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慈宁别母
推荐阅读:前夫护白月光不圆房,重生我不嫁了 情迷小神医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拒不复婚,父子齐齐下跪求原谅 让你扎纸人,你把网恋女友烧成灰 父子偏心白月光,我转身嫁顶级豪门 诡异求生:庇护所竟是我自己 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 爸爸快开门,崽崽给你搓背背呀! 嫁纨绔少帅小叔后,渣男为我杀疯了
慈宁宫花园内,朱慈炅牵着张太后在手在前面散步,任太后跟在后面,段太妃抱着玉宁长公主也跟后面,这是天启帝的遗孤一家了。
剩下的,其实跟天启帝已经没有啥关系了,任太后和段太妃也是凭子女的联系才有了在这个家的位置。
慈宁宫花园内有一株巨大的古柏,是成祖时候种下的,朱慈炅就在这株古柏树荫下驻足。古柏树皮皲裂如龙鳞,树形蜿蜒可见风霜。
“母后,朕走后,您要保重身体,别和那些人置气。朕不在皇宫,皇宫里的魑魅魍魉自然就少了。”
朱慈炅轻轻挣开被太后牵着的手,上前张开双手比划着古柏树干有多大,流露出童真般的好奇,但嘴里随口说出的话实在不是一个正常孩子能说出口的。
张太后微笑,理了下鬓间散发。她已经懒得理会皇帝的突大突小了,小的时候就母后,大的时候就请母后弑君。反问道:“炅儿外朝都安排妥当了?”
“嗯,信王监国,三王辅政。玉玺朕带走,圣母的凰玺留给母后。紧急时,母后可以用两宫印发令,东厂锦衣卫都会奉命的。”
朱慈炅小心的抬头看着张太后,其实在慈宁宫,他还是有点心虚的。他在这里请太后弑君,还亲手杀了人,虽然可以用人小不懂事来搪塞。
但自那以后,张太后其实已经把他当作成年天子,因为他已经有了完全的天子权力,而张太后的权力回归内宫。
朱慈炅不知道张太后会不会心里有芥蒂——唉,肯定有啊,她都再没有抱过自己了。
“哀家知道了。你南下祭祖,把文华殿你那几个皇叔也带上吧,我看你没有安排,圣旨不是说朱家子孙都要去吗?”张太后面色平静,感觉毫无波澜似的,嘴里都是政事,没有了家常。
朱慈炅微微错愕,三王这个鬼样子,不用防备吧。算了,听母后的,万一呢。不知不觉中,他也受到了张太后的影响。
继位之初的天老大地老二,自己老三,什么“挽明十策”,皇店国有,丰满的理想总是要被现实的骨感打败的。
张太后再怎么样也是屹立皇宫未倒的成功人士,就算她的眼界不高,也有自己的成功经验。
朱慈炅非常乖巧的点头,反而让张太后准备的后续解释有些无用。
她以为儿子和天启一样重视亲情,帝王手段有些缺失呢。
三王辅政的确是做做样子,但张太后的警惕未曾松懈。瑞王没有什么,从来不看奏折。但慧王桂王,有点不一样。
三王五天一休沐,会有一天就只有一个人在值,慧王桂王都在单独上值那天仔细翻阅过奏折。慧王甚至驳过一件内阁的批红,虽然是用侍中司的名义。
张太后甚至知道慧王是要追夺江西叛乱中一个知县的出身文字,他觉得内阁有纵容嫌疑。张太后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反正是你们朱家的事,软硬都行,但你慧王干政就不行。
当然,朱慈炅如果知道只会高兴,皇叔祖终于有出息了。但张太后太敏感,觉得这是个不好的苗头。
“医案的事,刘若愚有向你汇报吧?”张太后又提起这段时间让她头痛的事。这事不能大张旗鼓,可是最后居然指向一个商人,张太后再傻也不信啊。
“炅儿聪慧,你怎么看这事?”
这有点母子同仇敌忾的感觉了,朱慈炅有些得意太后提问,轻轻摇了摇头。“刘若愚说查到一个福建的走私商人,线索就断了。儿臣其实已经知道是谁了,除了父皇指给朕的老师,应该不会有第二人了。不过,些许小事,朕不跟他计较。”
张太后凤目圆睁,“张瑞图?怎么可能?他想干什么?”张太后大感震惊,她还以为张瑞图是张居正那样可以扶保天子的能臣呢,他看皇帝医案干什么?
“呵呵,张先生大约是对朕的身体比较关心吧,母后不用担心。”朱慈炅一脸云淡风轻,没有张太后得知此时后天塌了的感觉,或许这也是两人见识的差别。
“那你还留他在内阁?这种贼子,怎么可以。”张太后有点慌乱,更多是信错了人的后悔。是啊,如果不是张瑞图挑拨,自己怎么会和皇帝闹僵。
“母后,没关系的。张瑞图全家都在东厂的监视下,他会变成一条听话的狗的。这年头,听话的阁老可不好找。您不知道,朕一手提拔的徐光启毕自严都有了自己的主意。使功不如使过啊,现在在清江浦船厂的吴淳夫,朕就越来越觉得他是个能吏了。”朱慈炅给张太后解释着自己的用人。
张太后无语的看着朱慈炅,这是朱由校教的手段吧,你们父子用起东厂都这么溜吗?
“皇儿有主意就好。就是这事若传出去,怕是会影响皇儿名声,最好是刘若愚的自作主张。”
张太后对朱家人已经服气了,三岁娃娃都这样了,可是你小子没有学全,你父皇有魏忠贤的。
“没事,历史也是胜利者书写的。朕若功成,谁敢乱写,至少也要写全,是他先窥觊皇家隐秘的。”
小小皇帝,还有那么点意气风发。张太后既觉得欣慰,又觉得有点心痛,还觉得有点好笑。算了,这儿子越来越不可爱,还是闺女好。
张太后转身去看襁褓中的玉宁小公主。小公主睁着大眼睛,一身奶香味,对整个世界都是好奇。小公主比朱慈炅还幸福,有三个妈一起哄她。
皇帝已经确定了要南行祭祖,三天后启程。张太后以为,只有她、任太后和张介宾知道皇帝会留在南京。
但实际上,黄立极、刘一燝,东厂和锦衣卫高层都知道,瑞王和朱纯臣其实也有些怀疑,因为皇帝的某些安排,实在不像只是短期驻留南京。
张太后不跟他说话,朱慈炅有些不知道表演给谁看了。他感觉还有很多事没有和张太后交代,但是张太后是他的娘不是他的臣子,他没有办法用吩咐的方式交代啊。
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算了,母后能处理好的,不说也罢。
张太后听不到朱慈炅的心声,否则怕是会把这个“大孝子”的屁股打烂。
当然,她也不像她表现出来的无所谓,有儿子在身边,哪怕这个儿子是犟种不听话,她也多少有些寄托。
她逗弄小公主的笑声中,余光总会不自觉的瞥向蹲在一边玩花花草草的小皇帝。或许,她更多的祈愿是列祖列宗保佑,皇帝能平安长成吧。
(https://www.635book.com/dzs/49344/4936727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