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小发明
推荐阅读:反派医神娘亲在线改命 嫁给侯府病秧子后,我守寡失败了 我家电视机能穿越 农家团宠四岁半 一夜醒来,开局五个亿到账 金屋藏皎:惹上首辅甩不掉 重生凰途:娇柔医妃要逆天 穿书七零:带娃糙汉娇娇宠 穿越致富:首辅家的小农妻 不负玉人心
家里头的两人毕竟是干正经事去了,再张嘴时话题难免就往上头带。
十万港币的生蚝干陆陆续续的晒干装袋子。
纯纯人力装袋速度有限,不过最后一批生蚝干最迟下个月月初就能发车。
牛进棚还得嘴一句到时候得跟老太太说一说他要升职了的事......。
这会能说了,单位开会通过了,也算是今年一大进步。
牛翠兰也得再跟家里人说一下公社学校很可能要取消的猜想。
人还叫傅教授放宽心,他们学校升学率很高,学生极大可能不会被分流,学校还能保得住呢。
谁都得说一句得保住,公社小学也就算了,公社初中可是才刚落成没多久。
按着老太太的说法,房子就得有人气,否则很快就得萧条出问题。
牛进家现在对房子可有发言权......。
外头的人可聪明了,比如好些宾馆一开门就是一面超级大镜子,这样整就能让房间里看起来更加大。
要不是到外头走一趟,谁能想到这设计啊。
他跟老江家说好了,回头给亲妈那屋就这么整。
牛进棚想起来打趣下大哥,之前电话里说的改进渔船是怎么回事.......。
妹夫就是船厂的啊,牛进仓借着酒劲,几分大舌头的跟人家讲设计理念。
毕竟专业干这个的,于亮东勉强能听得懂。
人刚回来,正逐步恢复以前的工作,瞧着还要更热情几分,叨叨回去就给问问。
不是说说而已,人也有这底气。
老于家如今也算是在船厂里有了名气......。
于磊上少年大学的分数和录取以及报道都贴在了家属区的光荣榜上,供大家观瞻,以此为榜样。
先是激励厂子们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于家那孩子以前在学校表现也平平,这都能上少年大学,说明厂子里其他孩子希望很大!
二来还可以叫那些整天只扯老婆舌的老娘们们,别整天就整那没用的了,没事儿的时候跟人家学学,好好督促孩子学习。
男同志们闲暇的时候也多管管家庭管管小孩,别跟那孩子不是自己的一样,给吃给喝酒不管教育了。
人家孩子能有今天,肯定跟父母的栽培分不开,可见老于家当爸当妈的思想觉悟高......。
总之厂子就一个目的,希望厂职工争取也像人家一样,养出的小孩变成金凤凰飞出去。
于亮东的底气就在这呢,厂子里只要有孩子的,都得高看他们一眼。
隔天他就找船厂的老师傅去了。
人家长年累月的造船,更是一听就能明白,当天背着工具箱就下了乡。
先锋生产队短期内不可能再买新船了,能改进老船设备多好啊。
这就跟生产队忙活起来时候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真畜生舍不得用是一样的,徐水生一口就答应了......。
渔民们的渔船小,速度慢,捕捞能力有限,但每一次出海都收获巨大。
以前老把式一出手就只需要一条木船,出海一次能捕捞上几千斤的大黄鱼,而且一斤以上的占多数,半斤以下的那都不稀罕看。
鱼在海岛已经卖得很便宜了,一斤几分钱,个头再小那就跟白送没什么两样。
不过捕捞了十来年,连初出茅庐的小年轻都能察觉得出来,鱼不那么好捕捞了。
听说去年和今年,公家规定黄海集体拖网渔船七八月份休渔,不让捕捞。
都知道怎么回事,鱼群就是在那两个月集中到浅海产卵,这时候就算动手,那鱼指头大小,再如何拼命地生长,也要到秋天后才能长到半斤以上.......。
还听说休渔两个月算是少的,东海还得休四个月,到十月份才允许拖网渔船干活呢。
海岛倒是没有接到明确的通知,不过这两个月海上的风暴天气多,台风变着法子折腾,出海打鱼变得艰难了,打不到什么太有价值的鱼就算了,还得考虑保存和运输。
夏天去深海捕鱼的危险系数也高
每年在海里嘎掉的渔民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夏天。
徐水生就得问问是怎么一个改进法,是保障人还是针对鱼啊.......。
牛进仓拿着设计图纸讲声波原理,叨叨到时候搞一个电视机的显示屏,传回来的声波和鱼群大小密度有关系,比如鱼群越大,反射信号就越强。
相当于代替了老把头,不需要再用眼睛和耳朵捕捉鱼群的动向。
到时候机器一开,哪里有鱼群,处于多深的位置,鱼群的规模和鱼种等都探得一清二楚。
路过的老把式不服气的啪嗒啪嗒甩着拖鞋走路,惹得徐水生喊人不要带个人情绪啊!!
自己人干活快,你听懂了,对方也听懂了.....
会画机械图的牛进仓跟会加工的船厂老师傅凑在一起,理论成立,技术可行,还有点小钱,那就可以开始干了。
都没当成是任务。
牛进仓纯粹就是搁家里头总不能一天光盯着三顿饭吧,也得找点事情做。
船厂老师傅一辈子干这个的,而且还有钱拿,还管饭。
先锋生产队自己有油坊,也舍得放油,而最舍得霍霍饭菜的就是老牛家。
管老师傅两顿正经饭还是管得起的,吃人嘴天天嘴角流油。
而且生产队花了钱跟船厂请的人。
以前就这么干过一回,牛桂枝进局子那一回定的名头就是技术投机倒把,说白了就是公家规定,过期技术人员不能给民营企业输送技术来牟利。
以前还不许呢,这会放松多了,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牛记仓平日里跟老师傅说话,那都不站直溜的,特别随心所欲的想到啥说啥。
这个叨叨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老师傅就嘀嘀咕咕的表示这玩意,他瞅着也像是那么一回事。
随随便便路过一个社员都能站着听两句.......。
枪炮啥的,社员们看一会就能拿手上现有的材料做一个差不多的出来,就牛进仓说的声波装置,虽然看不懂设计图,但是听没问题。
一大帮子男同志成天不回家就凑在一起,这样那样,那样这样的琢磨。
脑子说原理会了,可以造
手说听脑子的,一定没问题。
一个星期左右,老师傅就弄出了一个不带显示屏,只能哔哔哔响的乞丐版捕鱼声波装置.......
(https://www.635book.com/dzs/26080/6673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