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 第550章 眼光还是要长远点

第550章 眼光还是要长远点


玄都大法师想学太极剑,李景孝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一门剑法而已,若是能吸引玄都时不时就和自己比武,那就赚大了。

    甚至李景孝所会的诸多剑法,就连御剑术,李景孝都舍得教给这位便宜大师兄。

    说白了,以玄都的身份和地位,御剑术都算不上了不得的功法。

    他愿意主动请教,那是主动向李景孝示好。

    若是不回应,那才是傻子。

    将来封神大战时,玄都若是在老君跟前说几句好话,免了自家几个出身截教的女人的罪过。

    那今日的这些投资,就全赚回来了。

    而玄都一开始,确实被这门剑法给吸引住了。

    但随着李景孝把心法口诀说出来,这家伙居然慢慢的琢磨起功法口诀中的道理起来。

    玄都一听就懂,毕竟人家可是实打实的老君的传人。

    但太极之道和剑法结合,确实让他有些好奇起来。

    往往沉思片刻,就提剑又和李景孝比试、论证起来。

    玄都的剑法快速上涨的同时,也让李景孝赚经验赚到手软。

    只是两个多时辰,就从玄都身上拿到了六百多万点的经验。

    看这位便宜师兄时,李景孝的眼神那叫一个和善。

    一旁观看的门人弟子们,同样获益不浅。

    不是说太极剑法就有多厉害,而是通过这门剑法,体会到太极之道,就算是一场机缘了。

    可惜玄都进步的有些快,李景孝再和他比剑时,已经很难做到轻轻松松就赢他。

    眼看效率降低,而且到底还是得留些面子给玄都。

    所以李景孝故意和玄都打了个平手之后,干脆不理这位便宜师兄。

    把目标对向了,在场的几十个童子和黄巾力士头上。

    之后十多天,每天不是教导这些人剑法,就是拉着这些人喝酒。

    赚经验的效率,比起在家陪媳妇要高太多了。

    毕竟媳妇才七个,可八景宫中金仙、太乙金仙的门人弟子,足足几百个。

    等级也从236级(1.2亿/4.6亿),涨到了236级(3.4亿/4.6亿)。

    唯一让李景孝可惜的是,一直都没能和玄都嘴里说的那位,实力达到大罗境的黄巾力士较量一番。

    这在李景孝眼里,等于每天少赚了几百万点的经验。

    这天一早,李景孝再次充当总教头,在八景宫外的一处竹林里,给上百个仙童、黄巾力士们讲道、比武赚经验时。

    就见一个童子,带着杨戬和三寸丁一样的土行孙快步而来。

    李景孝这才想起了,要去和阐教诸多二代弟子们论道的事。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每天保持两千万点经验入账,李景孝就不怎么愿意跑去和阐教等人,争论个面红耳赤。

