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洗掠上京,迎回二圣
推荐阅读: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 鲸落封神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谍战:红色掌柜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你们才不是魔物娘!
“这是什么兵器?不是发射铁球的么?”
随着岳飞的临阵一轮霰弹猛击,完颜阇母被彻底打懵逼了,完全没想到宋人的大炮还能在骑兵战的时候也来这么一下。
而岳飞靠着这个世界上第一轮骑兵炮霰弹轰密集阵铁骑制造的契机,立刻让自己身边的铁骑也都提速,朝刚刚被轰得七零八落懵逼不已的金人对冲过去。
黑暗中,岳飞也看不清敌人身份,只是朝着金人大纛的方向死力掩杀。
一条镔铁双钩枪上下翻飞,趁着炮轰带来的懵逼还未消退,一枪一个收割着反应迟钝的金兵。无数铁浮屠就被他毫无花哨地正面硬生生捅死,他身边的部曲也人人奋勇,狂砍乱剁地朝铁浮屠冲去。
一片片懵逼混乱的金人被宋军铁骑猛砍猛剁斩捅落马,岳飞如同一个杀神,势如疯虎狂突猛进,气贯长虹。
杀着杀着,他也不知道捅死了多少须发花白的老贼,人群之中一个甲胄特别鲜明的大将,正是完颜阇母,就这么在黑暗中被岳飞当成普通军官杀了。
随着一千铁浮屠队崩盘,剩下的拐子马就更是无法作为,被岳飞彻底杀散。
搞定了正面之敌后,岳飞留下少许士兵看守炮阵,自己带着主力直接从轰烂的城墙和城门缺口冲入。
因为完颜阇母被杀、他带出的骑兵被重创,上京城内剩余的守城士兵已经不足为惧。
岳飞从一处缺口跃马而过,凌空落地时还捅死了两个试图过来堵口的金兵,随后一路朝着长街杀进去,他身后的袍泽也紧紧跟随。
“你们的狗皇帝在哪里?抓来的宋人俘虏在哪里?说出来就饶你不死!”
岳飞冲杀之际,遇到看上去衣着体面像是金人官吏的,就一枪杆拍倒在地暂时不下死守,只求拷问俘虏和金人首脑的踪迹。
“宋猪!我们女真勇士是不怕死的!”一些金人文官混乱中被抓,还装硬骨头,拒不招供。
岳飞哪里有时间跟他们耗,凡是不说的他直接起手一枪捅死,把枪拔出来的时候还要转九十度,让枪后面的双钩在回扯时再把对方一些内脏扯出来。
如此凶暴地连杀十几个金人官吏后,剩下的俘虏终于有吓瘫了的,尿着裤子哭喊招供:“陛下已经突围出城了,宋人俘虏在西宫外面那片地窖里!原本是冬天存菜的!”
岳飞知道不可能俘虏或杀掉金人皇帝,自己人太少,而且没时间也没能力包围全部城门,敌人能逃走就已经算很好了。
既然可以发现俘虏所在,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救人。
不过金人也不傻,在知道宋人要救俘虏的情况下,而且也目睹了宋人的背信弃义、破上京城后居然乱杀城内勋贵,金人看守也不免起了泄愤报仇之心。
在他们看来,当初大金国打破汴京城的时候,可没有直接完全屠城、也没有把抓到的宋人皇族都杀了!但岳飞此番偷袭,却是见到女真贵戚直接就杀,根本问都不问,简直无耻!
其实这也很正常,岳飞是千里奔袭搞偷袭,他哪有时间生擒大量俘虏带走,肯定是见人就杀。除非有金人皇子级别的要人才可能活捉掳走。
但他这样决然的报仇,也激起了金人看守的极度仇恨。在他们看来,就是因为这些宋人俘虏招来了岳飞,既然岳飞想救他们,那就必须撕票!让岳飞为自己的罪行悔恨!
