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潜龙在渊
长公主府邸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朝堂之上的暗流却并未平息,反而因陇西李氏被推至风口浪尖而变得更加汹涌。女帝对李氏的惩戒雷声大、雨点小,只处置了管事李贵等几个明面上的替罪羊,并未深究下去。这其中的权衡与制衡,初涉朝政的凤瑶也能隐约感受到几分。
风波暂告一段落,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却开始笼罩在凤瑶身上。她不再是那个可以置身事外的闲散公主。皇姐病榻前的誓言言犹在耳,而朝臣们看她的目光,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少了以往的轻视,多了几分审视与探究。
这夜,月朗星稀。凤瑶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来到了司天监的观星台。她需要这片星空下的宁静,也需要那个能看透星轨之人的只言片语。
白子瑜似乎早料到她会来,清瘦的身影静立于观星仪旁,仰望着浩瀚苍穹。夜风拂动他雪白的衣袂,仿佛随时会踏月而去。
“少监正。”凤瑶走近,轻声唤道。
白子瑜缓缓转过身,清冷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比以往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殿下。”
“皇姐的伤势……太医说,需常年卧床静养,不能再劳心劳力。”凤瑶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飘忽,她抬头,望向那片神秘的星空,“少监正,你观星象,帝星如今如何?”她问出了这个盘旋在心头许久的问题。
白子瑜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声音平静无波:“帝星依旧晦暗,光芒未复。”
凤瑶的心微微一沉。
然而,他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落回凤瑶身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其下涌动的气运:“然,其旁有辅星渐亮,其光灼灼,虽未成势,已有破云而出之象。星辉虽弱,却坚韧不绝,牵引着晦暗帝星周围紊乱的星轨,渐归其位。”
他微微停顿,看着凤瑶因他的话而略显困惑的神情,清晰而缓慢地说道:
“此象,在星野玄术中,称之为——潜龙在渊。”
潜龙在渊!
凤瑶心头剧震,猛地看向白子瑜。这四个字蕴含的意味,她岂会不懂?
白子瑜的目光与她相接,依旧是那般清冷,却似乎少了几分超然物外的疏离,多了一丝近乎于“确认”的意味。“殿下,您已入局。”他平静地陈述着这个事实,不再是指引,而是宣告。“非是您选择了纷争,而是纷争,以及这凤临国的未来,已然选择了您。”
他将个人复仇与“天下”这个更大的格局,清晰地连接了起来。
凤瑶怔怔地望着他,望着这个总是置身事外、仿佛只与星辰对话的仙人。他此刻的话语,却如此真切地关乎于她,关乎于这凡尘俗世的皇权更迭。她想起他初次相助,想起他那些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剖析,想起他一次次在她迷茫时点明方向……
一种莫名的冲动,让她脱口而出,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底、或许有些逾越,却在此刻无比真实的问题:
“白子瑜,”她第一次直呼其名,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你辅佐我,指引我,是因为星象所示,因为这所谓的潜龙命格,还是因为……因为我?”
问出这句话,她感到脸颊有些发烫,却又倔强地迎视着他的目光,不想错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反应。
夜风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
白子瑜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问出这个问题。他那张万年不变的清冷面容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怔忪。他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混合着忐忑、期待与不容退缩的坚定,那双映照着星光的眼眸,比任何一颗星辰都要明亮,都要生动。
“殿下误会了。”他的声音清冷如初,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疏离,“我侍奉的从来只有星辰与天命。您身上的紫气是星轨所示,您的命格是天道所定。我之所为,不过是遵循星象指引,履行司天监之责。”
他微微后退半步,白衣在夜风中轻扬,整个人仿佛又要融回那片清冷的月光中去。
“至于因为您……”他轻轻摇头,语气平静得近乎淡漠,“在星辰眼中,众生皆如尘芥。我既已立誓侍奉神明,又岂会为某个凡人破例?”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将凤瑶心头那点莫名的期待浇得透彻。她看着白子瑜那张依旧清俊出尘的脸,忽然明白了他与这观星台为何如此契合——他们都属于这片冰冷的星空,而非这纷扰的人间。
“我明白了。”凤瑶微微颔首,声音恢复了平静,“多谢少监正指点。”
她转身离去,脚步坚定。夜风吹起她的衣袂,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决绝的弧线。
白子瑜静静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许久,才将目光重新投向浩瀚星海。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观星仪冰凉的表面,在那双洞悉天机的眼眸深处,有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波动,很快便消散在无垠的星空之下。
(https://www.635book.com/dzs/71192/4972475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