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从小宫女到大将军 > 第180章 汾阳王府喜相逢

第180章 汾阳王府喜相逢


那老管家去得快回来得更快,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便踩着院里的青石板路颠颠地跑回来,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朵菊花。他对着紫云三人深深作了个揖,声音里满是喜气:“三位客官快请里头走!我家老爷一听说是你们来了,当即就吩咐备茶,正等着呢!”

紫云、陈回光和周兴三人跟着管家往里走,只见这汾阳王府的庭院果然不同寻常。头一重院里种着些寻常的海棠石榴,到了第二重院,景致便陡然精致起来——太湖石堆叠的假山下淌着潺潺活水,锦鲤在碧色池水中摆尾,岸边的垂柳丝绦拂水,间或点缀着几丛开得正盛的紫薇,花香伴着水汽扑面而来,倒比边关的风沙清爽了百倍。再往里走,穿过一架爬满紫藤的花廊,便听得前头正堂里传来隐隐的咳嗽声,想来就是郭子仪了。

刚迈进正堂门槛,三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堂上——只见上首的太师椅中端坐着一位老者,正是赫赫有名的汾阳王郭子仪。他虽已须发如霜,根根银丝在晨光下泛着柔光,可那腰背却依旧挺得笔直,宛如西北边关最坚韧的青松。尤其是那双眼睛,虽眼角刻着岁月的纹路,可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来时带着股久经沙场的威严,半点不输当年立马横刀、叱咤风云的模样。

三人见状不敢怠慢,齐齐上前一步,右手握拳抵在左胸,行了个标准的军中礼节。郭子仪却笑着抬手摆了摆,声音洪亮如钟:“哎哎哎,使不得使不得!在老夫这府里,哪用得着来这套军中规矩?如今我就是个赋闲在家的糟老头子,每日里除了逗逗孙儿、浇浇花草,再无别的营生。你们能千里迢迢从边关来看我,这份心意比啥都金贵,老夫心里暖得很!快,都找椅子坐下歇脚!”说罢转头冲门外喊了声:“来人,上茶!要用去年存的雨前龙井!”

“喏,老爷!”门外传来丫鬟脆生生的应答声,那小丫鬟刚要转身退下,就听得院外传来一个清亮又带着些沙哑的老声,中气十足:“听说咱们宫里出来的女将军到了?老身倒要瞧瞧,这闺女是不是真长了三头六臂,能把那些凶神恶煞的突厥兵打得屁滚尿流!”

话音未落,便见两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小心翼翼地搀着位老夫人走进来。这老夫人身着一袭绛色织金褙子,头戴累丝嵌宝抹额,虽脸上也有了皱纹,可气色红润,眼神灵动,一看就是个爽朗通透的性子——正是郭子仪的夫人霍国夫人。她走到郭子仪身边的圈椅上坐定,刚端起丫鬟递来的茶盏抿了一口,便催着郭子仪:“快给老身说说,哪个是紫云姑娘?”

郭子仪指着三人笑道:“夫人你瞧,这位眉眼清亮、英气勃勃的就是紫云姑娘;旁边这位高大威猛、虎背熊腰的勇士,便是她的女婿陈回光;这位沉稳干练的,是她的舅舅周兴将军。”

三人忙起身给霍国夫人行礼,老夫人乐呵呵地摆手,手上的金镯子叮当作响:“不必多礼不必多礼,都是自家孩子!”说着眼睛就黏在了紫云身上,越看越欢喜,连忙招手:“闺女快坐到我跟前来,让老身好好瞧瞧你!我这耳朵里啊,早灌满了你的英雄事迹,今日总算见着真人了!”

紫云依言走到她身边坐下,霍国夫人立马伸出手拉住紫云的手细细摩挲。她的手指带着些温润的玉镯凉意,划过紫云掌心的老茧时微微一顿,随即啧着嘴道:“你这手真是奇了!除了掌心里有些打仗磨出来的老茧,别处倒都是细皮嫩肉的,跟我家那些养在深闺里的闺女儿也没两样。我就纳了闷了,你这般娇俏的模样,是咋打败那些跟饿狼似的突厥骑兵的?那些蛮子可个个都凶得能吃人呢!”

