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山雨欲来(第一更,求月票,求追订
推荐阅读:诸天,从小李飞刀开始 元始金章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斗罗:绝世之永世曦光 开荒:逍遥山农 道友托孤:从养成妖女开始长生 堑壕大栓与魔法 无头仙 我有无限死士,暴兵横推诸天 无尽海洋:从独木舟开始逃生
崇祯二年三月初,北京城缺雨,天干得很。南苑大校场的浮土积了老厚,人马一动,便扬起阵阵黄尘。
天刚麻麻亮,五万新编的京营官兵已站满了校场。步军人数虽众,队列却仍有些歪斜。好在人人穿着一水儿的新战袄,在晨光里看着倒有几分精神。
队伍中约有一成是马队,瞧着颇为精锐。骑兵们不仅在战袄外披着布面甲,脸上覆着铁面,头上还顶着磨得锃亮的铁盔,兵器鞍鞯俱全。
崇祯皇帝未乘銮驾,骑了匹河西进贡的高头大马,一身利落戎装。徐启年、孙应元、曹文诏、周遇吉等将领护卫左右,京营炮厂的孙元化同时兼管着京营炮兵的训练,也一起跟了来,沿校场缓辔而行。年轻的皇帝抿着嘴,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一双眼睛扫过军阵时,格外亮,也格外沉。
风卷着黄土刮过来,吹得人眯了眼。校场上静悄悄的,只听得马蹄踏在浮土上沙沙作响。
皇帝看得仔细。不少兵娃脸上还带着稚气,握枪的架势也生疏。队列里也混着些老兵油子,眼神活络,偷偷打量着这位年轻万岁爷。
“底子还是太薄……”崇祯心里叹了口气。他何尝不想练出虎狼之师?奈何时日紧迫,钱粮更是捉襟见肘。
场中二十多门新铸青铜炮擦得锃亮,算是撑场面的家当。再看步卒,十人里仍有七人持长矛大刀,只约莫三成扛着鸟铳。那些铳也杂,有刻“佛山”字样的,是田吉从南方办来;有带番邦纹路的,是郑芝龙、刘香等人从海上弄来。能打响已属不易,指望齐射更是艰难。
崇祯勒住马,环视全场。他知道这家底寒酸,但这已是他与杨嗣昌、孙传庭等人,砸锅卖铁才凑出的全部本钱。
“将士们!”皇帝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眼下朝廷艰难,让大伙儿吃苦了!”
校场上静得只剩风声。
“但这苦,不能白吃!”崇祯声调扬起,带着年轻人的锐气,“咱们在此吃土受累,为的什么?为的是身后爹娘妻儿,为的是大明江山社稷!虏寇欺我无人,屡犯边境!朕,偏不信这个邪!”
他猛地挥手:“现今咱们枪炮少,操练也少!这是实情!可咱们有的是不怕死的胆气,有的是卫国的决心!自今日起,都给朕往死里练!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终有一日,要叫鞑子晓得,大明新军,不是好惹的!”
“皇上.圣明!”兵士们略一愣,随即爆发出参差不齐却愈响亮的吼声,激得尘土飞扬。许多年轻军汉涨红了脸。
崇祯巡至炮位,眉头微蹙:“火炮还是太少了五万大军,至少得有百余门野战炮才够。”
身旁的孙元化忙躬身回话:“陛下明鉴。京营炮厂熟手匠人实在不足,每月满打满算,也就能出十二三门青铜炮。蓟镇、宣府、昌平、大同,再加上援朝军需,分派时常捉襟见肘。”
他略顿,续道:“臣倒有个应急的法子。虎蹲炮体轻便,若配以野战炮架,虽不能发实心弹远击,然填以霰子,百步内可成弹幕,效用犹如巨铳。若能大量生产,或可稍解步军缺乏伴随火力的困局。”
崇祯闻言,眼中一亮:“此议甚善!速造数门来试,若果有效,便依此办理。”
……
骑兵队列里,李鸿基绷着脸,跟着喊口号。他骑在马上,身子挺得直,眼角余光却一直瞄着那年轻皇帝。
“这皇帝老子,年纪不大,口气不小。”李自成心里嘀咕。他是死人堆里滚过的,一眼就看出,这五万人里头,能称上老营精锐的,怕一万五千都不到。其余都是新凑数的。
可他也能瞧出,这支部队,和以往见过的任何官军都不同。没那股死气沉沉的暮气,倒有种……说不出的劲头,像是憋着股火。尤其是那些军官,眼神里都带着光,不是混日子的样。
他又偷瞧了瞧皇帝。那少年天子骑在马上,背挺得直,在一片衣着鲜亮的兵丁中,竟有种说不出的“英雄气”。李自成心里莫名动了一下。这皇帝,好像和传说里深宫长大的不太一样。
……
校阅结束后。崇祯没多留,直接回了紫禁城,在乾清宫召见孙传庭和杨嗣昌。
暖阁里,崇祯脱下戎装,换回常服,手里捧着杯温热的枸杞茶。
“孙卿,杨卿,情形尔等皆见。”崇祯轻轻转动着手里的黄花梨保温杯,“兵,是凑了些数。然光有人不行,须晓战阵,知进退,懂章法。眼下这般,拉上去和建奴打怕是不行的。”
孙传庭躬身道:“陛下明鉴。新卒操练,非旦夕可成。各级将佐,亦多凭勇力,乏于韬略。此诚为急务。”
杨嗣昌接道:“臣亦以为,练将尤急于练兵。无良将,纵有雄兵亦如散沙。”
崇祯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朕思之已久,有个章程。朕欲于清华园,设一讲武堂!”
