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家祖左宗棠 > 第521章:第一阶段

第521章:第一阶段


  TBD蹂躏者鱼雷机缓慢笨拙,也跟活靶子无异——美国人给他们去名字的时候显然漏了一个“被”字。

  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只能以自卫机枪拼命扫射,可7.62mm机枪的武力何等孱弱,这些几乎是全新的机枪手操纵者这些几乎是全新的战机,结果只能是一架接一架的蹂躏者鱼雷机被击伤失控坠海,只有半数左右的攻击机来到了舰队外围。

  此时鱼雷机编队和俯冲轰炸机编队不得不分开了,否则他们将无法实施攻击,前者下降高度紧贴海面飞行,后者则保持在二干五百米高度。

  三十多架飞机在进入舰队防空区域之后,就只剩下可怜的一架鱼雷机和两架俯冲轰炸机了。

  只可惜,他们注定失败,除非是上帝亲自为他们修正参数,这不仅仅是因为MK13航空鱼雷的糟糕性能,更是因为其航速仅30节,而此时刚刚进入减速航行的国防军舰队依然保持着32节的全速——你的鱼雷甚至跟不上敌人的军舰。

  当然,掷雷也不是赛跑,30节的航速还是勉强够用的。

  相比之下,俯冲轰炸机还更有些可能性,他们面前的两艘航母都是木质甲板的轻型航母,只要扔到甲板上就能让一艘航母失去战斗力。

  但这也只是可能性罢了,几架战机之间的默契几乎为零,这让他们突击的成功率又降了几分。

  一切都是徒劳,炮火声停息在上午7时59分,鱼雷沉底、航弹落空、战机在博福斯与厄利孔的炮火中化作一颗火球,沉入海底。

  此处的炮火停息,彼处的炮火却才刚刚拉开序幕。

  间战期的美军武备废弛于此处便可见一般,美军在塔拉瓦环礁所布置的防空火炮只有12门M1918型75mm高射炮和18门四联装老干妈。

  老干妈固然是经典,但未免是有些不够看了,而75高那就更是一战老古董了。

  相比之下,国防军陆军现如今的防空火炮主力则是苏罗通20mm高炮、博福斯40mm高炮、三一式75mm高炮和三九式88mm高炮这四种。

  三一式是中德合作的结果,有点类似于博福斯75高,射高和威力还能够跟得上40年的战场,但国防军已经计划将之停产,截至目前,总产量2200余门,接替它的便是三九式88mm高射炮。

  后者相比于前者的最大优势,其实不是火炮本身,最重要的是它配套了39式防空数据系统、空算2型炮击指挥仪和40式光学辅助系统这一整套防空系统,效率直线提升,唯一的遗憾也就是雷达不行。

  而美军的高炮完全依赖M4指挥仪,野战指挥系统相当落后。

  更致命的是,到目前为止,当地防空炮手中只有不到半数的人在半个月前开过一次炮,剩下的人恐怕连拉炮闩都拉不顺畅。

  对于这座比大学校园还小的岛礁,150架飞机的轰炸可谓是铺天盖地,这说明国防军的战机并不完全止于此,旁边的几座环礁也同样是飞机的目标。

  在昨日发现敌人之后,金梅尔便要求当地守军保存实力,不适合执行对舰攻击的B17轰炸机已经启程飞往南方的坎顿岛,此地是斐济和夏威夷之间的中转点,以此处为基点,可以接纳从斐济北上的舰队,与夏威夷配合反攻。

  至于陆地防御力量,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在一轮饱和式打击之后,躲在工事里面的美军其实没受到多大的损伤,但缺乏经验的美国人显然不太清楚接下来要干什么,还愣在工事里。

  与此同时,登陆行动也随着舰队的第二轮侦察开始而开始。

  新组建的陆战五旅第一团担负了这一轮登陆行动,当地也就一个营的美军,占据海空优势的情况下,打一个塔拉瓦应该不成问题。

  在参谋部看来,塔拉瓦这个地方,最宽处仅500米,一枪打过去能从这边海里打到那边海里,能有啥难的?

  上午9时05分,当陆战队员们开始登陆时,军舰上的各种口径的火炮也都开始喷吐着火舌,雨点般的炮弹砸在残破不堪的美军阵地上。

  陆战五旅是今年年中才组建的,一团指挥官名为甘靖杰,原是二旅的营长,风格大胆。

  在观察了情况之后,他认为美军阵地构筑得较为呆板,缺乏因地制宜的灵巧,实战表现恐怕不佳,同时在贝森鸥岛等地并未观察到太多的炮兵痕迹,因此他决定直接从环礁中部上岸,将狭长的环礁自中间一刀切断,然后按部就班地逐渐扫荡其余阵地。

  驻守在塔拉瓦的美军地面部队是路陆战7团第一营,作为美军现如今唯二的登陆野战部队,陆战7团的素质虽不如5团,但至少士气还是相当高昂的。

  野战炮兵的素质或许是美军中最优秀的部队了,沉得住气,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暴露,而是等到了国防军开始登陆之后,才骤然发难。

