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北府江山 > 第376章 子

第376章 子


荆襄其实也笼罩在战火之中。

    今年一开年,谯纵、桓谦、姚兴便三路大军围攻,北面还要承受拓跋珪十五万步骑的威胁。

    不过全都被毛德祖、沈庆之、萧承之、王镇恶一众将领挡住了。

    所有人马当中,谯蜀和桓氏最急迫,攻不下夷陵,便转道攻打枝江、当阳、临沮等地,一度攻陷枝江,威胁江陵侧翼。

    桓振的步骑,几次杀入襄阳城下。

    桓氏经营荆襄四五十年,即便被赶出去了,仍旧有人暗中与其眉来眼去。

    刘道规在荆襄推行土断,也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与桓氏勾勾搭搭,也就顺理成章了。

    直到刘道规率两万精锐返回襄阳后,人心方才安定下来。

    “父亲,这些都是襄阳暗中与桓氏来往的密信。”刘义兴捧着一摞信笺。

    刘道规扫了一眼,奇道:“你为何没有揭发他们?”

    刘义兴缓缓道:“桓温桓冲镇守江陵多年,颇有仁政,荆襄子民感怀至今,暗中心向桓氏者不知多少,今若捕杀这些写密信之人,必逼反心向桓氏之人,是以不如隐而不发,令其忧惧。”

    “你能看出这些,大善。”刘道规欣喜不已。

    刘义兴却不居功,“是殷先生教导。”

    殷仲文连忙拍了一记马屁:“公子天生聪颖,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在下抛砖引玉而已。”

    “你倒是会说。”

    也不全是他的恭维,刘义兴自幼便延请名师悉心教导,底子本来就不差。

    “那你说说如何处置这些人?”刘道规继续问道。

    “恕儿直言,无论父亲对这些豪强如何宽仁,他们都会首鼠两端,不妨借此事将荆襄大姓发配青州,以抑制豪强,亦可增强青州晋人实力,压制青州胡人。”

    刘义兴侃侃而谈。

    刘道规斜了一眼殷仲文,他同样也是满脸惊讶。

    显然这些都不是他说的,这等眼界格局,他在之前的出谋划策中从未有过。

    刘道规不禁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起来,他常年留在彭城,长于妇人之手,本以为他会有妇人之仁,没想到却无半点心慈手软。

    这年头一个合格的君主,绝不能有妇人之仁。

    就算一个平常人,在这年头心慈手软也活不下去!

    而且此策颇为高明。

    青州胡多晋少,自段龛以来,不知迁入了多少匈奴、乌桓、鲜卑、杂胡,当地晋人早就南下了。

    胡人太多,便是祸乱之源,现在是被刘道规打服了,一旦他们人口增多,或者有朝一日,己方虚弱,这些人必然反叛。

    汉末三国战乱瘟疫,人口大降,魏武帝施行以胡补汉之策,以氐、羌填充关中,以匈奴填并州,以乌桓填幽州。

    虽然快速恢复国力,却也为后来的五华乱胡埋下伏笔。

    遇上司马家的八王之乱,华夏元气大伤,这些胡人立即化身虎狼……

    刘道规一阵欣慰,曹思霏不愧是贤内助,不声不响的培养出如此合适的继承人。

    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这些是从何处学来的?”

    “儿前些时日正好读到江统的徙戎论,颇有所感,《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戎狄性气贪婪,凶悍不仁,不可以晋民待之。”

    说出些话,说明他真将书读进去了。

    殷仲文的那句“勤奋好学”,看来并非奉承之语。

    刘道规常年征战在外,刘穆之留在建康,内政上正好缺少一个总揽全局之人。

    老刘家的资质其实都不错,都能文能武,只要不娇生惯养,都是栋梁之才。

    “从今日起,我升你为骠骑左长史,军政庶务,你可参议之。”

    “儿领命。”

    他今年十二岁,在这时代已经不算孩童了,而且继承了老刘家的身高优势,十二岁就健壮的如同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般。

    乱世之人成熟的也快,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子嗣都是强大助力。

    “文韬当以武略济之,我彭城刘氏以武立宗,武事亦不可荒废。”

