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350章 合成创世粒子(四更)

第350章 合成创世粒子(四更)


死亡世界,基地核心实验室内。

    陈瑜庞大的暗红色机械身躯静立在主控台前,无数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在他猩红的光学镜头前倾泻而下。

    来自星际迷航数据库的庞大信息,特别是关于“创世计划”的技术细节,已被他完全解析并完成了适应本宇宙物理常数的初步修正。

    实验的第一步,是合成关键介质——“创世粒子”。

    这项工作在战锤世界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持下,进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由精金与稀有元素构成的特殊反应釜在实验室中心低沉地嗡鸣,内部进行着极其复杂的粒子对撞与能量编织。

    陈瑜精准地调控着每一毫秒的能量脉冲,引导着基本粒子在强能量场中结合,形成那种结构独特的、具有物质重组潜能的特殊粒子。

    数个小时后,反应釜的指示灯转为稳定的幽绿色。

    分析仪传回的数据确认,首批实验室级别的创世粒子已成功合成,其稳定性和活性均符合理论预期。

    接下来,是小范围的创造测试。

    陈瑜将微量合成出的创世粒子注入一个完全无菌、内部模拟着简单无机环境的封闭实验舱。

    他启动了能量激发程序,一道经过精确计算的、温和的能量束瞬间注入实验舱,激活了其中的创世粒子。

    在传感器的高精度监控下,奇迹发生了。

    实验舱内原本死寂的无机物质,在创世粒子的作用下开始发生剧烈的重组。

    简单的分子被拆解,又以惊人的效率重新组合成复杂的有机链,氨基酸、核苷酸……

    这些生命的基础构件在几分钟内被大量合成出来。

    紧接着,陈瑜启动了核心程序——“生命播种矩阵”,这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原始生命蓝图的庞大数据库。

    他选择了其中最基础的单细胞生物模板。

    随着能量场的再次微调,实验舱内的有机物质如同被一只无形之手引导,迅速聚集、组装。

    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膜的成形,遗传物质的包裹……一个,两个,十个……简单的原始单细胞生命,在实验舱的人造“原始汤”中诞生了,并且开始了自主的新陈代谢与分裂。

    整个创造过程,从无机到有机,再到原始生命的诞生,在实验室的加速环境下,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十分钟。

    “快速生态演替模型”在另一组模拟实验中也被验证有效。

    在提供了更复杂的生命模板和充足的能量后,创世粒子展现出了推动一个简化生态系统在极短时间内走完自然演化需要漫长岁月的历程的潜力。

    苔藓、蕨类植物、微生物……它们在模拟的沙盘环境中快速更迭,演绎着一场被高度压缩的生命史诗。

    陈瑜记录下所有的数据。

    实验成功了,至少在实验室的微观尺度上,理论得到了完美的验证。

    “创世粒子,配合‘生命播种矩阵’与‘快速生态演替模型’……”陈瑜的合成音在寂静的实验室中响起,平静地陈述着结论,“理论上,它确实能通过一次精准控制的、规模宏大的能量释放,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彻底重组一个星球的地表结构,塑造出适宜的大气环境。

    并直接唤醒预设的、处于休眠状态的基因序列,让生命按照预设的蓝图在星球表面快速蔓延、演替,完成自然界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久才能完成的行星演化与生态改造过程。”

    他看着实验舱中那些新生的、不断分裂的原始生命,光学镜头稳定地闪烁着。

    这项技术的潜力是巨大的,但风险同样不可估量。

    实验室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将这项技术放大到行星尺度,并确保其过程的绝对可控。

    他关闭了实验舱的维持系统,里面的微观生命将在不久后因能量耗尽而自然消亡。

——

    实验室级别的成功只是第一步。

    陈瑜清楚,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实地测试,才能验证创世粒子在复杂自然环境下的真实效能与潜在风险。

    他将目光投向了据点附近一处荒芜的峡谷。

    这条峡谷纵深数公里,两侧是陡峭的、由风化和陨石撞击形成的岩壁,谷底遍布碎石,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是一个理想的中尺度试验场。

    为确保安全,陈瑜提前进行了部署。

    一队忠诚的护教军士兵被调至峡谷边缘,建立了警戒线,他们的指令是禁止任何未经授权者靠近,并密切监视峡谷内的任何异常变化。

    同时,他通过加密链路,联系了在轨道上待命的护卫舰。

    “锁定目标区域峡谷坐标,”陈瑜的指令清晰而冷静,“将舰炮瞄准该区域,保持待命状态。一旦接收到我的直接指令,或与我的通讯中断超过预定时间,立即对该坐标进行饱和式轨道轰炸,彻底抹平整个峡谷。”

    “指令确认,贤者大人。炮术阵列已就位,目标锁定。”护卫舰舰长的回应没有丝毫犹豫。

    一切准备就绪,陈瑜庞大的身躯站立在峡谷边缘一处临时搭建的观测平台上,远程操控着谷底的核心设备。

    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能量发射器被安置在峡谷中心,内部装载了此次试验剂量的创世粒子。

    围绕着它,数十个监测节点被埋设在不同位置,实时反馈着地质结构、大气成分、能量波动等数以千计的参数。

    “启动第一阶段:地质结构重组。”陈瑜下达了指令。

    能量发射器瞬间启动,一道并不刺眼但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光束射向天空,随后如同伞盖般扩散开来,均匀地笼罩住整个峡谷。

    被激活的创世粒子如同无形的画笔,开始作用于峡谷的每一寸土地。

    在监测数据的剧烈跳动和观测平台的实时画面中,峡谷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

    原本尖锐的碎石滩逐渐平整、压实,仿佛被一只巨手抹过。

    裸露的岩层表面开始改变色泽和纹理,更接近肥沃土壤的深褐色。

    甚至峡谷两侧的峭壁也在微微调整着角度,一些不稳定的结构被悄然加固。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7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