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07章 遥遥领先的预言

第307章 遥遥领先的预言


“我想请问教授,在约翰逊总统所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中,你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后续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还是不死心,接着追问道。

    大家都不相信这计划是你提出来的,非要吹毛求疵,哪怕林登·约翰逊说了是他提出来的,也要再问一遍林燃。

    林登·约翰逊侧身望向林燃,脸上带着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当然这幅样子在台下记者们看来就是威胁,就是在对林燃施加约翰逊待遇的变种。

    林燃拍了拍面前的麦克风,“当然,星球大战计划当然是约翰逊总统所提出来的。

    林登·约翰逊总统以其惊人的智慧和卓越的远见,意识到了航天领域正在发生快速而又显著的变化,我们的技术进展是如此迅速。

    当我和约翰逊总统提出关于可回收火箭和一箭多星的设想后,他迅速意识到,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技术打造一个属于阿美莉卡的全球防御系统。

    这是伟大的计划,它将会为自由阵营建成太空中坚不可摧的堡垒,星球大战计划成功之时,就是铁幕落下之时,这次的铁幕不是人为构造的概念,而是真正能够防御来自苏俄阵营任何攻击的铁幕。”

    林燃话音落下后,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记者群体们显然更买林燃的账。

    “教授,因为这个计划实在太夸张,一万颗卫星,我相信一万颗属于阿美莉卡的卫星在太空中漂浮的时候,它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可需要你详细解释一下我们具体要如何实现它,以及你所提到的一箭多星和可回收火箭。

    我想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两个概念之后,才能理解这一伟大计划的可行性。”

    林燃回答道:“可回收火箭是指火箭发射后,它的大部分组成部分都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这样我们的成本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比如过去一枚火箭的成本是1亿美元,而在未来一枚火箭我们能够发射十余次甚至数十次,这样单次发射成本能够降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而一箭多星则是指,一枚火箭能够将多枚卫星送上预定轨道,这需要极其精确的轨道控制技术,我的计划是在五年内能够做到一次性将超过30颗卫星送进预定轨道。

    叠加可回收火箭技术,我们只需要花100亿美元就能完成这一宏伟的计划。

    这也是约翰逊总统天马行空创意的来源。”

    这回掌声更热烈了。

    “教授,请问我们的这一万颗卫星是否都是核动力卫星,他们是否除了监测外还将承担你在昨天联合国大会上所讲的那样,成为近地轨道核威慑的一部分呢?”

    问题都甩给林燃,没人向林登·约翰逊提问,至于迪安·腊斯克,有这个人吗?

    “不会,低轨道卫星我们一概不会用核动力,因为风险太高,而更高的轨道卫星,我们会考虑核能,这也是出于动力系统考虑,而不是部署核武器。

    阿美莉卡签订了《外层空间条约》就一定会遵守它,我们不会将太空武装化。”

    海伦斯在珍妮耳边说道:“我怎么感觉教授才是总统。”

    珍妮拍了拍她的手臂,示意她别乱说话。

    因为今天东厅来的记者很多,坐的密密麻麻,海伦斯声音固然很低,但也架不住万一被别人听到后传到约翰逊耳朵里呢。

    倒不是害怕约翰逊,而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新闻秘书乔治·克里斯蒂安很快意识到不对劲,怎么你们都在问教授的意见,总统呢。

    他知道自己得赶快把发布会带回正轨,连续指定和白宫交好的,林登·约翰逊一直以来的支持者,这才让新闻发布会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林登·约翰逊身上。

    但显然,一旦问的记者不是那固定几个,大家就会把话题抛给林燃。

    这让整个新闻发布会的气氛很微妙。

    尽管台上坐着的三位全程保持微笑,但大家能明显感觉到林登·约翰逊的笑容是装出来的,而林燃也同样不自在。

    “哦难怪约翰逊总统需要忌惮教授,换我是约翰逊总统,我也得忌惮教授。”

    发布会结束后,在白宫旁一间餐厅里,海伦斯和珍妮抱怨道。

    珍妮无奈道:“难道太有能力也是错吗?

    无论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国际法,又或者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具体进展,如果林登·约翰逊知道的话,我也不介意问他,然而他回答不上来。

    你没看到乔纳森问他可回收火箭什么时候可以进行第一次测试,测试是否会邀请记者去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参观,他压根就回答不上来吗?

    还不是得靠教授解围。”

    海伦斯笑了笑:“正是因为教授的存在感太强,所以大家才会问这些专业问题啊。

    你想想,如果来的不是教授,而是NASA其他官员,记者们还会问这类问题吗?

