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祖龙赤蛇 > 第12章 雍丘大捷

第12章 雍丘大捷


魏王咎将秦军主力吸引到自己周围,客观上给了项梁、田儋等东方起义军极大的支持。在从正月到六月的半年时间里,项梁完成了渡江、渡淮北上,整合各家势力,迎立楚怀王等工作,在南起吴城、北到薛郡,西至芒砀山一线,建立了大块的根据地,涉及的郡包括会稽、东海、薛、四川四郡的大部,以及砀郡一部,并与齐王田儋的根据地相连。

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如果没有援军,再坚固的城池也无法坚守。直接受益的齐、楚两军立即发兵给予支援,也在情理之中。不知道北边的燕、赵是不是也有代表与会,不过现在赵国也面临十分严重的局面,需要对抗另一支强大的秦军:从上郡、河南地而来的长城守军,主将就是那个接替了蒙恬的王离。这事以后再说。

无论从楚国的薛县,还是从齐国的狄县,要到战地临济,都需要长途跋涉数百里。大军运动这么长的距离,很难保守秘密,也难以保证相互间的协同,这就给了章邯各个击破的机会。

薛县距离临济稍近,大约五六百里,行军方向大致为从东向西。沿菏水、济水西进的大道上有东緍、定陶、济阳等秦军的重要据点,项它选择了靠南的一条路,即出下邑后,沿丹水东出大梁旧地。刘季的部将周勃和曹参可能率军参与了这一军事行动,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行动轨迹可以作为项它行军路线的参考。周勃因为在攻打下邑的战斗中率部首先登上城墙,被晋升为五大夫;而曹参则因为在击溃司马𡰥的作战中战功卓著,又在攻打丰邑的作战中表现良好,被晋升为七大夫(即公大夫)。五大夫和七大夫都是中高级指挥官,被派往前线作战,受项它的指挥还是很正常的。

从下邑西出后,楚军首先攻下蒙县和虞县(这两县相距不过数十里)。大约就是在这附近,他们与前来迎战的章邯部相遇。章邯派来的部队是行动快速的车兵和骑兵,应该是秦军的精锐了。章邯给他们的指令,应该是让他们以原宋都睢阳为支点,防御楚军。项它指挥援军奋力迎战,但无法突破秦军阵地,反而遭受损失,被迫后撤,负责断后的,就是周勃。

楚军随后的动向很耐人寻味。他们没有向下邑退兵,而是转而隐蔽北上,奔袭二百多里外的爰戚。应该说,这一长途奔袭是一个奇妙的战术,如果秦军穷追不舍,楚军有机会从下邑出兵夹击秦军,从而转败为胜。然而这支部队只是一支分队,章邯的本意不在消灭这支楚军,而是要打破齐军。因此,只要将楚军驱离战场,这支秦军就回去了。一场神奇的机动成了独角戏。不知道这个机动是奉了项梁之命,还是项它独立决策的。如果是出自项它,那项它这个年青人真的不容小视。

既然秦军放弃追击,楚军就接着打回去。项它率军南下,攻克了南面的东緍,拿下了栗城。返回沛县时,又顺手攻下了啮桑。

项它虽然没有达成救援临济的目的,但也调动了秦军,自己并无损失,还占领了西线的若干城池,壮大的自己的力量。北面的田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派出一支部队迎击东线的项它同时,章邯自己率领一支部队北上迎击齐军。这支部队行踪隐秘,行动迅速,完全出乎齐军意外地发动了夜袭,彻底击溃了齐军。田儋在乱军中被杀,田荣收拾残兵,退守东阿。史书上说田儋死下临济下,似乎这场战斗发生在临济附近,但从田荣得以退守东阿,而章邯也立即追到东阿并包围了田荣,这场战斗应该发生在远离临济,而靠近东阿的地方,至少也在临济和东阿之间。田儋可能想着距离临济还远(东阿离临济达四五百里),所以才放松了警惕。

田儋战死的消息传到齐国,齐国的旧贵族当即改立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而项梁在项它率军返回后,即率主力攻下了亢父,以静制动。刘季全军,包括曹参、周勃在内,都参加了攻打亢父的作战。

在得到田荣率军退守东阿,并被章邯包围的消息,项梁再次率军从亢父急进近三百里,赶到东阿城下,与田荣里应外合,击破章邯。在这场战役中,曹参又一次突破敌阵,立了大功。不过,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却并不是哪位将领的奋勇作战,而是项梁迅速的长途奔袭。远在三百里外的楚军突然出现在阵前,哪怕是章邯也会措手不及。

