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飞机一定要烧无烟煤
推荐阅读:某星露谷的农耕大师 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玩家请自重,这个位面真的会破碎 破甲九重 被迫下堂后,我转身成了状元妻 奥特:一腔热血鸣不平!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怀揣小福星,流放路上带飞反派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御风剑术
羊城,南沙区,麦道飞机工厂厂房
在丧心病狂的金钱推进下,历经半年的建设,总装厂房已经差不多成形,麦道来的老外和本土工程师一起哼哧哼哧的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总装工作做准备
唐文拎着提包,只要是在厂房里工作的人,见到老外就是句“here you are”发两张钞票,己方也相同待遇,美名其曰下午茶。
在发现这位朴素的年轻老板除了发钱外没有bb后,唐文立即受到了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欢迎。
“唐,第一飞机厂上市计划能提前一些吗?”
待唐文撒完币,李维斯迫不及待凑上来询问。
唐文:“现在就讲恐怕太急了些,至少要能够稳定交付MD11后再说吧。”
南沙区的飞机工厂全称是盖金第一飞机制造公司,并不是独资企业,主要股东是盖金航空和麦道,占比分别是67%和12%。
剩下21%拿出10%流动,11%则分给了羊城、鹅城地方,流动股权是照顾洪都、沈飞这样的部件供应商,以及未来采购客机的客户等。
从股权上盖金拥有绝对控制权,但唐文并没打算一直捏着,承诺会在未来上市并慢慢降到35%左右。
第一飞机制造厂只是用来承接M.D.11客机以及接收技术的载体,完成这项使命后专心做营收靠股价赚钱就行。
说来其实许多制造业公司不赚钱,几亿的单子利润也就几百万,全靠上市后猛猛做营收数据,拉高股价就完了。
飞机制造业也差不多,第一飞机制造厂本身只负责整机总装以及部分非核心部件生产,利润的与技术核心在于上游发动机、航电等部件供应商。
唐文为其准备的使命就是培养出一批懂得现代航空制造的团队,等麦道11稳定下来就可以提出来去组建真正实现他目标的第二、第三、第四飞机制造厂,重头戏还没开始呢。
所以拿第一飞机制造厂既是其他股东的意愿,也并不与唐文的发展思路冲突。
只是麦道迫不及待就准备搞资本运作,被他不着痕迹的推了回去并且反向加任务:
什么上市要取决于麦道多久完成技术转移。
李维斯也没拒绝,只是暗暗记在心中。
待他离开后,知晓老板真正目的的常布斯带着唐文进入私人设计室:
“关于高空高速截击机,我有一点想法了,目前有两个方案。”
常布斯:
“首先按照设定的50年代初代喷气机技术时间点,即使能制造出来高空高速的截击机,恐怕航程也会很难看,一千公里都困难,所以我的思路是和子母机方案结合。”
“可小型飞机……能高空高速?我说的是至少双25指标。”
唐文罕见的提出了些质疑,虽然造船厂可以制造各种奇葩飞机,但还是要遵循一点起码的物理规律。
常布斯听到双25这个指标笑了笑,似乎是想起些什么,但很快回到正题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有些年头军事画册,而且是外文版。
他打开其中两页,分别写着ME163和P13A,一看外表就很不一般:
(P13A截击机)
ME163截击机:
唐文翻阅画报,旁边有着较为详细的说明:
在ME262时期,由于早期喷气机技术原始制造困难,喷气发动机由于缺少稀有金属耐用性低,高性能的喷气飞机需要经常更换昂贵的发动机。
由此,他们希望开发不那么复杂、简便易于生产、速度还快的截击机。
ME163比较令人熟悉,是汉斯开发的末日截击机,其体积很小,由1台RI203火箭发动机推动,以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为燃料喷出高温蒸汽,推力才600千克,自重2.1吨。
ME163起飞时最好靠大型飞机拖拽滑行,试飞时曾飞到550千米/小时,后因技术不达标放弃。
而P13A和ME163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研究,只是到研究它的时候资源更加紧缺,到了连火箭燃料都难以供应的程度,所以选用的燃料是……煤。
P13A比起ME163更加简化,甚至连起落架都没有,纯粹靠牵引起飞或者被轰炸机带飞后释放,全身设计更像是机翼里硬塞了一个人和一台发动机。
而这架飞机的拦截方式也更加原始,连机枪都没有,设计目标是靠小但坚硬的机体去撞击轰炸机……
它的发动机是一台以煤粉为燃料的冲压发动机,当速度超过一定界限后才能启动,将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产生推力,理论上不仅能超音速,还能用1吨煤就飞行超过1600公里!
当然世纪测试中最大飞行速度也不到0.5马赫,最终也被废弃。
两种……狂想,这就是唐文的评价。
见他看完,常布斯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首先是ME163,它的火箭发动机实在是太原始,如果以50年代手段完全可以瘦身不少,并且搭载一台至少3吨推力的液体发动机,从高空释放后短时间甚至能突破3马赫、3万米。”
唐文:“短时间是多短?”
“如果间歇开启发动机,应该能撑5到10分钟,之后就要……迫降了,或者跳伞?当然我其实更看好的是P13A方案。
P13A原设计的煤粉冲压发动机其实具备可行性,而汉斯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他们没有条件合适的风洞。”
“风洞?”
“就是没法大量模拟测试,冲压发动机说的极端些就是根铁管,只是通过弯曲使空气进入后压缩再混合燃料喷出而已,但怎么弯就太有讲究了,已经远远超过了人力和机械计算器能解决的范畴。
而很幸运的是,现在不管是风洞还是超算都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常布斯打开一张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图截面,得意的解释道:
“正好北航最近在做其他冲压发动机模拟实验,我花了五万让他们帮忙搭便车做了个小设计,风洞模型和计算理论都完全支持3到5马赫速度飞行,理论推力也比汉斯弄的破烂强了好多倍。”
他接这种小说周边创作可不是免费劳力,每次唐文都会变着花样给他打不少钱。
后者狐疑的盯着纸上的简单设计图,有些不太相信,毕竟30年后他也没听说谁家还在继续研究煤粉冲压发动机,所以径直问道:
“理论是理论,现实怎么说?”
“现实……那就太麻烦了,北航那边说了几个问题:
-
煤粉结块,高速飞行时气流会导致整个机身高频震颤,煤粉很容易结在一起,会严重影响输出甚至喘振;-
燃烧室腐蚀,煤粉烧的一点也不干净,和液体燃料比起来会产生大量遗留物破坏发动机内壁,还是喘振问题、动力输出不能很稳定;
解决这两个大麻烦的途径是在喷煤粉的时候喷淋一定比例煤油,但……两种燃料结构那么复杂,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油呢?”
“当然了,如果是强调黑科技嘛……”
常布斯摊手示意,显然烧煤末日飞机才更有吸引力,什么可靠性耐用性就别提了。
唐文:“这样很好,不要改参数,就用P13A改高空高速截击机,并且一定要烧煤,无烟水洗煤!”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30/6736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