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
推荐阅读:太上金阙 我家地下室连了个骷髅地牢 我的随身老爷爷每周刷新 仙人竟在我身边 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勇者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仙子还我飞剑 都重生了谁还正经创业啊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咚咚。
许临过去敲了敲门。
“裴姐,我来了。”
紧接着他就听到了拖鞋走路的脚步声。
吱呀一声,房门开了。
只见裴丹卿的手从里面伸出来,同时还拿着充电器,不过没见到她人。
“谢了。”
许临接过充电器。
他充电器扔酒店了,白天时充电还是拿别人的充电器。
“嗯。”
裴丹卿应了一声。
门后的她,脸蛋有点微红,因为刚才许临拿充电器的时候,她的手心被对方碰到了。
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故意的。
不过裴丹卿转念一想,感觉好像也没什么,应该也就是拿东西不小心碰到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许临要是故意趁机碰她手,那就真的是路边一条了,他又不是没见过女人。
单纯碰一下手,许临都不会有任何感觉,熟悉他的女生都知道,许临亲嘴的时候,除非是在外面,也就是周围有别人,要不然,他在家里,亲个嘴你会发现,他两只手都不会老实的。
也就是说,那些小便宜,他是不屑于做的。
拿了充电器的许临就回了房间。
一夜无话。
很快又是第二天了。
11号。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
许临今天总算不是穿西装了,就一件工装长裤和一件短袖,很休闲的穿搭。
裴主任今天也差不多,也挺休闲的。
裴主任走在许临身后,觉得不穿西装的许临少了那种特殊的气质,但多了几分少年气息。
这种少年气息很特殊,像初升的朝阳,朝气蓬勃。
裴主任这才想到,许临好像才十八岁。
“许临,你是不是才十八岁?”
裴丹卿问了一句。
“下个月十九。”许临回答。
“哦,那也很年轻呢!”
裴丹卿羡慕这个年纪,因为当年的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谓无忧无虑。
但随着年龄增长,她要面对的事情就多了很多,再也没法无忧无虑了。
此刻的裴丹卿,心中颇有一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
很快,两人就到央视大楼了。
和昨天一样。
今天两人来的早,老登吴宗庭还没出现。
只到半个小时后,吴宗庭才拄着拐杖来了。
今天还有一首片尾配乐。
常言道,虎头蛇尾,显然许临就不允许出现这个情况的,虎头开始,那必须虎尾结束,所谓有始有终。
那么,片尾配乐要怎么操作?
许临又开始翻阅诗词,试图找找灵感。
从唐诗,到宋词。
唐诗?片头曲找了,片尾曲就不用了。
李白的一句“仙之人兮列如麻”其实已经是象征了唐诗的一角。
那个时代,国家强盛的很,华夏历史上公认最强大的两个朝代,一个汉朝,一个唐朝。
李白就是盛唐的重要代表。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种潇洒,不是在一个充满了大气象的时代,并且是在天生富贵不受框束的人的身上,都不会有。
用李白的诗当片头曲再合适不过了,寓意着一个璀璨而强大的国度。
纵观华夏整个历史,虽然沉沦了很多次,但总体上还是强的可怕。
因此,片头曲,恢宏浩大。
宋词呢?
宋词,其实宋词普遍小家子气,极少数有大气蓬勃的,尤其是在北宋后期开始。
宋朝有大气象的词人不多,譬如辛弃疾、陆游这种是很少的。
再说,北宋南宋他也大气不起来,一个憋屈的朝代,他怎么可能大气?尤其到了后期,像被抽了脊梁骨的老男人,要不是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殉国,宋朝的垃圾还能再下拉几个等级。
那么富有的一个朝代,竟然能这么憋屈,古来罕见。
封建时代,皇权大于一切,皇帝垃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等同于灾难。
不然岳飞能说:靖康耻,犹未雪?
那种憋屈,难以言喻。
宋朝,是一个仅次于清朝的憋屈朝代,尤其是后期,两个朝代都可谓异曲同工,简直臭味相投。
于是,后期的宋词普遍小家子气,他没法拥有唐朝那种超然的大气象。
盛唐,万国来朝,一大片国家来这里朝拜,比耶路撒冷朝圣还夸张,毕竟,你耶稣撒冷有没有耶稣有没有真主安拉,没人知道,但盛唐的长安,那可是真的有人间上帝!这时候,别说那些社会上层,就是底层老百姓都会非常自豪,他们没有任何跪舔的外国佬,完全没有媚洋崇外的想法念头,你外国佬来了,管你黑皮白皮,得尊称我一声大唐子民,这种自豪感是无与伦比的。
片尾曲,许临排除了宋词,他没法直视这个朝代,觉得憋屈,很多让他想不通的事情。
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能够让宋朝的人闹麻了,因为见过这种场景的人,可能只有北宋最后那两个皇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许临喃喃自语。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这得何等继往开来的大气象?