    在八景宫这边,人人敬着自己。

    说话也没人敢不听。

    讲道、传法、比武和喝酒,赚经验也容易。

    顺带着,不管是老君还是玄都大法师,对自己愿意给太清门下的门人弟子讲道的举动。

    不仅满意,还觉得自己这是真人认可了自己太清一脉的嫡传身份。

    老头一高兴,也会时不时的把他叫到身边,给他答疑解问。

    李景孝现在最想升级的就是《八九玄功》,借着玄都这些天,天天都会拉着他比武。

    李景孝也有了足够的借口,向老君请教《八九玄功》的修炼之法。

    老君作为这门神功的创造者之一,对这功法那是了如指掌。

    李景孝甚至怀疑,三清其实都修炼过这门功法。

    只是请教了三次,《八九玄功》的熟练度,就涨了将近四十万。

    比起自己修炼,速度快了好几倍。

    而老君对李景孝的天赋,也是再次刮目相看起来。

    修为到了一定程度时,不是师父给你答疑解问,实力和境界就能上升的。

    很多都是师父讲的再明白,当徒弟的就是没法领悟。

    或者只是领悟个一二成。

    就和搞数学的人一样,没那个天赋,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很有限。

    而李景孝则是,只要你给他讲,熟练度就会涨。

    这对任何一个当师父的来说,就是绝世天才级别的宝贝徒弟了。

    所以老君很乐意给李景孝开小灶,而李景孝得了好处,为太清门下弟子讲道、传授武艺的积极性也更高。

    更别说,他还能从中赚到大量的经验。

    但李景孝这次确实不想去阐教赴约,觉得去和阐教的人论道,确实不如待在八景宫舒服,赚的经验其实相差不大。

    而且阐教的人输的次数多了,脾气再好,心里难免越发的执着于想赢。

    最后甚至会怨恨起来。

    但转念一想,既然答应了每月一次的论道,这事就不好反悔。

    大不了以往自己是赢7输3,现在让着点他们,五五平手就行。

    又或者,今后让他们赢个一两次。

    可要是直接拒绝,元始天尊那边的好感度,免不了降低不少。

    今后天尊要是不给自己讲道,那损失可就大了。

    这么一想的话,李景孝很快答应了杨戬和土行孙,三天之后会准时去惧留孙的夹龙山、飞云洞。

    而杨戬两人则赖在八景宫不走了。

    李景孝明显能看出阐教十二金仙,有意培养杨戬这个阐教三代主战力。

    免得封神大战开启之后,什么事都要他们十二个师兄弟去救场。

    所以培养杨戬,确实很有必要。

    至于每次去哪个金仙的洞府,就有谁家的弟子,会跟着杨戬一起过来邀请的事。

    只能说,阐教那些家伙是看到便宜就占。

    不过李景孝也不在意,而且说真的,他自己其实也是这种人。

    而且元始天尊三次讲道,好处确实给足了。

    所以对李景孝来说,杨戬和土行孙等阐教三代弟子跟在自己身边,不仅是送上门的经验包,也是加深关系的纽带。

    今后杨戬越是厉害,这小子心里越是心怀感激。

    同时也算是和阐教的一种利益交换。

    所以李景孝对杨戬的态度,向来不错。

    既然杨戬和土行孙留下来,李景孝就吩咐他俩坐一旁。

    和太清门下的上百人一起听讲。

    等到了动手的环节,杨戬上来就被李景孝借口考察他最近是否偷懒。

    直接打了几顿,赚了两百多万点经验后,这才放过了他。

    而挨打的杨戬,不仅没半点怨恨的意思,反而认真反思自己为何败的如此快。

    有天赋,又努力,还虚心好学,难怪杨戬能成为三清门下第三代弟子中的第一人。

    但土行孙却让李景孝皱眉起来。

    这小子仗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土行术,不仅武艺拉胯,会的道法和神通也极少。

    李景孝让他全力出手时,很快就察觉出,这小子只会钻地从背后用棍棒偷袭目标。

    寻常武将或者仙人遇到他,确实容易吃亏。

    可在李景孝眼里,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下’简直愚蠢至极。

    再厉害的道法和神通,也有被克制的时候。

    更别说土行术说到底,不过是五行遁术中的一种。

    李景孝在西游里,就已经精通五行遁术。

    区区一个土行孙,在他眼里犹如关公面前舞大刀。

    都不用施展专门克制土行术的‘指地成钢’之法,只需要抬脚往地上跺几下。

    就能把这小子从地下给震出来。

    不过,李景孝能如此轻松就碾压土行孙,那是因为李景孝对他的土行术太熟悉。

    甚至毫无秘密可言,这才能轻松克制这小子。

    其他不熟悉他的人遇到他,被偷袭也正常。

    若是土行孙手里有捆仙绳的话,确实能打对手个措手不及。

    而且这小子的土行术,确实是李景孝见过的人里面,运用的最纯熟的那个。

    土行孙被李景孝轻松虐了五次,算是彻底怕了李景孝。

    人也老实了起来。