    甚至我看一些记者连是否应该停止越战这种问题,都希望从教授那得到表态,我看教授当时的表情就不对了。

    所以约翰逊总统忌惮教授是因为他的存在感太强。

    更可怕的在于,如果星球大战计划启动,无论总统怎么变,教授一直在NASA局长的位置上坐着。

    现在摆明了,无论是约翰逊总统,还是象党潜在的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弗雷德,都对教授很满意。

    那教授的影响力还会持续增强,甚至在NASA局长的位置上呆比胡佛还要更长的时间。

    加上主持过阿波罗登月和星球大战计划,这是多么恐怖的影响力。”

    珍妮听完后知道,海伦斯描绘的是非常有可能的未来。

    海伦斯停顿片刻后幽幽道:“我甚至觉得,未来无论谁在白宫,都只会对教授愈发忌惮,这和总统干的好坏无关,这只和教授的存在有关。”

    珍妮叹气道:“看吧,我感觉教授未必就一直想在NASA呆下去。”

    海伦斯两眼放光:“怎么?有什么一手消息?教授和约翰逊总统之间的嫌隙到了教授都要被逼离开NASA的地步了吗?

    如果教授真的离开了NASA,那可真是一个天大的新闻,是这个十年来仅次于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新闻。”

    珍妮连连摇头:“我没有这么说,我只是一种感觉,我只是觉得教授对NASA的工作没有过去那么热衷。

    说不定教授已经厌倦了在NASA和白宫勾心斗角的日子,想回哥伦比亚大学苦心钻研学术呢。”

    说对了一半,林燃不是想回哥伦比亚大学苦心钻研,如果可以他想回香江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教书育人。

    “哦,我相信星球大战计划一旦成功,会给越战带来不一样的改变,这场战斗会顺利得多。

    不过遗憾的是越战就快要结束了,我们很快会把猴子们赶下海,我们很快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如果我是司令官的话,我想也许24小时就够了。”

    “我当然不相信星球大战计划是约翰逊总统提出来的,他没有这个脑子,你相信我,如果他有能够设计星球大战计划的脑子,他也不至于将越战指挥成这样。

    这百分百是教授的主意,我相信林登·约翰逊甚至连可回收火箭和一箭多星的概念都没有办法理解。”

    “不不不,我倒也不是说约翰逊总统撒谎,而是说他夸大了他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的贡献。

    你明白吗?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教授去给约翰逊总统汇报,我们观测到苏俄发射了核动力卫星,这件事很严重,会给我们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我们需要重视起来。

    然后约翰逊总统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苏俄人发射核动力卫星前就把他们的动作给提前看到。

    于是教授给他提出了一万颗卫星,低轨道中轨道卫星交织来监控全球,最后约翰逊总统再取了个名字,叫星球大战计划。

    也就是说,整个星球大战计划,他可能就说了两句话,哦,天哪阿美莉卡的总统太好干了,两句话就能够成为未来星球大战计划完成后,铁幕的奠基人。”

    在越战前线的记者们都很喜欢采访这个金发碧眼的新人士兵。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弗雷德之子的缘故,更有他自己接受采访就能爆典,经常能够语出惊人。

    像他如果当司令,能24小时结束越战,这种话高层听到肯定不高兴,但记者们听到那是相当高兴,素材这不就来了吗?

    星球大战计划公布后,在民间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这个计划要烧太多钱,又要增加开支,也有人认为苏俄都把核动力卫星打到太空中去了,这一计划很有必要。

    但在国会,这个方案没有任何异议,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特别国会预算,用于星球大战计划。

    因为象党主要是保守派,保守派大部分支持维持冷战,和苏俄斗下去,驴党嘛,这是驴党的总统提出来的,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从国会直接拨了20亿美元的特别预算给NASA,用于星球大战计划。

    记者们也是纷纷出动,询问各路人士的意见。

    星球大战这一名字,也给很多文艺工作者有了新的灵感。

    比如才在去年拍摄完自己人生第一部短片《Freiheit》的乔治·卢卡斯,他看到新闻后就在想:“星球大战?这个名字太酷了,卫星也是星,我怎么没想过?人类未来可以生存在卫星上,然后在卫星上发生的争斗。”

    星链版星球大战把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都给带跑偏了。

    也不知道这个时空,跑偏版《星球大战》是否还能获得像原时空那样的影响力。

    6月5日,柯西金访问阿美莉卡前夕,苏俄驻联合国大使尼古拉·费多连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了秘书长吴丹。

    他递上一份文件,语气沉稳但谨慎:

    “秘书长先生,苏俄遗憾地通知您,我们的‘宇宙250’号卫星因技术故障可能在未来两周内重返大气层。

    卫星搭载核反应堆,用于和平的海洋观测。

    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减少风险,并将根据《外层空间条约》承担责任。”

    吴丹手捏着报告,人都傻了,“你的意思是卫星会变成核弹在地球坠毁?”

