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宋悍臣 > 第300章 下马威(爆更两万求个月票)

第300章 下马威(爆更两万求个月票)


“哈哈哈。”

    宋煊随即摆摆手,瞧着周德绒道:

    “我刚来,也没带什么东西。”

    “麻烦周县丞去给大家泡壶茶。”

    “再拿四个杯子来吧,要不然大家干巴巴的谈话过于严肃了。”

    “好。”

    上官一吩咐,周德绒连忙起身,亲自去泡茶。

    宋煊又开口道:

    “郑主簿,你去整理一下县内三年来的赋税账簿,给我拿来。”

    “张知县与我说过开封县的赋税一事,比较棘手,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喏。”

    待到其余二人都出去了,独留下县尉班峰。

    他有些紧张。

    宋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班县尉,我听过你的名号,过山峰,响亮的很呐。”

    听到上官叫自己的绰号,班峰呼吸加粗,有些坐立不安。

    一下子就被顶头上司给开盒了。

    谁遭到得住?

    那其余事,他是不是也知晓?

    毕竟在班峰看来有一个手眼通天的岳父,帮他查一些人,那岂不是手到擒来?

    班峰连忙摆手,尽量让自己脸上神色不变:

    “大官人,都是外面的人乱叫我的。”

    “我真不是,我没有!”

    “哎,班县尉,不必解释。”宋煊随意摆摆手:

    “有名号好啊,说明你在本县工作做的好,能镇得住那些宵小之辈。”

    “啊?”

    班峰本以为宋煊会厌恶自己,却不想他并没有过于苛责。

    反倒是夸奖了一句。

    这让班峰觉得自己心中是有些得意的。

    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愧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想的就是与众不同。

    在东京城没点名号,如何能镇得住那些歹人?

    当然大部分也是镇不住的,震慑普通百姓够用就行。

    宋煊又提点了他一句:“开封县赋税收不上来,今后还需要你全力配合我。”

    “明白。”

    班峰立即答应下来,若是自己也能对收取赋税这种差事掺和一脚,那不就是分了县丞的权力吗?

    大官人这是要提拔自己啊!

    班峰突然明白宋煊把其余两人都支开,单独留下自己说话的意思了。

    故而整个人都显得极为激动。

    只要涉及到钱粮的差事,那就有捞油水的机会!

    宋煊佯装叹了口气,忧心忡忡的道:

    “东京城人口超过百万,盘踞在开封县辖内讨生活的人,就占据了一多半,如此多的人定然会出现各种治安问题。”

    “是的,大官人,我等兄弟们就算是日夜巡逻,也是顾及了东边,顾及不了西边,巡检司的人也不与咱们一条心。”

    班峰当即倒起了苦水,说着巡检司的不配合,以及吃拿卡要的事。

    “嗯,咱们以后是要主抓治安的,巡检司如此败坏县衙名声,也是要管一管的。”

    班峰越发确信宋煊要重用自己的意思。

    “下官愿意为大官人牵马执蹬。”

    宋煊点点头:“那你很能打吗?”

    “回大官人的话,下官还是有些勇武的。”

    班峰回答的时候。

    还是下意识的挺起胸膛。

    “好,申时一刻,你带着三班衙役,马步弓手还有白役都在县衙后院集合。”

    “本官要挨个点名,检阅一二,心中也好有个底。”

    “喏。”

    班峰颇为兴奋的点头。

    如今开封府的治安构架是:府尹-许多官职相互叠加。

    但是在县一级,那就是知县-县尉-衙役三级体系。

    毕竟知县只总揽全县治安,县尉负责日常缉捕。

    “大官人,还要通知巡检司的人来吗?”

