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崇祯的奋斗! > 第212章 崇祯:怎么办?开个中央银行压压惊

第212章 崇祯:怎么办?开个中央银行压压惊


怎么办?当然是先开会了!

    天还没大亮,紫禁城皇极殿里已经站满了人。

    今儿的常朝会,比往常早了半个时辰。

    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缩着脖子,眼神躲闪,都没了往日的精神头。墙子岭失守的信儿,顺着北风,呼呼的就吹遍了北京城,也灌满了这大殿。

    没等惯例的礼仪走完,一个御史就抢步出班,声音急得都有点抖了:“陛下!墙子岭既失,虏骑旦夕可至!臣请陛下速下旨,紧闭九门,整军备战,并急诏天下兵马勤王!我等当与京师共存亡!”

    话说得漂亮,慷慨激昂,是清流一贯的调子。

    他这一开头,好几个言官和翰林都跟着附和,唾沫星子乱飞,说的都是什么“死守”,“共存亡”之类的大话。

    崇祯坐在上头,一脸的平静他可分明记得,那些个嚷嚷“死守”、“共存亡”的主儿里面,有好几个在历史上可都当个“三臣”、“四臣”的——当贰臣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在那次甲申之难后,可都是先投顺、再投南明(或满清)、最后再满清的.哦,有命特别长的也许还忠过吴三桂,那就是“五臣”啦!

    真是忠不可言啊!

    不过崇祯现在也不和他们计较,而是直接点了本兵的名:“王在晋。”

    王在晋赶紧出列:“臣在。”

    “你是本兵,你说说,眼下这局面,该如何应对?”

    王在晋心里早有稿子,躬身回道:“陛下,臣以为,尚未到紧闭九门之时。”

    这话一出,几个清流就要瞪眼。

    王在晋不慌不忙,接着说:“墙子岭虽失,然密云沿线,堡寨众多,卫所兵丁亦在坚守。尤世威尤总戎用兵老成,必能退守昌平,护住天寿山陵寝。再者,蓟镇、宣大尚有重兵可为奥援。京中三万新京营儿郎,火器精良,依托车营,足可一战。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而非自乱阵脚。”

    兵部左侍郎杨嗣昌也出班附和:“王本兵所言极是。虏骑虽悍,然深入我境,补给艰难。我只须稳守要隘,挫其锐气,待其师老兵疲,自有转机。”

    几个清流还想辩,崇祯却摆了摆手,止住了他们。

    “王卿、杨卿所言,是老成谋国之见。”崇祯定了调子,“九门,不能关。关了门,京城百万军民吃什么?喝什么?人心先就乱了!”

    他心里面实际上琢磨的是:不能关门关了门,朕还怎么抄底?大明兴废,在此一“抄”!

    而且留一群“三四五臣”在北京有麻用?给敌人开城门吗?

    “卢象升。”崇祯又点了一个名字。

    昨儿大半夜就从通州入城的顺天巡抚卢象升应声出列:“臣在。”

    “着你加紧督办顺天、永平二府团练!特别是那些离边墙远、还没动起来的地方,给朕狠狠地催!修堡寨,练乡勇,一刻不得延误!鞑子都打进来了,再不把堡垒修瓷实了,那丢的就是自家的命!”

    “臣遵旨!”

    崇祯又看向班列中的一个红袍大员,那是新任的北直隶厘金总局督办,衍圣公孔胤植。

    “孔卿。”

    孔胤植忙出列躬身:“臣在。”

    “团练要钱。着你即刻将‘团练捐’的征收范围,扩到北直隶境内的运河沿线,还有天津卫往大沽口的路上,都给朕设上卡子!这笔钱,要尽快收上来!这可是北直隶那些地主富商的保命钱!”

    “臣……领旨。”孔胤植立马领旨,面子上全是“忠!诚!”,扩大团练捐征收范围的阻力自不待言,但眼下肯定是阻力最小的时候。

    接下去又议了几件琐事,崇祯便宣布散朝。

    大臣们各怀心思,躬身退了出去。

    崇祯却没动地方。

    他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演戏给外人看的部分,算是完了。接下来,该干正事了。大会议小事儿,小会才讨论真正的大事嘛!

    “叫魏忠贤、王承恩、刘月英到西暖阁候着。”崇祯对身边的小太监吩咐了一句,起身下了宝座。

    西暖阁里,炭火烧得暖烘烘的。

    魏忠贤、王承恩、刘月英三人垂手站着,见崇祯进来,忙要行礼。

    “免了。”崇祯摆摆手,走到暖榻边坐下,“说说吧,外头现在什么情形?”

    魏忠贤尖着嗓子先开口:“皇爷,人心惶惶啊。粮价涨了三成,钱庄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兑银子的。骡马市的车、牲口,都快被订空了。”

    王承恩补充道:“有些官员的家眷,已经开始悄悄收拾细软了。”

    刘月英则从商业角度说:“陛下,市面上房产、地契的买盘,几乎一夜之间全消失了。有价无市,但价格还没开始大跌。”

    崇祯听完,点了点头,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

    “你们说,眼下这光景,咱们该怎么应对?”崇祯端起黄花梨保温杯,又每每啜了口枸杞红枣菊花茶。

    魏忠贤眼珠一转,抢先道:“皇爷,这可是天赐良机!趁着那些怕死鬼抛售,咱们用内帑银子,低价把他们的房产、田地都接过来!这可是笔大赚的买卖!”

