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塞纳的天马行空(5k)
推荐阅读:家族修仙:通天长生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遮天:开局订婚火麟儿!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超凡纪元,我的职业能无限升级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重生八零之糙汉哥哥好疼我 镇魂街之大唐龙裔
做好这一切,负责测量的同志按下了测量按钮。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十二机部的同志道:“好了!”
看了看才过去十多秒的时间,其他同志有些诧异。
“这就好了?”
“是啊,这个测试很快的。”十二机部的同志笑了起来,看来同志们的印象里,总觉得越没听说过的参数,测起来越麻烦,时间越长,操作越多。
不过同志们对这个没有纠结,越快越好啊,他们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损耗多少?”
仪器上面密密麻麻好多LED数码管,他们都不知道看哪个才对。
十二机部的同志往软磁交流测量仪上扫了一眼,忍不住叫出声来。
“啊??!!187!!!”
187mW/cm3?
“多少?你是不是搞错单位了?”
虽然高委员早就说能把损耗压到200以下,但是当这个结果真的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还是让不少人觉得难以置信。
主要是这个变化,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都不够了,直接原地升天了属于是。
在此之前,高振东的说的200以下,同志们倒不是不信,而是觉得这个应该是个理论数值,需要通过一次一次的改进和优化,慢慢逼近的。
而现在,第一次烧结出来的成品,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就难怪很多同志觉得难以置信。
原来高委员说的不是理论极限,而是现实数据?
“187啊!真的是200以下啊!”负责读取数据的同志满脸的兴奋,这个数据,意味着锰锌铁氧体用在移相器上,至少扫清了一个拦路虎。
关键是,这东西便宜啊,只要能用得上,相比YIG,自然是大大的优化,大不了大力出奇迹,靠数量堆质量,相比YIG来说,在当前阶段的实用意义也要大得多。
“等一下,先别急,我们把其他几个都测试了再说。”
另外一位同志强忍住心中的兴奋,冷静客观的道。
这一批样品不止一个,万一这只是因为运气好呢?
“对对对,冷静,冷静,我们把所有的样品都测试过了再说。”
消息太好,以至于同志们反倒是不敢相信这是常态。
要是测试结果是1000上下,可能他们早就彻底放心,因为直接降低50%,虽然略显离谱,但是好歹还勉强在正常范围内,但是降低90%,这就不是离谱与否能够说得清楚的。
因为效果太好以至于不敢相信,高振东这也是没地儿说理去。
此时,另外几个样品的温度也已经降到了能够测试的范围,同志们连忙将样品取过来,看着十二机部的同志绕线圈、测试,看得同志们急得不行,恨不能以身代之。
好在这个测试的速度是很快的,没多久,结果就出来了。
最低的179,最高185,还真就没有一个是超出了高委员说的那个范围的,而且很稳定。
这种稳定的表现,对同志们来说比一个更低的数字来得更好,毕竟当损耗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稳定性和一致性就显得重要起来。
高高低低的,哪怕中间有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也总是让人感觉心里不太托底,反倒是这种稳定的优秀,让人更加放心。
再说了,200以下,已经超出了所有同志能预期的极限,能稳在这条线以下,可以说,至少损耗这一块,完全没问题。
“送XRD吧!现在的另外一个当务之急,是确定他们真的是锰锌铁氧体。”
万一这东西甚至连铁氧体都不是,或者是含量有限,那不是白高兴一场了?
而XRD,是能检验出这个结果的,这也是同志们早早就把XRD检验手段准备着的原因。
“对对对,马上送十七机部!”负责此事的应化部的同志,连忙招呼人送样。
还是那句话,过于离谱的结果,让同志们不到最后一刻不敢彻底放心,生怕空欢喜一场。
“你送过去之后,先不要回来,就盯在那里等着十七机部的同志们出结果,出结果之后,你马上借他们的电话,打给我们!”
这是一分一秒都不愿意等,想要第一时间就得到结果。
“好的,你放心,我就算打地铺,也在十七机部那边等到结果出来!”送样的同志保证道,他们对这块都不熟悉,不清楚XRD检验需要多少时间。
送样的同志这一去就是几个小时,中间电话响了很多次,但是都不是同志们等待的结果,让同志们虚惊了好几场。
终于,他们等待的电话来了。
“是锰锌铁氧体!含量很高,几乎全是!”