    “嗯,你倒是提醒我了,通知他们也来,让老弱守在巡检司,其余人都来一趟。”

    巡检司在路、州、县三级均有设立,而且不分州县界至,可以重合。

    他们主要是负责巡逻、侦查、维护地方治安。

    最为重要的是负责广大乡村地区,也就相当于乡镇派出所。

    知县是可以直接管理和指挥的。

    但是实际情况,巡检是有对抗知县的武力资本,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而且担任巡检使的人,一般是盘踞在地方上有一定势力的人,和乡绅地主枝盘交错。

    最重要的是能够世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地方势力。

    所以有些巡检使就不会把知县放在眼里。

    毕竟大宋是流官制。

    你干个两三年就走,人家从祖上就开始干,子子孙孙都干。

    这片世代都归人家管。

    到了王朝末期,他们就是独立的山头。

    别说县太爷了,连朝廷说话都不好使!

    张揆说过,巡检使总是与县尉对着干。

    其实他对于巡检使也是管控不力。

    而此时的班峰故意提他,估摸就是想要借刀杀人。

    宋煊倒是不以为意。

    两股势力相互不对付,那就是利益出现了分歧。

    谁都想要收黑钱!

    有分歧好啊。

    没有分歧,他都不好逐个击破,制衡他们,为自己所用。

    这股子力量宋煊也是要收入囊中的。

    面对人口众多的开封县,光靠着这些衙役根本就不够用的。

    没有人,没有钱,办个屁的差事?

    “喏。”

    县尉班峰刚应了一声,便听见敲门声。

    县丞周德绒端着托盘进来,嘴里说着茶来了。

    宋煊瞧着周德绒在那里开始磨茶,要表演功夫,也没拒绝。

    毕竟他那套茶具,看起来还挺优美的。

    宋煊知道宋有五个窑口,端起崔青色的小茶杯道:

    “这是什么窑口的?”

    “回大官人的话,此乃汝窑。”

    县丞周德绒十分得意的道。

    汝窑是五大官窑之魁首,造型相当优美。

    “喔。”宋煊无不赞叹道道:

    “这套茶具定然孕养了许久,手感润滑如脂,观其形便是似玉非玉之美。”

    “连茶色都附着于裂纹处,当真是珍品啊!”

    欧阳修在《归田集》中对汝窑的论述:

    汝窑瓷真正最美的就是釉,不是天青色,而是粉翠,也就是今所说的翠青色。

    宋煊说的翠青色,周德绒也没有反驳。

    毕竟每个人对颜色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点都不贵,主要是要耗费时间孕养,若是大官人喜欢,可去张家铺子买一套,提我的名号,还能打折。”

    周德绒只是喜欢这个颜色,他觉得真心好看。

    如今的汝窑并不闻名。

    直到金灭北宋之前二十多年才开始名扬天下。

    主要是因为宋徽宗的审美,发现汝窑的美,就批准为官窑。

    于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后续就因为战乱突然停了,故而汝窑的传世作品极少。

    此时的汝窑并不闻名于世。

    “哈哈哈。”

    宋煊放下手中的青瓷冰纹小杯:

    “好好好,回头有时间我去看看。”

    主簿郑文焕前往户房找户曹钱甘三讨要账册。

    田赋(夏秋二税):核算田亩、征收粮绢;

    负责商税:收取市集交易税、过税;

    杂税:诸如盐茶酒专卖附加、城郭维护费用。

    “郑主簿,如何到我这里来了?”

    钱甘三连忙走上前来。

    “大官人要看三年的赋税账本,赶紧都拿出来。”

    听着郑文焕的话,钱甘三连忙叫攒典把账册拿来。

    户曹参军总揽税收,签押税单,属于从九品。

    税吏负责下乡催税,登记账目,没有品级,经常使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手段,而且淋尖踢斗也是他们喜欢用的。

    攒典就是负责保管税簿,核对入库,也无品级。

    钱甘三连忙压低声音道:“大官人是要查账吗?”

    “嗯。”郑文焕同样压低声音:

    “前任知县可是没少与大官人交谈,人家能连中三元,就证明聪明着呢,你可别那假账搪塞。”

    “哪有假账啊!”