    而李景孝眼看这小子才二十多万点的经验,对他也没了什么兴趣。

    更别说这小子不仅长的丑,人也是个三寸丁的样子。

    说话的语气神态中,总有股子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实在让李景孝喜欢不起来。

    当然,李景孝不喜欢土行孙,还因为原著里,这小子仗着阐教三代弟子的身份。

    强行逼迫邓婵玉嫁给他。

    虽然现在的邓婵玉,早就成了李景孝的女人了。

    但李景孝每次见到土行孙,心里就有些膈应,能喜欢他就怪了。

    而且李景孝知道这小子是个反骨仔,自然就更不喜欢了。

    这小子下山时,惧留孙再三交代他,要尽快去西周大营助姜子牙伐商。

    可这小子下山之后,立马就忘了俱留孙的吩咐。

    临走之前,还把惧留孙的捆仙绳给偷走。

    成了邓婵玉亲爹邓九公的手下时,明明知道对面的是姜子牙和杨戬这些同门。

    根本不顾同门之情,下手时,那是毫不手软。

    死在土行孙手里的西周大将可不少。

    等到土行孙被抓,姜子牙那是一心想要杀了这小子。

    只是惧留孙就他一个徒弟,再三求情,这才饶过了土行孙一命。

    不过捆仙索被惧留孙带走之后,这小子的实力表现,立马就降低了好几个级别。

    所以李景孝对土行孙是真喜欢不起来。

    既然不喜欢,那就无视。

    而李景孝这种态度,让土行孙心里很是不安起来。

    以前李景孝和老君之间,没确定师徒关系时。

    阐教的人,还能以圣人弟子,名门大教的身份来自我安慰。

    你李景孝再厉害,也不过是个散修。

    即便猜测李景孝是老君的传人,可这一层关系没说破之前。

    说不定是老君不喜欢李景孝,这才一直没让他跟在身边学艺。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老君收李景孝为徒之后。

    虽然没大张旗鼓的昭告天下,但阐教、截教那边,还是很快就知道了这事。

    这下李景孝就是广成子等十二金仙的师弟,杨戬等阐教三代弟子的师叔。

    土行孙不仅担心李景孝厌烦自己之后,会惹来自家师父和师伯师叔们的不满。

    更担心在师祖元始天尊,师伯祖太上老君心里留下个极坏的印象。

    而且看杨戬、金吒、木吒、哪吒等阐教同门师兄弟,对李景孝的态度就能看出。

    若是自己真惹得李景孝不喜,那今后杨戬这些人,大概率也会排挤自己。

    这就让土行孙感觉压力山大起来。

    在李景孝面前,忽然就变的要多老实,就有多老实。

    要多恭敬和乖巧,就有多听话和规矩。

    总算让李景孝对他感官略有好转。

    三天后,李景孝正准备去惧留孙的夹龙山、飞云洞时。

    却见老君身边的传旨童子,捧着个玉葫芦快步走过来。

    恭敬的高高举起玉葫芦,对着李景孝说道:“禀师兄。

    圣人老爷命弟子送上三颗,师兄前些时日亲手炼制的三颗九转金丹,送给玉清圣人老爷点评。”

    李景孝一听就明白老君的意思。

    九转金丹和九转还魂丹都会炼制,等于真正明确了,自己不仅是老君的弟子。

    还是得了真传的亲传弟子。

    至于老君是否有意向元始天尊炫耀,李景孝只能说,看破不说破。

    抵达玉虚宫,向元始天尊送上三颗九转金丹时,明显能感觉到天尊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不过,对李景孝的态度,却越发的和蔼可亲起来。

    老君炫耀,那是他和老君之间的事。

    但李景孝现在是实打实的太清二弟子,他元始天尊的师侄。

    而且天赋好、实力强。

    还懂做人,又尊重他这个师叔。

    元始天尊想把气撒在李景孝头上,都舍不得。

    只是李景孝越是让人满意,就越发的显得阐教二代弟子们不如他李景孝这个师弟。

    特别是,得知李景孝拜师老君不过三十年,就从刚成仙的人仙,一路升到了大罗,甚至是斩三尸境界的准圣时。

    再看自己的这些弟子,那就越发的不满意起来。

    但这话又不能明说,只能吩咐侍奉在身边的南极仙翁,今后像是太清和玉清门下师兄弟之间论道的事。

    不仅要尽地主之谊。

    也要常办,认真办。

    南极仙翁一听就听懂了,自家师父语气中的不满。

    看李景孝的目光中,既无奈又有些羡慕。

    无奈的原因自然不用说,阐教十几个二代弟子,居然赢不了李景孝一个人。

    羡慕的原因则是,在三清门下,好像也就李景孝一人,能得到太清玉清和上清三位圣人的看重和喜欢。

    通天教主甚至舍得让三霄,一起成为李景孝的道侣。

    自家师父玉清圣人,又明确说过,今后每年给门人弟子讲道时,李景孝也能一起过来听讲。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1770/6728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