脱下外套垫在地上,趴著看底盘的焊缝。
于岸山、郝逢春也挽起袖子,一边抹汗一边琢磨受力点。
曹青杭咬著牙,手上青筋暴起,喊道:「大家伙再来一把!别让它滑了————一二三,抬!」
听著会场里传来的号子声,翻译间的陈露阳真是坐不住了。
借著上厕所的由头,他跑出展厅一看!
只见展厅正中央,那辆东洲厂的轻型货车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的代表拿著钢卷尺,一手比著角度;
有的干脆半跪在地上,拿铅笔在图纸上记笔记,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一个数据。
陈露阳站在门口,心脏「砰砰」直跳,拳头紧了又紧。
这事根本就不行!
修理厂能抬车,是因为有地坑、有升降架,力点正、空间够。
而这展厅的地面是水磨石地板,平平整整的,车底离地才十几公分,根本找不到受力点。
再加上这车满油、加装了样品货箱,合计起来足足一吨半重,哪是一群人靠胳膊就能抬动的。
东洲厂的许铁成已经彻底没了希望。
段越湖蹲在地上,眼神里充满了那种「眼看就要够得著,却偏偏差一手」的窒息感。
这种窒息感,陈露阳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大冬天,他揣著图纸,四处碰壁去技校联系生产合作,却没有一个人应和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就在这时,于岸山从人群那边抬起头,目光越过人堆,正好落在陈露阳身上。
两人视线在半空中撞了一下。
谁都没说话。
郝逢春抹了把汗,低声嘀咕:「要是小陈那玩意儿能用就好了————」
曹青杭也下意识看向陈露阳,可他也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虽然大家都知道陈露阳有设备,但也明白这事他不好出头。
陈露阳现在是大会的技术翻译,不是厂方代表;
千斤顶也不是大会展品,而是他自家厂的物件。
真要拿进展馆,被安全组盯上,连带整个机械厅都得跟著挨批。
知道的,他拿千斤顶是为了帮助兄弟厂家参加广交会。
换成别有用心的,保不住以为陈露阳是想趁机把自家的千斤顶混入进出口预展。
陈露阳也清楚这一点。
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一堆可能的后果之后,他咬著牙,整个人反而静下来了。
妈的!
怕个啥!
一股热血涌上胸膛,陈露阳大步走到许铁成面前。
「许厂长,我有一样东西,也许能帮上你们。」
许铁成一愣,抬头看向他。
陈露阳语气平静。
「我们修理厂有小型液压千斤顶,长度比一块大号青砖长一掌、厚两叠《人民日报》那么宽,能把你这辆车支起来。」
「什么?」许铁成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说,你有千斤顶?」
「有,」陈露阳点点头,「但不在这儿,在我修理厂。」
「你要不信,可以跟我去看看实物。顶一吨半的车,没问题。」
许铁成、段越湖和身后的东洲厂代表全愣住了,这两天他们在展馆里守著,谁是评审组的、谁是翻译、谁是工程师,他们门儿清。
从始至终,他们压根就没往陈露阳是同行这个方向去想。
过了几秒,许铁成下意识地摇头,苦笑道:「同志,你别开玩笑,这车可不是玩具。」
「我没开玩笑。」陈露阳认真地答,」你要不信,我现在就能带你去看。」
「你说认真的?」许铁成察觉到不对,反问一句。
陈露阳点点头,「我现在就能带你们去看看。」
许铁成正要说话,却见陈露阳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皱眉补了一句:「不过我得先请个假。」
此时,翻译组的办公室里正是最忙的时候。
第一批通过初审的展品名单刚定,翻译组不仅要在今晚十点前把「通过单位」的三语对照表、外文标签、技术参数摘要整理完,统一口径,上报秘书处;
同时,第二批「覆审单位」的备注也要同时归档。
每个人桌上都压著一小摞「黄签页」,时间卡得像脖子上的领扣。
就在大家都低头猛猛干活的时候,陈露阳跑著推开门,冲到了高亚宁的面前。
「组长,我想请个假。」
「理由?」高亚宁抬起头,皱了皱眉。
陈露阳回答:「东洲汽车修造厂差一份底盘静压的补测。」
「他们明天就要覆审,如果补不上数据,可能会被打回,参加不了广交会。」
「不行。」高亚宁拒绝得干脆。
「你是翻译,不是修理工。」
「今晚十点前,我们要把通过单位的全部对照表交给秘书处。这个时候请假,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高亚宁低头继续弄材料,摆明了是撑人走的态度。
陈露阳站在原地:「组长,我速去速回,2个小时就够。」
高亚宁头都没抬:「你这是通知我?」
陈露阳深吸一口气:「恳请组长给我两个小时的假。」
按照陈露阳为人的调性,遇见这种冷场的局面,早就识相的撤了。
可这回,真的没法撤。
「组长,这是一台要去广交会的车。」陈露阳急切开口。
「我们也是要去广交会的翻译。」
高亚宁抬头,理智而审视的看著陈露阳。
「陈露阳同志,你是以技术翻译人员的身份进入展会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秩序与公平,是整个会务系统的底线。」
「你现在走,就等于让翻译工作陷入被动,全组同志都会因为你的缺席而影响工作进度!」
她顿了顿,语气更冷:「不要以为你给同志们打了两壶水,就能在关键时候讨个情面。」
「如果你不遵守规定,擅自离岗,我将取消你的翻译资格,并且回函工业部和全国机电总公司。」
张伟伦瞧见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组长,小陈也是为了工作上的事,他那边确实特殊。我们几个多干点,晚十点肯定能交工。」
刘青也忙道:「是啊,组长,这些活儿咱们能干完,小陈去一趟也不会耽误任务。」
高亚宁没看他们,语气不容质疑:「我这里没有假,也不会给任何人假。」
「你要是要走,那就交证离开。」
屋子里短暂地静了一下。
几位正忙著翻译的同事纷纷抬起头,偷偷看向他们。
陈露阳喉结微微动了动,随即伸手将胸前的证件放在了高亚宁的桌子上。
「我退出。」
(https://www.635book.com/dzs/79154/6723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