    钱甘三连连摆手:“郑主簿勿要吓唬下官。”

    郑文焕如何不知道他钱甘三作为周县丞的头号心腹,最擅长做三截账了。

    上截是上报三司,中截是留在县衙,下截是私帐。

    对上虚报,中间是真实的账本,对下是分赃明细。

    钱甘三瞧着攒典把上截账拿出来,眉眼带笑。

    他并不觉得新任知县能够看出账目的不对劲来。

    这可是自己精心做的账,连三司使的那些高官都分辨不了真假。

    故而钱甘三虽然是个从九品的官员,可是在他看来那些相公们不过是会考试罢了。

    诗词歌赋写的好一点。

    有关经济账,他们永远都算不明白!

    连中三元的宋大状元,那也是一个样,跑不了。

    户曹参军恭送郑文焕出门,对着攒典点点头,让他该干嘛干嘛去。

    无论谁来这开封县当县太爷,他们这些人该吃吃该喝喝。

    哄骗他们跟玩似的。

    那么多知县,有哪一个看出来账目不对过?

    主簿郑文焕则是提着赋税册子的竹篮走了进来,累的单薄的他有些发蒙。

    “郑主簿,喝口茶,解解乏。”

    “多谢大官人。”

    郑文焕坐了下来。

    周德绒连忙给宋煊递过来账本,宋煊直接捡起去年的账簿:

    “周县丞,你主抓赋税,我听张知县说赋税空缺巨大,你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周德绒本该笑呵呵饮茶的脸色一变,他放下手中的茶杯:

    “回大官人的话,这是因为去岁的帐要还前年欠的帐,一年年累积下来的,根本就还不完。”

    “周县丞,这么说,今年夏税也是不可能足额,本官一上任就要担负着劝农不利的名声?”

    宋煊继续翻看账本。

    三人沉默。

    作为知县,赋税能否收齐,是最为重要的一条考核。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

    “周兄历任五任知县而不倒,兄弟我欲效萧规曹随的故事,还望指点一二。”

    听着宋煊如此客气的询问,周德绒沉默不语。

    按照官场的潜规则,便是要为前任的亏空做补充。

    否则谁都别想升迁。

    主簿郑文焕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装作自己很忙碌的样子。

    县尉班峰则是在看笑话,就等着合适的时机,由自己来分他的权。

    收赋税是个好差事。

    光是过手的油水,就有许多。

    别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知道周德绒把收上来的钱,拿出去放高利贷吗?

    要不然光靠着县丞的俸禄,如何能在东京城养活一大家子人,还能吃得好穿的好,用得好?

    圆脸无须的周德绒缓了一会,这才开口道:

    “大官人,不是我不想收齐,实则是事出于因。”

    周德绒手中摩挲羊脂玉的动作加快了:

    “开封县的情况太复杂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说清楚的。”

    “无妨,今日时间充足的很,本官不能不明不白的上任。”

    宋煊捏了捏自己的眼角:

    “我一上来就询问你们甘心不甘心在此蹉跎,反正我是不甘心就当一个知县的。”

    “大家的政绩做出来了,我才能向官家举荐你们。”

    “到时候也外放到开封府其余县区当个知县之类的,这么多年熬的资历够了,就是缺乏有人举荐。”

    “我来之前也听说过,天圣三年的时候,权祥符知县张旨因断狱平允直接转正。”

    “你们代理满一考(一年)无重大过失,需要有两任基层官经历。”

    “就一丁点不想往上走一走吗?”

    “毕竟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县尉班峰立即表态:

    “回大官人的话,我是愿意升官的,只是苦于没有人举荐。”

    因为需要两个五品以上的官员共同举荐。

    不说花钱找人的事,这种举主是有风险的。

    毕竟一旦被举荐的人犯了罪,举主也是要受到牵连。

    班峰就算是想要花钱找人都没门路的。

    在大宋举荐是有连坐条款的。

    否则范仲淹硬怼刘太后,晏殊也不会急的过来责问他为什么这么冲动。

    在旁人看来,范仲淹的所有举措,那就是晏殊在背后受益,由范仲淹打前站的。

    朝廷当中如此行径十分正常。

    吕夷简收拢那么多人,无论是什么事,都是要他们冲锋在前,然后吕夷简再择机开口。

    哪有一方魁首,率先冲锋在前的?

