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虎贲郎 > 第734章 后知后觉

第734章 后知后觉


第734章  后知后觉

    金城,自夏阳郡撤兵的赵云所部就在金城外的黄河两岸休整、游牧。

    河中地区被命名为夏阳郡后————也只是被命名为夏阳郡。

    这里人口要么从叛被强迁,留下的良善民众委实不多。

    休说供养一郡,就是连一个县府都无法支撑。

    赵云撤军之际,索性就将最后那点编户迁移到了金城附近安置。

    等新的夏阳郡守就任后,就会暂时治理这些夏阳郡的内迁移民。

    以后何时返回夏阳郡,就要看具体的形势变化。

    桓灵二帝之际随著鲜卑日益强盛,这种治所内迁、南迁的现象也越来越密集。

    哪怕赵云这个冀州常山人,也清楚凉州、并州的边郡内迁潮流。

    安置好这部分夏阳郡移民后,赵云所部随后也就休整三日时间,就要开拔前往云中,进驻徐晃所留的战线。

    只是这次行军,不再是骑乘行军。

    虽然一人两马、三马,一路游牧过去,又不需要扎营的情况下,赵云所部轻易能达到两日三百里的行军效率。

    可对于赵云所部的移动,赵基自有特殊的安排。

    反正赵云所督这支西部河朔义从返回后要解散重新集结,因此在金城休整的赵云只负责一件事情,就是从军中挑选精锐义从。

    从中选拔两千愿意延长服役期限的精锐骑士,然后混编赵云本部千骑。

    这三千骑,将走黄河上游的漕运,自金城顺流而下,直抵五原。

    而在五原,新一批征召动员的朔方义从已开始陆续集结,将在这里与赵云汇合,形成新的万骑大军。

    就目前来说,也就徐晃、赵云节制、统率过万骑以上的军队:甘宁、张辽也都短暂节制、指挥过其他附属部队,规模超过万人。

    只是眼前,赵云、徐晃依旧是仅次于赵基本部的统兵单位。

    张辽、甘宁各有七营,所统也就五千人,与赵云、徐晃没法比较。

    赵云专心于精骑选拔之际,行程迟缓的河西都督赵敛终于离开狄道,进入金城。

    赵敛年轻时固然性情凶猛,逃亡河东能站住脚,还发展出一个小家族,可他终究有怂的一面,具体表现为过去很多年里的忍辱负重。

    他若真的有心仕途,去战场上拼杀一个前程,那董卓担任河东郡守时,他就有机会被董卓选走。

    不止是董卓,黄巾之乱时,灵帝方寸大乱,解除党锢并开始征集三河骑士与郎中骑,让他们自带铠甲、弓弩、马匹,分属皇甫嵩、朱俊、卢植平叛。

    平黄巾的主力部队,几乎可以视为一支重新建立的新军。

    骨干是郎官,这批郎官是解除党后第一批入仕的各地英杰;所谓三河骑士,就是三郡豪强子弟、与部曲健儿。

    对赵敛而言,那时候正值壮年,他若有心为朝廷效力,拼杀一个前程的话,有裴茂做担保,赵敛就算无法以郎官入仕从军,也能当个自带扈从的三河骑士。

    只是赵敛没有参加,可能存在各种顾虑,总之从行为上来看,他比较满意当时的生活——缺乏直面生死的勇气与更大的开拓精神。

    现在也是这样,本来还想带著两千部曲健儿前往河西四郡这个不法之地大展拳脚,好好的做一番事业。

    这也是赵彦默许的事情,可没想到赵基根本不认赵彦的承诺,直接连人带船给扣了,仿佛把赵敛咀嚼、吮吸了一遍,不留一点汁水、血肉。

    现在的赵敛只剩下骨架了,就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在河西四郡站稳脚跟?

    因此这西行路上,赵敛带著原配桐乡君走走停停,很是敷衍,大有游历、尽览沿途山川秀丽之意。

    他不仅被赵基拔掉了爪牙,更将他收留的一些智谋之士也都一网打尽。

    可人再迟钝,吃了这么大的亏后,总会有些长进。

    想到丢失的部曲、谋士,赵敛常常心疼的难以入睡。

    这日想、夜想,想的越来越多,也就能渐渐猜到一些真相。

    例如,这次极大可能就是赵彦与赵基合谋做局:赵彦先是做出承诺,让赵敛这里迫于形势接受就任河西都督的安排,随后支持、鼓励赵敛聚合部曲。

    这支两千多人聚合的部曲武装乘船南下经过平阳大营时,连下船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赵基一网打尽。

    两千多人啊,普遍还都是手上有人命的凶悍之辈。

    抽掉这批人,仿佛抽掉了赵敛的脊椎骨。

    他青壮年时自恃武力强横,自己就是自己的底气。

    可现在年龄渐高气力衰退,聚合在手里的部曲健儿才是他的底气。

    比起三个大儿、女儿,以及十几个总角之龄的小儿,这些部曲健儿才是他的立世根本!

    想明白这些后,赵敛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气质也不复之前的刚猛、跋扈与浪荡,更加趋向于阴鸷、沉郁。

    而途径金城时,赵云撤归暂时休整的万余河朔义从————则成了赵敛眼中的救命稻草。

    面对赵敛的宴席请帖,赵云略沉吟,对持帖而来的长史说:「我与河西都督俱为国家重镇,不宜私交。」  

    长史闻言大惊,放低声音提醒:「将军,河西都督可是太师生父。今若开罪,未来恐有不测之祸。」

    赵云的几个乡党也在旁边紧张注视,虽然他们也听说了河西都督部曲被截之事,可父子之间的事情,根本不是他们能搅合的。

    不说别的,河西都督专横杀人,在不持节、无朝廷授意的情况下,河西都督把郡县长吏杀了,谁敢按律治罪?

    所以河西都督西行的一路上,沿途郡县长吏都清楚两千部曲被截一事,可没人敢驳河西都督的面子。

    惹急了,这位河西都督拔剑来杀你,你的卫士都不敢硬阻!

    赵云沉眉思索片刻,还是说:「无朝廷诏令,我不应与河西都督私下结交。

    传我将令,千户以上者私交外臣,一律革职;百将以上者,即刻起一律不得离营。若有强闯辕门者,以乱军论处,立杀之!如若放纵凶贼闯入营垒,当值军吏问斩,军士夺爵!」

    看著眼前这些发愣的部属,赵云又嘱咐说:「我之将令传抄各营,晓瑜大小吏士。」

    几个人相互看看,俱是无奈,只能拱手,齐声:「喏。」

    「嗯,散了吧。」

    赵云挥退这些核心军吏,又开始翻阅功勋名策,从中勾选有功的义从骑士。

    他要征选的是两千精锐义从,精锐的评判标准不能是简单的武技、战术考核。

    战场能建功并存活的人,哪怕个人武技差一些,但一定有足够深厚的本钱在,这才是精锐的底蕴所在。

    平日呆傻笨拙的人,上了战场反而如鱼得水,这种精锐才是赵云想要的人。

    >


  (https://www.635book.com/dzs/79510/6709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