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枪炮,少女与钢铁 > 第253章 土崩瓦解(二合一)

第253章 土崩瓦解(二合一)


第253章  |土崩瓦解(二合一)

    黄金!

    现在就开始打黄金的主意了?

    表面上,这道电讯只是提示保持关注,但西京又怎么可能为了‘提醒’而专门发来机密急电?

    所以有些话摆在台面上讲光明伟岸,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还得当事人自行领悟。

    这道电讯除了提醒黄金转运,还要求商克与几名外交官准备启程,提前飞赴亚美利加,牵头建立远征军联络处和办事处,同时兼作顾问。

    对于这个差事,商克其实是不大乐意的,但话又说回来,总比继续呆在这岛上要强。

    商克随后去了守岛部队驻地,挑了个房间,又叫来了随同部队的武官和外交部官员。

    “上头考虑的这么周全嘛?现在就要我们特别关注亚美利加方面的黄金转运行动。”他诧异道。

    “贵金属储备直接影响经济稳定性,关乎国运,从政的人肯定比咱们这帮子打打杀杀的更看重。”那位武官随口说道。

    “多留意点肯定是好事,说不定中央也动了心思,有机会的话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扣留一批。”参赞(中高级外交官)吴久满不在乎。

    商克哈哈一笑,调侃道:“吴参赞你说起话来倒是霸道得很。”

    吴久理所当然地说:“而且真要是出岔子了,比如亚美利加政府要投降,咱们也可以做绝一点,统统‘接管’了,总不能留给伪政权吧?”

    “倒也没错。”商克接着问道:“现在亚美利加总共有多少黄金储备?”

    “五六千吨吧?我记着是六千吨不到一点。”

    “只有这么多吗?”

    “这还少吗?”吴久啧啧赞道:“亚美利加在任大统领手腕也是够狠,一方面敢收那么高的税,一方面还强令征收民间黄金,狠人啊。”

    商商某人的心思没在他说的这话上。

    原位面同期亚美利加黄金储备几乎上万吨了,三九年时就有九千多吨,如今居然还不到六千吨吗?

    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大统制联邦的存在打破了平衡,不论是和平时期的贸易,还是欧战时的军火买卖,合众国轻松惬意赚得钵满盆满的情况都不复存在。

    转运黄金的事情关系重大,不论是战是降,这几千吨黄金都决不能落入联合王国和伊凡罗斯帝国之手。

    尽管世界各国都已陆续放弃金本位制,可是贵金属依旧是关键锚定物,普罗大众心目中没有比黄金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了。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历史上四〇年时,类似的事情就真实上演过,也就是‘鱼行动’。

    ‘鱼行动’原名就是Operation  Fish,但不知为何被错译为‘鱼雷行动’,两者完全没有关联性。

    法国战败投降后,丘吉尔紧急批准制订了坚决抵抗和转运贵金属的计划,即使德国进攻英伦三岛,英国同样会坚持战斗到底,王室成员撤离到加拿大,在那里建立新的战时政府斗争到底。

    同时丘吉尔批准先将价值大约70亿美元的黄金和证券提前秘密运往加拿大,作为前期准备,这个计划被命名为‘鱼行动’,随后超过1500吨黄金由皇家海军舰队护送到了加拿大。

    风水轮流转,没想到如今居然是合众国到了危急关头,以至于都开始转运黄金了。

    商克俯身凑在桌子上,仔细查找了很久,终于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附近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地点——诺克斯堡。

    片刻,他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自言自语道:“几千吨黄金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

    吴久随口笑道:“无非是金碧辉煌咯。”

    “好,那我可得长长见识了,什么时候出发?”

    “这事好像也不着急,军队的运输机坐着太遭罪,等本土那边调客机过来吧。”

    □

    □

    □

    魁北克。

    拂晓。

    放眼望去,河滩两旁全都是大量形形色色的杂物碎片,这些都是被亚美利加轰炸机的杰作。

    三天一小炸,五天一大炸,魁北克市民们几乎都已经习惯了。

    今天好几个码头仍在抢修中,仅有两个码头可用,卸货速度奇慢无比,一箱箱弹药陆续搬上卡车,码头工人操纵着起重机把火炮从船上吊上岸。

    隔壁码头上,背着莫辛纳甘步枪的帝俄士兵们从船上鱼贯而出,九天九夜的航行让许多人站都站不稳了。

    这一天是9月14日,帝俄第305野战补充团和第24独立坦克旅运抵魁北克,这是正式进攻发起时最后一批来到坎拿大的部队。

    上校向联络官问道:“战斗已经开始了吗?”

