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66章 待到春雷再起,方是惊蛰之时

第366章 待到春雷再起,方是惊蛰之时


第366章  待到春雷再起,方是惊蛰之时

    皇帝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却像是投入死寂深潭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无形的涟漪。

    所有的目光都汇聚于秦良玉一身。

    这位白杆兵的统帅此刻便如这风雪中傲然挺立的一株苍松,她的根,深深扎在战争那残酷而真实的土壤里。

    秦良玉她缓缓转身,伸出那只饱经风霜的手,不是指向那波涛汹涌的渤海,而是指向了西方,指向那被阴云笼罩的广袤无垠的陆地。

    「陛下,请恕臣斗胆,与您下一盘盲棋。」

    她的声音沉静如水,「棋盘便是这整个大明北疆。棋子便是我大明与建奴,而执棋之人,是陛下,亦是————皇太极。」

    朱由检的瞳孔微微一缩。

    「陛下以为,皇太极此刻最惧者为何?」秦良玉问道。

    「自是朕的关宁铁骑,与孙督师的不世之功。」左良玉按捺不住,抢先答道。

    秦良玉摇了摇头,目光依旧锁定著皇帝。

    「非也。坚城火炮固然是心腹之患,却非燃眉之急。奴酋真正恐惧的,乃是关门打狗之局。」

    「东面是孙阁老铸就的关宁锦防线。此乃一台血肉磨盘,以建奴八旗有限之兵,来攻我补给源源不绝之坚城,无异于以卵击石,正中孙阁老下怀。此路,是死路。」

    「南面是毛文龙将军的东江镇,以及那心怀鬼胎的朝鲜。此乃一把悬于其腰间的匕首,令其寝食难安,时刻牵制其兵力。此路,是腹背受敌。」

    「西面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此人名义上乃蒙古共主,帐下控弦之士十数万。更与我大明宣大总督满桂将军,有暗中联合之势。此乃一柄悬于奴酋头顶的利剑!一旦我军与林丹汗东西对进,建奴老巢盛京,将旦夕不保!此路,是灭国之危!」

    三路威胁,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囚笼。

    秦良玉的话语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寥寥数笔,便将建奴那看似强大实则岌岌可危的战略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陛下,皇太极身处此囚笼之内,其国中又逢大旱,民心浮动。他若不思破局,唯有坐以待毙一途。因此,孙阁老奏报中的倾国来攻,在臣看来,非是其强盛之兆,恰是其外强中干,欲行险一搏之举!」

    「然而,搏,亦有上中下三策。」

    秦良玉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

    「攻辽东,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此为下策!正中孙阁老以逸待劳之计。」

    「征朝鲜,可解一时之痒,得些许钱粮,却难除心腹之患,反倒可能在征伐期间,被我大明与林丹汗东西夹击,此为中策!」

    她的中精光暴射!

    「唯有西向伐蒙,击垮林丹汗,方是其破局求生的唯一上策!」

    「伐蒙?!」

    朱由检的脑海中飞速运转,孙承宗的奏报言之凿凿,建奴大军明明是向东集结于辽河,旌旗蔽日,兵锋直指广宁..

    「正是伐蒙!」秦良玉斩钉截铁地说道,「陛下,此举于皇太极而言,有一举四得之利!」

    「其一,可破我明蒙联合之势!一旦林丹汗败亡,我大明便如被斩断一臂,再无力从西侧威胁其腹心之地。皇太极便可从三线作战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专心应对我辽东一线。」

    「其二,可变肘腋之患,为股肱之助!林丹汗于他而言,是心腹大患,可一旦将其征服,察哈尔部的十数万部众,那些精锐的蒙古骑兵,便会尽数为其所用!彼消我长,建奴的兵力将得到增强!届时整个漠南蒙古将从威胁我大明的刀刃,变为他建奴的战略纵深和兵源之地!」

    听到此处,帅台上的将领们已经面露骇然之色。

    他们都是领兵之人,深知数万乃蒙古精锐骑兵的加入,对建奴而言意味著什么。

    然而,秦良玉接下来说出的话,才真正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朱由检,都感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她的声音压得极低,「陛下可知,前元传国玉玺的传说?」

    朱由检心头猛地一跳!

    传国玉玺!

    那是皇权正统的象征!

