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去弊与兴国!沈念:臣反对陛下亲政
推荐阅读:火影:让你当鸣人,你成黄毛了? 榷香令 一蓑风雪向小园 带着铁路到大明 大唐傀儡医 遮天:从圣崖金乌开始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谢邀,穿越一人之下,刚进聊天群 我在印度当老爷 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如果张居正这位顾命大臣在朝,绝不会有官员胆敢上奏恳请小万历亲政。
因为权力变更。
意味着大明“张居正柄国”的辅政格局会被打破,意味着内阁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在军政事务上的决策权将会大幅度衰减,还意味着会出现诸多人事调整。
另外,小万历的心态也有可能大变。
曾经。
尚未登基亲政的隆庆皇帝在百官心中的模样是:性沉潜,寡言笑,节俭自持。
但亲政不久,便变成了:沉溺后宫,日御数女。
当然。
皇帝亲政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比如:小万历的爷爷,嘉靖世宗皇帝。
十五岁(虚岁)登基,继位之初通过大礼议之争便亲政掌权,其积极理政、整顿吏治、轻徭薄役,恢复生产,凭前期政绩,堪称:中兴之主。
亲政之好坏,无具体标准,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能力与品性。
依照往昔大明幼主登基之常例。
一般是辅臣上奏自退还政,或辅臣无能力辅政的情况下,百官上奏恳请皇帝亲政。
但现在。
张居正丁忧在家,辅政摄政的是内阁与票拟司。
礼部郎中刘应麒的“恳请小万历亲政”奏疏一递,无异给内阁和票拟司出了一道难题。
作为臣子,没有资格评定小万历能否亲政。
此奏疏一出,官员们要么撰写奏疏附议,要么保持沉默。
然保持沉默,有反对小万历亲政之嫌疑。
特别是内阁与票拟司的官员。
不但有反对之嫌疑,还会被一些官员认定为:贪恋权位。
刘应麒的奏疏呈递还不到半日,便有三十多名官员呈递奏疏附议。
这些官员都想进步。
待小万历亲政,其与票拟司检详官、一众日讲经筵官的接触便会减少,而他们的表现机会便会增多。
外加有人反对张居正这套新政策略,故而也主张小万历亲政。
皇帝亲政,往往为了提高皇权,会出台一些压制当下权臣、重用新人的政策。
如此,其它官员便有了机会。
他们考虑小万历是否应该亲政的逻辑,是对自己是否有利,而非对大明江山是否有利。
……
票拟司内。
五名当值的票拟检详官看到礼部郎中刘应麒的“恳请小万历亲政”的奏疏后,商讨一番,以”无资格评定陛下能否亲政”为由,票拟留白,将奏疏送往了禁中。
然后便返回各自衙门,撰写奏疏附议。
沈念知晓此事后,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推测。
接下来绝大多数官员都会随大流,上奏恳请小万历亲政,毕竟,小万历早晚都是要亲政的。
而小万历也绝对倾向于亲政。
小万历大概率会遵从“三让之礼”,先辞让显德,再辞显贤,最后不得已同意,答应群臣所请,展现君明臣贤之风范。
然沈念觉得,当下并非小万历亲政之时。
他并非觉得小万历没有能力亲政。
在一众官员的帮扶下,只要小万历不做隆庆皇帝“日御数女”那一套,嘉靖皇帝“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那一套。
大明绝对还是会向上走的。
但是,目前大明正处在去除积弊的关键时刻。
张居正将一系列新政法策、地方文臣武将都安排在恰当的位置,正是执行之时。
当朝堂柄国者突然变成小万历。
张居正之权被削弱,那些被他认可的变革官员必将会受到压制,此举容易造成党争,且动摇当下新政根基。
更换柄国者,必须要进行交接,而非这样突然替换。
在沈念心中,在大明去弊之时,不是小万历做得不够好,而是令张居正做更好。
而待去弊完成,双方权力完全交接后,兴国之举,就需要小万历冲在最前方了。
