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唐首席谋士 > 第69章 韩澈谈吐不凡,县令刮目相看

第69章 韩澈谈吐不凡,县令刮目相看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十五,未时。

城西门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县衙侧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崔文彦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韩澈则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心思飞速运转。

秦仲礼死了,死得太巧了。

刚好在漕运案败露、严鹤意图逃跑的时候,他怎么会出现在城西门?是被严鹤杀人灭口,还是另有隐情?

“县尊,”韩澈率先打破沉默,语气沉稳,“秦仲礼是漕运案的关键人物,他手里定然握着严鹤更多罪证。如今他死了,线索很可能就此中断。”

崔文彦抬眼看向韩澈,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

这年轻人遇事不慌,还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实属难得。

他点点头:“你说得对。秦仲礼一死,严鹤的罪证就少了最直接的人证。看来,严鹤这是要斩草除根啊。”

“未必。”韩澈摇了摇头,“秦仲礼为人狡诈,未必会把所有筹码都放在自己身上。或许他早有准备,留下了后手。”

崔文彦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你觉得他会留下什么后手?”

韩澈沉吟道:“秦仲礼跟着严鹤多年,肯定知道严鹤不少秘密,甚至可能包括严鹤与河北道势力勾结的证据。他大概率会留下一些东西,要么是为了自保,要么是为了日后翻身。只是现在他死了,这些东西在哪里,就难说了。”

他心里清楚,这就像现代的罪犯会留后手一样,秦仲礼这种老江湖,不可能不做准备。

只是在唐代,没有监控和高科技侦查手段,想要找到这些“后手”,难度极大。

崔文彦捋了捋胡须,缓缓道:“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看来,这案子还得从长计议。不过,你年纪轻轻,能想到这些,已经远超常人了。”

韩澈连忙拱手:“县尊过奖了,草民只是瞎琢磨罢了。”

“瞎琢磨能琢磨到点子上,也是本事。”崔文彦笑了笑,话锋一转,“说说你的渔盐法吧。我听说,你改良的盐法,不仅盐质好,产量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提到渔盐法,韩澈心里稍微放松了些。这是他的底气所在,也是他在津门立足的根本。

他点点头:“回县尊,草民只是在老法子的基础上,加了几道工序,让盐能更快析出,也更干净。至于产量,确实比以前提高了三成左右。”

“三成?”崔文彦眼睛一亮,“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津门靠海,渔盐是百姓生计的根本。你这法子要是能推广开来,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啊。”

“草民正有此意。”韩澈顺势说道,“只是渔盐之事关乎盐铁制度,草民不敢擅自推广。而且,严家在津门盐运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想要推广新盐法,恐怕阻力不小。”

他故意提到严鹤,就是想看看崔文彦的态度。

严鹤在津门经营多年,崔文彦作为县令,不可能不知道严家的势力。

他想知道,崔文彦是否有决心动严鹤。

崔文彦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语气严肃:“严鹤恃强凌弱,垄断盐运,盘剥百姓,本县令早有耳闻。只是他背后有势力撑腰,本县令一直投鼠忌器。如今,他牵涉漕运案,还敢杀人灭口,这已经触及了朝廷的底线。本县令绝不会姑息!”

韩澈心中一喜,看来崔文彦并非胆小怕事之辈,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时机。

漕运案就是最好的契机。

“县尊英明!”韩澈拱手道,“只要县尊有决心,草民愿意全力配合,不仅能推广新盐法,还能搜集严鹤更多罪证,让他无可遁形。”

“好!”崔文彦一拍桌案,“有你这句话,本县令就放心了。你放心,只要你做得对,本县令一定支持你。”

他站起身,走到韩澈面前,仔细打量着他:“你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是个有心的人。津门百姓需要你这样的人。本县令听说,你还和王县尉的女儿王瑾萱一起,办了义诊,教百姓识字?”

韩澈没想到崔文彦连这些都知道,心里有些惊讶,随即回道:“义诊是和苏月棠姑娘一起办的,苏姑娘医术高明,心善仁厚。教百姓识字是王小姐的主意,草民只是提了些小建议。”

“不居功,不贪名,难得啊。”崔文彦赞许地点点头,“王瑾萱这孩子,我看着她长大,聪慧果决,颇有乃父之风。她能和你走到一起,是她的福气,也是津门的福气。”

韩澈脸颊微微一红,连忙说道:“县尊说笑了,草民与王小姐只是志同道合,一起为津门百姓做些实事而已。”

他心里有些慌乱,崔文彦这话里的意思,怎么听着像是在撮合他和王瑾萱?

他现在可没想那么多,只想在津门站稳脚跟,保护好母亲和妹妹。

而且,他也不知道王瑾萱的心思,冒然多想,反而不妥。

崔文彦看他局促的样子,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他转身回到座位上,说道:“韩澈,你虽然是寒门子弟,但才华和品德都远超常人。本县令打算向沧州知府举荐你,让你能有个出身,也好更好地为百姓做事。”

韩澈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在唐代,没有出身寸步难行,要是能得到官府的举荐,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县尊抬爱,草民感激不尽!”

“不必谢我,这是你应得的。”崔文彦说道,“不过,你也要做好准备。沧州知府卢大人是个爱惜人才的人,但他也很严格,定会亲自考较你。你可不能掉以轻心。”

“草民明白,定会好好准备,不辜负县尊的期望。”韩澈郑重地说道。

他心里充满了期待,沧州知府的举荐,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只要能抓住这个机会,他就能走出津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就在这时,差役李墨再次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块令牌,脸色凝重地说道:“县尊大人,韩公子,我们在秦仲礼的身上发现了这个!”

崔文彦和韩澈同时看向李墨手里的令牌。

那是一块黑色的木质令牌,上面刻着一个“严”字,边缘还镶嵌着一圈银边,看起来十分精致。

“这是严家的令牌!”崔文彦脸色一沉,“看来,秦仲礼果然是被严鹤杀的!”

韩澈拿起令牌,仔细看了看。

令牌的材质是上等的乌木,上面的“严”字刻得十分工整,银边也很光滑,显然是经常佩戴的。

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严鹤要杀秦仲礼,怎么会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这不符合严鹤阴险狡诈的性格。

他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念头闪过:“难道是栽赃嫁祸?”

崔文彦也皱起了眉,韩澈的话提醒了他。

严鹤既然敢杀人灭口,就应该做得干净利落,怎么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破绽?

“李墨,”崔文彦沉声道,“秦仲礼的尸体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是,县尊!”李墨应道。

韩澈放下令牌,心里充满了疑惑。

秦仲礼之死,到底是严鹤杀人灭口,还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如果是栽赃嫁祸,那背后的人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他跟在崔文彦身后,走出县衙侧厅。

阳光刺眼,却照不进他心中的迷雾。

他有种预感,秦仲礼的死,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当他们走到县衙门口时,却看到王承嗣带着几名衙役匆匆赶来,脸色十分难看:“崔县尊,韩公子,不好了!严府的人,带着一大批家丁,正往城西门去了!”

韩澈和崔文彦同时脸色一变。

严鹤这个时候带人去城西门,他想干什么?是想抢夺秦仲礼的尸体,还是想销毁什么证据?

韩澈心里暗叫不好,他隐隐觉得,这一切似乎都在一个巨大的圈套之中,而他们,正一步步走进圈套的中心。


  (https://www.635book.com/dzs/72696/4975165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