许临忽然开口道:“纸和笔!”
当即,就有人递过来纸和笔了,不是裴丹卿,而是老登。
紧接着,吴宗庭就看到了许临洋洋洒洒又是一份曲谱出来,他的创作速度飞快,完全没有丝毫的卡顿,他的灵感是何等汹涌,才气何等浩荡澎湃?
“天纵之才啊!”
吴宗庭心中感慨,此刻,他的内心已经不会怀疑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郎。
两分钟不到,一份没有任何修改的曲谱就出来。
完成曲谱。
许临又在最顶部写下名字:数风流人物。
“这份曲谱,就叫《数风流人物》吗?”
吴宗庭连忙问道。
许临:“嗯。”
吴宗庭追问:“有什么深意?”
“读过《沁园春·雪》吗?”许临反问。
“自然读过!”
“读过就不用解释了吧。”
许临觉得,个体面对时间长河,不值一提,因为再牛逼的人物,也会尘归尘土归土。
秦始皇死了,他的兵马俑还在。
两千年前出现的牛人,一千年前也出现了,五百年前也出现了,五百年后也会出现,一千年后两千年后,也同样会出现,永远地生生不息。
这个国家,永远都会人才济济,永远都会英雄荟萃,永远都会仙之人兮列如麻。
于是,伟人会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大气象,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好啊!”
另一边,吴宗庭细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如此。
《仙之人兮列如麻》作为开头,《数风流人物》作为结尾。
“让我看看这首曲!”
许临把曲谱给他。
而许临已经拿来古琴,二郎腿一翘,右腿搭在左腿上。
曲谱他写的,他能不记得吗?
论记忆力,这个世界,未必会有人比他强大,那些所谓的世界记忆大师也就那样。
吴宗庭见许临要弹奏,索性一边看曲谱,一边听许临弹。
琴声响起,依旧是大气象,那种代表一个强盛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时代,乃至一种无与伦比的永不服输永远与天斗与地斗的无上意志,通过琴声传递,扑面而来,让吴宗庭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吴宗庭浸淫音乐数十年,知道这又是一首足以撼动配乐界的曲子。
“才华横溢,有大气象啊!”
不是胸中有大气象的人,作不出有大气象的作品。
吴宗庭感慨。
他柳永再有才华,他李煜再有才华,也永远不可能像李白说出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不可能像杜甫发出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真是大气象啊!”
吴宗庭感慨,有些要老泪纵横的意思。
他想起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这个国家刚建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国外又有两个超级大国虎视眈眈,后来,国家发展起来,很多人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觉得西方才是人间天堂,反观国内,如同农村和城市的对比,简直云泥之别,于是很多人跑去了西方,吴宗庭也有几个朋友在内,奔赴西方灯塔,从此没有再回来,进入千禧年后,国家逐渐强盛,人们这才越来越自信。
“老登,你哭什么?”
许临弹奏结束,见对方老泪纵横。
“看你们年轻人自信勃发,有大国气象,很是感慨啊,你或许没法理解,你没经历过我那个时代,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我四十多岁,我记得是1994年,我们去西方参加一场音乐会,当时我们几个人还被那帮白种人看不起,觉得我们来自华夏,而且我们几个人又瘦瘦小小,他们很多人高大威猛,我们就低人一等,你没经历过,你可能都不懂,九十年代的西方世界,如日中天啊!”
吴宗庭真的老泪纵横了,“那时候我们回来,觉得很憋屈,但却无可奈何,现在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法释怀。”
许临笑道:“有机会我会去西方世界,去扳回一局。”
许临意气风发,什么西方世界,他历来不感冒。
接下来,许临又弹奏了十次,把曲谱润润色,完全版这才出来。
“搞定。”
许临放下手中的笔,最终版本的曲谱已经写下。
“这首片尾曲怎么样?”
裴丹卿问道。
不等许临说话,吴宗庭就率先说话了:“不比片头曲差,到时候哪怕你们这个节目质量很差,但许临的配乐也足以让你们这个节目留名。”
吴宗庭说的没有半分夸张,许临一个开挂的,又是在灵感爆发的情况下创作的片头和片尾配乐。
能差?
