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585章 机关事务管理局

第585章 机关事务管理局


第585章  机关事务管理局

    高亚宁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著一丝审视与好奇:「陈露阳同志,能具体说说你都擅长什么语言吗?」

    陈露阳如实道:「英语、日语、义大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我都可以。」

    「朝鲜语和俄语只会基本日常交流,但是如果工作需要,我可以现学。」

    嚯————!

    在场的几个人坐不住了。

    「这些语言你都会?」张伟伦忍不住开口问道。

    「比较会吧————」陈露阳点头回答。

    穿越前,他在编译局工作,翻译的都是国外的文献资料。

    像英语、日语、义大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原著文献比较多,久而久之就都能顺畅运用。

    高亚宁透过眼镜,仔细盯著陈露阳看了片刻,倏然开口道:「那这样吧,你把工作手册上的第一句话,用你会的语言各说一遍。」

    陈露阳明白,这是来考他了。

    按照白黎所说,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严格选拔才进来的。

    自己本来就是工业部和全国机电公司推荐的,没有经过统一考核,这时候组长要当场试他,也情理之中。

    他拿起手册,目光扫了一眼第一页。

    第一句话写著:「欢迎各国代表团莅临参观中国机械与车辆展区。」

    句子不复杂,但各语种要表达得自然,却并不容易。

    接著,陈露阳声音不疾不徐,语调纯正自然的用各种语言对这句话进行了翻译。

    在座的翻译人员本就是各行业、各语种的专家,他们坐在这里,就是天然的考官。

    陈露阳每换一种语言,他们的眼神就微微一变。

    等听到陈露阳当真说完每个语种之后!

    会议室里的人都震惊了!!

    「咱们这是来了一个人才啊!!!」

    张伟伦坐不住了,一双眼睛看著陈露阳就跟看个大宝贝一样,瞳孔都散发著亮光。

    白黎也不敢置信的看著陈露阳,忍不住道:「我滴个亲娘嘞,这还是人吗?陈露阳同志您这是怎么学的这么多语言啊?!」

    「是啊!!您是怎么学会这么多语言的啊!!」马瑶也忍不住开口。

    陈露阳谎话成自然:「我在进入省机械厂工作前,在外宾饭店工作过。」

    「见到的人多了,慢慢也就学会了。」

    林正民疑惑问道:「省城我去过,是哪家外宾饭店?松亭还是涅瓦?」

    陈露阳坦坦荡荡,声音带著骄傲:「是松亭。」

    「噢。」林正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即笑道:「那看来,我们得跟松亭饭店多联系联系,看看以后能不能每年春夏,安排干部去学习学习,进修一下。」

    这话一出,会场里面的人登时乐了。

    眼见会议室里的同志们初步了解的差不多了,高亚宁道:「同志们,这次预展规格高、任务重。」

    「虽然是国内审核,但所有资料要按出口标准整理。所有的图纸、铭牌、说明书、检验单都要有外文版本,以备通过后直接送广交会使用」

    她顿了顿,继续道:「咱们组共有十二人,其中六人负责英语口译,三人兼法语,三人兼日语。」

    「除日常审校外,还要配合审核组做资料比对、翻译校改。」

    说完,她开始分发任务:「张伟伦,你负责机械一馆主展区的资料核对,复译英文样册;」

    「赵天亮,郭琳,你们两位协助外贸局代表对厂方翻译件做对照审查;」

    「陈露阳,你与第一审核组前往工业机械厅审核,负责样车展示区的设备说明复译与参数核对。」

    陈露阳点头:「明白。」

    会议一直开到将近十点半。

    等散会,每个人都抱著一大摞资料回到房间。

    由于第二天一早就要参加机械与车辆展区的设备口译会,还得协助评审组完成样车的技术核对工作,所以翻译组成员必须提前把所有参展项目和主要展品的资料摸透,尤其要熟悉各车型的结构和外文术语,才能第二天在现场对答准确、解释得当。