沈念想了想,决定先观望一下今日百官的附议情况,然后再去觐见小万历,讲明心中所想。
当下的他,对小万历只有建议权。
能替小万历代为决策的,整个大明,还是只有张居正。
……
这一刻,内阁值房。
三大阁老正在检查小万历大婚后的大赦诏书与封赐两宫太后的诏书时,看到了刘应麒的奏疏。
三人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一旦宣告小万历亲政,朝堂必然有着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张居正不在朝,内阁的掌控力本来就下降了许多,而今若传出取消张居正的辅政之权,官员内斗将会加剧。
很多新政之事将会更加难办。
“陛下是否亲政,应取决于陛下,而非取决于我们,我们反对,便有贪恋权位之嫌,为避嫌,此道奏疏便不票拟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呈递奏疏,恳请陛下自己做主,我们尊重陛下的任何决定!”吕调阳说道。
马自强与殷正茂想了想后,都点了点头。
二人皆不愿小万历此时亲政,但为人臣者,不能决定小万历的选择。
他们若反对,便意味着对小万历不满,对其学识与执政能力不满。
此乃大罪过。
当即,三人便呈递了一份联名奏疏上去,将小万历夸赞一番,然后请其定夺。
……
文华殿内。
李太后、小万历、冯保三人聚在偏殿暖房。
李太后听到有官员上奏主张小万历亲政后,当即便兴奋地来到小万历面前。
她非常期待小万历亲政。
待小万历大权在握,随便编一个理由便能让武清伯出狱,安享晚年,而她也算圆满地完成了“垂帘听政”之责。
冯保自然更是兴奋。
在他眼里,小万历亲政之前,司礼监只能算是小万历的一只手,而亲政之后,司礼监就变成了小万历的两只手。
而本为操控小万历想法的内阁,将变成小万历手中的笔。
即使张居正归来,也难以改变这一切。
小万历也倾向于即刻亲政。
一旦亲政,他厌恶的日讲便可少一些,功课便可少一些,能做的事情便会多一些,心中一些关于朝政的设想将有机会实施。
他的人生都将会更加自由一些。
他将站在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最顶端,俯视所有人,指使所有人。
小万历清楚依照自己当下的能力,其实不足以提举整个大明。
但而今这个机会摆放在他面前,他还是想要试一试。
……
一个时辰后。
文华殿的奏疏越堆越多,全都是附议小万历即刻亲政的。
这让小万历甚是兴奋。
他喜欢这种得到群臣认可的感觉。
……
近黄昏。
翰林院,侍讲厅。
沈念得知几乎所有在京实职官员都呈递了附议奏疏后,不由得整理衣冠,准备去觐见小万历。
就在这时。
掌翰林院事的申时行来到沈念面前。
“子珩,你怎么回事?院内所有翰林官都呈递了附议奏疏,你怎么迟迟没有动静,陛下亲政,翰林院内,你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申时行所言无误。
若小万历亲政,沈念大概率在半年内,就能一跃擢升为三品的侍郎官。
沈念笑着道:“申学士,我觉得陛下此时亲政,时机不是太成熟,我准备面见陛下劝解一番,您可愿与我同行?”
“劝解?”申时行瞪眼看向沈念,道:“子珩,陛下是否亲政,必须由陛下亲定,你保持沉默也就罢了,怎能去劝解?劝解陛下不可亲政,实乃认为陛下当下的才德不够,实乃大不敬!”
“申学士,让我试试吧,没准儿陛下认可我呢!”
说罢,沈念便朝着门外走去。
他不与申时行多言,乃是因已日近黄昏,今日若无机会劝解,明日在常朝上发言,就是打小万历的脸了。
申时行望着沈念的背影,面带无奈。
沈念拗起来,那是不要命地拗,他根本没有能力劝服。
……
夕阳西斜,将禁中站岗锦衣卫的人影拉得非常长。
文华殿内。
冯保整理完御案上的奏疏后,朝着小万历汇禀道:“陛下,除了翰林侍讲学士沈念,其余在京实职官员全都主张陛下即刻亲政或遵从陛下您的想法。”
“沈卿还未呈递附议奏疏?实在不应该啊,他应该明白,朕亲政后,最先重用的一定是他!”小万历面带不解。
“大伴,你亲自去找沈侍讲一趟,问明缘由,朕希望所有官员都主张朕即刻亲政!”
