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745章 洪承畴的野望

第745章 洪承畴的野望


朝鲜,洪承畴、毛文龙等人同样得知了辽东即将发生大战的消息。

洪承畴对于此事,有些振奋又有些遗憾。

振奋的是朝廷允许辽东大军出击,不再像以前那样过于谨慎。

遗憾的则是此次指挥战事的是孙承宗,自己无缘指挥这一战:

『若是去年收尾那一战能取胜就好了。』

『说不定就能捞到主攻机会,而非配合作战。』

去年的朝鲜之战,总体来说他的表现并不错,达到了朝廷要求。

美中不足的就是最后一战不但没有捞到战功,反而险些被建虏击溃。

这让他的功绩显得有些不足,就连获得的子爵爵位,都引来很多质疑。

所以现在洪承畴别说取得辽东之战的主导权了,就连此次配合辽东作战的朝鲜军队主帅,都有人提议让毛文龙担任。

最终,还是皇帝给两人做了分工:

毛文龙负责前线,洪承畴负责后勤。

如果两人发生冲突,则以洪承畴为主,以完成作战任务、牵制建虏为先。

对此,洪承畴心里是很感激皇帝信任的。下决心要一雪前耻,让世人刮目相看。

甚至他还有更大的野望,希望能立下更多的功绩。

唤来刘兴祚、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洪承畴询问他们道:

“朝鲜的兵马练得怎么样了?”

“如今有没有一战之力?”

刘兴祚是他麾下排在首位的将领,闻言当即回道:

“朝鲜吏治腐败、将领怯懦不堪,他们率领的官兵也不堪战。”

“义兵出于义愤更有战心,但是他们的装备和训练还是差了些。”

“而且义兵中最敢战、最善战的,大多被慈江伯招去。他们深入辽东,和东江兵一样袭扰建虏。”

“欲要在朝鲜训练一支敢战兵马,非慈江伯不可!”

对慈江伯崔南伊大声夸赞,认为他是朝鲜军队的希望所在。

这位神射手转成的狙击手,已经适应了火器时代的作战方式,并且用慈江领出产的丝绸,成功仿制出丝绸药包的箭形弹。

如今慈江领就是用仿制的簧轮火铳,装备箭形弹作战。他们在辽东杀伤了不少建虏,连东江领和慈江领争夺边境领地时,都曾吃过小亏。

洪承畴听着这些情况,再想到毛文龙如今的声势,下令道:

“加大对慈江领的支持,让慈江伯统领朝鲜火器军队。”

“告诉他,无论有什么要求本帅都会支持,只要他把建虏的人头带回来。”

这让孔有德有些不忿,说道:

“洪帅,姓崔的是朝鲜人,而且是光海君那一派。”

“把朝鲜火铳手都给他,他起兵造反怎么办?”

洪承畴皱了皱眉,对孔有德的冒犯颇是不快,训斥道:

“什么朝鲜人?”

“慈江伯是大明的贵族,还是朝鲜的封君。”

“这样的人都不信任,本帅还能用谁?”

“再说了,东江领就在慈江领的西侧,东侧还有安东都护府。”

“慈江伯就是想造反,又有几成胜算?”

孔有德还欲再说,耿仲明已抢先道:

“洪帅说得极是,姓崔的想造反也没实力。”

“而且我看那人是个死脑筋,是不会起兵作乱的。”

“朝鲜火铳手可以交给他,正好让朝鲜君臣再听话些!”

显然,脑子更灵活的他,已经猜出了洪承畴的打算。

用崔南伊这位在朝鲜影响巨大的功臣,制衡朝鲜君臣。

让朝鲜君臣不要再有乱七八糟的小心思,背后搞小动作。

洪承畴点了点头,对耿仲明能猜到自己的心思,颇是有些满意。

这人不像孔有德有些死脑筋,是既能打仗又不会蛮干的。

不过他还是更信任孔有德,因为这个人更好控制。

当然对耿仲明也很重视,他向这个人道:

“有德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崔南伊那边还需要派个人过去。”

“仲明,你就去辅佐慈江伯,和他一起统领朝鲜军队。”

“有德则统领朝鲜精兵,帮本帅带领标营。”

“兴祚你回镜城那边,统领安东都护府直属的军队。”

“到时候三路出击,一同袭扰建虏。”

东江、慈江、安东这三路兵马,都是他作为安东巡抚兼朝鲜大臣,所能直接指挥的军队。

不过他的权限还不止这么点,安东都护府管辖的其它地方,他同样有权指挥。远的黑龙江一带不说,近的宁远伯国,他是想纳入麾下的。

所以他又问刘兴祚道:

“你在镜城那边,和宁远伯国离得近。”

“宁远伯练兵怎么样了,有没有见到效果?”

宁远伯李尊祖是被皇帝最先派来探索安东的,并且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宁远伯之位,在金角半岛一带开藩。

不过他在来到安东后却没有做出什么大动作,宁远伯国的兵马除了随着出征北海岛外,根本就默默无闻。

以至于安东总兵之位归了张同敞,张家世镇安东的可能,要比李家更大些。

世人以为李尊祖失去了祖上的能力,但是刘兴祚却不这么认为,他神色凝重地道:

“今年镜城那边和宁远伯国划界,属下曾见过宁远伯国的军队。”

“他们中有汉人也有女真人,尽皆极为勇悍,颇有些当初李成梁家丁的架式。”

“属下敢说,宁远伯那五千人,不弱于朝鲜任何一路。”

“东江领和慈江领的兵马,面对他们都不一定能取胜。”

洪承畴颇有些惊讶,但是想想李尊祖的出身,又觉得理所当然。

毕竟李成梁去世也就不过十几年,李家还有不少老将老兵存在,他们帮李尊祖练出个样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而是如果连样子都练不好,洪承畴会鄙视李尊祖无能,皇帝也不可能对他如此放任。

想着宁远伯国练出来的兵马,洪承畴道:

“如此说来,宁远伯国的军队,算是练出来了。”

“你派人和他联络一下,就说本帅希望他和朝鲜三路兵马配合,一起袭扰建虏。”

“咱们这四路大军并进,如果配合得当的话,能不能牵制建虏两个旗,甚至吃掉一个?”

最后一句,他是问刘兴祚等人的,又像是在自问。

因为他这次的目标,就是吃掉建虏至少五千人。以此洗刷身上的质疑,甚至获得伯爵之位。

在开藩越来越轰轰烈烈的现在,洪承畴希望尽快获得高等爵位,开辟自己的藩国。

免得像安东这边那样,好地方都已被封了出去——

之前,他是想过把自己的子爵领放在安东或朝鲜的。但是仔细探查后,发现这两个地方都已经没有什么好地。

安东最好的地方就是金角半岛和庙街,朝鲜南北边角都被分封后,剩下的不可能会分封出去。

所以他只能把目光转向其它地方,希望在获得高等爵位后,选择一块好封地。

甚至,他还想获得南安伯郑芝龙的待遇,明面上说的是开辟伯国,其实却预留能开辟公国的土地——

家乡南安成为郑芝龙的封号,是他又一件难受的事情。

身为一个南安人,他怎么不想以家乡的名字作为爵号呢?

甚至他还想过,如果去年那一仗能打好,南安伯的封号大概率就是自己的,而非被郑芝龙那个海贼占据。

所以,洪承畴急切地希望立功,还幻想过建虏在自己手上平定,将来成为国公、成为紫阁功臣。(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3270/6706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