    更加容易被集火干掉。

    瘦弱的主簿郑文焕叹了口气。

    周县丞一直都不挪窝,他哪有机会往上爬做到县丞的位置?

    “大官人,俺也一样。”

    这下子轮到主簿郑文焕说这句话了。

    毕竟他是读过书的,要是要一些脸面,不想赤果果的暴露升官需求。

    “这么说周县丞不想喽?”

    三双明晃晃的眼睛盯着胖乎乎的周德绒,他这个县丞直接往后一缩。

    一张大饼。

    直接让其余二人站队宋煊,认为周德绒是不想一块“努力奋斗”!

    “大官人,二位,莫要为难我啊。”

    “你们以为我不想往上爬?”

    “可是历任知县的四善三最考核,开封县没有一次得到过上等。”

    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三最:狱讼无冤、催科不扰、农桑垦殖。

    周德绒说完之后,又怒视其余二人:

    “你们也是在这县衙待了许久,难道就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郑文焕当然知道,班峰也有所耳闻。

    这不是来了新知县,人家又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

    说不准就有这个本事。

    再加上人家岳父是当今军方第一人,说不准就有许多人卖他个面子。

    班峰不管这个那个的理由。

    反正新知县是要重用我。

    然后从你手中抢权,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必须要弄你。

    “周县丞,话不是这么说的。”

    班峰放下手中的茶杯:

    “有什么难处你就先与大官人说一说嘛,万一大官人能解决呢。”

    “好。”

    周德绒便开启了吐槽模式。

    去年水淹东京城,光是淹死许多人,但是上报的人不多。

    后续从陈留县泄洪,淹了三千亩良田。

    三司使应说汴京无灾,不准减税。

    不光如此,开封府还强令开封县替陈留县补交三千亩良田的赋税。

    因为泄洪对于开封县最为有利,不能让陈留县吃亏。

    开封县不仅要出钱,还要出人出粮去帮助陈留县修筑堤防。

    就这么的,还传出来,修建堤防的岁修银被贪墨了。

    最终三司使下去查也没有查出来什么来。

    因为去年陈留县的知县是吕相爷的长子吕公绰。

    今年人家就高升到京城为官了。

    上任知县张揆有什么办法?

    朝廷直接以“摊派”的名义,让你转移支付,给人家陈留知县做政绩。

    你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了!

    谁不知道前任开封府尹陈尧咨,那是吕相爷的人呐?

    如此强行摊派,让开封县本就没收上来多少的赋税,缺口更是大的惊人。

    宋煊听着周德绒的吐槽,他心想吕夷简的儿子不应该贪污吧。

    吕家也不像是缺钱的。

    吕夷简也不是那种喜欢奢侈之人,明眼人看都看得出来。

    不过宋煊转念一想,东京城可是富贵迷人眼。

    年轻一辈能有老一辈意志坚定吗?

    不会被富贵生活迷了眼吗?

    那可不一定。

    所以宋煊也不好直接下定论,吕夷简的长子吕公绰没有做出贪污之事。

    “这种事只要我在任,绝对不可能发生了。”

    宋煊说了一句话,倒是让周德绒心惊。

    不愧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他都敢直接拒绝开封府尹的命令!

    但是转念一想,周德绒便释怀了。

    眼前这位状元郎,白身的时候就敢公然辱骂现任开封府尹。

    再怎么赔钱赔笑脸,现任开封府尹也不会给他打个上等的评价。

    反倒会找机会继续转移支付,抽开封县的血。

    不如硬刚到底。

    反正人家岳父的官职,那也是站在大宋顶端之人,有实力同开封府尹陈尧佐掰手腕的。

    班峰眼睛却是一亮:

    “大官人之言,在我这个武夫听来,实在是提气。”

    “凭什么陈留县泄洪要我开封县来付账,还不是因为吕相爷的公子在那里当知县,有人想要拍马屁!”