紫云欠了欠身,恭声回道:“回夫人的话,打仗从不是靠一人之勇。边关的城墙再高,也需将士们齐心守护;手中的刀剑再利,也得弟兄们并肩作战。能守住国门,全凭将士们同心协力,奋勇杀敌,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

“哦对了!”霍国夫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要紧事,眼睛一亮,又追问:“我还听说你当年在战袍里藏了诗笺?那诗笺上写的啥?这话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说啥的都有,有的说你写的是边关壮志,有的说你写的是女儿家心事,这话可是真的?”看来京城里关于紫云的那些奇闻轶事,她是一个不落全听了个遍。

“确有此事,夫人。”紫云坦然点头应道,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霍国夫人的目光又转到紫云身旁的陈回光身上,见他身材高大英武,面容刚毅,不由得笑问:“那边关将士成千上万,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你咋就挑中这么个高大俊俏的勇士做女婿?莫不是早就瞧上人家了?”

“哈哈哈哈!”郭子仪闻言抚着胸前的长须大笑起来,笑声震得堂上的烛火都微微晃动,“夫人这话可就问岔了!紫云姑娘当时还在宫里当差,离边关隔着万水千山,连边关的尘土都没见过,咋能知道边关将士的模样?这女婿啊,可不是她自己挑的!”

“那是皇上亲自许配的?”霍国夫人眨了眨眼,又问。

“圣上金口玉言定姻缘是真,”郭子仪捋着胡须又笑,“可圣上那会儿也没见过这位陈将军,哪晓得他生得这般英武不凡?说不定还以为是个糙汉子呢!”

霍国夫人这下是真犯了迷糊,皱着眉嘀咕:“这就奇了怪了!既不是自己挑的,也不是圣上亲眼选的,难不成是那诗笺长了眼,自己找的女婿?还是那战袍成了精,给牵的红线?”

郭子仪本想把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说清楚,可转念一想,这般直白说出来就少了几分趣味,反倒故意卖起了关子,慢悠悠地问道:“夫人你可知,紫云姑娘当年做了件多大的战袍?”

“老身哪能知道这个,我这辈子都没碰过战袍的料子。”霍国夫人摇着头,眼里满是好奇。

“老夫告诉你,那战袍做得比寻常兵士的大了足足两圈!”郭子仪故意拖长了语调,还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你再猜猜,她为啥要做这么大的战袍?这里头可有学问呢!”

霍国夫人盯着郭子仪的手指看了半晌,突然眼睛一亮,拍着大腿笑道:“哎哟!老身明白了!这么大的战袍,寻常矮个子兵士穿都穿不上,只有身材高大的兵士才能合身!这么一来,未来女婿自然就在这些高个子里头挑了!这闺女可真机灵,不动声色就把婚事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哈哈哈哈!”正堂里顿时响起一片爽朗的笑声,霍国夫人笑得眼角都眯成了两道细缝,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和郭子仪自打老将军卸甲归田后,府里虽也热闹,可这般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倒是许久没有过了。陈回光挠着头嘿嘿直笑,周兴也捋着胡须点头微笑,紫云则羞得脸颊微红,却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笑够了,霍国夫人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压了压,忽然想起啥,指着门外问紫云:“对了,院子里那辆拉着东西的大车,是你们带来的?看着沉甸甸的,装的是啥宝贝?”

“回夫人的话,我们从木刺山来,一路颠簸,给将军和夫人带了些……”紫云话还没说完,就被霍国夫人抬手打断了。

只见老夫人敛了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老身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咱们郭家有个死规矩——从不收任何人的礼物,哪怕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也不成。不是老身不给你们面子,实在是这规矩是老爷当年立下的,谁也破不得,你们今日来做客,心意我们领了,但礼物可不能收。”

紫云见状忙解释:“回夫人的话,您误会了,那大车上装的不是礼物,也不是啥土特产。”

“那是啥?”霍国夫人倒奇了,不是礼物也不是土特产,难不成是边关的沙土?她愈发好奇起来,身子往前倾了倾。

“是我们娘子军自己开垦荒田种的蔬菜,收了之后晒成的菜干;还有我们自己养的鱼和家畜,宰杀后精心风干的腊肉腊鱼。”紫云温声说道,眼神诚恳,“这些都是姐妹们亲手种、亲手养、亲手晒制的,没有花朝廷一分钱,也不是啥名贵东西。夫人要是不嫌弃,就尝尝我们边关的家常味道,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你们自己种地养殖?”霍国夫人这下是真惊讶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将士们守边关本就辛苦,还要抽空垦荒种地?这事儿我可从没听过,连宫里的娘娘们都不知道吧?”