    王承恩和刘月英也微微点头,觉得这主意不错。

    崇祯却笑了,放下茶杯。

    “你们啊,眼光还是浅了。”

    三人一愣,都看向皇帝。

    “现在去买地买房?”崇祯嗤笑一声,“恐慌才刚起来,价格还没跌到底呢!我现在拿着真金白银进去,不是抄底,是去给他们托市,帮他们解套!这种傻事,朕不干。”

    魏忠贤有些不解:“那皇爷的意思是?”

    崇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大伴,你可知道,世上有一种买卖是可以变钱的!”

    变钱?魏忠贤一愣一愣的,还有这买卖?

    他手指轻轻敲着炕桌:“朕要的,是这京师城里,管着金银流水的钱庄票号!这就是个可以变钱的买卖!”

    这话一出,魏忠贤等三人都有些懵。抄底钱庄?这路子可有点古怪。

    崇祯不理会他们的惊讶,继续道:“这些钱庄,平日里吸储放贷,掌控着市面的银根。如今挤兑风潮一起,他们最是难受,银根短缺。朕现在,就要做那个给他们放贷的人!或者是钱庄的钱庄,票号的票号。”

    啥意思?

    魏忠贤三人都是一脸懵懂。

    崇祯道:“朕打算,成立一个‘皇庄官银号’。”

    “第一步,趁着他们困难,用内帑银子,入股京师各大钱庄,拿到话语权。”

    “第二步,由这个官银号出面组建一个‘同业拆借市场’。给缺银子周转的钱庄、票号放债,让他们可以维持下去。”

    “如此一来……”

    崇祯得意洋洋的说:“往后这北直隶地面上,银根是松是紧,哪家遇到危机时能活,那家就只能自家死去,就都由朕说了算了。这,才是真正的命脉!”

    “另外,只要稳住了这些钱庄、票号的盘子,朕就能用这些钱庄、票号里面的银子去抄底.这就等于一份银子,当场了两份三份在花!甚至,朕都不用把银子拿出来,直接用票号、钱庄发的银票,就能把底给抄了!”

    魏忠贤三人听得目瞪口呆,心跳加速。皇爷这手段,也太离奇了吧?这.到底要怎么玩?太复杂了!

    就在这时,门外太监禀报:“陛下,秦王殿下、衍圣公在门外求见。”

    这二位是崇祯在散朝后让人去叫来的。

    崇祯道:“来得正好!宣他们进来!”

    秦王朱存枢和衍圣公孔胤植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脸上都带着些疑惑,不知皇上刚散朝又急忙召见所为何事。

    崇祯也没绕圈子,直接把刚才“皇庄官银号”的计划,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说完,然后就开始拉投资了:

    “办这么大的事,光靠朕的内帑不够。朕出二百万两。秦王,你出五十万两。衍圣公,你也出五十万两。凑够三百万两,做这官银号的创始股本!”

    秦王朱存枢和衍圣公孔胤植一听要各出五十万两现银,脸都绿了。他们之前已经投资了那个什么“欧罗巴贸易公司”,这才多少日子?又要投五十万两给个劳什子皇庄官银号

    “二位爱卿的难处,朕深知。”看到两人一副扣扣嗖嗖的模样,崇祯话锋一转,语气轻松起来,“这五十万两,乃至朕的二百万两,未必都需要立刻变成现银,堆进官银号的库房里。”

    两人一愣,疑惑地抬头。

    “朕要的,是你们的一个‘名’。”崇祯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只要你们二位联名发出告示,宣布秦王府、衍圣公府,将各自斥资一百万两,认购皇庄官银号的股实!并且,即日起,秦王府参股的‘秦晋源’票号,衍圣公府背书的‘鲁圣丰”票号,与朕的皇庄官银号结成通兑联盟!三家票号的银票,在彼此柜上皆可通存通兑即可!”

    这下,秦王和孔胤植更是瞠目结舌。不出真金白银,只出个名头?这……皇爷到底唱的哪一出?空手套白狼也没这么套的啊!这“信用”能当饭吃吗?

    见二人面露迟疑,眼神闪烁,显然对大明王朝的信心不足啊。崇祯朝魏忠贤瞥了一眼——赶紧去给朱存枢和孔胤植加点信心!

    魏忠贤心领神会,阴恻恻地干笑两声,开口道:“王爷,衍圣公,您二位……这是信不过万岁爷能守住这北京城,打退那黄台吉吗?”

    这话如同冰水浇头,吓得两人一哆嗦,连称“不敢”。

    魏忠贤走近一步,和颜悦色地开始以理服人了:“跟你们明说了吧!万岁爷如今就是要借着秦王府和衍圣公府豪富的名头,在这全城恐慌、人人自危的当口,用这‘三百万两’的惊天声势,稳住局面,逢低吃进!那些怕死的要抛售房产、田地,还有那些周转不灵的钱庄票号股份,皇爷都想用官银号的票子,低价接盘!”

    他顿了顿,盯着二人惊诧到难以置信的脸,继续道:“等咱们京营儿郎在城外破了东虏,捷报传来,这北京城的市面还不得翻着跟头往上涨?到时候,万岁爷如今用票子换来的产业,得翻多少番?”

    秦王和孔胤植听得目瞪口呆,脑子里嗡嗡作响。建奴大军眼瞅着就要兵临城下了,这位天子不想着如何调兵遣将、守城破敌,满脑子盘算的竟是如何借着兵灾……抄底发财?!

    秦王朱存枢只觉得喉咙发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翻滚:这、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赚钱?这皇上……他还能好好当吗?

    孔胤植更是眼前发黑,圣人教诲里,可没有教天子在国难当头时行此……此奇货可居之事啊!

    而崇祯这个时候,则似笑非笑地看着二人:“秦王,圣公,你们对朕,对大明,有信心吗?”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744/6761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