    “大官人一来,开封县百姓的青天就有了!”

    郑文焕默然不语。

    今后可是神仙打架,遭殃的可是他们这帮小鬼。

    开封府尹针对不了眼前这位知县,还没法子给他们这帮人上眼药吗?

    想想,郑文焕都觉得亏的慌。

    若是真的能够让宋煊趟出一条路来,自己升职离开这个位置,兴许就殃及不了他这个小小的池鱼了。

    但问题是,开封县想要把夏税收齐,简直是难如登天。

    “大官人,开封县内的许多良田都收不上税来。”

    周德绒再次叹了口气:

    “本县免税的人家超过五百。”

    宋煊瞥了周德绒一眼:

    “刘家独占了一半的户数,周兄何时兼任了刘府的勾当官?”

    周德绒连忙看了郑文焕一眼,随即压低声音道:

    “大官人呐,你可不能胡说八道。”

    “慎言呐,这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传到人家的耳朵里去了。”

    “那刘家是寻常人家吗?”

    “我记得外戚庄田免税需要天子的特批,刘家有吗?”

    宋煊的询问,让周德绒不敢与之对视:

    “人家说什么是什么,咱们一个小小的县丞,哪敢跟人家要官家的旨意啊?”

    周德绒还有一句纯纯找死的行为,他没敢往外说的。

    这种行径就是典型的豪强抗税。

    你能耐我何?

    宋煊手指微微敲着扶手,那些人不想交税,直接假装把田地放在刘家名下。

    而刘从德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吃进肚子里了。

    “大官人,不仅陈留县有受灾的良田,咱们开封县也是不少,水患减产,那也是情理之中。”

    “下官真怕今年黄河水还会灌进城来,到时候又是大片田地被淹,无论如何夏税都是收不齐的。”

    宋煊靠在椅子上。

    难不成自己也要先哄骗一下本地的豪强。

    告知他们先交税,然后豪绅的税如数送还,剩下的税五五分成?

    不好操作啊!

    这种事没有信任基础,人家凭什么要相信?

    而且光靠着手下的衙役,做不成这种事的。

    “还有什么难题,一并说了。”

    “刘家要修万寿宫,强行给我们摊派。”

    周德绒瞧着宋煊:

    “刘家不说在开封县作威作福,他便是连开封府都不放在眼里。”

    宋煊点点头。

    刘家怎么还能如此猖狂?

    皇太后亲自写的规范官僚子弟的诏令,他是一丁点都不想听是吧?

    反倒还带头违反,啪啪打刘娥的脸。

    我就犯了,那又能怎么样呢?

    放眼整个天下,谁能奈我何!

    堂堂皇太后的族人都不遵守她制定的律法。

    那这律法制定还能有什么用呢?

    不仅无法为刘娥积累出好名声,反倒会成为被攻击的一点。

    所以有些时候,宋煊是无法理解刘娥的脑回路的。

    她在政治上应该蛮成熟的。

    如何就这么的偏爱刘家人。

    骄纵他们,是没想自己死后,让他们活着吗?

    还是觉得她能够照顾刘家一辈子?

    毕竟刘家也不是她血缘关系上的族人。

    只是前前夫的儿子。

    要不然。

    宋煊想不通其中的逻辑。

    “万寿宫。”

    宋煊不知道万寿宫是怎么回事。

    他潜意识觉得这件事应该是朝廷出马挑大梁,如何能轮得到刘家。

    还是这个万寿宫是刘家特意献给刘娥,想要巩固感情,表达孝心的?

    按照宋煊对刘从德贪墨一百根金丝楠木的认知,他应该不会把万寿宫建造的烂稀稀的,方好从中拿钱?

    不对。

    宋煊又提取到了周德绒方才的摊派二字。

    刘从德那是借着孝顺皇太后的名义,为她建造万寿宫,实则为自家敛财的手段吧。

    “还有吗?”