    一大早苏俄方面就派秘书约见他,说有紧急情况。

    关于核动力卫星,从年初一直吵到现在。

    苏俄方面没有否认自己有核动力卫星,只是说他们的核动力卫星是绝对安全的,是完全出于和平的海洋观测目的。

    而林燃在中途,曾经撰写过两篇科普类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里面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苏俄的核动力卫星有很大风险会坠毁。

    苏俄方面很快发表了文章予以反驳,表示林燃是狼子野心,为了讨好白宫不择手段,对苏俄的技术实力进行污蔑。

    甚至在联合国,过去这段时间,但凡涉及到太空相关议题,阿美莉卡和苏俄两边的代表都要吵上一段,才会正式开始今天的议题。

    吴丹傻眼是因为,过去一直费多连科的口径都是,我们的卫星绝对安全,绝对不可能会造成危险,我们苏俄在太空领域的技术毋庸置疑,是最强的。

    结果就如此猝不及防的告诉我,你们的核动力卫星要坠毁?

    他脑海里已经闪过了1962年古巴危机的阴影,这可是核技术,任何核技术相关的失误都会引发全球恐慌。

    “是的,它的核反应堆的规格包括了50公斤高浓缩铀,热功率为100千瓦,电功率为3千瓦。

    如果碎片散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费多连科平静道,丝毫没有不好意思,他早就做完了心理建设,干这行如果还要脸,那百分百干不下去。

    吴丹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他挺想骂三字经的。

    “核反应堆?大使先生,这非常严重。

    你们预计碎片会落在哪里?”

    “根据当前轨道数据,可能在枫叶国西北地区或北极地区。

    我们已通过驻枫叶国大使馆通知枫叶国政府,并承诺提供技术支持以应对任何后果。”

    吴丹很清楚,目前轨道计算是这里,但枫叶国毕竟和阿美莉卡接壤,万一你一个不小心就坠落在了阿美莉卡?

    这可是大事故。

    吴丹深吸一口气,“我明白了。我将立即通知枫叶国和阿美莉卡,并召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讨论此事。

    苏俄是否愿意公开更多技术细节,以协助国际应对?

    费多连科犹豫片刻,内心权衡着透明与国家机密的界限。

    他很清楚过度公开可能暴露他们的航天技术,但隐瞒会加剧不信任。

    “我们将提供必要的信息,确保国际社会了解情况,我们也会致力于履行《外层空间条约》的义务。”

    费多连科最后回答道,反正做判断是苏俄航天局,在这件事上我就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做好传声筒。

    吴丹这回真想骂人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用外交辞令糊弄我。

    不过他也没办法,自己只是秘书长,能做的就是召集会议,让阿美莉卡和苏俄去角力。

    几乎是同一时间,位于渥太华的苏俄驻枫叶国大使馆。

    苏俄大使亚历山大·约菲紧急会见枫叶国外交部长米切尔·夏普。

    约菲递上一封正式信函,语气郑重。

    “部长先生,苏俄政府遗憾地通知您,我们的宇宙250号卫星很可能因技术故障在贵国西北地区坠毁。

    卫星搭载核反应堆,我们正在监控其轨道,并将提供技术支持以应对任何后果。”

    夏普的脸色变得铁青,手中的钢笔停在半空。

    他迅速回忆起《外层空间条约》的条款,意识到苏俄必须为任何损害负责。

    “核反应堆?大使先生,你们过去可是一直说你们的技术牢不可破,没有任何问题!

    这会对我们的环境和人民造成严重威胁,你们能保证碎片不会引发污染吗?”

    约菲回答道:“我们的工程师预计大部分反应堆会在大气层中烧毁,但我们无法完全排除碎片坠地的可能性。

    但我们将全力协助枫叶国应对任何后果。”

    枫叶国方面得到消息后,连忙派人联系阿美莉卡寻求帮助。

    消息同时也在联合国迅速传播,引发各国代表的激烈反应。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宇宙250号危机。

    阿瑟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愤怒。

    “主席先生,苏俄的行为令人震惊。

    他们在《外层空间条约》签署后不到一年,就让一颗核动力卫星失控,威胁北美安全。

    这是对条约精神的公然挑战!我们要求苏联公开所有技术细节,并承担全部责任。

    明明教授已经反复提醒过苏俄人,他们却一直在逃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直在把军事项目包装成海洋监测!”

    枫叶国代表罗伯特·麦克唐纳紧随其后

    “枫叶国对苏俄的提前通知表示感谢,但这不足以减轻我们的担忧。

    放射性碎片可能污染我们的土地和水源,威胁降落地点的生命安全。

    我们要求苏俄提供详细的坠落预测,并承诺全额赔偿清理费用。”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86/6749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