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唐协律郎 > 第517章 无能之辈,有何能为

第517章 无能之辈,有何能为


第518章  无能之辈,有何能为

    「何事如此惊慌?」

    宇文融匆匆回到家中,见到儿子和李林甫都是一脸惶急之态,当即便皱眉问道。

    宇文宽苦著脸迎上前,满怀忐忑的说道:「阿耶,不好了!那张岱要谋害我、我家,他竟然想要举劾阿耶贪赃纳贿,想要查抄我家!」

    「休得胡说!他怎么敢?」

    宇文融闻言后神情便是一凛,旋即便沉声呵斥道。

    他倒不是因为对张岱多么有好感才这么说,而是自己身为堂堂宰相,又怎么会轻易遭受御史的弹劾?

    更何况他在御史台中也拥有不少耳目和影响力,若张岱当真敢这么做,他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就连那弹劾的奏章,他都有办法使其难以离开御史台!

    李林甫也连忙入前道:「启禀相公,此事确是千真万确,不可等闲视之啊!那张岱昨夜寻上裴相公家门,告以自己有此打算,连连央求裴相公支持此计。」

    「事若是真,你从何处探来?」

    宇文融听到这话,眉头皱得更深,旋即便望著李林甫发问道。

    李林甫听到这这问题后,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慌乱与尴尬,但很快便又恢复如常,只是一脸诚挚的说道:「下官何处得讯,实在不便告于相公。但此事确凿无疑,那张岱心怀奸恶,绝非良善之辈,裴相公城府亦深,不可不察啊!」

    宇文宽更急不可耐的说道:「那张岱上次登门大放厥词,儿已觉此徒居心叵测、不是善类。他不只拒绝阿耶招揽,更引诱裴耀卿与阿耶争执,可知心怀歹念。儿本想先发制人,将其惩治一番,不想此徒著实狠恶,我计还未行,他便先要使坏……」

    「你做了什么?」

    宇文融听到这话后,当即便望著儿子疾声询问道。

    「是下官与大郎相计,做的也不是什么违法乱纪之事,而是用的那张岱自己所经营之事……」

    李林甫主动将他们谋划的事情讲述一番,也没有隐瞒什么。

    「三十几万贯,你哪来那么多钱?」

    宇文融在听完之后,眉头又是一挑,望著宇文宽喝问道。

    他儿子所作所为,他当然也知道,不过他自己本身忙于公务,一些细节便了解的不够全面。当此时听到宇文宽居然投入这么多钱用于抢夺张岱的买卖,宇文融不免也颇感诧异。

    这个数字对他而言倒也不是什么大数字,但那都是为社稷理财。可自家儿子居然随随便便就能调用几十万贯的钱帛去谋事,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在他看来,儿子虽然招聚宾客、收纳礼货,了不起手头有个几万贯的钱财进项,用作日前的花销营生,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就算被人以此进行弹劾,也能不留痕迹的随手掩饰过去。

    宇文宽听到这话后,心里也是一慌,连忙又垂首道:「阿耶一直忙于国事,儿也不敢以家事烦扰。家中诸类花销用度虽然繁琐,但累加起来也是一笔重数,儿是户中长丁,只能用心尽力的维持家计……」

    「大郎掌家,人皆称允。凡所出入此门者,皆言相公家势繁盛,此皆大郎之功。相公才智卓著、为国掌财,大郎承袭父风,家计打理有序,这也是理所当然。」

    李林甫连忙开口为宇文宽稍作开脱,然后才又赶紧说道:「这些事情都可以容后再叙,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谨慎应对那张岱的弹劾。此徒事迹,相公自也深知,若由其谋害而不加设防,则恐祸不远矣。尤需提防的是,切不可让大郎再步源九的后尘啊!」

    「阿耶,我不想死、我不……」

    宇文宽听到这话后,心内顿时也是悚然一惊。不只是年初的源洁,还有不久前遭受极刑的王守庆等一干东宫官,这些人事一股脑的涌上他的心头,直接将他吓得魂不附体。

    「他敢!」

    宇文融闻言后顿时也是怒喝一声,心中的怨气再次被勾动起来,口中也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这竖子有什么资格弹劾旁人贪赃纳贿?天下谁不知他祖父张说最是贪财!往常我爱惜其才、肯另眼相待,不意此徒竟然屡欲加害,真当我奈何不得他?」

    李林甫见宇文融对张岱如此忿恨,心中也是暗喜,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不能让张岱真的弹劾成功、使得他们计谋难成。

    他从武氏那里得知的情况只有张岱打算弹劾宇文融贪污、从而扣下这一批飞钱,以避免汴州那里遭受挤兑。而武氏在怒极离场之后,也并不清楚此计已经遭到了裴光庭的否决,不准备现在就执行。

    从李林甫的视角看来,很明显张岱也是有些慌乱了,想来此计正指其命门,所以才让其病急乱投医,产生这种蚍蜉撼树、不切实际的念头出来。

    朝廷近年来对于官员贪污纳赃一类的行为追查和惩罚固然越来越严厉,这也是因为国用日蹇,所以需要端正官员们的行为,明正法典的同时,也是一种创收的手段。

    但这种追究也是因人而异,起码对于高级官员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甚至于圣人对于一些高级官员的贪污行为本就心知肚明,但只要其人还有用,那就不会深加追究。

    正如宇文融所言,张说贪污也不是什么隐私秘密了,甚至还遭到御史台长官联名举劾,虽然因此丢掉了执政之权,但真正的原因也不是贪污。

    虽然宇文融贪污是有监守自盗之嫌,但今国用正困,朝廷是要一查到底、追查出几十万贯的赃款,还是保住一个理财的大臣,为朝廷源源不断的开拓财源?

