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兰芳之殇,灭亡因果【求追订】
推荐阅读: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榷香令 谢邀,穿越一人之下,刚进聊天群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我在印度当老爷 这个影帝有点东西 大唐傀儡医 遮天:从圣崖金乌开始 火影:让你当鸣人,你成黄毛了? 一蓑风雪向小园
听朱雄英询问,刘宽答道:“兰芳国是原历史清朝末年,海外华人在南洋婆罗洲建立的一个‘国家’。至于这兰芳国有何特殊之处,等看完视频,陛下便知道了。”
清末华人曾在婆罗洲建立过国家?
听了这话,那些不了解清末历史的人自是没什么感觉。可听刘宽讲过不少清末历史的老朱、朱雄英等,却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因为据他们所知,清末西洋列强都堵着带清家门口打了,华人怎么还能在南洋建国?
在几人心中疑惑时,刘宽已经触屏播放该视频。
视频开始便是一片阴沉天空下的海洋,有人划着小船航行,同时一个男子的解说声也传了出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祖国数千公里,在荷兰殖民者的夹攻下,以一隅之地,孤军奋战,对抗荷兰殖民者数十年之久。”
“但他们却几乎被我们的历史遗忘,搜遍所有资料,也只能寻到只言片语的记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段历史,我查阅了大量资料,遂有了这期视频···”
视频阿婆主的语气颇为低沉,就好像视频开头那阴沉的天空,给人以阴郁、沉闷之感。
随即画面一转,展现的却是一份份外文书刊等文献。没人能看得懂,好在阿婆主在解说。
“1884年11越,爪哇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荷兰驻东万律(现印尼坤甸)的一名官员被中国人杀害了。消息一出,荷兰当局和新闻界大为震惊。”
“因为就在10月,这名官员刚带着宪兵前往东万律就任,说这儿的民众都很老实,华人没有任何抵抗,但仅仅几天后,这官员就死在了当地华人手里。”
“忿怒的荷兰当局派出军队,带去了血与火,而这次远征并不是他们对当地华人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中荷的较量,在这片海岛上其实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
视频讲述了一条“新闻”后,画面一暗,却转而从两百多年前说起。
只见一副海图出现在视频中,几只代表舰队的小船,从海图上的西欧经非洲南部、印度洋,航行到了南洋。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他们渴望像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一样,通过航海与殖民收割全世界的资源。”
“两年后,荷兰人在婆罗洲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他们尝试在当地建立殖民地,却遭到了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
“但荷兰人并没有死心,60年后他们卷土重来,费尽心力强迫当地苏丹签订了‘商约’。心想以后应该可以舒舒服服地发财了,然而在之后的一百年里,他们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并非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的经营能力不强,而是当地市场早已被华人拿下了。”
“早在一千年前,中国与婆罗洲就有了贸易往来,到了明清时期,虽然朝廷实施海禁,但依旧有大量的沿海民众远下南洋。”
“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建筑、采矿和种植技术,木瓜、柑橘、柚子、荔枝等也跟着中国人的脚步来到了这里···”
视频用几分钟的时间,讲述了荷兰人在南洋殖民,尤其是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殖民经过,以及中国人上千年在南洋的发展状况,算是交代了后续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这段历史老朱、朱雄英等都是头回了解到,因此听得颇为认真。
很快,视频就讲到了正题。
“原来就在荷兰人与其他地方的华人大打贸易战时,西婆罗洲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因为华人有着无可比拟的品质和声誉,所以当地苏丹热烈欢迎华人前去采矿。他们将金矿租给华人,每年收取租金。”
“随着采矿的人越来越多,当地华人急需一种新的体制来对他们进行组织调度,‘公司’制度应运而生!”
“这里的‘公司’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商业公司,而是一个带有朴素民主精神的经济组织。”
“在公司里,开采工作由成员们共同负责,开采出来的金沙则埋在地下,年终才拿出来分配。养猪、种菜、打造工具等事务,也是由所有人一起完成,可以说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了。”
“到了1760年,西婆罗洲的华人公司已经有了18个以上。这些公司成立之初,经营范围很小,人数也少,难以自卫。”
“但采矿规模却在不断扩大,于是公司便由开始的个别承租发展为联合开采,公司由此组织华人更积极地开展采矿工作,并且倡导与当地人亲善团结的原则。”
“而在公司内部,则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均予以严厉的惩罚。”
“1776年,在大港公司的带领下,鹿邑地区的14个公司联合成立和顺公司,又称和顺总厅公司。”
“而就在同一时期,一位嘉应客家人踏上了下南洋的航船,他是一位落榜的秀才,名叫罗芳伯···”
视频接下来,较为详细地讲述了从罗芳伯在1776年成立“兰芳公司”,随后纵横捭阖,于次年以东万律为都城建立“兰芳共和国”,再到1888年,兰芳国残余势力被荷兰殖民者彻底剿灭这一百余年的事情。
整个视频长近二十分钟。
等播放完后,哪怕不少人知道这是发生在原历史上清末的事情仍气愤不已,乃至感到惋惜。
蓝玉最先忍不住道,“那几个先后被荷兰人收买的叛徒太可恶了,若非他们,这兰芳国何至于被荷兰人所灭?”
沐英亦点头道,“叛徒卖友求荣,背叛族群,确实可恶。”
朱元璋摇着头道,“咱倒是觉得,叛徒固然可恶,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从那建立兰芳国的罗芳伯到后面的几任首领,都不够精明强悍。”
“甚至可以说,这兰芳国从根子上,就是个容易被他人以利益分割的团体。雄英,你觉得呢?”
朱雄英想了想,道:“这兰芳国是由西婆罗洲采金的诸多公司联合组建的,而这些公司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华人要在当地采金赚钱。”
“所以,哪怕后来兰芳公司变成了那兰芳国,其实依旧类似于一个大商行,以赚钱为根本目的。”
“另外,那罗芳伯当初是以后来者的身份,带着近乎空壳的兰芳公司入主和顺总厅公司,根基十分薄弱,并不直接掌控武力。”
“后面的好几任兰芳首领,也多是由民众推选,或是只掌握了兰芳的小部分武力,或是没有掌握武力。”
“如此一来,难以严厉约束部众,再加上荷兰人以重利诱之,屡屡出现叛徒就不足为怪了。”
听了朱雄英这番话,不少人点头,觉得确实如此。
李文忠则感慨道,“不管怎么说,那兰芳国经历荷兰人一次次打击,却屡屡有人站出来,带领当地华人抵抗荷兰人的压迫统治,尤其是后来的兰芳残余势力,宁战死也不投降,着实令人佩服、惋叹。”
说完,李文忠下意识看向了朱元璋,却见朱元璋在愣神。
却使朱元璋想起了当年他打天下时的事。
他打天下时,自然也曾碰到过不顺的时候,麾下也有人受敌方诱惑叛变。而其中最令他扼腕的便是侄子朱文正了——说起来,当年朱文正只是跟张士诚通信,考虑背叛,并未真正实施。
他当时得知此事后,既惊又怒,并且敏锐意识到,此事若不严肃处理,队伍便会越来越难带。
所以,哪怕朱文正是他的亲侄子,还立下了守洪都的大功,还是让他果断收了兵权,软禁起来。
只是他没想到,没过多久,朱文正就抑郁而亡了···(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846/6718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