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266章 275万众瞩目,龙章凤姿

第266章 275万众瞩目,龙章凤姿


“灵宝本先天而生,自成一小天地,即为秘境”

    “秘境隐于现世,只有灵宝之主才能开启”

    “如我楼观道之三元极真洞天,朝廷之大赤天太清境,青龙寺之大日如来法界”

    青龙峰中,太乙师徒并肩而立,看着两仪峰下的演武场,无数弟子在其中穿梭往返,准备着接下来的考核。

    “师父,龙舟秘境里是前周皇帝的行宫,藏有杨英从天下搜罗来的各种珍宝。”

    “掌教师伯说让我进入秘境修炼,咱们的三元极真洞天里的机缘,是天材地宝?还是?”

    老道士摇摇头,“天材地宝算不得什么机缘。”

    “世人只道宗师和大宗师威压天下,却不曾算过,供养起来耗费有多么巨大。”

    “我楼观道弟子上千,每年吞吐的资源都是海量,各种珍宝是搜罗了不少,但消耗得更多。”

    “尤其是近几年四处战乱,阻断了交通,各地的供奉基本断绝。”

    “只靠着咱们自己的产出,结余不了太多,况且对你们来说也未必适用。”

    太乙真人转身走向妙严宫,示意李存孝跟上。

    “洞天秘境中最要紧的,还是灵气。”

    果然。

    李存孝闻言并不吃惊,毕竟他在龙舟里已经享受过灵池沐浴,自然知道其强大功效。

    可以说,天梯之前,武者靠着丹药和妖魔血肉修行,尚且能够跟得上消耗。

    但是天梯之后,因为要提炼真元,普通丹药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灵气对于修行的重要性则越来越高。

    可问题在于,相对于活跃的魔气,灵气又是一种十分惰性的物质,吸收起来极为不易。

    武者感知天地、吸纳灵气、提炼真元,每一个步骤都十分消耗心神,就像用小溪流水冲击巨石一般难以推动。

    但秘境则不同。

    灵宝先天合道,凝聚灵气乃是本能,不必耗费心思,武者便能直接获取现成的灵气。

    这一点,对于还没有打开玄关,元神力量不足的天梯武者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

    二十四节天梯,难度不高,就是水磨工夫。

    原本李存孝的预期,在能够得到足够的四神大丹补充下,也还要至少一年时间才能天梯圆满。

    但若是能进入洞天秘境修炼,这个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在如今这个多事之秋,能比他人快上一分,便能多一分生机。

    何况李存孝在和文中子交手以来,与龙舟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若能早早天梯圆满,打破玄关,说不定能在成就宗师前便将灵宝掌握呢?

    “洞天修炼的机会只有五脉真传才有,五年方得一次。”

    “要算日子的话,论理说就算你成了真传,也要再等三年。”

    “但时不我待,这一回,是你掌教师伯破例了。”

    “弟子必定全力以赴,以报师伯和师父的关爱栽培”

    李存孝闻弦歌而知雅意。如今他也看得出来,三位门主态度暧昧,不全是向着楼观道。

    倒是严道通和太乙,两人感情深厚,是同一战线。

    “你心中明白就好。”

    入得妙严宫,早就得了吩咐的木叉已然带着一帮杂役弟子等候。

    手中一张张托盘,次第盛放着嵌宝莲花金冠、深紫道袍、纱衣、云头履、玛瑙玉柄拂尘,俨然是真传的装扮。

    “师父,我还没行典礼”

    “那又如何?你都能越级杀明教五明子了,还有人敢在这时候挑战你不成?”

    老道士翻了个白眼:

    “去去去,将衣服换了,也让那些庸夫俗子,见见我徒儿的风采!”

    演武场在两仪峰脚下,为四象四峰环绕,方圆十几里,经年累月为弟子门人践踏,早就平坦坚硬如铁石一般。

    平日里是弟子们打熬武学,切磋比斗之地。又因为和三清正殿相对,是以历年的宗门考核,都处在此处举行。

    此时的演武场,早已人声鼎沸。不止有参与考核的弟子,负责考核的长老,还有跟随高骈到来的一干朝廷要员。

    “外面烽烟四起,此处倒是热闹。”

    远远地,李存孝就看见了郭钊等人,往日这几位真传都是各成一派,如今却都是围拢在那背负黑白双剑的青年身边。

    “李师兄!”

    “李师叔!”