郭子仪在一旁接过话头,把紫云立了战功后,不求高官厚禄,只求朝廷赐予荒田开垦权,带着娘子军在边关开垦荒地、养殖牲畜,自给自足的事儿细细说了一遍。从如何翻耕土地,到如何选育菜种,再到如何腌制腊肉,说得详详细细。霍国夫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头称赞,这才明白,这位宫女出身的女将军,不光会打仗冲锋陷阵,过日子也是把一把好手,真是难得的奇女子。她瞅着紫云诚恳的模样,终究松了口,笑道:“既然是你们亲手种养、亲手做的,那老身就却之不恭了——收下!正好让府里的厨子也学学边关的做法!”

郭府的家务事向来是霍国夫人说了算,郭子仪听夫人松了口,马上转头对候在一旁的管家说:“快,让人把那腊肉先切一块炖上,再挑些菜干泡发了,今天中午就用客人从边关带来的食材款待客人,让我们也尝尝边关的风味!”

“哎,奴才这就去吩咐大厨!”管家应了声,转身快步退了出去。

霍国夫人又对三位客人笑道:“都是些家常便饭,你们可千万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里一样,放量吃!”

“多谢夫人!”三人齐声谢道。

郭子仪何等精明,他知道三人千里迢迢从边关赶到京城,绝不可能只为了送些菜干腊肉,定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放下茶盏,目光扫过三人,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们一路辛苦,不会只是来给老夫送这些吃食的吧?有啥要紧事尽管说,咱们都是自家人,不用拐弯抹角!”

这时周兴往前凑了凑,拱手说道:“回大将军的话,我们确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思来想去,只有请大将军亲自出马才能办妥,所以才冒昧前来打扰。”

“你先说说是啥事呀,”霍国夫人抢先插话道,“若是朝廷或边关的公务,他如今已经赋闲在家,可不便再插手了,免得落人口实。”

“回夫人的话,不是公务,是私事。”周兴连忙解释,“当年大将军把紫云姑娘的诗笺交给了高大人,又在中间多方斡旋,才有圣上开恩成全他们的千里姻缘。可是,由于那时候边关战事吃紧,条件有限,他们的婚礼办得十分仓促,既没有双方父母在场见证,也没有像样的仪式……”

周兴说到这儿,郭子仪眼睛一亮,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来意,抬手打断周兴的话说:“你们是不是想补办一个有双方父母参加的完整婚礼?让这对新人风风光光的?”

“正是此意!”周兴连连点头,紫云和陈回光也跟着点头,三人都用带着乞求的目光望着郭子仪和霍国夫人,生怕他们不肯答应。

“补办婚礼是天大的喜事啊!”郭子仪抚掌笑道,“你们这是来请我们去喝喜酒的?那老夫定然要去凑个热闹!”

“回大将军的话,”周兴说道,“他们俩是圣上赐婚,明媒正娶,礼数上啥都不缺,唯独差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媒人。放眼整个大唐,谁也比不上大将军您有威望,也没人比您更清楚这桩婚事的来龙去脉。”

“哈哈!”郭子仪大笑道,“照你这么说,他们的大媒应该是那件超大的战袍和诗笺才对!要不是那战袍做得特别,诗笺写得动人,哪有这桩姻缘?”郭子仪此时心里早已猜到他们的真正来意,故意逗他们。

“回大将军的话,”周兴诚恳地说,“话虽如此,可如果不是大将军您慧眼识珠,把诗笺交给了公正无私的高大人,而是交给了其他宫中的管事;如果不是大将军在圣上面前据理力争,从中斡旋,后果还不知道如何呢!说不定那诗笺早就石沉大海,到不了圣上的手里了。您才是这桩婚事真正的促成者,这个大媒人非您莫属!”

“哈哈,”霍国夫人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老身听懂了!你们不单是来请我们喝喜酒的,还想请我们家老爷和老身做你们的大媒,对吧?这有啥不好意思说的,这般天大的喜事,求之不得呢!”