哪怕撕票会浪费逃生的时间,导致这些女真看守自己来不及逃命,他们也要多杀一些俘虏!
最后,还是因为赵佶、赵桓的身份实在尊贵,金人看守没有得到命令不敢擅自杀害,只能是仓促押着他们试图转移。
而其他宋人诸王,甚至后妃和已经嫁了人的公主和她们家的驸马,绝大多数都死在了金人报复的屠刀之下。
只有少数眼色好的想办法躲藏了起来,或是趁乱钻进尸体堆里装死,躲过一劫。
赵桓被金人押着走,刚踉跄走出两条街,迎面就撞上了岳飞率领铁骑直挺挺冲杀过来。
赵桓或许是活腻了这种日子,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居然声嘶力竭地大喊:“将军救朕!朕是大宋皇帝!”
“找死!”押送赵桓的金人军官大怒,就要拔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闭嘴。
但赵桓似乎是过够了天天受辱的苦日子,破口大骂:“金狗!朕今日就是死,也要尸体还乡!休想再辱我!”
几个看管军官之间也出现了意见冲突,脾气最坏的那个举刀就要剁死赵桓,另一个却阻止了他,只想敲晕赵桓带走。
但就在这一拉扯拖延之际,岳飞已经冲到面前,在马背上抽出宝雕弓一箭正中那持刀金人谋克的咽喉,那人颈血狂喷立扑。
持狼牙棒的谋克见状也顾不得砸赵桓了,扭头就挥棒来战岳飞,却被岳飞放下雕弓掏出手枪迎面一枪击毙。
第一次亲耳还是在近距离上听到手枪响,着实把赵桓吓得一惊,看向岳飞的眼神也变得呆滞。
枪响还让赵桓略微有些耳鸣,明明看到岳飞飞快逼近,冲到自己面前张嘴厉声说着些什么,赵桓却良久才反应过来。
“你是官家么?可有凭证!”
“朕……朕就是赵桓!将军救我!”赵桓完全没有了曾经身为皇帝的威严,拉着骑在马上的岳飞的大腿哀求。
岳飞还非常细心谨慎,端平了双钩枪冷声问:“如何证明你便是官家?军情如火,还请恕我无礼、回答几个问题——你若真是官家,你可记得当初秀王殿下向你请辞去京东路平叛时,是如何说的?”
赵桓一愣,完全没想到还会被质疑身份,他旁边虽然还有几个亲戚一起活下来了,但这些人的相互指证七嘴八舌,一时也无法让岳飞取信。
赵桓只能是大脑飞速运转,似乎回忆起一些什么,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卖弄:“原来将军是子称贤弟派来的?莫非你便是当初护他杀出金营的勇士?不愧是我大宋第一猛将!
朕送子称贤弟出京时,他说要效法郭子仪单骑退回纥,说服跟随刘豫叛国的那些将领反正!这些话当时只有朕和子称贤弟在场,并无外人听说——他派将军来,肯定告诉将军了吧?”
岳飞这才点点头,持枪对着赵桓拱了拱手:“末将徐州防御使岳飞,请官家恕末将着甲不能全礼,请官家上马,末将自会护官家杀出去!”
赵桓完全不敢反抗,岳飞说什么就是什么,找了一匹还算温顺的战马换上,被换了马的宋军骑兵则临时挑了被杀金人军官的战马,一行人继续前进。
……
岳飞在上京城内烧杀营救了半夜,直到天亮之前,才允许士兵稍稍休息了一个更次,随后就又出城东归。
他必须抢在上京路周边其他军队和临时募集的女真渔猎百姓围过来之前突围,女真人是全民皆兵的,虽然在上京的正规军不多,可一旦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全面动员起来,战争潜力就很可怕了。
他们连妇人和少年都会骑马,绝对不容小觑。
出城之前,岳飞已经救到了赵桓,甚至还额外完成救到了赵佶。另外还仓促劫掠了一些特别值钱的细软,补给了粮肉物资,大吃大喝了一顿后便上路,临走还在城内四处放火。
赵佶的身体状况比赵桓还差很多,而且在过程中受了巨大的惊吓,也被押送的金人颓丧殴打逼他快走,受了一些伤——相比于撕票而言,这些小伤就完全不足为道了。
“太上皇的身体,可能经得起车马颠簸?要不要跟着末将一起撤退?还是留在这里,相信金人回来时,也不至于对太上皇下杀手。”岳飞出于健康考虑,还是问了一句。
赵佶却像是听到了鬼故事一般,用鸡爪一样的枯手死死抓住岳飞:“岳将军救朕!朕一定要回去!哪怕死在路上,尸骨归国,也好过留在金人这里受辱!”