  在这样的距离上,射程不是问题,12门105mm榴弹炮可以纵情释放他们的火力。

  而潜伏在暗堡中的美军反坦克炮兵也操纵着手里的37mm反坦克炮或者老干妈,对付登陆的国防军两栖输送车和两栖坦克,这两种战车的车体是一样的,都是超轻型坦克级别的,挡不住12.7mm的老干妈,就更不必提美制三七战防炮了。

  眼见着多辆装甲车和坦克被打爆,靠近登陆场的“汤阴”号驱逐舰坐不住了,舰长下令迫近海岸,对着美军阵地进行直射射击。

  然而,却不料美军竟然还修有半潜藏式的岸防炮,一枚120mm穿甲弹砸在了她的舰艏上,瞬间将舰艏开了一个洞,看到这一幕,舰长也只能下令后撤。

  尽管初期的反击打了陆战队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原以为美军不会有什么战斗力的,结果上来就报销了半个连,于是后面的部队也开始重视起来,交替掩护登陆。

  很快,便有两个团成功上岸。

  “砰!砰!”

  “哒哒哒哒——”

  “找到大机枪了!”

  “卧倒!”

  在机场以北的一处起伏地旁,一个步兵班正在搜索美军的暗堡,拔出那些讨厌的12.7mm高射机枪,老干妈是国防军的12.8mm重机枪的原型,性能基本相近。

  就在他们准备靠近时,一阵机枪的扫射声出现在耳边,士兵们匆忙卧倒寻找掩护,背靠着弹坑、趴伏在土坡反斜面。

  他们发现自己不仅仅看到了暗堡,更是一头撞上了一处前沿阵地,绕过这一段起伏,前方就会进入一块较为平坦的射界已被扫清的开阔地。

  根据预估,眼前的目标应当是两个班级阵地,宽度约三十米,间隔约三十米,靠北方接着一座高机暗堡,内侧则布置有一个重机枪阵地。

  重机枪阵地构筑有土木工事掩体,由圆木、钢板、泥土垒砌而成,因而迫击炮对它无能为力。

  对付像这样的一个工事,一般情况是使用步兵炮进行直瞄射击,再不济反坦克枪也行。

  不过,在实战中,步兵炮往往不能跟很好的跟上,那么就需要使用迫击炮予以压制射击,然后在烟幕弹的掩护下从正面或侧面慢慢迫近到一百多米的地方,接着发起冲击,在交替跃进的过程中,尝试集火压制这个重机枪火力点,最后使用爆破筒等爆炸物实施攻击。

  但现如今没有那么麻烦了,国防军一线部队如今都完成了无后坐力炮的换装,每个步兵营都有一个无后坐力炮排,装备有4门75mm无后坐力炮。

  不过,虽然在功能上75mm步兵炮已经在被顶替的边缘了,但步兵炮毕竟是身管火炮,一方面价格昂贵,一门炮要9000块钱呢,都顶上十多门无后坐力炮了,不能浪费了,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独特优势,比如有效射程更长、无需宽阔空间、炮盾防护等,不用白不用。

  不过,目前的无后坐力炮尚不能完全替代牵引式反坦克炮,射程问题倒还在其次,主要是引信还不够稳定,对倾斜装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军部编制局就把最没用的反坦克枪扔了,换成无后坐力炮,步兵炮则继续保留下来。

  如此一来,每个步兵营手里都有六门直射火炮,尤其是反坦克炮,操作容易,在战时能够顺利的被下放到步兵连使用,在四百到五百米的距离上,效率上有着明显的提升。

  陆战队员们唤来无后坐力炮,这种百十公斤的小炮两个人就能短途搬运,机动灵活,众人熟练的拉开炮闩,装入炮弹,火药燃气从炮尾的拉瓦尔喷管中涌出,横扫了后方数十米的扇形区域,沙土横飞,一些枯枝干草瞬间被点燃,噪声之响不亚于大口径火炮。

  对面的美军被这动静吓了一跳,不过,这门无后坐力炮对付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那座老干妈暗堡。

  一炮过去,火光乍现,烟尘弥漫,被炸飞的泥土和木屑纷纷散落掉下,在8公斤的杀爆榴弹轰击下,里面的美军瞬间就没了声息。

  干掉这门12.7mm重机枪,对面的7.62mm重机枪就不足为虑了,他们直接唤来了一辆两栖坦克,在坦克的支援和掩护下,向着那条防线发起冲击——

  有装甲单位,谁跟你硬冲?

  岛礁本身不大,但如果官兵意志坚定、战术和部署完善,还是能够有相当效果的,但美军的表现,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勉强可看吧。

  主要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剩下的一个美军步兵连围绕着两门120mm岸防炮的工事坚定防守,让5旅的战士们吃了不少苦头。.


  (https://www.635book.com/dzs/24828/6730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