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凌烟阁
贞观四年,天下大定。四境靖平,海内晏然。紫微帝星的光辉,已无远弗届,真正普照寰宇。朝堂之上,房谋杜断,魏征直谏,李靖卫霍,文武济济,开创了一片亘古未有的清明政局。然而,秦王李世民深知,这煌煌盛世,非一人之功,乃是群贤辅弼,将士用命的结果。那些随他自晋阳起兵、扫平群雄、安定天下的功臣,他们的名字与功绩,不应只存于史官的简牍,更应铭于金石,垂范后世。
这一日,李世民召集群臣于两仪殿,神色庄重而温和。他目光扫过丹墀下那一张张或英武、或儒雅、或刚毅、或睿智的面孔,这些都是与他生死与共、缔造盛世的股肱之臣。
“众位爱卿,”李世民声音沉浑,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自晋阳倡义,至今一统寰宇,已近十载。其间,披荆斩棘,浴血沙场,运筹帷幄,匡谬补缺,皆赖诸卿之力。朕每念及此,感佩于心,夜不能寐。”
他缓缓起身,走向殿侧一幅早已备好的巨大画卷。画卷上,是一座巍峨高阁的草图,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阁名以遒劲的笔法书就——凌烟阁!
“朕欲于皇宫三清殿旁,特筑此凌烟阁!”李世民手指画卷,声如金玉,“阁中,将图画众位功臣之像,尺寸务求逼真,并详述其官爵、姓名、功业于侧!使尔等之英容笑貌,丰功伟绩,与这大唐江山,共存不朽!”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图画功臣,置于禁苑,这是何等的殊荣!意味着他们的功绩,得到了最高、最永恒的肯定!
然而,在徐茂功、魏征等深知天机之人眼中,此举却另有一层深意。徐茂功抬眼望去,仿佛看到那凌烟阁的飞檐,已直插云霄,与璀璨星汉相连。他心中了然:陛下此举,不仅是人君的封赏,更是紫微星君在为那些即将功德圆满、返归天位的星官们,举行一场盛大的人间践行礼!将这下凡历劫、辅佐**的星宿功业,永远镌刻在人间帝王的史册与众生的记忆之中!
奉旨督造凌烟阁的,是丹青妙手阎立本。 他倾尽心血,对每一位功臣,不仅描摹其形,更力求捕捉其神。为秦琼画像时,他请其披甲持锏,目视远方,捕捉那份忠勇沉稳、国之柱石的气度;为尉迟恭画像,则凸显其怒目虬髯、煞气凛然的门神之威;为程咬金画像,则刻画其豪迈大笑、混世魔王的坦荡不羁;为李靖画像,展现其羽扇纶巾、智珠在握的儒将风范;为房玄龄、杜如晦画像,则表现其凝神静思、经纶天下的宰相气宇;为魏征画像,则突出其铁面无私、犯颜直谏的铮铮风骨…… 二十四位(或更多)功臣,各有神采,栩栩如生。
画像初成之日,李世民亲率群臣,步入刚刚落成的凌烟阁。阁内烛火通明,香烟缭绕。四面墙壁上,功臣画像依次排列,目光如炬,仿佛随时会从画中走出,再议国是,再上沙场。
李世民手持一炷清香,逐一向画像躬身施礼。走到秦琼像前,他驻足良久,轻声道:“叔宝兄,若非你与敬德,朕恐难安枕。” 画像上的秦琼,目光沉静,仿佛在说:“此乃臣之本分。”
走到程咬金像前,李世民不禁莞尔:“知节啊知节,你这混世魔王,如今也成了图画中的国公了!” 画中的程咬金咧嘴大笑,豪气干云。
走到魏征像前,李世民神色肃然,深深一揖:“玄成,朕之明镜,时时警醒朕躬,功在千秋。” 魏征的画像,面容刚毅,目光如电。
走到李靖像前,李世民叹道:“药师乃朕之卫霍,荡平群魔,功盖当世!” 李靖画像,飘逸出尘,却暗藏锋芒。
最后,他走到徐茂功的画像前。画中的徐茂功,羽扇轻摇,目光深邃,似能洞彻天机。李世民凝视片刻,低声道:“茂功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兼洞察天命,引朕紫微归位。此阁之首功,当有你一席。”
徐茂功在旁躬身道:“陛下过誉。臣不过顺天应人,尽绵薄之力。星归其位,乃是定数。”
是夜,星汉灿烂。凌烟阁在月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与星辰共鸣的清辉。李世民独坐阁中,望着满壁功臣画像,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每一幅画像上,都隐隐有对应的本命星辉在流动、闪烁——白虎星的锐利,黑煞星的刚猛,天蓬星的福缘,文曲星的睿智,武曲星的果决…… 它们正在与夜空中的本命星辰相互呼应,光芒越来越盛。
“众位爱卿……”李世民举杯,对着画像,也对着窗外的星空,喃喃道,“你等本是天星临凡,助朕平定乱世,开创盛世。如今功德圆满,或将继续辅佐朕治理这人间江山,或将……魂归星海。无论去留,你等的功业,已与这大唐、与这凌烟阁,永世长存!朕……敬诸位!”
他将杯中酒,缓缓洒在身前。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画像上的诸位功臣,都对他露出了释然、欣慰的笑容。道道纯净的星辉自画像上升起,温柔地融入夜空,使得紫微垣周围的群星,愈发璀璨夺目。
凌烟阁,不仅是人臣荣耀的巅峰,更是紫微星君为麾下群星,举行的一场庄严、温情、充满敬意的……人间告别仪式。它将凡世的功业,化为了星空的永恒。
功臣图像,永镇阁中;
星宿光辉,长耀史册。
(https://www.635book.com/dzs/70996/4985451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