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唉,这就是大明的忠臣!
推荐阅读:诸天,从小李飞刀开始 元始金章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斗罗:绝世之永世曦光 开荒:逍遥山农 道友托孤:从养成妖女开始长生 堑壕大栓与魔法 无头仙 我有无限死士,暴兵横推诸天 无尽海洋:从独木舟开始逃生
襄阳府衙后堂的密室,门窗关得死紧。
外面天早就黑透了,屋里只点了一盏油灯,火苗一跳一跳,映着三张愁云密布的脸。
湖广巡抚唐晖、告老还乡的阁老贺逢圣、襄阳知府钱文望,三个人围着一张圆桌坐着,半天没人吭声。
空气像是凝住了,只有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敲在人心上。
最后还是贺逢圣先开了口,老头子嗓子哑得厉害,带着一股压不住的痛心。
“国之巨蠹!都是蛀空国家的蠢虫!”
他枯瘦的手指点着桌面,笃笃作响。
“一九分账?王爷拿一,底下人拿九?这帮杀才,贪得都没边了!”
他越说越气,胸口都跟着起伏。
“襄王府名下几十万亩好田,一年实收二三十万石的租子,报到王爷那儿就剩个零头!这哪是欺主,这是欺君,是在刨大明的根呐!”
钱文望缩了缩脖子,小声道:“老大人息怒……谁想得到,王府底下烂成了这样……”
“想不到?”贺逢圣冷笑一声,“现在好了,皇上用了手段,让那些王爷尝到了甜头。那帮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糊涂王爷,还能不赶紧贴上去?”
他喘了口气,看着另外两人,眼里全是忧色。
“楚王、襄王、荆王、荣王、惠王、桂王,还有没来的岷王、吉王,湖广八大亲王!底下郡王、将军多得像牛毛!他们手里的田产加起来,几百万亩打不住!铺面买卖更是数不清!”
“这股力量要是真被皇上攥在手里,皇上在湖广可就站稳脚跟,不会再任由咱们说话了!”
他转头问钱文望:“钱知府,牧斋公那边,东南的诸位老先生,总得有个准话吧?就眼睁睁看着皇上把这湖广的规矩都掀了?”
钱文望是钱谦益的本家,算是东南在湖广的耳目。他苦着脸摇头。
“老大人,晚辈派人去问过了……牧老的回话,只说‘局势复杂,再看看’,‘东南也有难处’……再没别的了。”
“再看看?有难处?”贺逢圣哼了一声,“就知道明哲保身!他钱谦益被皇上敲打了两回,胆子就吓破了。破了胆子,又不舍得他的礼部尚书,厚着脸皮做官……还东林领袖?笑话!”
他说完,又看一直不吭声的唐晖。唐家在南直隶是望族,他的态度就是南直隶核心圈子的风向。
“唐抚台,”贺逢圣语气沉了沉,“南直隶诸公,总得有个说法吧?难道真要看皇上把这摊子彻底搅乱?”
唐晖抬起头,也是一脸的凝重。
“老大人,不是南直隶诸公不想伸手……”他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楚,“实在是东南自己也快撑不住了。”
他掰着指头数:“头一桩,海上不太平,倭寇有冒头的苗头,各卫所都喊着要饷要粮。”
“第二桩,今年夏秋淮河发大水,淮北都快成海了,淮南、江南也受了灾。赈灾、修堤,哪样不要银子?”
他停了一下,声音更低了:“最要紧的是第三桩,南直隶的赋税,本来就重得压死人了……”
话没说完,但意思都懂。南直隶那帮大户觉得火还没烧到自己身上,还想躲清净。除了叫苦,就拿倭寇说事儿.也不看看皇上这两年纳了多少海商海贼家里的女儿当妃子!
倭寇皇上比那帮人懂!
贺逢圣听完,心彻底凉了。东南靠不住,这湖广的烂摊子得他们自己扛了。
就在这时,密室外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
钱文望赶紧开门。一个穿着青色吏员衣服、神色慌张的中年人闪进来,是贺逢圣在襄王府当差的学生。
“恩师!抚台!府尊!”那人顾不上行礼,气喘吁吁地说,“学生刚得的准信!六王……六王已经联名上书,支持皇上的新政了!”
