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创世实验(三更)
推荐阅读:网游之仙侠传奇 复活全人类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挟明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大气成分调整,启动。”陈瑜紧接着下达了第二道指令。
能量场的频率发生改变。
监测数据显示,峡谷内原本稀薄而充满有害辐射的大气正在被快速置换。
氮气和氧气的比例被精确调控至类地行星标准,有害气体被分解过滤,一个局部的、适宜碳基生命呼吸的大气环境正在成型。
整个过程伴随着低沉的、源自大地本身的嗡鸣,但并不剧烈,显示出创世粒子在物质重组方面惊人的控制力。
前两个阶段顺利得超乎想象。
陈瑜没有停顿,直接启动了最核心、也是风险最高的第三阶段。
“启动‘生命播种矩阵’,注入基础生态模板。”
能量发射器的光芒转为柔和的、充满生机的翠绿色。
蕴含在能量场中的创世粒子,此刻携带着预设的基因序列信息,如同亿万颗生命的种子,洒向刚刚重塑的土地。
奇迹再次上演,但这次是在宏观尺度上。
几乎是眨眼之间,一层绒毯般的绿色以能量发射器为中心,向着峡谷四周急速蔓延开来。
那是基因序列中被预设的最基础的苔藓和地衣植物。
它们迅速覆盖了新生的土壤,牢牢抓住地面。
紧接着,一些低矮的蕨类植物和草本植物破土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舒展叶片。
几分钟内,原本死寂的峡谷底部,已然被一片充满活力的绿色所覆盖。
空气中开始弥漫出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与死亡世界其他区域干燥、充满尘埃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
监测节点传回的数据确认,一个简单的、但能够自我维持的微观生态系统正在快速形成。
土壤中的微生物、适应新环境的昆虫幼虫……生命正在按照预设的蓝图,在这片被创造出来的土地上扎根、繁衍。
陈瑜冷静地记录着一切。
峡谷试验场初步成功,证明创世粒子技术在宏观尺度上确实具备可行性。
但他并未放松警惕。
他命令护教军继续保持最高警戒,轨道炮击授权也依旧有效。
他需要长时间观察这个新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它是否会与死亡世界原本的恶劣环境产生不可预知的冲突。
创造的力量已然展现,但它是否能被完全驾驭,仍是未知数。
——
陈瑜没有急于进行下一步更激进的实验。
他暂停了所有主动干预,将观测模式调整为长期监控,仔细追踪着峡谷内新生生态系统的演化。
这颗星球在帝国的分类中是标准的死亡世界——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
其轨道过于靠近恒星,导致地表温度常年居高不下。
更致命的是,行星内部的地核早已冷却,失去了活跃的磁场和有效的地质活动。
这导致星球无法维持厚重的大气层,稀薄的空气无法阻挡恒星的致命辐射,也无法有效保持热量,造成了昼夜极端温差和全球性的荒漠化。
在这里,连最顽强的地衣都难以自然存活。
然而,创世粒子的力量,强行在这片被宇宙法则判定为“死域”的土地上,撕开了一道生机勃勃的口子。
在持续的观测中,陈瑜注意到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
最初按照标准类地行星模板播种下去的植被,在峡谷的特殊环境下,开始显现出适应性演化的迹象。
一些植株的叶片颜色变得更深,甚至偏向暗紫色,这可能是为了在强紫外线环境下更好地保护自身。
它们的叶片表面也似乎增厚,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尽管有能量场维持着峡谷内部的局部环境稳定,但死亡世界本身的严酷底色,依然在潜移默化地施加着选择压力。
这表明,创世粒子并非仅仅是将预设的蓝图僵硬地投射到现实中。
它创造的生命,依然遵循着基本的生物规律,能够在生成后,根据实际环境进行有限的调整和演化。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意味着这项技术并非死板的复制,而是能够催生出具有环境适应性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但同时,陈瑜也监测到一些令人警惕的数据。
峡谷内生成的大气环境,与外部死亡世界的稀薄大气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压差和成分差异。
这个脆弱的“生态气泡”正在持续地向外逸散气体,虽然速度缓慢,但长此以往,必然难以维持。
除非他能持续供给能量和物质,或者……将整个星球的环境彻底改造。
他将这些数据——包括生命的顽强、环境的适应性变化以及生态气泡的脆弱性——全部详细记录。
这次峡谷实验的价值,不仅在于验证了创世粒子在宏观尺度上的有效性,更在于揭示了其在极端环境下应用的潜力、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他看着监测画面中那片在死亡世界中倔强生存的绿色,光学镜头微微闪动。
创世粒子确实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如何精确地、可持续地驾驭这股力量,避免创造出无法维持甚至反噬自身的畸形生态,将是下一个需要攻克的关键课题。
他暂时关闭了峡谷的大部分主动维持系统,只保留最基本的监测,他想看看,在没有持续能量支持的情况下,这个被强行注入生机的峡谷,能在这片死寂的世界中独自坚持多久。
这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
在后续长达数周的持续观测中,陈瑜记录下了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正如他此前监测到的那样,失去了持续能量和物质支持的峡谷生态圈,开始不可避免地收缩。
那些严格按照标准类地环境模板生成的、较为“娇贵”的植物种类最先枯萎、分解。
覆盖峡谷底部的绿色绒毯肉眼可见地变得稀疏、斑驳。
然而,正如数据所预测的那样,并非所有生命都走向终结。
一部分生命体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它们是最初演化中就已表现出适应倾向的那些变体——叶片更厚、颜色更深、根系更为发达的种类。
在恶劣环境的残酷筛选下,它们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7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