不可能差。
听到吴宗庭说的,许临也没说什么,该谦虚的时候谦虚,不该谦虚的时候,许临是不会说话的,当默认了。
有吴宗庭的肯定,裴丹卿也没有话说了,吴宗庭这个人高傲的很,现在他早就被许临给折服了,眼下自然说的真实不虚。
裴丹卿美眸闪烁,许临的优秀确实是超乎了她的意料的。
下午许临休息了。
第二天,许临又来到这里,用古琴把这五首曲子都弹了一遍,让裴丹卿他们录制下来。
录制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纯录音,一个是录制许临弹奏的手法,相当于教学了。
这只是古琴版的,其实还可以有别的版本,不过,曲谱摆在那里,你有能耐就自由发挥了。
这节目才开始拍,下个月月中才播出,配乐都是提前做好。
像片头曲和片头曲,要有多种乐器搭配的,这就不关许临的事情了,因为到时候要有一整个乐队的配合,就像歌剧院那种音乐表演一样,一大帮人在弹奏各种乐器,共同演绎同一首音乐,这要训练很久的,许临没有这个闲工夫。
这一点,让吴宗庭做还是谁,许临也不清楚,但总之他后面顶多就是隔空教学一下就行了。
眼下,许临把五首配乐的古琴版都录制下来,可谓很有诚意了。
有视频在,你想学,放慢镜头慢慢学就行。
12号这天,就这样结束了。
这时候,许临的配乐工作已经搞定。
13号,许临就负责指导一下几个搞配乐工作的人,不过基本上也是闲着,玩手机就玩了大半天。
14号这天,许临就彻底没事做了。
因为是星期六,裴丹卿也放假了,索性就当东道主陪许临许临在京城走走。
京城能去的景点太多太多,几天都逛不完,更别说只有一天了。
许临明天就要离开。
说起来有点行色匆匆了。
后天十六号,就是池临月的生日,许临可没忘记。
他这个人,还是很重承诺的,还得早点回去准备一下。
早上两人出门后,就直接去了故宫。
许临以前和任女士去过一趟故宫。
不过年少的他,尚且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也不会有太重的故地重游、岁月此去经年的感慨。
在故宫兜了一圈,许临就到处看看。
接着两人又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而后就是下午,许临最后一个到的地方,是北海公园。
下午三点多,许临他们准备踏上回程。
“晚上有个舞会,你想不想去?”
裴丹卿发出了邀请,美眸闪烁。
“什么舞会?”
“一个比较高级的舞会,我朋友举办,你想不想去?”
“有没有美女?”
许临开玩笑道。
“大把多!”
裴丹卿看着他,索性接了他这个玩笑。
“有没有和你一样漂亮,或者差不多的?”
“那估计很有难度了。”
裴丹卿对自己的美貌历来自信,天生丽质,国色天香,说的就是她。
裴丹卿今天也很美。
长发披散,迎风而舞,一袭长裙,脚下又踩着一双精致的高跟鞋,妆容倒是淡雅。
看到她的人都会觉得很惊艳,无论男女。
许临说:“有没有饭吃?”
裴丹卿:“有,”
末了,裴丹卿又补充道:“顺便给你介绍一些人认识认识,让京城的人知道你这位青年才俊!”
“那我姑且去一趟吧!”
于是,晚上,许临又是西装革履。
和同样稍作打扮但已经美到极致的裴丹卿一同到了目的地。
这舞会挺高级的,男的清一色西装革履,也就西装颜色不同,女的,则是各色礼服。
显然这帮人都不是普通人。
就说他们身上那种自信勃发,一个月拿个几千几万工资的人都不会有。
“丹丹,这位谁啊?”
“哎呦,这么俊?这是哪家的俊公子?”
“丹丹,快说,这位和你什么关系?”
“没见过的生面孔,你叫什么名字?”
裴丹卿的几个女性朋友走过来,都是二十多岁,气质很不错的大姐姐们,哪怕她们当中有人五官长的不能算是好看,但那种骨子里的自信,以及那种大气的面相,显然也给人一种出身不凡的感觉。
当然其中还得是裴丹卿最为耀眼,许临的目光往舞会大厅扫一圈,裴丹卿绝对的鹤立鸡群。
众人都好奇地打量着许临,想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亦或者说和裴丹卿是什么关系。
“鄙人姓许,单名一个临字,玉树临风。”
许临自我介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裴丹卿微笑着,不吝赞赏许临:“他呀,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郎,也许有一天,他会名满京城呢!”
“咦?怎么个才华横溢?”
众人好奇。
舞会就在一座别墅外面的大草坪上,很多人汇聚在这里。
其实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许临身上。
一个对他们而言很陌生的年轻人,上层世界,圈子就那么大,大家哪怕不熟,但总归是认识的,而今许临进来,让众人颇为陌生,未曾见过,感觉很陌生,但没有人敢小看他。
他在众人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剑眉凤眼,俊美无俦,气质又像盘起来但随时扶风而起的真龙。
尤其是这里的年轻女性,有不少单身女生对许临心动不已,一双双美眸闪烁光芒,纷纷好奇这是何方神圣,是哪家素未谋面的贵公子,众人窃窃私语。
这场景,犹如韦庄《菩萨蛮》中的那一句: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当时我还年少,俊采飞扬,风度翩翩,我骑着骏马路过,满楼的美人,都为我倾倒。
那是何等意气风发?
十八九岁的许临,此刻正是如此。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698/6759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