    “李师弟。”

    “存孝师弟,快来与大师兄见礼。”

    国朝除帝王之赭黄色,其下以紫为最贵。受册封的道门真人、佛门大德,皆是紫袍,与朝中三品大员相当。

    真传服浅紫,其中意味不言而明。

    李存孝莲花金冠,紫袍外罩素纱,脚下云履,贵气中又多几分清俊飘逸。

    见到他来,不少弟子长老也纷纷打招呼,声音一直到他的脚步停下才短暂顿住。

    “大师兄”,拱手一礼,刚刚举起便被薛天运伸手扶住。

    “李师弟不必多礼,都是师兄弟。”

    这位楼观道的当代首席并不摆什么架子,言行举止,都有一股温和清净之意,和掌教严道通颇为相似。

    看见李存孝穿着真传的紫袍,几人都没有露出异色。

    毕竟对方的天赋和实力有目共睹,穿或不穿,抑或今日这典礼来或不来,也不过是走形式而已。

    简单寒暄了几句,几人便一同上了观礼台。

    观礼台上皆是门主、长老,朝廷的紫袍大员,王侯贵胄。

    当然,最中央的位置,端坐的自然还是掌教严道通和中书令高骈。

    “李师侄。”

    数千人的会场十分嘈杂,但严道通一开口,李存孝却听得十分清楚,当即循声走了过去。

    “这位是礼部尚书兼同平章事,王昭范王尚书。”

    “这位是彭城县侯,金吾卫刘巨容将军。”

    “这位是”

    在座的都是朝廷要员,李存孝一一见礼。

    客套话就那么些,这些人又是身居高位,又是长辈,干巴巴的赞赏恭维几句,走马观花而已。

    “这是真定法师,早些时候你们已经见过了。”

    俊美年轻的紫袍僧人摸着自己的光头,等李存孝行完礼,又叫来一个小光头:

    “这是劣徒如海,日后你们相见,还要多多切磋砥砺才是。”

    李存孝和对方见礼,眼神在对方五尺上下的身高上多停留了片刻。

    武人锤炼气血,身量高大是常态,这位宗师的高徒如海和尚,看上去却像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比木叉还稚嫩些。

    但李存孝听李思齐说过,此人实际上已经三十多岁,外貌如此,完全是所修武学的原因。

    “契此师兄可在门中?”

    一道传音忽然响起,李存孝转头一看,正对上真定的双眼。

    脑海中响起契此曾经说过,曾在青龙寺中习武的事,他心中紧张散去几分。

    “这几日应当就会回来。”

    真定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着钟声回荡,宗门考核开始。按照惯例,先是外门晋内门,然后是内门晋真传。

    李存孝不愿和一堆老头子呆在一块,草草认了一圈人,便下了观礼台,去寻魏河、叶乘霄他们。

    找到李木叉的时候,后者正在看叶乘霄的比试。

    半年时光,他登上天梯,几个小弟也没虚度。

    叶乘霄如今已经筋肉圆满,正在尝试突破脏腑。而魏河虽然习武要迟一些,但因为天赋更好,丹药供应充足,如今也是三练大成。

    李存孝走到弟弟身边时,看得台上刀枪交错,银光乱闪。

    “叶师弟,承让。”

    与叶乘霄交手的是个三十许岁的青年,使一把双手长刀。虽然赢了,也没多少骄矜之色,甚至看到李存孝,还有些紧张地行礼,随后快步离开。

    叶乘霄输了比试,脸色有些难看,勉强回了一礼、转身回头,正看到李家兄弟。

    “李师兄!”

    “武者比试,胜负乃寻常,你习武年岁不及他们,只是吸取教训自我砥砺就是。”

    李存孝宽慰了几句,既是说给叶乘霄,也是说给李木叉。

    楼观道外门弟子极多,长老、真传弟子,内门弟子,都有举荐的名额。

    再加上和京畿贵人盘根错节的关系,可以说,外门弟子的上限和下限,差距极大。

    但内门却极为难进,除却掌教和四位门主,谁都没有举荐内门弟子的资格。

    想进内门,基本上只有宗门考核,击败诸多外门,证明自己是千万里挑一的天分。

    所以当时太乙搞代师收徒,破例照拂李木叉,才会让李思齐气的跳脚。

    不过如今若是有人旧事重提,只怕李思齐反倒会第一个站出来了。

    “师兄说的是。圣地资源丰沛,人杰自然也更出众。内门弟子,也得黄庭境界才算站稳,脏腑也不过才摸着门槛而已。”

    叶乘霄也不是第一次受打击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众人又去看魏河的比试。

    “这小子的枪法比我还凌厉了。”