“既如此,只好得罪了!”岳飞也没废话,让人找来一辆勉强可以算作马车的东西,往里面稍微铺垫了一些减震的软垫,然后就拖着赵佶随队飞奔。
回去的路途非常遥远,岳飞一路上又遭遇了两次追击和堵截。
他在撤退途中也都把大炮预先装填好霰弹,遇到实在逃不脱,就把大炮架开对着敌人猛轰一轮霰弹,然后再骑兵冲杀。
最后实在炮弹打完,部队疲敝,也冲出了上京路平原地带,要翻越按出虎岭了,岳飞的考虑到行军后勤困难,下令把炮都毁掉,残骸沉入绥芬河河底,金人肯定是找不到的。
把大炮都腾出来之后,累计也减少了一两万斤的负重(包括炮弹和火药的重量),总算可以多运点伤员和救回的俘虏。
轻装上阵后,金人的巡逻队再也没能追上岳飞,或许也是对岳飞急行军撤退的路线完全捉摸不透,怎么也没想到岳飞会一路往东朝着大海方向撤——
事实上,直到此刻,金人其实都还没搞明白岳飞一开始具体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至今还有人以为他是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的。
岳飞远遁后,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才拖着受惊过度的病躯、在数千临时拼凑的部队掩护下,缓缓回到上京。
进城之前,还特地让手下反复撒网搜索,确保宋军没有留下什么小股埋伏的死士。那做派,简直称得上是惊弓之鸟了。
回到上京城内后,完颜吴乞买还看到来不及逃走被杀的几万金人,头颅被草草扫拢堆砌作一堆。
人头堆上还插着一块蘸血写的木牌,“汴京之仇,今日方报万一”。
到处都是大火焚烧后留下的残垣断壁、熏黑焦痕。金人最早的皇宫也被岳飞一把火烧了。
完颜吴乞买本就因为连夜逃跑灰头土脸还受了点小伤,又惊吓过度。
此刻被如此折辱,心理落差过大,精神实在没扛住,一口老血喷出来,整个人顿时昏厥不醒。
“陛下!陛下!”
“快来人,先把陛下弄醒!”
