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生命峡谷(五更)
推荐阅读:网游之仙侠传奇 复活全人类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挟明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这些幸存者开始更彻底地适应死亡世界的规则。
它们的生长速度变得极为缓慢,几乎进入一种类似休眠的节能状态,只在环境参数相对“温和”的短暂窗口期进行有限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它们的形态也进一步变化,有些甚至发展出了类似多肉植物的储水结构,或是更有效地从岩石缝隙中汲取微量水分和矿物质的能力。
这片由创世粒子催生出的绿洲,面积虽然大幅缩小,但其核心区域的生命迹象却稳定了下来。
它们不再依赖于外部能量的维持,而是真正地、艰难地在这片原本死寂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形成了一套极其简化但能够自我维持的微型生态循环。
陈瑜仔细分析着这些幸存生物的基因序列和生理结构数据。
它们正在主动偏离最初注入的“标准模板”,朝着更适应高温、干旱、强辐射的独特方向演化。
这个过程,仿佛是自然选择被加速了成千上万倍,在他眼前清晰地呈现。
这个结果具有多重意义。
一方面,它证明了创世技术所创造的生命并非昙花一现的幻影,而是具备在真实环境中独立生存和演化的潜力,这大大提升了该技术的实用价值。
但另一方面,这种不受完全控制的演化方向本身也蕴含着不确定性。
这些适应了死亡世界的奇特生物,若被引入其他环境,是否会成为难以预估的入侵物种?它们自身的演化终点又是什么?
他将这些新的数据和思考纳入评估体系。
创世粒子的力量比他预想的更加深刻,它不仅仅是“创造”,更开启了“加速演化”的大门。
如何在利用这种力量的同时,确保其过程和结果处于可控范围内,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关键。
他命令护教军继续保持封锁,并增加了对幸存生物样本的定期采集和深度分析。
这个峡谷,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测试场,变成了一个宝贵的、关于生命在极端环境下适应与演化的天然实验室。
——
结合峡谷实验至今获得的所有数据,陈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结论是明确的:创世粒子技术在宏观尺度上切实有效,能够克服极端环境催生出生命,并且所创造的生命具备在真实环境中独立演化、适应的潜力。
这一阶段的成果是令人满意的,它成功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
但陈瑜的思维并未止步于此。
他清晰地认识到,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一切,本质上仍是在复刻星际联邦学者们曾经走过的路——验证技术,观察结果。
这对于掌握基础原理是必要的,但对于志在超越、寻求更高掌控力的他而言,还远远不够。
他不仅仅想复制一个环境,或者观察生命在设定好的框架内自行挣扎。
他想要更深层次地介入,更精细地引导,探索创世粒子更广泛的应用边界。
这个已经初步成型的峡谷试验场,正是进行下一步探索的理想平台。
一个新的实验构想在他脑中形成:不再进行一次性的大规模投放,而是转为长期、微量、持续地向峡谷环境中注入创世粒子。
他调整了能量发射器的输出模式,将其设置为低功率的间歇性运行。
每次只会向峡谷中释放极其微量的活性创世粒子,这些粒子不足以引发剧烈的环境重塑,但其携带的“创造”与“重组”特性,将持续不断地、温和地影响着峡谷内现有的生态系统。
他的目的很明确:在不引发生命不正常、爆炸性蓬勃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这种神奇粒子的力量,持续为峡谷内的生命演化进程提供一个稳定的“加速器”。
他想观察,在这种持续的、温和的催化作用下,这些已经初步适应了死亡世界环境的生命,其演化路径会被引向何方。
它们是否能突破简单植物和微生物的范畴,在加速的时光中,最终演化出更复杂、更能适应乃至利用这个恶劣星球环境的高级生命形态?
这是一个更为宏大,也更具风险的长期实验。
它不再仅仅是创造一个生态圈,而是试图主动引导一个生态圈的演化方向,观察在人为施加的“进化压力”下,生命所能抵达的极限。
陈瑜设定好了程序,加强了监测网络的密度和精度。
他需要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基因序列的漂变、种群结构的更替、生理结构的创新,以及整个微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演变。
峡谷,这个曾经死寂的地方,如今在他的干预下,变成了一个时间被加速的、动态的生命实验室。
他静静地观测着,等待着,看生命在这股持续而温和的创造之力影响下,将在这片严酷的土地上,谱写出怎样的新篇章。
这不仅是关于创世粒子的测试,更是对生命本身潜力的一次深度探索。
——
就在陈瑜全身心投入到对创世粒子的深入研究时,远在涅克萨姆铸造世界,由他开启的“铁卫”项目,在获得了监造大贤者沃克斯的全力支持后,正沿着机械教典型的技术路径飞速演进,甚至在某些方面开始偏离他最初的设计初衷。
铸造世界技术神甫们的效率极高,他们并未满足于简单地复制陈瑜的设计。
在对标准操作版进行深入分析后,这些虔诚于欧姆尼赛亚且崇尚“火力即真理”的神甫们认为,陈瑜的原始设计过于“保守”和“谨慎”。
在他们看来,原设计对驾驶员的安全考量过多,限制了机体性能的完全释放。
于是,他们着手进行“优化”。
操作界面被进一步简化,变得更加直觉化,甚至带有些许侵略性,以激发驾驶员的攻击性。
更重要的是,他们强化了机体内部“机魂”的存在感与影响力,使其更倾向于主动辅助作战,而非被动响应指令。
这些改动显著提升了铁卫的瞬间爆发力和综合火力输出。
新型号在测试场上的破坏力令人瞩目,挥舞的动力拳能更轻易地粉碎目标,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和射速也有明显提升。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7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