    「臣闻,元顺帝北狩之时将此玺带往了漠北。此后百余年,这枚象征著大元法统的玉玺,便一直在蒙古大汗手中流传。若是建奴说,它...就在林丹汗的汗帐之内!」

    「皇太极若击败林丹汗,夺得此玺,便可名正言顺地继承大元法统,登基称帝!届时他便不再是建州一隅之奴酋,而是能够号令整个漠南、乃至漠北所有蒙古部落的天命大汗」!他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蒙古诸部对他的效忠,将从利益驱使变为法理上的必然!」

    由检的眼前,一幅无比宏大的战略棋盘,在他眼前豁然展开!

    从白山黑水到蒙古草原,再到宣府、大同,直至他脚下的京师————整个北方的万里江山,尽在其中!

    如若皇太极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他在这块小小的棋盘上死磕的话...

    对手在看的,也是整个棋盘!

    夫弈者,谋势而非谋子。

    高明的棋手从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们所谋求的,是整个棋局的势!

    一旦势成了,一子落下,便可满盘皆活,甚至绝地翻盘!  

    而征伐林丹汗,夺取玉玺,号令蒙古,便是皇太极营造的惊天大势!

    「最后————」秦良玉的声音将朱由检从顿悟中拉回现实。

    「一旦皇太极掌控漠南蒙古,陛下————他便再也无需死磕我固若金汤的关宁锦防线了。」

    她的手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巨大的弧线!

    「他可以绕道蒙古,从蓟镇的喜峰口、大安口,从宣府的各个隘口,从任何一处我大明长城防线的薄弱之处突入内地,兵锋直指京师!届时,孙阁老在辽东的百万雄师将形同虚设!我大明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将彻底被颠覆!」

    宣大防线!

    朱由检的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

    如此一想.....

    若建奴被困于辽东,腹背受敌,进无可进,那么一旦战败,除了向南遁入朝鲜,再无退路。

    那是一条死胡同。

    可若是被他拿下了整个漠南蒙古,那天地便豁然开朗!进,可叩关直逼京师;退,可远遁大漠草原,修养生息。

    他便拥有了无穷的战略回旋余地。

    攻守之势,将彻底逆转!

    孙承宗的急报————皇太极倾国之兵东进————

    原来如此!

    秦良玉似乎看穿了皇帝的心思,她接口道:「所以,孙阁老所见的倾国来攻,在臣看来更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东线佯动!」

    「皇太极必然会派出大量军队,在锦州宁远城外大张旗鼓地安营扎寨,每日擂鼓挑战,制造出即将大举围城不破不还的假象,将孙阁老和我大明朝野所有的目光,都牢牢吸引在辽东。」

    「还会派出最精锐的小股骑兵,如饿狼般频繁袭扰我军的补给线和侦察斥候,让我辽东将士疲于应付,进一步确认敌人主力已至的判断。」

    「而在南线,」秦良玉补充道,「奴酋留下了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统领一部分兵力加强守备。这是维持威慑,或许是确保在他主力西征期间,毛帅和朝鲜不敢轻举妄动。」

    层层剖析,环环相扣。

    一个阴险宏大而又逻辑严密的惊天计划,被秦良玉用最冷静的语言完整地呈现在了朱由检和所有人的面前。

    之前的种种迹象,孙承宗的急报,建奴国内的天灾人祸,此刻都有了全新的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听著这番分析,田尔耕艰难地抬起头,脸上略带震惊,下意识地,他将目光投向了负手而立的皇帝。

    他看到,皇帝不知何时已经转过身,正静静地看著他。

    那目光深邃如海。

    「田尔耕。」朱皇帝开口了。

    「臣在。」田尔连忙叩首。

    朱由检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仿佛穿透了天空,望向了建奴的方向。

    「惊蛰,还好吗?」

    田尔耕一愣,不知皇帝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只能如实回答:「回陛下,惊蛰处境愈发艰难,此番情报已是冒死传出。臣——正准备下令,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探明奴酋主力真实动向。」

    朱由检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再次看向田尔耕,这一次,眼神中带著前所未有的凝重。

    「传朕的旨意。」

    「让他————蛰伏。」

    「蛰伏?」田尔耕愕然,一时间竟未反应过来这个词的深意。

    「对,蛰伏。」朱由检的声音不容置疑,却又带著一丝复杂的意味,「不要再去勉强他。皇太极既行此瞒天过海之计,内部的盘查必然严酷到了极点。此刻让他强行刺探,无异于推他去死。」

    皇帝慢慢地说道:「他活著,对朕,对大明的用处更大。待到春雷再起,方是惊蛰之时!」


  (https://www.635book.com/dzs/72748/6746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