“正是此意!还请郭大将军和夫人屈尊光临,担任我们的大媒人!”周兴说着,和紫云、陈回光一起站起身,对着二老深深鞠了一躬。

紫云和陈回光此时此刻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说话,只是睁着期盼的眼睛望着郭子仪和霍国夫人,眼神里满是恳求。紫云的脸颊微微泛红,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陈回光也挺直了身子,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

霍国夫人本就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菩萨心肠,她看了看紫云和陈回光郎才女貌的模样,又瞧了瞧他们期盼的眼神,转头对郭子仪说:“老爷你看,这俩孩子多般配!平民百姓尚有天赐良缘,何况他们还是为国效力的将军?这可是大唐立朝以来绝无仅有的天大喜事,你这个大媒是万万不可推辞的!老身也跟着沾沾喜气!”

“哈哈!”郭子仪朗声大笑,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仿佛落了下来,“没想到我郭某人戎马生涯一生,打了一辈子仗,晚年倒要做起‘媒婆’来了!这新鲜事儿,老夫可不能错过!好,老夫答应你们!到时候一定去给你们撑场面!”

见郭子仪答应了,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紫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陈回光也忍不住咧开嘴笑了,周兴更是激动得连连作揖:“多谢大将军!多谢夫人!有二老在,这场婚礼定能圆满顺利!”

“良辰吉日选定了吗?到时候可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们,老身好准备些贺礼。”霍国夫人关切地问道,眼神里满是慈爱。

“回夫人的话,吉日还在挑选,届时晚辈一定亲自来府上恭请二老光临。”周兴答道。

这时陈回光像是想起了什么,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一把精致的腰刀,双手捧着走到郭子仪面前,郑重地说:“主帅,这是末将在战场上缴获的突厥首领的腰刀,刀鞘上镶嵌着宝石,刀刃锋利无比,是突厥人的宝贝。末将没什么好东西孝敬您,就把这把刀留给主帅做个纪念,也让您看看我们边关将士的战果!”

郭子仪接过腰刀,轻轻拔出半截,只见刀刃寒光闪闪,上面还刻着突厥的花纹。他和突厥人打了半辈子交道,家里倒是收藏了不少兵器,却唯独没有一件突厥首领的纪念品。他满意地点点头,对一旁的下人说:“收下!把这把刀摆在我的兵器架上,让它和老夫当年用过的兵器做个伴!”

紫云也从自己的行囊里拿出一把秀珍乖巧的腰刀,走到霍国夫人面前,双手递上:“夫人,这是我缴获的突厥女头领的战利品,刀身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您平时可以用来防身,也可以当个摆件。请夫人收下,聊表我的心意。”

霍国夫人接过那把秀珍小腰刀,只见刀鞘是用紫檀木做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样,拿在手里轻飘飘的,甚是喜欢。她摩挲着刀鞘,从自己手腕上取下一块莹润的玉佩,递到紫云手里:“闺女,这是老身压箱底的宝贝,名叫九子魔母佩。你别瞧它小,这可是有灵性的,它不但能保佑你们夫妻恩爱、子孙满堂,还能保佑你们全家人平安无恙,在边关平平安安的。你带着它,老身也放心。”

紫云捧着那块温润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九子魔母像,触手生温。她感动得眼眶有些湿润,对着霍国夫人深深一拜:“多谢夫人厚赠!紫云定当好好珍藏,不负夫人的心意!”

宾主互赠了礼物,气氛愈发融洽。几人又坐下来,聊起了这些年的边关战事。郭子仪说起当年自己镇守边关的往事,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扼腕叹息;紫云和陈回光则说起近年来边关的变化,如何开垦荒田,如何训练娘子军,如何击退突厥的进攻。周兴也在一旁补充,时不时插上几句。正聊得起劲时,一个丫鬟快步走了进来,恭敬地禀报:“老爷、夫人,家宴已经准备好了,请客人移步花厅入席。”

众人起身,跟着丫鬟往花厅走去。只见花厅里已经摆好了一张圆桌,桌上铺着素色的桌布,周围摆放着六把椅子。桌上已经摆好了几碟精致的凉菜,有凉拌木耳、酱腌黄瓜、卤味拼盘,还有一碟切得细细的菜干,正是紫云他们带来的。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动。

宾主依次坐定后,郭子仪端起面前的酒杯,却没有马上喝,而是问紫云:“你们的婚礼打算请朝廷的人吗?比如那些王公大臣之类的?”