一帮狼狈的金人权贵手忙脚乱,喷水的喷水,掐人中的掐人中,好不容易把吴乞买救醒。
吴乞买呆滞了一会儿,似是想起了什么:“让……让宗翰在南方领兵,其余宗室近支,尽快召往燕京,朕……朕也当亲赴燕京,交代大事……”
吴乞买说着,又猛烈咳喘半晌,呕出一些黑血。
历史上他还有六七年寿命,但经此大劫打击,显然是彻底伤了身体元气根基,他亦自觉命不久矣,不得不向年轻一辈交代后事安排。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走向,他再活六年才死,那还可能传位给他大哥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但如今提早了至少六年,完颜亶最多才是十岁小孩,而非十六岁。
在国家形势紧迫的环境下,怎么可能让一个十岁孩童做皇帝?这种时候,肯定要强调“国有长君,社稷之幸”。
而且因为提前了至少六年,现在的完颜亶还没有任何官职,原本历史上完颜亶要三年之后才首次得到名誉上的官职头衔。
所以吴乞买试图传位给自己亲儿子完颜宗磐(蒲路虎)的想法,如今还是很强烈的。
但其他王公贵族也可能希望皇位复归太祖阿骨打后裔。如果嫡长孙完颜亶还太小,而完颜亶的生父、阿骨打嫡长子又早逝。这时候,阿骨打的其他几个庶子,也有可能加入竞争。
好在如今金国南征军的总帅完颜宗翰并不是太祖子孙,所以宗翰是不可能加入竞争的。
阿骨打年纪最大的四个儿子里,嫡长子是老三,已经死了。作为庶子的老二完颜宗望,原本历史上这时候也该病死了,而这一世因为赵子称的蝴蝶效应,提前两年死了,算是被赵子称正当防卫反刺杀、重伤不治而亡。
所以阿骨打的几个年长的儿子,就剩下庶长子完颜宗干(历史上后来杀完颜亶上位的完颜亮的亲爹)和老四完颜宗弼(金兀术)还活着。
如果吴乞买伤病忧愤不豫,他又没能做好安排的话,金国就很有可能出现太祖系和太宗系后人的内斗。
说起来也算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了,当年宋人开国时,就有太祖太宗后人之争,高梁河禽兽还涉嫌谋害侄儿,把大哥的儿子统统搞掉。如今过了百余年,大宋那边太祖系的后人居然眼看要翻盘了。
倒是金国这边,类似的剧情即将上演。
……
另一边,岳飞顺利突围逃过此劫后,转战多日终于回到海参湾。
一路上,赵佶、赵桓也陪着小心,向这位杀神一样的将军请教了他此番来偷袭上京、营救二圣的前后计划始末。
听岳飞转述过赵子称的行动规划后,赵佶赵桓父子也是惊地彻底懵逼,完全没想到这位远房侄儿/堂弟居然有如此雄略和胆识。
赵佶已经彻底摆烂了,而且愈发重病,听说侄儿的举动后,就没有再表露丝毫好奇,每天只是躺在车里装死养生。
赵桓还有些不甘心,大致问起赵子称如今的身份。
岳飞也如实相告:“秀王殿下如今得天下汉人拥戴,称监国、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汉人驱除鞑虏,护我华夏。为了挽救天下,秀王事急从权,没法请示陛下旨意,还望陛下宽恕!”
赵桓听后,只是噤若寒蝉,许久后才哆嗦地表示:“子称贤弟德才俱为天下仰望!是朕不知圣贤,早该推位让贤才是,朕无德无能,害苦天下百姓,实在惭愧!”
岳飞也连忙安慰他:“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如此大事,陛下又何必急于一时,还请宽怀安养为先。”
赵桓前面的话原本也有些试探的意思,听岳飞如此反应,他心里也彻底哇凉透顶了。
岳将军说的是“不必急于一时”!而不是直接磕头恳求赵桓收回这种想法!
好在赵桓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他连牵羊礼之辱都受过了,哪里还有脸一直当皇帝?
赵子称的天下,是他从大厦已倾的绝境下,力挽狂澜一手重建的,赵桓有什么脸去争?
看着眼前这三千血战余生的精锐铁骑,那严整的军备,肃杀的军容。赵桓当皇帝的时候,他身边的捧日军能有这档次这战力?他还有什么好不服的?
彻底让赵桓熄了念头后,岳飞带着二圣继续南行。一路上因为海港都封冻了,他只好沿着海岸线再走陆路两百多里,抵达高丽境内。
而岳飞回来的时候,金人似乎也已经对高丽发动了全面战争,他们之前就已经察觉到宋人似乎控制了高丽,只是因为中原激战正酣、顾不上高丽这边的贫瘠之地,金人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以主战场为重。
但现在发现东北方向有可能被偷家,金人对高丽的重视程度也陡然提升了。开始派兵往这边试探进攻。
不过随着岳飞亲自返回高丽,金人的进攻注定就徒劳无功了。
高丽边境的长白山本就险要,清川江等水系阻断效果也非常不错,宋人有备而战,金人仓促组成的攻势完全无法撼动岳飞分毫。
至此,大宋也总算可以官方正式宣布:大宋此番为了北伐迎回二圣、偷袭金人的上京,所以行“假道伐虢”之策顺路灭国了高丽,随后利用高丽的土地作为掩护,杀穿高丽再杀穿外东北,一路海骑并用,直扑金人后方空虚!
