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江运连枢
推荐阅读:让你扎纸人,你把网恋女友烧成灰 拒不复婚,父子齐齐下跪求原谅 嫁纨绔少帅小叔后,渣男为我杀疯了 爸爸快开门,崽崽给你搓背背呀! 父子偏心白月光,我转身嫁顶级豪门 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 情迷小神医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诡异求生:庇护所竟是我自己 前夫护白月光不圆房,重生我不嫁了
黄立极有些难掩震惊,胡须微动,心跳骤急三分。
“老臣知矣,老臣愿助陛下重铸大明基石。只是,此试举之法,对吏部要求甚高,现在的吏部完不成陛下要求的考成举任之责。
若是扩张吏部,六部恐有失衡之虞,此事终有隐患啊。如是分部,天官之权虽重,但职责亦纯,实在不好拆分。”
朱慈炅很认真的点头。
“先生考虑周全。是不好拆,但不是不能分。吏部可以考虑常设四侍郎,甚至六侍郎。为防天官营私专权,五品以上迁擢,皆须尚书侍郎同议票决,有异议皆须存档,报与内阁和朕。
当然,官员的提拔任命虽是吏部负责,也需要上官评议,督政院协议,其中,廉政部有一票否决之权。”
黄立极眼皮狂跳,小魔帝深谙制衡之道,倒有几分嘉靖爷手段遗传。将来这天官看似权力颇大,但也要和老夫一样憋屈。
大明内阁就是七人,现在分处南北,但就算北京只有四个人,老夫要协调一件事都难得很,如果七人齐聚,这个首辅不当也罢。
“陛下此意甚佳,老臣明白了。就是如此一来,又有冗官之虞,太仓本就穷困,而大明已不能加税了。”
朱慈炅眼睛转动,目光看向黄立极,隐隐有怒气浮现。
“郭大司徒还在哭穷吗?他从山东收的银子去哪了?皇家银行铸币厂也已经在通州建分厂了,朕以为用不了五年,两三年总是无虞吧。户部在搞什么?”
黄立极连忙拱手。
“陛下息怒。太仓眼下是有钱,或许老臣任内都不会出问题。老臣考虑的是长久之计,陛下如此设官,朝廷支出必然大增,若不增税,迟早撑不下去的。”
朱慈炅缓了一口气,他还以为他又是收藩又是开海,还搞抄家,大力招商引资,依然填不满大明这个无底洞呢,原来黄立极说的是将来。
“朝廷支出肯定会逐年增加,官俸占比其实不算啥。黄先生,不要以为把地方交给士绅,朝廷就省一笔开支了,其实你心里应该清楚,这付出的代价在有些地方比增加官员大多了。
大明很大,所以大明必须要建立大朝廷。十品官制就是皇权伸向地方的触手,有些地方效果很好,有些地方依然受制于豪族宗法。
但如今是个好时候,大明需要移民,大规模移民,所以朕觉得汉朝的陵邑制度非常好。黄先生,朕喜欢楼兰,你看是不是考虑在楼兰给朕修座陵墓?”