遭遇突袭的章邯大军立即向濮阳方向撤退,项梁跟踪追击至濮阳。田荣没有跟随项梁追击秦军,他匆匆带兵返回齐国,驱逐了即位不久的齐王假,以及田角、田间等旧贵族,复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自己为相,弟弟田横为将,重新夺取了齐国政权。

按理说,死里逃生,重新夺回了齐国政权,田荣应该对项梁心存感激才对。但面对项梁多次遣使请他出兵协助攻打濮阳,田荣却置之不理。理由是被驱逐的齐王假逃到了项梁的营中,田角、田间则逃到赵国。田荣提出了一个让项梁十分为难的条件:“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

项梁答复道:“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也拒绝杀掉田角、田间。田荣于是真的就不肯发兵助楚,并诅咒楚、赵道:”且秦复得志於天下,则齮龁用事者坟墓矣。“

没有了齐国的援军,项梁只能用自己的力量击破当面的秦军。但秦军占据了紧固的濮阳,暂时并无弱点可击。项梁遂令刘季、项籍率领一支部队继续向南行动,目标是打击秦军薄弱的后方,调动秦军脱离紧固阵地。

刘季和项籍第一个攻击的目标是城阳(其实应该写作”郕阳“或”成阳“),在濮阳以东大约一百五十里。刘季和项羽攻陷了城阳,并进行了残酷的屠城。章邯军果然被调动,一支部队出来救援城阳,但在濮阳东被项梁击败,残兵退回濮阳。

城阳不足以调动章邯,项梁索性来个大的,令刘季、项籍继续南下,进攻商业重镇定陶。但定陶没有那么好打,刘季、项籍兵力不足,只能放弃,但在定陶周围大肆侵掠了一番,仅周勃就攻克了鄄城,袭取了宛朐,捕获了单父令。但这一次,哪怕刘季、项羽闹得再凶,章邯也不闻不问。

就在项梁为打破秦军而殚精竭虑之时,临济发生了意外。魏相周巿可能在齐军这一路,和田儋一起被章邯所杀。章邯将周巿的首级带到临济城下,临济见周巿已经被杀,认为外援已经全军覆没,士气大损,再无战心。魏咎派人与秦军谈判,自己愿意开城投降,但秦军不得伤害临济的百姓。在得到秦军的首肯后,魏咎打开城门,自己烧死在府中,他的弟弟魏豹逃走。

非常遗憾,魏咎放弃得早了一点。他已经坚持了四个月,如果能再坚持十几天,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

刘季、项籍打不下定陶,项梁亲率主力前来围攻,同时派给了刘季、项籍另一项任务:趁秦军主力还在濮阳的时机,直捣空虚的临济城。但援军还是来晚了,曹参、周勃率军以夜袭动作重新夺回了临济,但秦军主力已经撤退,魏王咎已经死了。围攻临济的李由所部已经南下雍丘,可能那里还有残余的魏军。

刘季、项籍率军直扑雍丘,周勃则率军从西边攻击张邑、卷县,最后也赶到雍丘。刘季、项籍与李由在雍丘城下进行了一场大战。这一次双方都没有用巧,硬碰硬地厮杀。项籍的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秦军大败,李由被杀,曹参也俘虏了一名秦军军侯。

击破了秦军主力,刘季、项籍立即分兵攻略周围各县,主力围攻外黄,周勃则一直略地到启封。

应该说,这一场以救援临济为起点的军事行动还是很成功的。虽然战役的主要目的救援魏王咎的目的没有达成,但项梁重创了秦军主力章邯部,迫使其采取守势;包围了商业重镇定陶,特别是雍丘大捷,斩杀了秦三川郡守李由。大梁周围的形势因此一变。

但祸福相倚。临济开城后,章邯留下围攻临济的部队全数北上濮阳,章邯的力量得到加强,而项梁似乎对这一动向掉以轻心。部将宋义对此提出了批评,他对项梁道:“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项梁对宋义的话没有放在心上,他让宋义再次出使齐国,请齐国出兵共击秦军。宋义在前往齐国的途中遇上齐国派来的使者高陵君田显。宋义对田显道:“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而最终的结果验证了宋义的看法。


  (https://www.635book.com/dzs/52454/4975190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