隆冬之际,踏雪越海,两番渡海、两度踏雪骑兵奔袭,累计奔袭四千里(从大宋东部沿海启航去高丽算起),终于灭国一个、破城数座、迎回二圣!
而之前被豢养了数年的高丽傀儡王楷,也终于可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用再存在下去了。
把王楷处理掉之后,岳飞按赵子称之前的交代,先把赵佶和赵桓带到原高丽王城、如今的大宋乐浪府城开城的旧宫内临时安置。
主要是赵佶的健康状况,已经极度恶化了。刚刚极度受辱受虐之余的赵佶,又被冰天雪地里颠簸劳顿辗转了近三千里地、在大冬天的东北林海雪原里奔驰,哪怕有棉袄有马车,一个老头儿也扛不住。
岳飞身边的将士们能扛住,那是因为岳飞带的都是最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精锐,即便如此岳飞的部队都减员了至少三分之一,包括战斗减员。赵佶能被马车拖着活到高丽,已经是给他面子了。
如果没有赵子称的蝴蝶效应,赵佶原本倒也能跟完颜吴乞买一样再活六七年——说来也巧,历史上的赵佶和完颜吴乞买都是活到1135年死的,他俩死于同一年。
赵子称这次的行动,最终结果居然是一碗水端平,让吴乞买因伤病忧愤折寿至少五年,也让赵佶因为折腾劳顿折寿至少五年。
开城旧宫内,岳飞跟赵桓摊牌商量:“太上皇病体如此沉重,实在不宜再颠簸。若是强行再渡海,怕太上皇的身体撑不到中原……不如让他就在这开城旧宫内暂住,末将自会安排心腹宿卫,后续安排,等太上皇调养好了再说。
主要是如今汴京还在金人手中,太上皇就算回了中原,暂时也无法还都。其余各地,也没有宫室可用,再造还得靡费民力,如此国难之秋,实非社稷之福。
末将来之前,监国殿下便交代,若真能救出太上皇、且病体不支,可在高丽暂且安置,不知陛下以为如何?毕竟如今高丽已经被我大宋所灭亡,这里也算是我大宋之土,在回不了汴京的情况下,其他地方其实哪里都一样。”
赵桓哪里敢质疑,听说赵子称早有如此交代,他立刻表示实在是想得太周到了。
他还惴惴不安地追问了一句:“那不知朕可要也暂时留在高丽?”
岳飞拱手:“陛下春秋正盛,想必扛得住海路风浪颠簸,如若陛下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末将随时可以护送陛下回归中原,只是到了中原,也回不到汴京,只能寻临时行在之所安置。”
赵桓连忙表示这已经很好了。
君臣又当面请示了赵佶。赵佶躺在病榻上听了一会儿,就摆手示意无所谓:“子称居然能开疆拓土,这高丽居然已经是我大宋领土……真是想都不敢想,短短一年多,他便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已倾,再造华夏!
既然这里也是大宋,朕在这里安养,有何不可?就跟当初退位后去镇江安养,有什么不同?只是尚有一事,桓儿,你务必求子称答允。”
赵桓也生出了兔死狐悲之心,跟父亲没了争斗之心,只是叹息请父皇明示。
赵佶:“朕的病体,朕自己已经有数了。若是留在金人那里,也活不了多久,是朕自己不争气,怨不得别人。能在开城安养病老之躯,于愿已足,只求死后还能归葬汴京——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子称贤侄收复汴京了,咳咳咳。”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1704/6766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