孙杨二人皆抬眼,略有讶色。
崇祯续道:“名号朕都想好了,就叫‘清华讲武堂’!朕自任校长!教师爷不取那些只会死读章的夫子!去将那汤若望,并那几个澳门请来的佛郎机军官都召来传授火器运用之法!孙元化那书呆子,平日好琢磨火器筑城,也让他来!军中但有实战经历、头脑活络的,皆可来讲课!咱要办的,是能教出真能打仗的军官学堂!”
他越说越激动,站起身踱步:“从最基本的队列、号令教起,再到火器运用、棱堡的构筑和防御、骑炮步协同的战法!不仅要教如何打,更要讲明为何这般打!朕就不信,朕的清华、朕的讲武堂,就练不出一批帅才良将!”
孙传庭与杨嗣昌对望一眼,都有些振奋。
办学堂培养文武双全的军官这想法不错啊,如果能把军官教成文武双全,那就更好了。
这才是固本强军之良策啊!
“陛下圣明!此策大善!”
崇祯点点头,笑道:“那么.此事由肥翁总揽,孙白谷你来协理。速拟章程来!要快!咱时候不多了!”
“臣遵旨!”
……
差不多时辰,辽东,盛京。
虽开了春,但关外还是冷。黄台吉站在皇宫高处,望着城外络绎不绝的车马人流。那是阿敏、莽古尔泰他们从朝鲜抢回的“收获”。
人不少,东西也多。可黄台吉脸上,没甚喜色。
范文程在旁低声道:“大汗,此次所获颇丰,可缓一时之急……”
黄台吉哼了一声,打断他:“咱们几千勇士冒死拼杀,搬空半个朝鲜,抵得上那南朝皇帝纳个海贼娘子的嫁妆么?”他牙关咬得咯咯作响,指节攥得发白,“一百万两!他朱由检坐在紫禁城里,收个女人就抵过我们多少场血战!”
贝勒们原本带笑的脸渐渐僵住。黄台吉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他们:“若是再过三年五载,让他再纳十个八个这样的‘海贼娘娘’,咱们就是把朝鲜、蒙古全抢空了,可能填平这个窟窿?”
他转身,目光扫过下面面露喜色的贝勒们,声音沉了下去:“既然咱们已经抢够了粮草奴隶,那么.下一步,就轮到明国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蒙古草原南边,长城那道线上:“辽西、蓟镇难啃,看来还是得走西边!蒙古人地界和明国接壤至少两千里,口子多的是!
这个大宁城就是咱们西进的大本营,必须加派人手,高筑城、广积粮!还要收拢周遭的蒙古部落,还要在那里开垦屯田.各旗都抽调些人马去大宁,再把这次从朝鲜抓来的丁口都平分给各旗当包衣奴才,让他们好好给咱大金扛活!今年秋天咱们能筹集到多少粮草,就看这些朝鲜包衣有多能扛活了。”
一听见有包衣奴才分,各个大小贝勒的眼睛都亮了。
去年大金国遇上个荒年,各家的包衣都饿死了不少,眼看着春耕都没足够的人手,这下有了朝鲜包衣可以消耗,可真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744/6766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