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13章、慈炅南巡

第113章、慈炅南巡


  天启八年,七月二十八日,晨光初破。

昭武卫士兵全员披甲,一队又一队的从御门走出,在铺满黄沙的御道两旁值守,原本值岗的金吾卫和羽林卫士兵都向他们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乾清宫广场上,皇骁卫也是身披重甲,高举虎牌、金瓜、斧钺、彩旗列阵,诸千户身着山纹铜锁甲,牵着战马,驻立阵前,等候命令。

锦衣卫二十四名大汉将军,守护在一顶金漆龙亭前,旁边还有凤辇,马车停放,亦是锦衣卫守护。锦衣卫阵列前指挥使卫时忠正与指挥同知高文采正在小声对话,互道珍重。

五更时分,一阵鼓响。朱慈炅一身十二章纹衮服,通天冠垂十二旒白玉珠的正装牵着信王朱由检的手出了西暖阁,瑞王、慧王、桂王都跟在身后。

比起繁复的冕冠,朱慈炅更厌恶这通天冠的束缚,但至少也要出了京城才能取下来。

此次太祖三百年诞辰大祭,北京、南京会同时进行,朱慈炅与留京四王最后交代了一些大祭的事项。

至于监国辅政的事,之前就已经有过交代了。朱慈炅甚至赋予了瑞王在紧急情况下,奏请太后调动兵马的权限。

因为他不知道明年“己巳之变”还会不会发生,不过,必要时他可以把新六卫提前调回北京的。

他告诉瑞王,如果发生围城,一定要事先把皇店员工全部招入城中安置。他在王恭厂附近有个锦衣卫守护的秘密武器库,危急时刻可以武装三万皇店员工。

之所以是瑞王,当然不是他资格最老,而是东厂综合判断瑞王作乱的可能最小。瑞王就一个儿子存活,这次也要去南京,相当于在朱慈炅手上。

三王对于世子王子南下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快的,但皇帝年纪最小,皇帝都去,你们做叔叔的能逃避?

朱由检送朱慈炅上了龙亭上的蟠龙舆,才躬身出亭。

“皇上保重。”

“皇叔也保重。”朱慈炅对信王朱由检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五叔的参政热情实在高得有点不像话。那些口水仗,他也要参与评断,还让三王下旨处置,把三王都搞烦了,打麻将都不带他了。

他们找在家无所事事的英国公,英国公很有钱,岁数也大,反应不快,是个好冤大头。

信王那怕是不掌印了,他的热情还是得到了朝中清流众正的一致好评,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监国

朱慈炅需要信王守国门,但他的声望与日俱增也让朱慈炅有些暗暗不爽。

当然,极端情况朱慈炅也是不怕的,要知道连王承恩都是东厂的人,朱由检怕是还没出王府就要被砍。

自己又不是朱允文,哪有什么“休伤吾叔”的搞笑命令。

蟠龙舆上,王坤守在朱慈炅身边,让朱慈炅有些意外的是,多日未见的方正化也在。他的双眼中布满血丝,很是恐怖。

朱慈炅看他手上还拿着黑绸眼罩,拍了拍他的手,“方伴伴好了?”

“奴婢能看见陛下。”方正化的声音有些干涩,似乎已经很久没说过话的样子。

朱慈炅笑了,“那就好,要按时用药。朕安全得很,不用你操心。戴上吧,你的样子很吓人。”

方正化不语,默默戴上眼罩,朱慈炅才发现,他身边还放着一柄长剑。喂,你是朕的大伴,怎么搞成跟护卫一样了。

朱慈炅无声的摇了摇头,有些怪罪的目光看向王坤。

“方公公一定要随驾,奴婢也没有办法。”

王坤低头。不过嘴上显得无奈,心里其实很高兴。身为皇帝的贴身护卫,方正化远比其他人更值得信任,他也少些压力。

身后任太后等人似乎已经上完了车,前方传来李实的公鸭嗓。

“皇上起驾。”

皇骁卫铁甲铿锵列阵,战马嘶鸣声割裂晨雾。二十四日月龙旗,北斗龙旗与金瓜、斧钺大阵组成的先导部队立即起行。

朱慈炅并未使用的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五辂空车并入朱慈炅身后,甚至在任太后的车驾之前,然后才是南巡的世子王子车驾,随行文武车驾。

在朱慈炅看不到的城楼,慈安张太后站在楼上,默默的注视着皇帝的仪仗,露水打湿了她的眼睛。

这一去,愿归来康健。

车马粼粼,缓缓驶出正阳门。这里,黄立极、来宗道已经率文武百官跪送。

“圣躬安!”

也不知道是不是祝福,朱慈炅闻声掀开车帘。与黄立极对视一眼,举起小手,轻轻挥动。

随着朱慈炅沿守卫森严的御街出城,昭武卫与镇岳卫的士兵渐渐汇聚收拢,护卫在皇帝车驾之后,长长的队伍一路向南。

这三天,天子的行李文书都已经装船甚至起运,前锋骧云卫也已经出发,等候在皇帝驻留的下一站,然后和昭武卫骑兵交接。

此次天子出巡,等级当然是最高的大驾卤簿,也是大明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总计人员多达三万六千余人。

皇帝的新六卫占据了大头,有两万一千余人,锦衣卫也有两千余人,此外还有后宫宫女、太监和东厂人员,诸王子和北京勋贵子弟及其仆从。

文官主要是内阁徐光启和礼部尚书周登道,太常寺卿钱谦益等参加大祭礼的礼部和太常寺人员。当然皇帝的天工院也算是废了,全部南下。

浩荡队列中的蒋德璟胯下灰驴喷着响鼻,与孙传庭的青海骢、杨嗣昌的枣红马形成滑稽对比。

“中葆,上船后把你这头笨驴杀了吧。”孙传庭一马在三人队列中当先,回头一语双关的嘲笑蒋德璟。

“白谷,你不觉得这是皇明盛世之景吗?看看陛下的仪仗,威风。”蒋德璟不理会孙传庭的嘲笑,心情激动的四处张望。

杨嗣昌作为新人本来很低调,但蒋德璟作为天工院里跑腿的小年轻,地位实在看不出哪里高了,忍不住吐槽。

“真要是盛世,就不会陕西江西皆反了。中葆你父亲不是在江西做过官?你应该问问他是不是盛世。”

蒋德璟一愣,叹了口气。“唉,都是黄阁老乱来,这些钱用在平乱多好。”再没有心情四处张望了。

孙传庭一笑,“黄阁老一心巴结陛下,太仓有钱也是崔太仓贡献的。对他来说,不用白不用。用掉了,还免得被各路老鼠盯上。”

“我觉得也是,内阁用钱完全没有规划。把崔太仓那点钱用完了,不知道怎么办。陛下当初就应该直接收入内库的,划归太仓,黄阁老这大手大脚起来也太吓人了。”

杨嗣昌轻夹了一下坐下枣红马,让它与孙传庭的青海骢并行。他也是户部出身的官员,对财政之难有些体会的。

前方倪元璐的声音突然传来,“别扯了,快跟上。前面说陛下已经上船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49344/4936688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