    幸亏之前在修理厂那阵子,陈露阳积累了不少汽车构造和技术词汇的底子。

    因此虽然资料堆得像小山一样,陈露阳看起来却还算轻松。

    等到后半夜,桌上的文件已经被他分了三摞:

    一摞是需要口译的重点单位资料,一摞是需要核对参数的疑难页,最后一摞则是纯英文的说明书草稿。

    折腾到快凌晨一点,总算把基础材料看得七七八八。

    看著一桌子整理清楚的材料,陈露阳疲惫的打了一个哈欠,转头看向白黎。

    「兄弟,看咋样了?」

    「差不多了。」白黎揉了揉眉心,整个人瞧著也累够呛。

    在他的手边,整理著厚厚一沓词汇卡,纸片上密密麻麻全是专业术语,连边角都写得满满当当。

    「我去年跟过轻工馆,背的都是洗衣机、电风扇、缝纫机。」

    「今年跟机械,看的都是车、发动机、液压系统。」  

    「按照这个趋势啊,兴许明年我就得看坦克驱动装置」去了。」

    陈露阳乐了。

    「那你要真看到那一步,可得注意保密协议,回头进部队系统可就不是背单词了,那得背《保密守则》!」

    白黎无奈道:「那可算了。」

    「真去了人家部队,估计半天就得被请出来,嫌弃我嘴太碎,不适合涉密工作!」

    说著说著,白黎摘下眼镜,双手搓了搓脸。

    虽然还有不少资料没看完,但明天一早就要去会场报到。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算了!」

    「不干了!」

    「睡觉!!!」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喊出来。

    白黎「啪」地一合资料,陈露阳顺手关了台灯,上床!!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招待所的走廊里就陆陆续续传来了收拾行李、关门锁的声音。

    陈露阳从床上爬起来,仔仔细细洗了脸,刮了胡子,穿好衬衫和中山装外套,认真整理了一下领口和袖口,等到衣服、头发、鞋子都收拾妥当,陈露阳又特意用布巾擦了擦皮鞋尖,直到能照出影儿,才满意地挺了挺胸。

    ——

    这么大规模的展会,肯定要加倍的好好倒饬倒饬自己才行!

    按照翻译组安排,七点半他们就要集合去会场。

    在衣襟处别上「进出口预展会技术顾问兼翻译」的证件牌后,陈露阳趁著白黎还在收拾,走出房间去了四楼,轻轻敲了敲于岸山的门。

    「领导,您起来了吗?」

    房门打开。

    郝逢春正在用毛巾擦脸,于岸山则是低头擦鞋。

    「小陈?你不是归翻译组了吗,咋还过来了呢?」郝逢春疑惑的开口。

    陈露阳笑道:「展会第一天,我得来给领导报个早啊。」

    「待会儿我得先去会务口报导,下午机械区那场初评,我就在现场待命。」

    于岸山系好鞋带,起身拍了拍裤腿,道:「小陈,你现在是大会技术口的人,要在馆里随时待命。」

    「不过下午机械区初评那场,你尽量别走远。」

    「评审组要是问到数据、性能或者出口配套的技术资料,你得在旁边帮衬一把。」

    「明白!」陈露阳正色道。

    「领导放心,我一定在现场守著。」

    「车的参数、外文说明和技术指标都是我翻译的,哪里有问题我都能对得上。」

    于岸山站起身,走到陈露阳面前。

    陈露阳本就个子高,如今穿著熨得笔挺的衬衫和中山装外套,更是显得挺拔张扬,虽然他的眉眼之间隐隐带著一丝温柔的多情气,眼尾略垂,笑意里总是藏著点少年人的心思,但那股北方人天生的英气与昂扬劲儿,又冲散了这份柔软,使整个人既有风度,又有力量,一看就招人喜欢。

    「小兔崽子,收拾收拾还挺像个人样。」

    于岸山笑骂了一句。

    随即眼神中露出一丝关切,嘱咐道:「大衙门里规矩多,今天这种场合少不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我们不能在你身边,一切都得靠你自己了。」