    因此张岱这么做的话,基本上不会给宇文融造成太大的伤害,只会将宇文融给彻底的激怒。  

    因为本身只担任一个闲职,所以李林甫在宇文融的阵营中也越来越被边缘化,所以才有时间和精力跟宇文宽已经搅闹这些事情。

    他甚至都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宇文融、直接进行交流了,如今总算再有了机会,他自然是想再好好表现一番,于是便又赶紧说道:「张岱此徒小心应对也难成大患,真正可虑的还是裴相公。

    今裴相公掌管宪台,张岱伏其羽翼之下,若其一意回护张岱,欲加处置也是颇为棘手。裴相公心机深沉、满腹荆棘,亦应有所防备。尤其其子使弄巨资,共张岱与信安王门下子弟经营产业。若裴相公与信安王有所谋计,这对相公而言也是一危局啊!」

    裴光庭与信安王私下里的联络与互动,武氏虽然有所耳闻,但却并没有向李林甫言及。毕竟她还知自己是裴光庭的夫人,自家夫主与人联合争夺权势,她自然也乐见成功。

    只是因为担心李林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遭张岱的谋害,所以她只将张岱那些算计向李林甫讲述了一番。

    不过有的事情也并不需要确凿的证据,通过蛛丝马迹也能推断出来。张岱与裴稹、李峡几人合伙经营茶园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绝密,甚至武氏还因此向李林甫抱怨几次,以自己没有闲钱帮衬李林甫而表达歉意。

    这事还是在信安王大功消息传回长安之前便开始了,说明彼此间联系很深刻,而不是在知道信安王大功之后匆匆搭上的关系。

    李林甫虽然日渐边缘化,但对宇文融所做的事情也很上心,知道这段时间宇文融对信安王颇为针对,于是便又劝告道:「圣人深喜边功,今信安王又大功归国,圣眷正浓,当此时节还是不宜与之触碰。一旦信安王与在朝大臣有所勾结,反击起来也是非常麻烦。」

    「裴某幸进之徒、信安王一介武夫,即便勾结起来,除了干乱纲纪之外,有何能为?」

    宇文融闻言后便冷哼一声,他从开元九年就开始主持一系列的重要事务,裴光庭却还因为受岳父武三思连累而沉寂下僚,全无事迹可闻,到如今两人一起拜相,他心底里自是有些瞧不上裴光庭。

    对于李林甫的规劝,他也是嗤之以鼻,旋即便又说道:「如今国用内外俱困,此二徒即便勾结起来,有何计为国纾困解忧?更何况,将相勾结意欲何为?我正患无计教训信安王,使其专于边务、勿涉其余,胆敢干涉朝政,我岂能饶此二徒!」

    李林甫见宇文融如此目中无人,心中不由得越发忧虑起来,还待继续开口劝上一劝,却被宇文融一脸不耐烦的摆手打断。

    「你经营家计虽然也辛苦,但这事情做得还是有欠妥当。你既不是商贾人家的子弟,如此多的财货露白人前就应该明白会招惹非议。宪台那里我会著人盯紧,不许张岱随意发声,你投进的钱帛尽快料理清楚,不要留下什么麻烦首尾!」

    宇文融又指著儿子吩咐说道:「这飞钱事涉内苑,即便抢夺过来,你也不可直接与事。如张岱一般,享其利而不处其事,记住没有?」

    宇文宽连忙点头应是:「儿这便启程奔赴汴州,务求尽快将事情处置妥当,不劳阿耶再费心!」

    「京中人事聚结,大郎若去,其他几位郎君恐难从容处理。相公和大郎若信得过下官,下官便代行一程,未知可否?」

    李林甫在沉吟一番后,便又开口说道。

    一方面此事本就由其主谋,目的是尽快搞到钱还上自己所背负的巨债。另一方面,宇文融眼下如此骄狂的态度让他心生不安,也想暂时离开中枢,旁观一下事态的发展。

    「李十处事稳妥,计谋也可观,由之处置也可。至于你,便且留在家中,切记不要再招纳巨货!」

    宇文融听到这话后便也点头说道,他倒不担心李林甫会搞什么么蛾子,其人家世清白、在京中也是有名有号的人家,真要敢搞什么事情,也有办法收拾他!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18/6731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