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一起南望
推荐阅读:拒不复婚,父子齐齐下跪求原谅 父子偏心白月光,我转身嫁顶级豪门 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 诡异求生:庇护所竟是我自己 让你扎纸人,你把网恋女友烧成灰 前夫护白月光不圆房,重生我不嫁了 爸爸快开门,崽崽给你搓背背呀! 情迷小神医 嫁纨绔少帅小叔后,渣男为我杀疯了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莽莽的草原上,一个未名湖畔,战马疾驰,牛羊嘶叫。众多黄旗环绕中,一杆大纛高悬。
守卫森严的蒙古大帐,一众八旗大将进进出出,他们随身兵甲中,还有血腥刺鼻。
大帐内弓箭依然悬挂,佛珠却已经散落在羊毡,正中低案上,还有明国瓷酒器摆放。
坐在帐首的人已经不是蒙古人,此人肩宽腰圆,斜眉方脸,长髭无髯,眼神阴鸷,正是朱慈炅视为大敌的女真大汗洪歹极。
他的左手边,是八旗之首的和硕贝勒代善,右手则是十七岁的“墨尔根戴青”多尔衮,帐中还有一个汉八旗将领高鸿中,一个蒙古首领苏布地(束不的)。
这是洪歹极第二次西征察哈尔,是上半年敖木伦大捷的后续。正是上半年的大捷,多尔衮异军突起,得到了诸贝勒大臣的一致称赞,洪歹极这次突袭察哈尔也将他带在了身边。
“刚刚收到消息,莽古尔泰被祖大寿打败了。和硕贝勒,你怎么看?”洪歹极翻看着手中的信件,斜眼一直观察着苏布地。
代善大笑,“老五折了八个人,祖大寿折了两百人,这也叫打败?”
多尔衮和高鸿中不约而同的发出笑声,苏布地其实也在笑,但声音不大。
“此战之后,蒙古诸旗就按照先前方略安置,重新设旗,划分草场。大贝勒,这事交给你了。”
洪歹极不再关注察哈尔,此次人畜收获数万,察哈尔短时间内已经不成气候。他将目光又放到了宁锦一线。“高将军,你看宁远的情报有几分真实?”
“大汗,奴婢认为可信。有部分辽东军力的确被调走了,如果真如祖将军信中所说,大汗未必不能博一把,吓吓北京的美太后和小皇帝。”高鸿中一副谄媚讨好的模样。
洪歹极不置可否,看向苏布地,眼神中有一种强烈的威压。“台吉怎么看?如果我要借道台吉领地,台吉是否愿意加入我军。”
“当然。此战之后,我们三十六部牛羊大减,如果不抢一把,明年恐怕活不下去了。大汗愿意领头攻明,蒙古诸部必定响应,朵颜也不例外。”
苏布地很快回答,似乎没有犹豫,说完后就低下了头。
大明似乎已经不能为草原提供保护了,金人很强势,朵颜保护着大明的侧翼,朝中官员却依然歧视着朵颜。
夹缝中的朵颜诸部没有什么好的选择,即便是背叛,明人强势后也只会拉拢,而金人却可能会灭族。
洪歹极哈哈大笑,起身挽起苏布地的手,展示着亲密和不设防。“好。台吉先去休息,晚上喝完酒再说。”
待苏布地出账,洪歹极立时收敛笑容。“十四,你对这个苏布地怎么看?”