电话里的声音传来,应化部的同志一下子坐在了凳子上。
等得有点太久了,骤然放松的心情,让他有些站不住。
“这就搞成了?”他看着实验室里的烧结装置,有些不敢置信的自言自语。
其他同志也是一副怀疑人生的样子,这种东西,按说应该以年来计算研究进展的,甚至还不是一年两年。
而现在,几乎是在电光石火之间,事情就解决了。
这个时间算起来的话,不像是科研,倒像是量产中的一个批次而已,仅仅消耗掉的,是前期一些准备工作,以及量产一批产品的正常耗时。
另外几位同志笑道:“不不不,还没完,你的任务基本完成了,现在压力给到了我们这边。”
他们是搞电磁和电子的,现在压力来到了他们的肩膀上,原材料是有了,但是铁氧体和铁氧体移相器之间的距离,不说是天壤之别,至少也不是触手可及。
众所周知,芯片就是砂子,但是从砂子到芯片,那距离可老远老远的。
这些同志虽然嘴上说着压力山大,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压都压不住。
毕竟原料问题解决得这么快、这么好,对他们来说是个重大利好。
至少不用在铁氧体原材料的选择上左右摇摆,提心吊胆的等待原料的研究进度和实现的情况。不同的原材料,他们的设计是不一样,原材料不确定,他们就有很多事情很难处理。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就是锰锌铁氧体,各方面的性能都足够,而且价格还便宜,不选这个选啥。
“我记得高委员曾经要求你们把铁氧体移相器的相关要求和背景送给他,他看看能不能帮上忙。你们送过去没有?”一位同志笑道。
几位搞电的同志满脸的不好意思。
“还没……”
“还没?过了这个村可就不见得有这个店了啊,你们不搞快点,如果高委员工作忙起来,这机会可能就没了啊。”应化部的同志一脸“给你机会你不中用”的表情。
高委员上次说这话的时候有时间,不代表间隔时间长了之后,他还能有时间帮忙。
搞电的几位同志一脸的苦笑:“主要是我们没想到锰锌铁氧体速度这么快,想着能多搜集一点资料,把资料做得扎实一些,方便高委员工作,也能尽量提高我们获得他更多帮助的可能性嘛。”
不是没准备,是没来得及,谁知道合格的锰锌铁氧体,简单得跟做顿饭差不多,属实是万万没料到。
“那你们尽快吧,反正我这里的事情可是不多了。”应化部的同志笑道。
他的事情还真就不多了,剩下的,一是看看能不能优化改进现有工艺,尽量再降低一点成本,而最主要的,是等负责移相器设计的同志们有了结果之后,尽量配合他们,对铁氧体原材料的生产做出对应的调整。
“嗯,我们尽快处理。”
——
高卢,负责对东方贸易的塞纳先生的办公室里,他正看着手下送来的一份照会,若有所思。
“他们想要通过我们,获得浅海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技术?”
“是的,而且愿望很强烈。”他的手下点头道。
“嗯……难道他们像我们海峡对岸的约翰牛一样,在海上有了什么发现?”
约翰牛的北海轻质原油,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甚至石油交易所的原油计价,就是以其为基准计价的。只是现在只是发现,才刚刚开始大规模开发。
即便如此,至少约翰是有石油,和高卢还是不太一样。
“应该是,但是更具体的事情,我们并不清楚。”
“他们没有透露?”
“没有透露,而且你知道,我们的人想在他们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情报,这很难。”关键是没法出外勤,别人一看这眉眼、这嘴脸,甚至更夸张的,都不用眼睛看,靠鼻子闻一闻就能把他们给认出来。
在这方面,他们比起白熊还要受限,后者有长久的关系、大量的援助和更加传统更加源远流长的友好交流,星罗棋布的援助工程哪怕是在关系有所变化的今天,依然能让白熊们较为方便的到达我们全国各地。
而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情况,本来就是在战略情报的范畴里,以我们的保密规定,就更不可能透露太多的东西。
“你有什么建议?”塞纳没有说什么,而是问自己的手下。
他的手下看来早有准备:“赛纳先生,我没什么特殊的想法,作为正常的贸易处理就可以,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可能就是这属于高技术装备,同时我们的这种技术也是全新的,在成熟度和敏感度上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高卢的第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65年5月31日投入使用的,确切的说,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这东西甚至还没有投运。
所以说这种技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全新的,他们对于这种技术的出口,自然存在一定的阻碍或者是影响。
“嗯……”塞纳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抬起头来,脸上有一种发现了新大陆的表情。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在他们新发现的油田里分一点?”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满是兴奋。
“这……不太可能吧?赛纳先生,你知道的,东方人和我们走的路不太一样。”
他的手下心里差点翻了天,您可真敢想。现在能和对方有正常的贸易往来,已经是非常出乎大部分国家意料的事情。
“万一呢?我说是万一……毕竟你要知道,就连白熊和花旗之间,也是有合资公司的,甚至还很早。”
他举的这个例子其实有些不太对,那两个之间的合资公司,是在20年代白熊特殊斗争情况下的产物,严格说起来不算是正经商业公司。
但是你别管正不正经,你就说有没有吧,他这话还真让他的手下有些不太好反驳。
不过他的手下看出来了,赛纳先生对这件事情的兴趣非常的大。既然如此,他就有必要调整一下思考的方向。
“嗯……我只能说,从商业技术和法律上来说,我们没有问题。”
“那我们就试一试!”