    “便是一些商家仗着背后金主的势力,不肯交税。”

    “什么金主?”

    “便是朝中勋贵。”

    宋煊点点头:“还有吗?”

    “下官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宋煊亲自给周德绒倒了杯茶:

    “说了这么多,周县丞也该喝口水润润嗓子了。”

    “多谢大官人。”

    宋煊放下手中的茶壶,随即笑呵呵的道:

    “今年我看梅花开花的时间特别晚,周县丞知道什么原因吗?”

    “啊?”

    周德绒没理解宋煊的问题:

    “还望大官人解惑。”

    “我听开封人士言,近岁花开迟,恐是根有蚁蛀,不知道周兄可得懂治蚁?”

    听到宋煊的询问,眼前开封县的二三四把手纷纷不敢与宋煊对视。

    这位新知县在敲打周县丞的时候,何尝不是在敲打另外二人?

    “赋税的账目不对。”

    宋煊把册子放在一旁,瞥了主簿郑文焕一眼:

    “不过郑主簿做账的手段高超,寻常人看不出来。”

    郑文焕闻言摇摇欲坠。

    他觉得钱甘三的账目不可能被看出来,于是强忍着惧意:

    “大官人,账目都是下面的人做的,下官只是负责核查,实在是看不出来什么问题。”

    “我呢幼年生活所迫,八岁就出来讨生活经商赚钱填饱肚子。”

    “账目上的事,你们想要欺骗过我,技术要好才行。”

    “这么多年做账都吃老本,不懂得进修,你身为主簿都看不出来账目不对?”

    郑文焕想扯出一抹笑意,缓解尴尬之事。

    方才敲打完周县丞,紧接着又开始敲打自己。

    尤其是账目之事,谁能说的清楚?

    周德绒偷偷瞥了宋煊一眼,他是听说过这件事,但是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宋煊随即指了指账本上的错漏之处:

    “如此明显的重复计算,真以为我这双眼睛是瞎的吗?”

    郑文焕哆哆嗦嗦的拿起被宋煊砸过来的账簿,瞧着方才指出错误的内容,头上的热汗当即出来了。

    “大官人,我,我真没看出来。”

    “没看出来?”

    宋煊哼了一声:

    “我看你是看出来了,也不想管,是吧,周县丞。”

    周德绒突然被q,他也是面色紧张。

    钱甘三的账目怎么做的如此不细心?

    难道这多年,他手艺生疏了吗?

    周德绒紧张的直接攥住羊脂玉,他也不敢再摩挲了。

    “大官人,这,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

    “每年的账目实在是复杂,且不好计算。”

    “出现错漏难免的。”

    宋煊笑了笑:“也是,你周县丞也逃脱不了干系,毕竟这赋税可都是你负责的。”

    周德绒的圆脸也是有几分苍白。

    这么多年的账目经得起查吗?

    经不起查的!

    宋煊他两三眼就能瞧出开封县大名鼎鼎的做账大家钱甘三的账目不对,足以说明他的话是真的。

    人家真的能看出账目真假来。

    “我记得大宋律法当中记载,贪官污吏监守自盗,超过五贯就要流放的。”

    宋煊瞥了周德绒一眼:“二位都不想被流放吧?”

    周德绒、郑文焕连忙起身给宋煊躬身行礼:

    “请大官人高抬贵手。”

    县尉班峰努力忍住想要笑的心思。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自己在街上收个保护费还要跟巡检司的人抢地盘。

    最终也挣不到几个钱。

    哪像他们直接从赋税里伸手呢!

    “今年夏税能不能收齐?”

    宋煊把账本放在一旁:“你们二人都说一说。”

    “能!”

    周德绒斩钉截铁的回了一句。

    不管怎么样,先把眼前这关过去。

    他们屁股都不干净,这账目禁不起查的。

    尤其是今日宋煊确实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郑文焕张了张嘴,也是轻声附和了一句:“可以。”

    “既然你们二人做了保证,又有班县尉作保和见证人。”

    班峰当即给了他们二人一个笑脸,心中止不住的得意。

    原来有靠山是真的爽啊!