    后者掏出怀表看了眼,先摇头又点头道:“还没有,长官,还剩一分钟。”

    此时此刻,亚美利加与坎拿大边境线……

    在大约一百三十多公里的战线上,伊凡罗斯远征军同时在三个方向发起进攻,有别于之前的战斗侦察,这次一开始就是前所未有的猛烈炮火急袭。

    依照伊万诺维奇上将的部署,每一个重点突破方向都以一个坦克旅为核心突破力量,辅以一个加强了最少两三百辆卡车的步兵师。

    除了第一梯队,伊万诺维奇上将还亲手掌握着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师,随时准备投入关键地段用来迅速扩大战果。

    靠近西边些的地方,一座名叫罗克艾兰的小镇已经被凶猛的炮火撕碎,橘红色的烈焰和灰黑色的浓烟笼罩了这座边陲小镇。

    炮火准备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成千上万发不同口径的炮弹如冰雹般砸落,严重摧残了美军防线,尤其是重点突破地段,许多工事被炸得面目全非!

    帝俄部队虽然骄狂,但还是比较严格的遵照了条令,在战前对进攻目标进行了充分的侦察。

    侦察任务执行得好坏直接影响战局,帝俄坦克部队在过去的十多天里多次派出巡逻队和侦察小组,选定了主要与次要进攻路线,标注了雷区范围。

    一些帝俄侦察小组可谓艺高人胆大,不仅多带第一类战士,而且披挂扎满枝叶的伪装网,最大限度的确保隐蔽性,就这样悄然渗透过美军防线,个别侦察小组甚至摸到了二三十公里远的后方进行侦察,而美军方面对此浑然不觉。

    实战经验丰富的优势其实在大规模地面战斗爆发之前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罗克艾兰小镇旁边就是91号公路,周围地形平坦无垠,甚至就连树林都没几处,防守此地的是亚美利加第3步兵师第3团级战斗队。

    炮火准备刚一结束,大批坦克便急不可耐的驶出了进攻出发阵地,腰挎冲锋枪的步兵扒拉在坦克上,充当伊凡罗斯特色的步坦协同突击矛头。

    红色信号弹冲天而起,帝俄进攻部队迅速完成战术展开,在大约一公里的进攻正面气势汹汹的扑向当面之敌。

    宽大的履带碾过松软的土地,柴油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这片开阔的田野间到处都是堑壕和各种野战工事,刚才又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坑,许多弹坑还冒着缕缕青烟。

    士兵们紧握着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忐忑的等待着敌人的到来,有人过度紧张,嘴里咬着十字架项链坠喃喃自语。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硝烟的味道,坦克引擎声清晰可闻,甚至连身下的土地都隐约有些震感。

    那就是坦克吗?!

    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这是美洲大陆第一次上演血肉之躯对抗钢铁猛兽的戏码。

    第7团级战斗队上下不知道他们所面对地是久经沙场的帝俄近卫第2‘奥尔洛娃’坦克旅。

    这是一支从瓦尔兰德战役迄今为止所向披靡的功勋部队,历次战斗平均交换比一比八!

    “敌人来袭,那是坦克,中士!”一名二等兵惊呼,手中端着的栓动步枪微微颤抖。

    “冷静!”中士低吼道:“我们有机枪和迫击炮,守住阵地,打那些坦克上的步兵!”

    不知是谁先开的枪,清脆的枪声迅速带动了其他人,一时间阵地上的士兵们纷纷开火,仿佛要以此宣泄情绪。

    这时候,帝俄进攻部队距此还相距六七百米之遥,胡乱射击除了壮一壮声势几乎毫无作用。

    冷战期间的中國軍隊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步兵班序列中多安排几名不带枪的徒手兵副手,尤其是轻机枪非常依赖副手,因此可能会配两名徒手兵。根据长期经验,实战中士兵们非常容易因为心慌意乱而胡乱射击,命中率奇低无比,但如果有副手辅助监督提醒,这一情况便有明显改善。

    亚美利加士兵们的射击起不到作用,对于从欧洲一路枪林弹雨冲杀过来的帝俄士兵们而言,这简直是像过家家似的。

    等距离拉近了一些,三四十辆T-34陆续减速,乘车步兵拎着PPD冲锋枪接二连三地跳下,分散为疏开队形,紧跟随坦克向前进。

    T-34的炮塔缓缓转动,瞄准了几百米开外美军阵地上暴露的火力点,紧接着枪炮齐发,76.2毫米坦克炮打出的炮弹呼啸着砸向目标!