“可是现在石油价格并不高,此举在承担政、经两方面风险的同时,也许并不能带来太大的利益。”他的手下提醒道。
此时的石油价格处于低位,其实在73年石油危机发生之前,石油的价格一直不算高。
塞纳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不不不,石油是战略资源,有时候,我们不能用商业利益来判断这件事情。”
他的头脑非常清醒,对于五大善人这个级别的国家来说,在战略资源上,有时候不能完全从经济利益上去考虑事情,在不亏的前提下,能一定程度上的掌握或者影响到更多的战略资源,那就是值得的。
塞纳补充道:“你要知道,我们本土的石油并不多,60%以上的石油来自殖民地或者前殖民地,而我们的殖民地的范围在搜索,我们在前殖民地的影响力正在削弱。”
都是一个窝里的人,所以塞纳很直接的用了“殖民地”这样的词汇。
实际上,在此时的五大善人里,石油安全最为严峻的就是他们。
花旗不缺,约翰进口量大但是发现了储备,白熊本来就是个伪装成国家的大号加油站,而剩下一个此时情况特殊不讨论。
唯有高卢,1965年的石油进口量占石油消耗量的50%以上,而且本土范围石油资源匮乏,能掌握的石油资源都存在一定的地缘安全隐患。
从产量上来说,我们虽然刚刚复苏,但是产量依然要比他们要高一些,甚至此时已经差不多到了完全自主的地步。不过等到我们工业大发展之后,自产的就远远不够用了,不过这是后话。
所以对塞纳来说,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石油渠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掌握住,可以说得上是他个人的一大功绩。
“这……”他的手下此时不得不佩服,塞纳先生不愧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想得的确是比自己要多,要远。
他迅速重新组织了自己的思路:“您说得有道理,可唯一的问题是,对方是否同意。”
塞纳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在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和他们有这么多贸易往来,不是么?”
“也许您是对的。”
塞纳很是自信:“我一定是对的!哈哈。我得试试,我这就向那位先生说明一下情况,请求他的支持。如果东方人在这方面有所松动,那我们还真的需要一些来自他的支持,否则在法律和现行策略方面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京城,外商部,领导看着一份文件,皱着眉头直啜牙花子,仿佛牙很疼一样。
他手上这份文件,的确让人牙疼……不,头疼。
“他们居然想在海上石油开发上,以技术和资金为条件,和我们成立合资公司!”对于对方这甚至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外商部有些难受。
不同意吧,对方的确是有技术,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是有差距,这也是对方最大的筹码。如果不同意,可能意味着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薄海等地发现的油气田,近在咫尺却一无所获。
要说同意吧,这个事情的确是有些难办,而且是非常难办。
他想了想,决定找个局外人问问意见,找一个脑袋非常灵光、每有出人意料想法的局外人。
不是为了请他决策,而是听听他的想法,开阔一下思路。
不过这件事情有些不大适合公开讨论,他打了个电话,确认对方行踪之后,站起身来招呼自己的通信员。
“走,去十七机部三轧厂!”
高振东放下来自外商部的电话,心中有些不解。什么事情需要他亲自跑这么一趟?一般的事情,哪怕是需要咨询意见,在电话里也就说了,毕竟现在不存在被拔线的问题,而且外商部的事情,在机要通道里沟通,保密性大致是足够的。
不过高振东没有多想,反正人马上就到,很快就会知道的。
没过多久,高振东就在自己的办公室见到了外商部领导,他一个人进来的,把自己的通信员留在了高振东办公室的外间,和高振东的通信员呆在一起聊天。
高振东一看这架势,看来事情不小啊。
“领导,您这是唱的哪一出?这么神秘?”高振东笑道。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7822/6632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