    宋煊邀请他们坐下。

    周德绒二人脸色通红,连头上的汗都不敢擦一下。

    “我也不是为难你们,只是这账目差的实在太多,做假账那就是在羞辱我。”

    宋煊伸手让郑文焕把账本递给自己:

    “我要收齐夏税,你们也不要去逼迫小民。”

    “他们都是穷鬼,穷鬼手里能有几个钱?”

    “你们就是敲骨吸髓也榨不出来二两油来,反倒会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最后要是搞得民变,我就先宰了你们,然后我再被流放岭南。”

    周德绒本来想的就是用这个法子,逼迫宋煊就范。

    结果被他提前说了出来,一时间又没有主意了。

    而且面对宋煊赤果果的威胁,周德绒吓得汗毛立起。

    这是该大宋状元说的话吗?

    “说句不客气的,本官从来就没想过要榨穷鬼的钱来补齐赋税。”

    “大官人,那不从他们手里拿钱,还能从谁的手里填补亏空?”

    班峰是赞同宋煊的话。

    因为他接触的都是这种人,根本就没有几个钱。

    搞得他有时候不得不冒险行事挣点钱。

    宋煊轻微伸手示意他们脑袋上前。

    “谁有钱,搞谁的钱!”

    “嘶。”

    县丞周德绒率先后仰,他被宋煊的话惊住了。

    放眼整个开封县,那有钱的人家指定是刘家以及其余勋贵们呐。

    他们那些人是咱们能得罪的起的吗?

    就怕是搞到钱了,那也是没命花。

    不如稳稳当当的搞些穷鬼的钱,反正他们也反抗不了。

    没什么风险,还能一吃吃一辈子,长久的收入。

    县尉班峰却是眼睛一亮。

    他早就想要搞那些狗大户的钱,弄一次就能吃上许久。

    奈何自己没有什么实力。

    如今新任知县背景深厚,他要是搞那些狗大户的钱,说不准真的能成喽。

    主簿郑文焕则是既激动又有些胆怯。

    激动是自己也有“劫富济贫”的心思,胆怯的是人家伸出一只手就能按死自己。

    风险太大了。

    宋煊把他们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周县丞,你方才的那些难题我都听见了,你现在立即去户房让他们把开封县内所有有钱人家的,无论是富商还是勋贵。”

    “所有欠大宋赋税的账目仔仔细细的罗列出来。”

    “懂吗?”

    “懂,下官这就去办。”

    宋煊又拉住他的袖子:

    “告诉下面的兄弟,此事要保密,事成之后本官自是有所奖赏,比你们贪几个子好拿多了。”

    周德绒连忙应声,不敢多说什么。

    只是他走到门口,又回身道:“大官人,那这些账簿?”

    “不着急,你先去整理别的,最后再核对这几本。”

    周德绒明白这是自己亲手送上去的把柄,宋煊绝不会轻易交出来的。

    反正他想要那些权贵所欠的账款,那就给他都罗列出来,我就不相信他真的能要回钱来!

    宋煊瞥了一眼郑文焕:

    “郑主簿,我看你就是个喝汤的命,人家吃肉,你担这么大风险,就喝口汤?”

    郑文焕不敢搭茬,只能讪笑。

    但是心底里的委屈,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我宋煊为人,你可以派人去打听打听,跟着我的人,我吃肉他们也得吃肉。”

    郑文焕其实用不着打听,他瞧着宋煊身边那两个“仆人”就身着华服。

    足可以证明他的话是真的。

    “你回去好好想想,是跟着别人一条路走到黑,还是要紧紧抱着我这条大腿跟着吃肉。”

    随着宋煊挥挥手,郑文焕也被轰了出去。

    郑文焕对于县丞是有怨言的,但是此时又不好列举证据,出卖他。

    证据这种事,找找就有。

    他也害怕周县丞的报复。

    宋煊独留下县尉班峰,甚至激动的搓搓手。

    他是真的想跟宋煊干票大的。

    特别是宋煊说搞有钱人的钱,那才叫痛快呢。

    “班县尉,多余的话我也不跟你多说。”