“老奴遵命!”冯保迅速退了出去。
然不到十息,冯保便又再次走入大殿,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沈侍讲请求觐见。”
“让他进来!”小万历说道。
……
片刻,沈念快步走进了文华殿。
“臣翰林侍讲学士沈念,参见陛下!”沈念朝着小万历行礼。
“沈卿平身,你是有何事觐见,速速道明缘由!”小万历笃定沈念是因亲政之事而来,但还是加强语气,问明缘由,以表达对沈念未曾附议的不满。
沈念再次拱手。
“陛下,臣以为陛下当下不宜立即亲政!”
听到此话,小万历的脸色变得阴沉下来。
“沈侍讲,你是认为朕学识不够,还是执政能力不行,还是其它原因?”
“启禀陛下,皆不是。”
“依照陛下当下的学识、批阅奏疏的理政能力,完全可以亲政,只是当下的时机不对。”
“臣之缘由有三。”
“其一,陛下刚刚大婚,此时的主要任务是为大明皇家开枝散叶,而若亲政,政务繁忙,臣恐怕陛下的身体吃不消!”
“其二,我朝当下之新政改革正处于去弊阶段,一旦陛下亲政,一些官员心不在政而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易引起党争,动摇新政之基。”
“其三,臣以为陛下新政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当下我朝处于去弊末期,待去弊完成,到了兴国之时,陛下亲政最佳。到那时,陛下大手一挥,数道新策宣告天下,我大明将正式迈入走向盛世阶段,而今陛下亲政,无策可依,对当下时政只能小修小补,难以彰显陛下亲政之威、之德!”
……
小万历对前两个缘由不在意,但对第三个缘由却尤为心动。
皇帝新政,必须要有一种新气象,而目前,丈田全国刚刚施行。
小万历无策可依,让亲政看上去似乎与往昔并无太大区别。
他看向沈念。
“沈卿,何时能有兴国之策?你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沈念微微摇头,道:“陛下,臣暂时没有,但当我朝之新政由去弊变成兴国之时,内阁与票拟司一定会拟定出一套兴国之法,助陛下亲政,开展一系列兴国盛世之法。”
这一刻,小万历有些心动。
沈念没有指责他能力不行,只是言此刻不是其亲政的最好时机。
他听出来了沈念心中隐藏的意义。
当下新政这个台子是张居正搭起来的,人都是张居正选的,策都是张居正监督施行的,唯有张居正将戏唱完,小万历再登台才比较好。
简而言之——
小万历很优秀,但在大明兴国之期亲政比当下去弊之期亲政,对大明江山更有利!
小万历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他能听出,沈念是为他着想,是为大明的未来着想。
若小万历贸然亲政,无法胜任,然后再交还张居正柄国,那丢人就丢大了!
沈念说完后,从袖口拿出一份奏疏,然后再次拱手。
“陛下,此乃臣附议陛下即刻亲政的奏疏,臣恳请陛下拒绝百官所请!”
听到此话,小万历直接乐了。
沈念反对他即刻亲政,但仍呈递奏疏附议。
乃是为了让小万历在明日常朝上拒绝所有官员所请,彰显小万历的优秀与大局观。
沈念这番行为,是将里子和面子都考虑到了。
若沈念在明日常朝,文武百官面前说出此番话,小万历即使知晓有道理,也不会同意。
因为同意,将显得自己非常愚蠢。
沈念做事,一直让他心里非常舒坦,这是其他官员包括张居正都难以具有的能耐。
“沈卿,让朕考虑考虑吧,明日常朝公布结果!”小万历调皮一笑,也想给沈念一个惊喜。
“臣遵命!”沈念当即退了出去。
……
午门外,夕阳完全落下,天色渐黑。
沈念大步向前,望着午门外,陆续放衙走出的官员,心中喃喃道:“陛下大婚,全国丈田,新一年,希望能扫除一切积弊,该是想办法将张阁老请回来了,到那时,大明才能进入最佳改革状态!”
此刻,沈念非常想念张居正。
票拟司根本不足以抵消张居正不在产生的负面影响。
有张居正在,很多缺陷都不会发生;有张居正在,沈念也不会如此疲累。
人人骂张居正柄国专权,却不知他为大明扛着多重的担子在走。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832/6763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