    「记著,少说多看,多听多做。」

    「遇见事了别急著处理,拿不准的就回来找我们。」

    陈露阳听得心头一热,随即咧开嘴,呲出两排小白牙,乐道:「领导您放心!我一定稳当行事,给咱厂争气,也不给您丢脸。」

    于岸山笑著点头:「你办事我向来放心,快去吧,别误了你们翻译组的集合时间。」

    「好嘞!」

    说完,陈露阳打完招呼,转身往楼下走去。

    跟高亚宁他们会和,吃完早饭之后,陈露阳随著众人走出招待所。

    会务组派来的中巴车早已停在门口。

    车身的侧面还贴著「进出口预展会工作人员专车」的字样。

    车一发动,车窗外的晨雾被撕开,春天的阳光照在窗玻璃上,轻柔又明亮。

    陈露阳顺著车窗往外看去,街道两边高高的竖著的标语和旗帜:「为扩大出口贡献力量」

    「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每一条标语,都像是把时代的鼓点砸进人心里。

    随著中巴在展馆门口停下。

    陈露阳一抬头,眼前那幢建筑几乎亮得晃眼。

    玻璃顶棚下悬挂著巨大的条幅:「全国进出口商品预展会」。

    入口处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队在排队登记,徽章在阳光下闪烁著金光。

    各口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新中国工业的「总点名」。

    陈露阳感叹道:「这地方气派啊。」

    白黎笑道:「那可不,听说这展馆的玻璃顶棚,是花海那边特制的钢架玻璃,一块就好几百斤。」

    张伟伦也笑著接道:「别光看顶棚,里头的灯可都是进口的卤素灯。轻工口的人来布展,说一开灯全馆得拉专线供电,一天得耗几百度电。」  

    陈露阳听得咂舌,忍不住道:「几百度电?」

    「那这馆子一开灯,岂不是就跟开个小发电厂似的!」

    高亚宁看看表,提醒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先进去吧。

    接著,几人顺著指示牌,从侧门进入会务通道。

    那是专门为工作人员开设的入口,与代表团人流分开。

    整个走廊铺著浅灰色油毡,墙上贴著「会务通行证专用」字样,每隔几米就能看到穿制服的警卫和会务人员在维持秩序。

    这一次的「全国进出口商品预展会」,是国家外经贸部、轻工业部、机械工业部联合主办的、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一次出口预展。

    整个展会被划分为八大板块、三十多个专业馆,囊括了纺织、化工、轻工、

    机械、电子、食品、建材、工艺品等全国所有能出口的门类。

    整个展馆内人山人海,有穿著浅灰中山装的国营厂厂长,有戴著红袖章的青年译员,也有初次参加展会的地方小厂代表。

    狂东的轻工产品、花海的工具机、洪津的缝纫机、大喜的收音机————几乎全国所有重点工业城市都派了代表团。

    军工厂、航天局下属研究所等单位,也前来展出他们首次转向民用的「技术改造成果」,处处都彰显著热气腾腾的中国制造图景。

    由于本届预展会规格极高、规模空前,会务组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除了由外经贸部展览局统一统筹外,首都宾馆管理处调派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服务员与厨师,在临时搭建的贵宾接待区为来自各地的厂长、工程师和外宾代表提供餐饮服务;

    公安系统会同治安总队、交通支队和特勤大队,专门成立了大会安保指挥组O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消防部门与医务后勤处的专人常驻展馆。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也派出了专门的后勤保障组,负责会议接待、场馆清洁与贵宾用车调度。

    随著清晨第一批代表车辆陆续抵达展馆,场内的各个展区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纺织区、轻工区、化工区的入口处,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团拎著公函和证件,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依次登记、领取胸牌、核对展品清单。

    广播里不时传出提示:「请各省代表队按展区顺序入场,不得逗留,请提前备好身份证件与公函。」

    蒋晓华穿著浅蓝色制服,胸前别著「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会务组工作人员」字样的证件,正站在纺织展区入口的登记台前忙碌。


  (https://www.635book.com/dzs/79154/6723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