    “咱们两个一见如故,你且看本官今后,如何带着你与那帮兄弟们吃肉,穷鬼能有几个钱,要搞钱就搞有钱人的钱。”

    班峰当即给宋煊跪下行礼。

    眼前这位新任知县,这也太讲义气了。

    要不是他是知县,班峰都觉得他是混黑道的大哥。

    况且堂堂知县如此给他面子,他如何不敢接着?

    班峰自是要千恩万谢的跟宋煊表明自己的心思,别人都不一定有这种机会呢。

    在县衙班子成员当中,他本来就是老末。

    再加上大宋重文轻武,主簿的座次时在县尉(武职)之前的。

    主簿更容易接近权力核心,县尉更容易成为背锅侠。

    “你去按照我的吩咐做事吧,待到今日考核完后,我请兄弟们下馆子。”

    “喏。”

    虽说文武有别,但是如今在实际政务当中,自然是谁的背景高,靠山硬,谁的声音就大!

    此时此刻,有了知县的撑腰,班峰的声音自然就大起来了了。

    他连忙招呼人去通知所有人,务必在固定时间内返回县衙。

    至于巡检司那里,班峰准备亲自去通知,也好摆一摆威风。

    最好自己能被他们凑一顿!

    今日后院校场集合就更好看了。

    县丞周德绒气势汹汹的走进户房。

    户曹参军钱甘三连忙赢了上来:

    “周县丞,可是有事?”

    “当然有事!”

    周德绒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那账目你是怎么做的?”

    “我用心做的。”

    “用心做的?”周德绒指着钱甘三的鼻子骂道:

    “用心做的?”

    “好一个用心做的,宋大官人用了不足一刻的时间就挑出了许多错漏之处,到底是不是你做的?”

    钱甘三闻言一惊,他不敢相信宋煊会如此快的找出账本内的错漏之处。

    “确实不是我做的,我那徒弟做的,但是我看了,没什么问题。”

    钱甘三也是要培养后手的,攒典就是他的亲传徒弟。

    实则是他儿子没那么个算账脑子,他更想要让自己儿子考取进士改变家族命运。

    “问题大了。”

    周德绒没想到自己会变得如此被动。

    那宋煊不愧是能连中三元的文曲星下凡,下马威一下子就打在他的三寸上了。

    “那可怎么办啊?”

    钱甘三知道自己做账做的好,但是只要是账本,就从来没有经得住查的。

    以前的知县无所谓,他就怕新任知县一查到底。

    “宋大官人也没想着要摁死你这只蚂蚁。”

    周德绒摸索着手中的羊脂玉:“要弄也先弄死我。”

    钱甘三刚松了口气,就听到:“我肯定在死之前弄死你。”

    “还望周大哥能够饶我一命。”

    钱甘三连忙跪下给周德绒求情。

    “你听着,现在立即把全县十年内,没有收上来的赋税商税杂税都罗列出来。”

    “特别是刘家以及那些勋贵人家的,越富贵的越要罗列出来。”

    “什么意思?”

    钱甘三不明白,因为这种人家的税,谁敢收啊?

    “就是字面意思,越多越好。”

    周德绒抓着钱甘三大脖领子:

    “你我能不能活,就看他们谁能斗的过谁了!”

    钱甘三瞪着眼睛,有些喘不来气。

    “周大哥,你今日说的话,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啊?”

    “借刀杀人,你懂不懂?”

    周德绒撒开了钱甘三的衣领,随即瞧见推门而入的主簿郑文焕。

    郑文焕半只脚踏进屋门,瞧着二人,斟酌的道:

    “我来的不是时候?”

    “等等。”

    县丞周德绒脸上的怒气一闪而过,随即笑着邀请道:

    “郑主簿,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有些话也想对你说。”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730/6753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