    掀起来的大片泥土稀稀落落,破碎的军服卡其布在半空中飘飞着。

    “开火!开火!”上尉大声嘶吼着。

    相邻阵地侧翼是团属反坦克连,两三挺M2HB重机枪喷出修长的火舌,12.7×99毫米穿甲曳光弹像火鞭一样抽打在坦克装甲上,火星四溅,发出清脆却无力的叮当声。

    “没用!我们打不穿它们的装甲!”

    “快离开这!”

    “该死!它们瞄准我们了!”

    重机枪小组的对话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动作快的幸免于难,动作慢的转眼间就被射来的榴弹所吞噬。

    从二线阵地飞来了零星的迫击炮弹,稍稍迟滞了一下跟在坦克后边的帝俄步兵,但逆转不了一边倒的局面。

    第一梯队的坦克集群如同钢铁洪流一般推进,无情的碾碎了前沿阵地,突入阵地之后横冲直撞扫射开炮。

    少数亚美利加步兵找来了爆破筒,以大无畏精神尝试抵近爆破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钢铁猛兽,但可惜收效甚微,只有几辆坦克被炸毁炸伤。

    大批帝俄步兵紧随其后,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肃清惊慌失措的亚美利加步兵。

    前后也就几十分钟的时间,第7团级战斗队的阵地就土崩瓦解,目中无人的T-34冲上了反坦克阵地,像是在讥讽一样左扭右扭碾碎了那些被遗弃的M2HB勃朗宁重机枪……

    激烈的战斗在整条战线上同时进行,不过局面基本上都是一边倒。

    最西边的哈里斯维尔地区稍好些,那儿的部队成功将一些帝俄坦克引诱进了雷区,又调来反坦克炮猛烈轰击。

    然而37毫米反坦克炮对付T-34只能凭运气击中炮塔座圈,最后仅击伤了十多辆T-34,大部分帝俄坦克车组成员都是因为受不了‘叮当作响’才弃车撤离。

    每一个小时,战局都在向着糟糕的方向发展。

    每一个小时,帝俄部队都在长驱直入。

    次日,伊万诺维奇上将及时投入了精锐的预备队。

    可以说伊凡罗斯军队充分发挥了坦克部队的机动性,在新约克州中部发起了一场毁灭性的攻势。

    第2坦克师和第6摩托化步兵师密切配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切入亚美利加第2集团军的后方,将第3、第5、第9步兵师分割包围!

    奥尔巴尼。

    这儿的一座仓库就是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指挥部之中,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参谋们来回奔走,发报机滴滴作响,每一道电讯都比上一条更糟。

    “长官,第3步兵师声称他们无法组织起抵抗,第5步兵师还在尝试打开缺口突围,我们仍未和第9步兵师取得联系。”一名中校参谋声音沙哑地敬礼道:“伊凡罗斯人的前锋已经推进到约翰斯敦,距离我们只有20英里,我们撑不住了!”

    良久的沉默后,麦克阿瑟沉声命令道:“第4步兵师沿特洛伊布置紧急防线,尝试接应第5步兵师突围,其余部队立刻后撤,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中校有些踌躇地回道:“长官……”

    “执行命令!我们没时间了。”麦克阿瑟转身看向窗外,远处炮火映红了夜空。

    翌日。

    苦战持续到傍晚时分,经过浴血奋战,尽管第4步兵师勉强挡住了长驱直入的帝俄前锋部队,但第2集团军在事实上已经完全崩溃。

    帝俄部队的迫击炮甚至都能打到司令部附近了,在此境况下,麦克阿瑟乘坐一架小型联络机匆忙撤离。

    起飞前,他站在舷梯上,对留守的温莱特少将喊道:“我一定会回来的,亚美利加的土地绝不容忍侵略者,不列颠人和伊凡罗斯人迟早会滚蛋!”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860/6757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