尽管早有准备,但这消息真砸下来,屋里三个人还是浑身一震。
“说清楚!”贺逢圣厉声道。
“是……是!”那门生咽了口唾沫,“六王表态,全力支持皇上在湖广搞‘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官收官解,每亩收五升’!奏本已经写好了,马上就会送到皇上手里!”
完了。
钱文望腿一软,瘫在椅子上。唐晖闭上眼,手指使劲掐着眉心。
只有贺逢圣,在最初的震惊过后,那双老眼里反而透出一股狠劲。他慢慢站起身,驼背的身影在灯下拉得老长。
“好……好啊……”他声音沙哑,“不光是亩收五升,还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官收官解……这是要把咱们的根子都刨干净!”
他猛地转头,盯着唐晖和钱文望:“咱们不能就这么等着让人把锅把大明的锅给砸了!”
“老大人,您有什么主意?”钱文望赶紧问。
贺逢圣走到墙边,看着那副湖广地图,手指头重重戳在襄阳位置上。
“皇上想办成这事,靠什么?靠民心,靠政令畅通,靠地方安稳!咱们就在这三样上头,给他提个醒!得让他知道,没有士大夫,他什么都干不成!”
他转回身,压低了声音:
“头一招,把话挑明!”
“他不是要‘亩收五升’吗?咱们就帮他把这消息传遍湖广!让那些生员、胥吏,去茶楼酒肆、田间地头说去——皇上要加赋了!一石米值一两多银子,五升就是七八分银子,比以往多了多少?让有田的、没田的都听听,这日子还怎么过!”
钱文望点点头:“这……倒也不算瞎说。”
“本来就不是瞎说!”贺逢圣冷笑,“这叫实话实说!”
他捻着胡子,继续说:“第二招,让大伙儿知道,如今粮食有多金贵。”
“给江南、四川相熟的粮商、士绅去信,就说湖广今年年景不好,缺粮。咱们本地的粮行、米铺,也跟着把价钱抬一抬,就说皇上加税,漕运不顺,成本高了。让襄阳、武昌的米价,往上涨!”
唐晖微微皱眉:“囤积居奇,要是让皇上知道……”
“谁让你囤积了?”贺逢圣打断他,“咱们是‘随行就市’!是皇上加税、清丈、官绅一体.弄得人心惶惶,粮价才涨的!关咱们什么事?”
他阴恻恻地笑了笑,说出第三招:“第三招,按规矩办事。”
“唐抚台,你是巡抚,管着全省的政务。皇上的新政条例下来,你就按规矩来!召集布政使、按察使还有各府知府,‘详细讨论’,‘一条条研究’,把公文来往拖上几个月!下面州县来问,你就说‘上头的意思还不明确,得再请示’!”
“钱知府,你是亲民官,皇上要清丈田亩,你就报‘人手不够,册子丢了’。要推行官收官解,你就说‘百姓有顾虑,得慢慢劝’。总之一句话,要慎重!”
他看看两人:“还有,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四川,见总督朱燮元和石柱的秦良玉秦将军!跟他们说明利害,请他们一起上奏,就说四川地方穷,再加税怕要出乱子!”
“再去联络偏沅那边的土司,让他们也上书,说山里地少,土人日子苦,再加税就活不下去了!总之,要把水搅浑!”
贺逢圣吸了口气,又说出了一招:
“最关键的一招……”
“由老夫去联络湖广籍的京官、言官,还有南京的御史,一起上奏!参劾秦王、唐王‘以宗室身份干涉政务,违背祖制’!”
他停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要是这样……皇上还铁了心要干……”
贺逢圣的目光扫过唐晖和钱文望,一字一顿地说:“那我们这些湖广籍的官员,就一起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这话一出,密室里的空气彻底僵住了。
钱文望倒吸一口凉气,脸白了。唐晖也猛地睁开眼。
集体辞官!这是文官对付皇帝最狠的一招了!
“这……这……”钱文望声音发抖。
“这是最后一步!”贺逢圣语气斩钉截铁,“不到万不得已,不走这条路。但得让皇上明白,咱们这些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士大夫,也有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
他看看两人,语气发冷:“湖广要是乱了,天下都得震动。士大夫要是离心了,大明就得亡!皇上……他赌不起。”
计议已定,三人再没说话,只是静静坐着。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744/6753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