    刘义兴略有些懊恼:“儿虽苦练,却始终不及兄长。”

    长子刘义武,出自沈月菡,吴兴沈氏的人一个比一个能打,近的有沈庆之,远的有沈田子、沈林子。

    刘义武自幼被沈氏姐妹教导,在厮杀上颇有天赋。

    不过五个儿子中,也就这两个儿子有出息,其他三个都是中人之姿。

    “武艺会就行,不必精通,将来也用不着你冲锋陷阵。”

    “是。”

    刘义兴在刘道规面前恭敬的有些疏远。

    不过父子两人常年不在一起,有些生疏在所难免。

    这时候军吏快步赶来,“将军,建康战报!”

    “快快呈来。”刘道规等的就是这个。

    西面的谯蜀和桓氏有王镇恶挡住,问题不大,北面的姚兴现在自顾不暇,那一万步骑只是虚张声势。

    威胁最大的是妖贼,十四万人马水陆并进,何无忌战死,刘毅接连失守豫州、寻阳、桑落洲,妖贼顺江而下,直扑建康。

    这道战报跌宕起伏,刘裕迎战妖贼并非一帆风顺。

    卢循先以舰船二十余艘,猛攻石头栅,刘裕命北府精锐以“神弩”射之,烧毁一半舰船,贼军不得入。

    攻栅失败后,卢循在秦淮河南岸设伏,命两万老弱登舟驶向北面白石垒,佯作进攻之态。

    这么大一股兵力,刘裕不知虚实,引一千精锐北上迎战,命参军徐赤特、沈林子坚守南岸。

    刘裕一走,徐道覆与荀林便率一万精锐猛攻南岸,进兵张侯桥。

    徐赤特轻敌,引兵出垒,中了徐道覆的埋伏,五百精锐死伤殆尽,徐赤特一人杀出重围,逃回石头栅。

    妖贼火烧查浦垒。

    幸亏沈林子死战,朱超石、朱龄石兄弟出兵迎接,沈田子和孟龙符的三千骑兵及时赶到,方才合力击退妖贼。

    刘裕回军,立斩徐赤特,随后又处斩魏咏之之弟淮南太守魏顺之,罢免魏咏之青州刺史、散骑常侍之之职。

    一时间三军肃然,内外震慑,建康诸军莫不敢用命。

    整体上打的有来有回,沈田子和孟龙符的骑兵加入,形势逐渐对刘裕有利。

    不过妖贼控制长江,有制水权,刘裕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彻底击败这支妖贼。

    卢循攻打建康失利,转道劫掠南面的丹阳郡。

    战局进入对峙状态。

    “可以出兵了。”刘道规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召集众将,商议出兵讨贼之事。

    封恺道:“妖贼倾巢而出,可派精锐自长沙而下,攻占广州,断妖贼巢穴!”

    刘道规摇头:“士卒本就疲惫,自襄阳南下入广州,长途跋涉,进入岭南,战力降低一半,而且这个季节,岭南湿热,必生疫病,我军大部是北人,不习岭南水土。”

    这时代的岭南穷山恶水,流放过去的罪人,往往九死一生。

    仗不是这么打的,如果走海路还可以考虑一二,走陆路,风险太大。

    段宏道:“我军直接东下,只要攻破寻阳,便可截断贼军后路。”

    傅弘之也赞许道:“不错,何必舍近求远,先攻占寻阳,妖贼必定大乱。”

    其实妖贼最擅长的是流窜,攻破了寻阳对他们影响也不大。

    大不了他们重新从丹阳郡流窜到三吴八郡。

    刘道规想的是如何一战灭掉妖贼。

    自孙恩起兵以来,妖贼祸乱天下将近十年,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几次死灰复燃,每一次卷土重来,江左都要经受一次兵灾。

    如果窜入三吴八郡,这两年的土断成果就将付之东流。

    这时孟干之在堂外道:“报,车骑将军信至。”

    刘道规令人取来,打开一看,竟然是让自己不要出兵东下……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20/6745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