“回大将军的话,”紫云放下筷子,认真地答道,“我们的婚礼打算在紫云庄园内进行,庄园之外只请了您及家人,没有惊动朝廷,也没有邀请其他外人参加。我们想着,婚礼是自家的事,简单热闹就好,不想搞得太张扬。”

“很好,”郭子仪赞许地点点头,“你这孩子考虑得周到!朝廷内部错综复杂,人心叵测,不惊动他们是最明智的选择。老夫当年就是因为太过张扬,惹了不少麻烦,后来才学乖了。老夫参加你们婚礼的事,也千万不要张扬出去,你若张扬出去,老夫以后可就没清净日子过了,那些王公大臣非得天天上门来烦我不可!”

“在下明白!大将军放心,此事定然不会外传!”紫云连忙保证道。

“来,我们共饮一杯!”郭子仪举起酒杯,脸上满是笑容,“预祝我们驻守边关的两位将军补办婚礼圆满成功!干杯!”

“干杯!”众人纷纷举起酒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酒液入喉,醇厚甘甜,带着一股淡淡的酒香。

“老身也同你们共饮一杯!”霍国夫人也举起酒杯,笑容满面地说,“你们二位的故事啊,真是比戏文里唱的还要精彩,那些唱戏的都不敢这么编!老身祝福你们夫妻和睦,早得贵子,将来再创新的传奇!干杯!”

“谢谢夫人!干杯!”紫云和陈回光连忙举起酒杯,恭敬地回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的凉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热菜也陆续端了上来。有炖得软烂的腊肉,有炒得香喷喷的菜干,还有一道清蒸鱼。最后,厨子端上来一盘热气腾腾的手抓风腊狍子肉,那肉色泽红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让人闻着就直流口水。

郭子仪指着刚上来的手抓风腊狍子肉对霍国夫人说:“夫人,你尝尝这是啥肉?猜猜看,保管你猜不着!”

霍国夫人拿起筷子,切下一小块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了半晌,眯着眼睛说:“这肉吃起来细嫩可口,带着点野味,有点像羊肉,可又比羊肉更鲜一些。是啥肉呢?”

“哈哈,你猜错了!”郭子仪笑道,“看着有点像羊肉,其实不是,这是我们边关的特产——狍子肉。这狍子都是在山林里跑的野物,肉质紧实细嫩。经过风干腊制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它性温,味甘,可温补脾胃、益气养血,最适合我们这些老年人吃了,是难得的补品呢!”

“哦?还有这等好东西!”霍国夫人眼睛一亮,又切了一块狍子肉放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那老身我得多吃点!难得有这么好的补品,可不能错过了!”

“夫人,”紫云见夫人喜欢吃狍子肉,笑着说道,“这东西在我们边关可不是啥稀罕货,山林里有的是狍子。我们娘子军有时候出去打猎,一次就能打回来几百只,吃都吃不完。夫人要是喜欢,以后我们有车来京城,顺便给您多带些过来,保证让您吃个够!”

“不用麻烦了,闺女。”霍国夫人摆摆手,“你们在边关也不容易,不用特意为老身跑一趟。再说了,这腊狍子肉虽然好吃,可吃多了也腻得慌。偶尔尝尝鲜就好,不用经常带。”

“不麻烦,真的不麻烦!”紫云连忙说道,“风腊的狍子肉可以存放很长时间,放上个一年半载都坏不了。我们派车来京城办事,顺便带过来,一点也不费劲。夫人您就别客气了,就当是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孝敬您的!”

霍国夫人见紫云说得诚恳,便不再推辞,笑着点头:“那好吧,老身就却之不恭了!到时候可就等着闺女你的狍子肉了!”

众人闻言,又都笑了起来。花厅里的气氛愈发热烈,欢声笑语不断,仿佛一家人般温馨和睦。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众人身上,暖洋洋的,让人心里也充满了暖意。这场跨越千里的相逢,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显得温馨而美好。


  (https://www.635book.com/dzs/48340/6765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