    看着如疯虎般搏杀的魏河,叶乘霄颇有些动容。

    原本他各方面要比前者更强,如今半年时光,魏河却有些后来居上的意思了。

    “果然是环境塑造人。留在楚丘,魏河不过能做猎户、镖师,在楼观道,却有望破真形,登天梯。”

    李存孝如今的境界,筋肉境的比武对他来说已经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但此时他的表情却有几分欣慰。

    别人不是他,有金刚杵在,畅通无阻。

    没个十年,叶乘霄和魏河暂时派不上用场。

    说到底,他带着两人来楼观道,本就有培植羽翼的想法。

    独木不成林,将来纵使自己不需要,也能为木叉留几个帮手。

    重九秋高,金菊迎风,飘扬似碎金。

    比武不是杂耍,弟子对战往往几分钟就能分出胜负。

    是以未时刚过,宗门考核已经到了尾声。

    除却寥寥十几人战胜同门,获得挑战内门弟子以求晋位的资格。其他大多如魏河一般,能胜个一二场,获得些许褒奖和丹药,便是极限了。

    而剩下的内门晋真传,早年还算压轴大戏,如今却是逐渐流于形式。

    说白了,看看几位门主和真传,哪一个不是开国公侯的后裔,哪一家没有裙带姻亲?

    宗师看中的人,一般的内门弟子哪里敢出手挑战?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三清殿外,古钟回荡,长老唱名之声响彻十数里。

    嘈杂的演武场静了下来,在一众长老、执事、弟子和与会宾客的注视下,八位战胜了内门弟子的外门弟子上前。

    之后一一上台,见礼师长,领取内门弟子的待遇,如兵刃、丹药、袍服之类,甚至还有几位门主亲自勉励,仪式感浓重。

    集体的归属感,地位提高的荣誉感,于此刻交融。

    可惜,在李存孝的视线中,除了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也看到了不少人淡漠的神情。

    ‘宗门的凝聚力,有些不妙啊。’

    不管众人心底如何思量,当掌教严道通起身之时,演武场上下,无论是门主真传,亦或者弟子长老老,也纷纷跟着起身,神色肃然:

    “宗门之传承,师徒之相续,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话语回荡在群山之中,鸟叫猿啼仍在,但所有人的耳畔似乎都只剩下这一个声音。

    大宗师之意志,天人合一。

    只是这么一句话,李存孝便感觉演武场中诸人的情绪都被影响、调动,心情激荡。

    他抬头望天,恍惚之间,似乎看到黑白的旗幡漫卷风云,搅弄重霄。

    就连观礼台上的高骈都露出几分忌惮,眼神注视着简短讲话后的严道通重新坐下。

    “欲晋升真传者,此时可以出列,一一上前挑战。”

    白虎门主秦理开口,演武场中先是嘈杂了片刻,但很快又陷入一种怪异的寂静中。

    无数双眼睛,从诸多真传身上扫过,最后齐齐注视着太乙真人身后的紫袍青年。

    原本李存孝没来之前,门中几位真传,都已经稳稳当当坐了十几年的位子。威望、资历,有目共睹。

    而其中未曾天梯圆满的两人,李思齐和叶淑仪,却又都是丹师。

    但凡以后还想求人炼丹,都不可能有人昏了头来“捏软柿子”。

    好不容易等来李存孝,门中有人都已经摩拳擦掌,希望对方的加入,可以搅动门中这一潭死水。

    谁知道,却是等来一个更为逆天的妖孽。

    丹、器双绝不说,甚至还能逆伐玄关高手——

    这还打个屁啊!

    “既然无人挑战,那原本的真传弟子保持不变,李存孝上前授印。”

    太乙真人嘴角都要咧到耳根,春风得意地飞下观礼台,取出真传印信,这相当于内门弟子的腰牌。

    以后藏经阁和门中的绝大多数区域,都将对印信的主人全面开放。

    李存孝看着师父得瑟的模样,不禁觉得好笑,差点以为做真传的是太乙而不是自己了。

    一念至此,索性了了老道士的心愿。

    云履步空,囚龙索、风火轮、青鸾甲化作一龙三凤,环绕周身,凌空而下,好似神仙中人。

    演武场周围,不知响起多少吞咽口水的声音,还有压抑的惊呼和羡慕的低骂。

    “真龙凤之姿也”,高骈情不自禁地赞了一句。

    随即转头,笑着看向席间另一位身穿紫袍的道士,此人的位置,却不在楼观道众人之间,而是在朝廷外宾这一侧。

    “静能,我记得你家小女叶淑仪,也在长孙兄门下修习?”

    “不知她和李存孝,可相熟吗?”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476/6755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