黄立极目瞪口呆,这个话题扯得有远。楼兰,早被黄沙掩埋,关键是,这破地现在就不在大明治下。小皇帝这话的潜台词毫无疑问是,西域大移民。
黄立极连忙端起茶碗,装着喝茶模样,根本不接小皇帝这异想天开的话头。
朱慈炅不以为意,依然天马行空的幻想。
“嗯,不能只修一座,将来有人盗墓怎么办?天山南北各一座,北海苦夷也要有,交趾麻六家旧港吕宋也要修,台湾也修。
等朕驾崩了,将朕的头葬在北京,双手各葬东西,双脚葬于南洋。朕倒要看看,后世哪个不孝子孙敢让朕不完整。”
“陛下!”黄立极终于忍不了,朝空处来了个莫名仪式。“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然后散发首辅之威。
“陛下休再胡言乱语,否则老臣必禀太后。移民就移民吧,北地流民太多,移民的确是解决之道。”
朱慈炅被打断畅想,也不生气,反而觉得自己刚刚冒出来的这个想法简直天才。他收回灵机一动,继续税收的话题。
“农税是国家主要税入,但实话讲,农税这块根本没有前途,即便我们恢复汉唐领土,农税也是看得见的收入。不管怎么收,就只有那么多,收多了还是取死之道。
先生,朝廷税入的关键在工商啊。你看朕在南直的皇民税取消了所有苛捐杂税,甚至只保留兵役。可如今南直的税入每月都有,而且没有加税也在不断增加,朕估计今年就能超过农税。
总有人说工商税虐民太甚,朕从白泽卫那里得到的消息却是,民生大纾困。就拿盐税来说吧,皇店司直控的皇家盐业总公司半年税入顶过去两年,长芦还没完全修好。
朕好久没有听到有人跟朕说,与民争利了。官盐价格比私盐低,好像私盐问题如今也无声消失了。”
黄立极郑重点头。
“老臣已经明白了陛下的思路,可是南直只有一个,要达到南直这个水平,全国再没其他地方做得到了。”
朱慈炅摇头。
“先生错了,广东、浙江、山东都有不输南直的潜力,不过,朕想要平衡南北,国家投入有限,暂时没有精力发展这三省,只能让他们自然发展。
先生,朕想要在中部建立一个工商业中心,能够连接南北,影响北方。朕看中了郧阳,这里有江运可以直达南京、松江,又邻近西安、洛阳。
先生,如果此地有大型工场可以吸纳北方流民,有商路连接汉中、夔州、荆襄、西安、洛阳,对于整个北方的发展,意义都不言而喻。
先生,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黄立极这下明白刘一燝纸条上的“投资郧阳勿允”是什么意思了,不过他没有直接勿允什么的,而是对刘若愚开口。
“有舆图吗?”
刘掌印非常客气的看向王坤,王坤连忙从书橱里给黄首辅拿出舆图,摊开在他面前。黄立极眼睛靠得极近,虽然视力不好,但郧阳还是极好找,因为朱慈炅已经把这个地方圈了又圈。
黄立极作为跟朱慈炅同样地图治国的佼佼者,他同样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他比朱慈炅慎重多了,皱着眉头。
“这里主要是山区啊,陛下想在这里发展什么工商行业?”
朱慈炅很认真的翻开自己的笔记本。
“山区,林业资源是肯定的,药材、茶叶应该也很有前景。作为工商中心,交通肯定是重点,而这里恰好兼具南船北马。
松江棉纺业发达,现在被皇勋公司侵占了一大块,朕想将皇勋的纺织业转移到郧阳,这里面向北方市场更近。同时可以开发毛纺,天汗部的羊毛也可以通过陕西到这里,向南销售。
这里既然是山区,也可以种植染料,发展印染,说不定这里的布料比松江更有前景优势。
皇店司在这里投资方向主要是马车,江船,制药,皇家公司是一些配件,比如桐油、麻绳、帆布,以及一些小铁器配件,日月商会朕希望他们能发展这里的茶叶,可以销往蒙古。”
黄立极指尖划过汉水,微微蹙眉。
“陛下宏图甚伟,然郧阳山地崎岖,这里人口好像比较稀少,恐难支撑陛下大计。”
朱慈炅微微一笑。
“四省交汇之地,人口怎么可能稀少?就算真的少,也能很快聚集。”
黄立极点点头。
“那么,陛下主要犹豫的是什么呢?”
朱慈炅一愣,他总不能说后世这地方根本不知名,更不是啥经济中心城市。他糯糯开口。
“朝中重臣大多反对朕投资郧阳,朕实际上也确定郧阳是不是好地方。朕可以确定投资天津、青岛、杭州、泉州、广州这些地方,都能获利,但朕暂时不想要这种利。
朕觉得从发展之初就着眼中部,这对于国家经济平衡、南北一体更加重要。”
黄立极凝视舆图上朱笔圈画的郧阳,眼中渐起波澜,似见千帆竞发之景。他捻须微笑。
“陛下不因南直富裕而忘北境苦寒,老臣心中甚慰。朝臣反对,皆因陛下此策——向北。《盐铁论》说,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陛下即已谋算多时,又坐拥天下之势。陛下的抉择其实就是最好的抉择,老臣愿助陛下一臂之力。”
(https://www.635book.com/dzs/49344/4973396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