“这个人首鼠两端,大汗不要信他。”少年多尔衮已经有了一些眼力。
洪歹极摇摇头,“不,正是因为他首鼠两端,我们反而要伐明,要让他没有退路。只是,这时节有些不对。”
高鸿中趁机开口,“正是因为时节不对,明人一定想不到,这就是兵法所说的攻其不备。如果能够打到北京城下,议和之事就可以绕过袁崇焕再谈。而且,大汉手下增加了这么多蒙古人,如果不战损一些,我们也养不活啊。”
真不愧是大明培养的人才,这番话非常有见地。
“有道理。”洪歹极微笑着点点头,目光向南望去。
暮色中的未名湖泛起血色涟漪,倒映着正在集结的八旗铁骑,宛如一柄即将出鞘的弯刀。
******
朱慈炅的御辇在昭武卫的护送下再一次离开了紫禁城,不过御辇中还有一个人。任太后紧紧抱着他,神色间有些沉默,少了平时的欢快。
多日干旱的北京终于下了一场小雨,不过这场小雨并没有降温,反而多了一些闷热。朱慈炅坐在任太后腿上,特别不舒服,一是热,二是他特别想独立。
老娘舍不得打他,树叶威胁一直就没用。但老娘找了个替身来管教他,“特许揍帝”的房袖就守在御辇外。
这死丫头完全不知道揍帝的后果,半点都不带怕的。揍得倒不痛,但让朱慈炅特别尴尬。有她在,敢说出去骑马,绝对被揍。
朱慈炅只是说要去看下吉庆的车船,结果变成了浩浩荡荡的出巡,任太后也很关注车船的质量。
从紫禁城到通州北关,骑马本来很快。由王坤抱着,骑兵护卫,半天就能搞定的事,这一下变成两天了,还要在那边住一晚。
镇岳、炽羽、雷霄三卫和部分锦衣卫已经驻扎在那边了,安全倒是没有问题。
对于任太后来说,也算皇帝出巡的预演,只有短途没问题,才敢长途啊。
这几天,张太后在调查大内,任太后则忙着召见南方来的宫女、太监,一遍遍的找张介宾,麻将的确没有打了。
御辇后面还有几辆马车,张介宾占据了一辆,他将是皇帝南巡的全程医疗保障官。太医院正在被严审,唯有叶太医洗清嫌疑,编入了张介宾的团队,当然也少不了张介宾的担保。
张介宾团队还有两个编外人员,正在被皇帝培养的农学“家”宋应星,和农医学“家”傅山。在皇庄公费玩了很久的两个人,半点成就没有,“家”在哪完全不知道。
傅山甚至医学都生疏了,他现在想的事是如何杀虫。砒霜之类的东西被皇帝一顿臭骂,然后他就连门都找不到了。
宋应星询问了一些老农后倒是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傅山的工作丝毫进展都没有。到南京后,没有皇庄了,宋应星倒还有办法,傅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缓慢的大队人马终于到了目的地,朱慈炅终于可以呼吸下新鲜空气,和任太后一起接受官员拜见后。
王坤和东厂锦衣卫的人就上船开始四处检查,而朱慈炅只能在岸边干看着,甚至帷幔搭好后,他连远看的权力都没有了。
说是皇帝亲自检查,结果皇帝就是来岸边坐一下,喝杯水,他都不知道劳命伤财这一趟的意义在哪?
吉庆准备了三艘大船,二十四艘小船。天启车船比一般槽船要大点,大船可以载五百余人,小船可以载八十到一百人。
朱慈炅失望之极,连皇骁卫都装不完,就算征用漕船,也不可能让新六卫全部上船,至少有一半多的人要走陆路。
骧云卫和昭武卫骑兵倒是无所谓,雷霄卫只能上船,大热天,你不能让人家扛着炮步行吧。
任太后也上船去了,朱慈炅终于无拘束了。他翻着资料,问特意赶过来曹化淳。“你们试航过没有?”
“试过,上月有一艘大船走了个来回,还到的苏州,速度确实很快的。来回只用了十一天时间,比槽船要快五天。不过,他们是空船跑,皇上出行,不敢这样跑的。”曹化淳解释得很详细。
朱慈炅把曹化淳拉到一边,低声问:“你都知道朕要出行了?”
曹化淳有些心惊,这的确应该是秘密,但大家都知道了啊。他挠挠头,又点点头。“宫中的确有消息说,奴婢也忘了从哪听到的了,说皇上也要去南直祭孝陵。”
朱慈炅无语,抬头望向南方,这北京是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49344/4936904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